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等人,于1593年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设计制作的。它是一支下端开口、上端呈封闭玻璃泡状的玻璃管,玻璃泡里有空气,当温度上升或下降时,泡中空气膨胀或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便会随之上升或下降,以此来指示温度。早期的空气温度计是很简陋的,而且受大气重量的变化和冷热的影响很大,所以不太精密,但是这毕竟是人类认识和测定自然温度的重要开端,因而一直被广泛应用,并且逐步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1632年,法国医生雷伊提出了制造液体温度计的设想,把伽利略的温度计倒过来,在玻璃泡内充水,管子里充空气,用水的膨胀来指示温度。他的设想开辟一了制造更为精确温度计的途径。1654年,西班牙托斯卡纳大公裴迪南二世设计制造了一种不受大气压力影响的温度计。这种温度计是在一个玻璃球泡上连接一段直管,球泡里装入有色的酒精取代水作为测温液体,并将玻璃管密封起来,利用液体本身的胀缩来标示温度的高低,这就是现在通用温度计的雏形。液体温度计的产生,大大提高了温度测定的准确性,它的广泛使用又直接推动了统一拐标的诞生。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发明了水银温度计,并制定了华氏温标。他选用结冰的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基点。度,把人体血液的温度定为96度,后来又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度,把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作为固定点,这种温度标记方法被称为华氏温标,华氏度以符号0/F表示。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摄尔西乌斯制定了摄氏温标。他把水的沸点定为零度,把冰点定勺100度,冰点和沸点之间的间隔等分为100格。8年以后,他的同事施勒默尔建议把这个标度倒转过来,1为这样使用起来会更为方便。摄氏度以符号℃表示。摄氏温标后来被普遍采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