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因多沙和水而得名,源头在西华山北麓,横穿海原盐池、西安、蒿川、关桥等乡镇,长达120公里。现在的沙沟已经是一个干涸的沟壑,而在1920年之前,这里山泉急流淙淙,两岸居住着众多客家人。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这里的大地震,使这里的山走动了近七八里,湮没了所有居住的村落,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
2000年,在沙沟源头的一个叫麻地沟的村子,文史工作者采访1920年海原大地震幸存者时,了解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海原大地震曾湮没了清宫藏的一批珍贵文物。
打开几卷临摹字画,你会觉得它已经显得像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弱不禁风又沧桑不堪。上面全是临摹青铜器上的铭文,有鸟篆、小篆等各种篆体字,并有楷书的表注。从铭文可以判断这批文物有商周、战国、秦汉以及唐代的,而这幅字画临摹的时间是民国时期,临摹的人是李文辉。
这位大地震的幸存者的后裔说道,他的祖父是马福祥的部下。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北京,马福祥兄弟率部力战,兄马福禄阵亡。八月二十四日,京城失陷,慈禧挟光绪帝西逃,马福祥随驾护从至西安,担任宫廷警卫,同时奉命转移清宫里的珍玩和贵重物品,其中有一批珍玩被运到海原珍藏。
接着海原发生了大地震。沙沟处在地震中心,滑坡使沙沟面貌皆非,麻地沟村也不知到哪里去了,清廷珍玩在海原大地震中被走动的山淹没了。后来马福祥曾派人寻找过这批清廷珍玩,但均没有结果。
清宫文物在这里淹没?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大地震幸存者后裔从一个破烂不堪的木箱中,拿出几卷字画来,并告诉我们,这就是清廷收藏珍玩的铭文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