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诚
彭阳人呵,
历史光辉,悠悠三代起。
发煌三秦两汉,边塞生息,
汉使胡商萧关路。
魏晋夏夷纷争,兄弟阋墙淤,
唐宋明清咏《棠棣》于。
苦寒风沙,大刀长戟造就
彭阳人,朊朊长城塬上住。
陶复陶穴盂黄土坡,
自强不息,不敢怠业,吃尽奴隶苦。
闻道西风漫卷红旗,
彭阳人,喜迎曙色,欢呼朝阳出!
我们盼救星啊,毛主席,
任山河,来了咱们人民队伍!
彭阳人呵!
千年穷苦,有志不能移!
而今我们做了山河主人,
要把山河重收拾。
改变干旱环境,举袂成云,
挥汗成雨撒山谷。
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磨砺
彭阳人,哪怕脱掉三层皮!
我们从苦中走出来啊,
浩然独往,不怕困难,何曾辞艰苦!
人道愚公移山王屋,
彭阳人,要靠科学,不再用担箕!
生态立县旗帜,我们树!
彭阳人,山要新绣,水要新碧。
彭阳人呵,
精神富足,做人重礼义。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啊,
以人为本辨荣辱。
自有博大襟怀,厚德载物,
忠信勤恪守敦笃。
科教兴国,举县相应,指引
彭阳人,千军万马作前驱。
直奔小康社会啊,
创造富裕,创造文明,续写英雄谱。
说不尽那英雄业绩,
彭阳人,宏图远略,从头与君数!
噢起红巾少年,举红旗,
彭阳人,万里长征,代代争继!
注:
淤兄弟阋墙:《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与墙,外御其务(侮)。”谓兄弟相争于内,面对外来的欺侮却能团结一致对敌,引申为中国内部的民族纷争,就像一家人发生争吵一样。彭阳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杂居地区。
于陶复陶穴:语出《诗·大雅·绵》。从山崖往里挖的洞曰“陶复”,从地面往下挖的洞曰“陶穴”。
盂《常棣》:《诗经·小雅》篇名,为周公宴兄弟之诗,遂用为欢宴兄弟、敦笃友爱的乐歌。诗中的“常棣”,亦作“棠棣”,即郁李,诗中用以比兄弟。
后记:
2006年8月,访问彭阳,为彭阳立县23年的巨大变化所感动。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彭阳人改天换地?我一直在思索,临别彭阳前,县委书记刘文英嘱我写一首《彭阳人》的歌词,我自知难以胜任,勉力为之,成此《彭阳人之歌》,此歌分三段:一歌辉煌历史,二歌艰苦作风,三歌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