一、宁夏沿黄城市带中心城市地理条件
沿黄城市带位于祖国大西北东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居黄河中上游,北恃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横穿全境,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转折过渡的地带,全境海拔1000m以上,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近1000m,呈阶梯状下降。南部黄土丘陵海拔2000m左右,中部山间平原海拔1300~1500m,北部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m,三者形成宁夏面积最大的三级地势阶梯。其余地区为山地和山前丘陵及沙漠,山地与平原多交错分布,此起彼落,高差悬殊,贺兰山与银川平原高差达2300m。宁夏山地面积8179.4 km2,丘陵面积19678.4 km2,台地面积9121.2 km2,平原面积13897.4 km2,沙漠面积923.6 km2,分别占宁夏总面积的15.8%、38.0%、17.6%、26.8%和1.8%。
宁夏地貌格局以北西走向的牛首山—青龙山断裂为界,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异。北部贺兰山、银川平原、灵盐台地自西而东依次排列,平行展布,呈带状地貌格局。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流水侵蚀强烈,沟壑地貌发育;中北部风化强烈,沙丘、沙地广布,山前洪积扇发育。宁夏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缘,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正当冷空气南下之要冲,夏季处在东南季风西行的末梢,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漫长、夏热短暂、春暖过快、秋凉较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南湿北干及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
多样化地貌特征使宁夏中心城市的地理特点也表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宁夏大学学者李陇堂、米文宝认为,宁夏城市地貌可以分为四类:平原型城市(镇),主要分布于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上,包括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石嘴山市和青铜峡市以及灵武、永宁、贺兰、平罗、惠农、中宁等县城;丘陵型城镇,主要分布于宁南黄土地区,包括西吉、隆德、海原、彭阳、同心、固原等县城;台地型城市位于灵盐台地上的城镇,仅有盐池县城、大水坑镇和马家滩镇等三个;山地型城镇主要位于贺兰山地区和六盘山地区,包括泾源县城和位于贺兰山区的石嘴山市石炭井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强调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打破现存的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障碍,推动跨区域城市群的形成,成为我国当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优化生产要素布局,整合资源和优势,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升宁夏沿黄地区城市整体实力,2005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以银川为中心建设沿黄城市带,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6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对沿黄城市带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以沿黄城市带为依托,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产业配套、密切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集群,构筑沿黄河、沿“包兰”和“中太”铁路的工业走廊和产业集聚带,使沿黄城市带成为全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承接发达地区资本、技术、人才和产业转移,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核心区域。规划建设沿黄城市带,对于提升宁夏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并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对于促进宁夏城乡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构筑我国西部生态屏障和优化国家城市体系,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宁夏沿黄城市带以黄河为纽带,以引黄灌区为依托,范围包括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4个地级市以及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宁县、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6个县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含太阳山开发区),区域国土面积2.87万km2.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南北长约320km,东西宽10~15km,海拔1100~1200m,是宁夏地势最低的地区。平原西倚贺兰山,东傍鄂尔多斯台地,南为宁南黄土丘陵区,形成了宁夏平原与周围地貌类型单元差异明显的分野,同时,黄河由南至北纵贯宁夏平原,卫宁平原与银川平原两大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了宁夏平原完整的地域形状。“西有贺兰之固,东有黄河天险,域外连大漠千里”,成为沿黄城市带客观自然条件的生动写照。
二、黄河在宁夏沿黄城市带形成中的作用
黄河自中卫县南长滩流入宁夏境内,至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境内全长397km,约占黄河总长的7%,境内落差200m。下河沿以上61km为峡谷段;下河沿至青铜峡124km的河段,以卵石质河床为主,河心滩较多,河道迂回曲折,河宽0.2~3.3km,比降为0.8‰~0.9‰;青铜峡至石嘴山段为平原型河流,砂质河床,河宽0.2~5.0km,水深2~6m,比降为0.2‰~0.1‰,主流摆动幅度大;石嘴山以下峡谷河段为岩石河床,床面形态较为稳定。人类对水的利用是生产生活变迁的重要标志,宁夏先民对黄河水的利用逐渐使宁夏平原出现了勃勃生机,农业引黄灌溉、军事防御和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促生了宁夏平原城镇的兴起、发展和分布,从而有了今天的沿黄城市带,可以说黄河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5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曾在这块大河两岸的沃土上劳动、生息、繁衍。通过对灵武市水洞沟、中卫市长流水和其他地点的人类活动遗址的发掘和发现,表明宁夏北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正式设立北地郡(治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辖宁夏境内的乌氏、衍、富平、泾阳等县,并于南部缘边修筑长城以拒胡,这是中原政权在今宁夏地区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的开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也包括北地郡。始皇第二年亲赴北地郡巡视,不久又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出击匈奴,并在河套黄河沿岸筑城屯驻,这是宁夏北部地区的第一次移民开发,水渠开凿,农田垦殖,率肇此时。浑怀障(今宁夏银川月牙湖)、神泉障(今宁夏吴忠利通区西南)军城随之出现。西汉时期,大规模“募民徙塞下屯耕”,大兴开渠引水灌溉,“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普遍修渠溉田”,使得黄河南岸广大新垦区出现“冠盖相望”的繁荣景象。
