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背景说明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和戏剧家。1564年出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镇,幼年时家境富裕,接受过文法学校的教育,后家道衰落,到伦敦谋生。据说起初在剧院看马,后做过杂役、演员,最后成为剧院股东,并由与人合写剧本到独立创作戏剧剧本。1613年左右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
莎士比亚在1590年后的二十余年内共写了37部戏剧,还写有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及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戏剧作品之一,剧作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作家借此来反映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间的冲突。
推荐版本:朱生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名著概要
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在新文化的中心——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受了很深的人文主义影响,有着崇高的理想。突然有一天他被通知回国,因为其父王老哈姆莱特突然死去,而且他的叔叔克劳狄斯执掌了朝政,母亲正准备嫁给新王。
哈姆莱特回国奔丧,并且从哨兵口中得知连续两三个晚上有个貌似老王的鬼魂在城堡上游荡,似乎要传达什么信息。后来王子见到了鬼魂,确认那是自己的父亲,他从鬼魂口中得知老哈姆莱特在花园午睡时被克劳狄斯将毒草汁灌入耳腔致死,鬼魂要哈姆莱特为他报仇,并要求他不要伤害自己的母亲。哈姆莱特得知这一切后,内心犹豫不决,开始变得郁郁寡欢,疯疯癫癫。他的恋人,首相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娅知道了王子的现状,而且见面后发现哈姆莱特对自己态度冷淡后,就将这些现象告诉了父亲,而效忠新王的首相又将情况告诉了国王和王后。
同时哈姆莱特王子内心也在犹豫,报仇困难而且又不能确定鬼魂的话的真实性。所以他借王宫演戏之机,安排了一出与鬼魂所说情节相似的“戏中戏”试探克劳狄斯,结果新王神色大变,中途离席,鬼魂的话得到确认。
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老王被谋害的事情,让王后试探他,并暗中派波洛涅斯监听两人的谈话。王子进宫并责备了母亲,在愤怒之中误杀了波洛涅斯。事发后,克劳狄斯发现哈姆莱特对自己的威胁,准备借刀杀人,命令哈姆莱特的两个同学把王子送往英国,并写信让英皇杀了哈姆莱特。但王子识破诡计,篡改了信函,将押送他的人在英国处死,自己则中途得以回国。在王子回来时,奥菲莉娅已因失恋和丧父后过度伤心,导致神志恍惚坠湖而死,而她的哥哥——雷欧提斯在克劳狄斯的蛊惑下要向哈姆莱特报仇。
克劳狄斯借机安排两人比剑,并准备了毒酒和毒剑,如果王子失败则中剑身死,胜利则奖以毒酒要其性命。决斗中,雷欧提斯用毒剑刺中了哈姆莱特,王子愤怒地夺过剑,刺伤了对手,雷欧提斯中毒临死之前告诉王子克劳狄斯的奸计。哈姆莱特用毒剑杀死克劳狄斯,随即自己毒发,临死前,他向好友霍拉旭交代了相应国事,并请他将此事公之于世,然后死去。
知识链接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公元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主要是针对封建主义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发展壮大,但当时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资产阶级开始反对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就是发生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它与宗教改革一起成为主要的思想斗争形式。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文化中的现实性文艺及朴素的哲学和自然科学思想通过世俗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后,希腊文化传统荡然无存。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研究古希腊文化,并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复兴”古典文化,故称为“文艺复兴”。它实际上是借古希腊的文化传统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2.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塞万提斯和威廉·莎士比亚都在1616年4月23日去世)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向全世界的书籍读者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3.弗洛伊德与哈姆莱特
俗语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自从《哈姆莱特》问世以来,对他的解读有很多种,其中问题的关键集中在为什么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如此优柔寡断?对此,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做的阐释可谓惊世骇俗。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男孩从小有一种“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见《俄狄浦斯王》的“知知识链接”)。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哈姆莱特迟迟不动手复仇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内心也存在一种“杀父娶母”的欲望,所以从心里他认为自己不比自己的叔父更正义,也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为父复仇了。
名家评述
在上帝之后,莎士比亚决定了一切。
——哈罗德·布鲁姆《摧毁神圣的真理:从〈圣经〉到当代的诗与信仰》
哈姆莱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欲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他自己谴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他,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在闪烁着美丽光彩的可怖的荒诞情节中,应当承认,哈姆莱特父亲的阴魂是最振奋人心的戏剧突变之一。
——伏尔泰《哲学词典》
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担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
——歌德《维联·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精彩推荐
以下是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恼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变成了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莉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