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痢疾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如清代医家汪文绮在《杂证会心录》中明确提出疫邪作痢之说:“邪毒入胃脘之上焦,则浮越于肌表,而恶寒发热;邪毒中胃脘之下焦,而走入大小肠,则剥脂膏为脓血而后重里急。”并强调:“盖天地不通之杂气,种种不一,而痢证疾速,亦杂气所中,病遍于四方,延门阖户,一人病此,人人亦病此,始也感受于天,继也传染于人,其为气所感召,正明验也。”论述了急性传染性痢疾的证候特征,治疗应用黄金汤解疫毒而救胃气。北京名医孔伯华指出:“滞下一证,中西医亦列为传染病之一者,名之曰赤痢。观丁氏保福赤痢原文,所论赤痢之症状暨原因,与中国方书所谓痢疾相符,但轻重混合,未能分晰,虽谓之为一种原虫寄生于腹,流行传染,害人生命,然又谓医者之意见尚未一定,而隔离看护同于温疫。”对于痢疾的治疗亦有精辟论述,如“痢病之原因多属湿热,虽以发于秋夏者居多。证属于脾,然肝主疏泄,肺主二便,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而不下迫,脾家虽有湿有滞,亦不成痢。故痢初起,责在肝脾肺三经,肝气既郁,肺气亦不清肃,湿滞在脾,是内有湿邪而作痢。伤于气者则痢白,伤于血者则痢赤。脉来滑数,后重里急,其痢白当清肺气,轻者银菊散,重者白虎汤去粳米加杏仁、厚朴、白芍、黄芩,如利小便加桑皮、地骨皮、滑石以利水;有表者而发寒热者,则加葛根以升发之。”银菊散方由银花、白菊花、连翘、生白芍、杏仁(去油尖)、桔梗、栀子(炒黑)、木香、牛蒡子、甘草组成,本方大部分药物可清热解毒、排毒。而对于慢性迁延性痢疾,亦在辨证的基础上,处处顾及毒邪,首先言明治痢之初禁补禁止,以防邪毒之留恋。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处处不忘祛邪解毒,表邪内陷之腹痛腹泻,以葛根芩连汤之芩连以解毒;正伤邪陷,以人参败毒饮以祛邪解毒外出;湿热内陷之红血泻痢,以芍药汤行气和血,芩连玉片解毒祛邪下行;寒热错杂之下痢,用乌梅丸,解毒杀虫以治痢。各方中可加蒲公英、夏枯草、炒银花清热解毒,败酱草清热消肿,薏仁排脓散结,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同类推荐
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急重症救护领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实用的抢救知识与操作技术。包括基础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技术、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国际预检分诊系统与分诊技术、危重患者监护技术、常用的急救药物和危重患者常用抢救护理操作规程。该书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急救领域的新概念与新技术资料,从独特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支持相关的技术和概念,以ABCD方法说明挽救生命措施的关键步骤,力求急救的流程简单、快捷、清晰而易于实施,内容科学、先进、可行,可使读者较全面地掌握急重症救护的方法与技能。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撰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珍贵的科学遗产。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珍视,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
热门推荐
呆萌小甜心:校草大人,吃定了
“冥夜辰,你,你,干什么!”“哦,我要教训某只不听话的小狐狸!”“什么?……唔”话还没说完,就被某人强吻了!“以后,说错话就强吻,如果,以后你愿意主动献吻的话,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你说什么?呸!我才不会主动献吻呢!”“嗯!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冰嫣梦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撒腿就跑,可是还是被冥夜辰抓住了。被他一拉,就圈在怀里。冰嫣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某只“大灰狼”强吻了,周围的温度瞬间上升了。“唔……”她被冥夜辰吻得头重脚轻。冥夜辰满意似的舔了舔嘴唇,某只小狐狸脸上泛起了红晕,冰嫣梦叫了一声,谁知道这一声勾起了某只“大灰狼”的欲望,他俯身问:“还想不想……,话没讲完,又吻了下去,“唔…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