随着引黄灌溉农业的开展,宁夏北部平原已经有较多的城镇,富平为北地郡治,灵州、兴州(今银川市)依次成为中心城市,汉代其他重要的城市有廉县城、灵武县城、上河城等。十六国之一的大夏王赫连勃勃以饮汗城(今银川市东郊)为丽子园,是屯兵之地、风景游乐城市;以薄骨律城(汉陵州县)为果园城,极一时之胜。
唐代国力强盛,农业生产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唐徕渠的开凿,是唐代宁夏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象征。唐代灵州成为宁夏平原最大的城市,西北重要的经济、交通中心,其他城镇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宁夏地区不仅军事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而且经济贡献也越来越大,所以中原王朝对这里的统治也进一步加强。唐朝甚至把宁夏全境都纳入关内道管辖范围,属于京畿地区,以京官遥领。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唐太宗亲至灵州会见数千名北方各少数民族首领和使者,铁勒诸部请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太宗从其请,并赋诗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恨千古”,命勒石记其盛事。于是灵州地区又成为安置少数民族内附部落的“安乐州”。在这一块多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开发的塞上天府中,农业和畜牧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传统的河东灌区再现生机,灵武境内南有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薄骨律渠、特进渠等八大支渠和“千金大陂”,北有艾山旧渠和“千金陂”。同时,黄河之西贺兰山东麓也得到大规模开发。相传汉延渠、唐徕渠均修于唐代。河西也与河东一样,已是田连阡陌,果树成荫的“塞上江南”了,正如当时诗人韦蟾咏道:“贺兰山下果园城,塞上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就是黄河东西两大灌区繁荣富裕的真实写照。
西夏元昊时期,旧有各渠不只维持灌田,而且还有发展。青铜峡灌区黄河西岸昊王渠遗迹犹在,全长300余里。由于这些水利设施使这里成为“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宋史·夏国传)。公元1020年,西夏都城由灵州迁怀远镇(今银川市),改名兴州(后改兴庆府、中兴府),由此奠定了其作为宁夏地区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盛时有人口10余万。灵州作为“西京”称西平府。元代初期,中兴府于1288年改宁夏府,是当时西北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应里州(今中卫市)成为卫宁平原和黄河航道上的重要城市。明代宁夏平原是九边重镇之一,有重兵防守,并实行规模庞大的军屯。在明代就有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赞誉。在明代,宁夏镇(卫)城作为军屯经济中心,居民中驻军为多,该城弘治时人口7.4万,占全灌区人口的60%。宁夏平原城镇在明代已形成今日城镇的布局雏形,其中最著名的有吴忠堡、金积堡、大坝堡、杨和堡、谢保堡(今贺兰县城)、平虏城(今平罗县城)、镇北堡等。
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始于清代,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灌溉管理,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当时直接由黄河开口引水的大小干渠有23道,全长1000多公里,溉田210.3万亩。宁夏平原再一次呈现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富饶景象。清代北部灌区人口向农村分散,宁夏府城人口约30万,仍占全府人口的22%。黄河水运和驼队陆运极盛,为西北门户。乾隆三年,银川—平罗大地震后,全城几乎震毁,后不断修复。黄河沿岸在清代较大的城镇有灵州、中卫、平罗等城通衢贸易,横城、惠安堡、瓷窑堡、石嘴子等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均为重要市口,其市集之盛“殆与州邑等”。
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史实:在明代,黄河宁夏段航运的开展也是促进宁夏沿黄城镇形成的重要契机。嘉靖《宁夏新志》中卫十景之一黄河晓渡:“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浪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嘉靖《宁夏新志》卷《所属各地·中卫》)明代宁夏地处边境,河套北部地区为鞑靼占有,黄河航道被中断,宁夏镇的船只只能在600里的范围内行驶,或作渡船,或从事短途交通运输。进入清代以来,宁夏的黄河航运才逐渐发展起来。但进入中卫以前的黄河河道多激流险滩,难通舟船,只有皮筏和木筏可顺流而下。黄河进入中卫以后,水势平稳,可通舟船,能直达包头。凡顺流而下的皮筏、木筏到中卫后,傍河停靠,卸售部分货物,而中卫土特产也借航运之利由水路运销包头、绥远、京津地区。由此,沿着黄河形成了这样一些渡口城镇:中卫、宁安堡、青铜峡、石嘴子等。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黄河在宁夏北部地区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历史上中心城镇的变迁中,长期起着天险和防御的作用。自秦汉以来,宁夏的边疆地域特点决定了沿黄城镇必须依靠黄河作为天然的屏障以抵御匈奴、鞑靼、契丹、党项等边疆少数民族的侵扰,从汉代时期北地郡的郡治富平、隋朝时期以同乐为郡治的灵武郡、唐代时期的灵州,乃至以后作为西夏都城的兴庆府,都依托了黄河天险,在军事上起了重要的防御作用,也使这些沿黄城市具有了一定的军事城镇的特点。在今天,宁夏的许多城镇地名都与军事有关,如潘昶、王太、王洪、任春、叶升、古水井、大坝等以守将姓名为主,结合聚落类型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混合命名;或者直接以象征军事胜利、寓示扫除蛮夷的词语命名地名,如平羌、平虏、威镇、镇虏、柔远堡、镇靖堡、永康堡等;或者以其地方的军事级别命名,如宁夏卫、中卫等,这些地名一经命名后改变较少,其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续至今。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贺兰山煤炭、建材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在贺兰山的中北段及山麓地区出现了石嘴山、大武口、石炭井、汝箕沟等工矿业城镇,由于黄河受泥沙、凌汛等因素的影响,河道摆荡不定,宁夏沿黄工业城镇的发展形成了沿河,但不临近河流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特征。
总结历史上宁夏沿黄城市的形成特点,可以看出,黄河孕育了宁夏人民和这片土地,共同造就了宁夏平原黄河文明,形成并孕育了“塞上江南”的美誉,黄河也促进了宁夏平原城镇的产生,促进了沿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宁夏城市的发展印上了深深的黄河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