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用在专业与职业的选择上,是再适合不过了。的确,没有兴趣,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没有动力,也就很难有所成就。
那么,对于经商的人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否适用呢?在选择经营项目和商品时,是否存在经营自己喜欢的项目和产品更容易成功的道理呢?
通常,在选择经营项目或产品的时候,人们都愿意选择那些让自己有特殊感觉的项目或产品。
不过,犹太商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经商切不可只经营自己喜欢的东西!真正的生意人是卖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
他们的经验也表明:不按自己的喜好去经商,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犹太人认为,一个商人,如果只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生意,那么他一般无法顺利做成。
简单来说,原因有两点:一是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望,这是人的本性,一般很难控制。因为自己喜欢这类东西,在购入这些东西时,多半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挑选的,在售出时,肯定会不舍得,要将其出售,自然要下很大的决心。而且容易沉溺于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中,忘记自己的事业。
二是这类东西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所挑选的,难免存在片面性,种类也不齐全,显然,这将影响经营的效果。
犹太人认为真正的生意人是卖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譬如说:不喜欢古董的人要卖古董,不喜欢珠宝的人要卖珠宝。因为他们所要卖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自然会想办法尽快把它卖出去,否则,压在那儿对自己毫无益处,只是一种负担。相反,如果是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就总想把它多留一段时间。
在生意场上,那些卖珠宝的珠宝商人,大多数是对珠宝没有偏好的人士。珠宝一般对女人最有吸引力,通常是女人们钟爱的东西,所以那些珠宝商,很少是女的。同样地,那些做服饰商品的商人也大多数是男士。
同时,对商人而言,因为所卖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在购进商品的时候,就能作出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忽略了其他人的需求。
因此,在犹太商人看来,一个比较明智的商人在选择其要销售的商品时,一定不会选择自己所偏好的东西,而是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更大的赢利。
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市场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而不能感情用事或盲目行事。同时,对自己所经营的商品,要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以客观的眼光去分析。这样,感受到的市场形势才会相对真实,作出的决策才可能正确。
让商店应有尽有
商人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只经营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可能性。也许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让有些商家为难。其实,作为商人,也不必强迫自己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作选择。你完全可以以更多的消费者为营销对象,尽可能地丰富你的产品品种,让你的商店应有尽有。
不过,这种方式具有行业适用性,比较适合于小商品业界而不是那些专业性强,消费群体特殊的行业。
小商品业界是近代以后犹太人取得显著成就的领域之一。不论是在德国还是在美国,大型的百货商店几乎都是犹太人经营的。其中,许多获得成功的人物,靠的正是“让商店应有尽有”这一尽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
比如被誉为“独一无二的英国阿姨”的马克思·斯宾塞百货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切着眼于顾客,尽量向顾客提供有最大挑选余地、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式样美观、价格便宜的商品。公司曾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第一家要求制造商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他们生产什么我们就销售什么的公司。”
代表美国最古老的百货商店——梅西百货商店更是如此。
梅西百货商店创立于1858年。1877年,梅西百货商店的创业者梅西去世。当时梅西百货商店经营的传统商品除了衣服以外,还有家具、宝石、饰品、文具、玩具、玻璃器皿、陶瓷器等。
1887年,梅西的后代把全部经营权都转让给了施特劳斯兄弟,由此,施特劳斯兄弟成为梅西百货商店的最高指挥者。
在施特劳斯兄弟接管百货商店以后,开始主动研究市场,大搞市场调研,得出在北美这样的买方市场上应该执行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手段的论断。由此开始大量进口欧洲贵族风格的商品,并以较便宜的价格出售。
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梅西百货商店曾被誉为“没有梅西没有的商品”。所以,如果顾客们想要就近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的话,就一定会到梅西去。凭借着“应有尽有”的特色,梅西商店的业绩蒸蒸日上,最终成了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
看来,以尽可能多的商品去赢得尽可能多的顾客,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经商策略。不过,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是否采用这种多种产品的经营模式还需要考虑所售商品的消费特征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