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些概念是不精确的,有些是凭经验得来的,但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便可构成一个清晰的概念。比如让你到车站去接一个人,告诉你他的特征:中等个,圆脸膛,大眼睛,留短发,说话南方口音,你就可以根据这些综合特征作出判断,从而找出你所要接的人来。可是,中等个是多少厘米,圆脸膛指多圆,这些都没有准确地告诉你。所以,这些概念就是模糊概念。
传统的计算机处理的是确切的数据,因此给它输入模糊概念它将无所适从。比如开汽车,快到岔路口了,该拐弯了,该适当减速了,这些情况开车人可根据上述模糊概念作出判断,随时调整汽车。如果让传统的计算机来开车,就要给他设计一个非常精确、非常麻烦的程序:如距拐角10米处时将时速降至30干米,在3米前方将方向盘转20度。这样做了车子运行还不一定稳定,而且还没有考虑到路面条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如果计算机能像人一样进行模糊推理,这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模糊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最先提出模糊理论的是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家查德,1965年他对数学的基础-一集合论作了推广。计算机语言是精确的二值逻辑,要么“是”,要么“非”,决无似是而非。模糊理论则将这分明的关系推广为按“一定程度”属于某一集合的关系。这种模糊技术引入电子计算机中,在语言学、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心理学、生物学等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