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齐美尔
大城市的精神生活跟小城市的不一样,确切地说,后者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情感和直觉的关系之上的。直觉的关系扎根于无意识的情感土壤之中,所以很容易在它习惯的稳定均衡中生长。相反,理智之所在却是我们的有意识的心灵表层,这里是我们的内心力量最有调节适应能力的层次,用不着摇震和翻松就可以接受现象的变化和对立,只有保守的情感才可能会通过摇震和翻松来使自己与现象相协调。
当外界环境的潮流和矛盾使大城市人感到有失去依靠的威胁时,他们——当然是许许多多个性不同的人——就会建立防卫机构来对付这种威胁。他们不是用情感来对这些外界环境的潮流和矛盾做出反应,而是用理智,意识的加强使他们获得精神特权的理智。因此;对那些现象的反应都被隐藏到最不敏感的、与人的心灵深处距离最远的心理中去了。
这种理性可以被认为是主观生活对付大城市压力的防卫工具。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大城市向来就是货币经济的中心,因为经济交流的多样化和集中化,交流的媒介变得十分重要,而农村的经济交流贫乏,所以不可能具有这种重要的意义。但是货币经济与理性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对于货币经济和理性来说,对人和事物的处理的纯客观性是共同的,处理形式的合理性往往与坚决的不妥协性结合在一起。
纯粹理性的人对一切特殊的个性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一切特殊的个性所产生的关系和反应是逻辑所不能解释的,正如现象的个性不会出现于货币原则中一样,因为货币所关心的只是现象的共同问题,只是将全部质量和品质与价值多少加以平衡的交换价值。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建立在人的个性基础上,而人与人之间的支付问题上的理智关系,在跟本身无关紧要的,只是根据其可以客观衡量的劳动有利益关系的问题上的理智关系,比如大城市的人与他们的卖主和顾客、与他们的仆人和可以进行社会义务交换的入之间的理智关系,则具有小范围的特点,在小范围内对个性的不可避免的认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富有情感色彩的关系,产生了纯客观地衡量劳动和报酬的和美气氛。
幽思片语
与“城市生活”相对的并不是“乡村生活”,而是“真正的生活”。在这里,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
智慧隽语
直觉的关系扎根于无意识的情感土壤之中,所以它很容易在习惯的稳定均衡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