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背景说明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享·克莱门斯,美国幽默讽刺作家。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他曾当过排字工人,做舵手,在战争中曾一度参加南军。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写作。
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提高了写作的水平。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1871年马克·吐温举家移居东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这时他已成为有名的作家和幽默演说家。1874年他同华尔纳合写的《镀金时代》,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不同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利·芬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这部小说得到批评家的高度评价,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但同时也不断遭到查禁。19世纪80年代马克·吐温破产。1891年,他迁家欧洲,自己作环球巡回演讲以偿还债务。1900年,马克·吐温全家回到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文艺界的领袖。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于1876年开始执笔,发表于1886年,它与作者的另一部《汤姆·索亚历险记》构成了姊妹篇。这篇小说是反对种族歧视的典型作品,对黑人孩子吉姆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歌颂,也描写了白人孩子哈克的机智和勇敢,赞美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友谊。主题严肃、深刻,却具有传奇性和趣味性。汤姆和哈克都是出了名的淘气孩子,而这两个孩子恰恰是美国童年心态最好的表现。这两部经典在美国读者当中经年不衰,世世代代往下传颂,因为它写了美国人,写了美国民族,写了这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者特别点明故事发生在40~45年前(即1826—1845),地点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按照小说末页所标明的,全书完稿于1884~1885年。据此推算,故事写的是1826~1845年之事,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杰克逊时代(有人把杰克逊时代界定为1828~1848年)。作家写的是19世纪60年代黑奴解放战争以前的事,写了一个白人男孩哈克为摆脱文明的教化和酒鬼父亲的纠缠弃家出走,遇上为摆脱被贩卖的命运出逃在外的黑人奴隶吉姆,两人结伴乘木排一路漂流过程中的种种历险与奇遇。
1910年马克·吐温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病逝。由于他对美国文坛作出了巨大贡献,马克·吐温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推荐版本:邢志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名著概要
小说的中心情节是讲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如何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汤姆·索亚的朋友哈克被一个寡妇收养了,因为他父亲是个酒鬼,根本就不管他。在寡妇家中,哈克过着一种体面而又规矩的生活,可是哈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厌倦,学校里那种死板的教育更让他难以忍受,他一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次,在他的酒鬼父亲的逼迫下,哈克与父亲来到离镇上很远的树林里,过起了以渔猎为主的生活。他的父亲一喝酒就发酒疯,毒打哈克,哈克就想办法逃了出来。在一个岛上,哈克遇见一个逃亡的黑奴吉姆,两个人就结伴乘木排逃跑,想逃到一个没有种族歧视,不买卖黑奴的自由州去。在逃亡当中,他们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途中,他们遇上了两个骗子,这两个家伙一路花言巧语,想方设法地哄骗,后来还悄悄地把黑奴吉姆给卖掉了。聪明的哈克费尽周折想救出吉姆。另一位途中遇到的小伙伴汤姆故意不透露真相,演了一场营救的戏。到后来他才说明,吉姆的主人在临死前已经宣布给吉姆自由了。
哈克的父亲死前把哈克放在法官莎彻那里的钱,要去花光、喝光了。哈克父亲死后萨莱姨妈想收留哈克做干儿子,教他“怎样做人学好”,可是哈克认为:“那种事我可实在是受不了,我早已尝过滋味了”。于是,他准备再过自己的流浪生活。
马克·吐温在整部小说的描述中,饱含着作家对战后的“镀金时代”即虚假的繁荣时代的幻灭感与对更高的审美理想的深沉的追求,并通过对一个14岁孩子的描写,在幽默逗笑声中酣畅淋漓地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与灵魂。
知识链接
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伟大之处
美英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荒原》的作者艾略特和新批评派理论家莱昂纳尔·居里林曾公开称赞《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位大师甚至还为有所争议的全书结尾而辩解。
居里林的文章题目便是《哈克贝利·芬的伟大之处》(1948),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书,因为它“写的一个神——一个有自己的心、自己的意志的那种力量,对有道德观念的想象力来说,它仿佛蕴含着一个伟大的道德观念,而哈克乃是这河神的仆人。”此书可说是“与人的卑琐相比,对河之神的美、神秘、力量一曲伟大高尚的颂歌。”
艾略特对此表示同感,说“全书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大河”,“那个孩子正是大河的精神所寄托的。”
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相关艺术作品
美国电影史,百年来一直偏爱马克·吐温迷人的小说,尤其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920~1974年,历时半个世纪,这部小说在美国被拍成黑白片与彩色片,前后达5次。《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成了美国文学与美国文化的珍品,也为俄国人所喜爱。据记载,从20世纪20年代的早期到40年代,在前苏联发行的马克·吐温的作品,达三百万册之多。前苏联1973年还把《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拍成电影。另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电影公司在1965年把《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拍成3集彩色的教育电影。1975年,ABC电影公司拍了90分钟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彩色片。1978年,西克—苏恩名著出版公司拍了97分钟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彩色片。
名家评述
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我们的文学的最佳典范,所有的美国作品都源于此,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海明威,选自《批评家论哈克——百年纪念评论选1884—1984》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自《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第三章。以下节选部分充满大量以儿童视角来叙述的文字,在小孩子的眼里,一切都变得奇幻古怪,充满神奇陌生的意味。为此,马克·吐温写出了儿童世界的纯真与美丽。
如今有一个月光景,我们还是玩充当强盗那码子事儿。后来我退出不干了。哥儿们一个个全都退出了。我们并没有抢劫过什么人,我们并没有杀过什么人,不过是装成这样罢了。我们总是从林子里跳将出来,冲向那些赶猪的人和那些赶着车把蔬菜运往菜市场去的妇女。不过我们从没有把她们扣押起来过。汤姆·索亚把那些猪叫做“金条”,把萝卜之类的东西,叫做“珍宝”。我们会到山洞里去,吹嘘我们的功绩,我们杀了多少人啦,给多少人留下了伤疤啦。不过我看不出这一套有什么好处。有一回,汤姆派一个哥们儿,手里举着一根正燃着的火棍,到镇上跑了一圈。他把这火棍叫做信号(是通知全帮的哥们儿集合的)。接着,他说他获得了他派出去的密探所得的秘密情报:明天,有一大队西班牙商人和阿拉伯富翁要到“洼洞”那里宿营,随带有两百匹大象,六百匹骆驼和一千多头“驮骡”,满装着珍珠宝贝,他们的警卫才只四百个人。因此,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妨来一个伏击,把这伙子人杀掉,把财宝抢过来。他说,我们需得把刀枪擦亮,做好一切准备。他连一辆装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却非得把刀枪全都擦洗好,准备一切。其实刀枪不过是薄木片和扫帚把,你再擦,擦得累死累活,这些东西原本是那个料,不过是一堆灰烬罢了。我可不相信我们能打垮这么一大群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过,我倒想见识见识那些骆驼啊,大象啊之类的。因此,第二天,星期六,伏击时我也到场。一得到消息,我们就冲出林子,冲下小山。不过不见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见骆驼,不见大象。就只是主日学校举行的一次野餐,而且只是一年级生参加。我们把他们冲散了,把小孩子们冲进了洼地。不过东西呢,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就只是一些炸面包、果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