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磁石极性,并应用这个原理制作了指示南北的最初工具-司南。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勺。其圆底,可以使之在平滑的刻有方位的底盘上自由旋转。待它静止时,勺柄就会自动指向南方。司南的制作为指南针的发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司南是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的,磁性较弱,在制作中受震还会失磁,并且它与底盘接触处转动摩擦的阻力较大,所以难以达到精确的指南效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更为方便有效的指向仪器。公元235年,魏国人马钧发明了机械装置—指南车。10世纪前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最终发明了指南针。北宋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指南针的制作和装I%方法。制作时,用缝纫用的钢针,在磁石上磨针锋,通过人工传磁的方法使钢针带有磁性。装置时可采用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转法和缕悬法等。公元1213世纪、人们创造了将一个固定的方向盘与磁针联成一体的罗盘。最初的罗盘是水罗盘,即将磁针横穿灯芯浮在水面上。后来人们又将水罗盘改装成用钉子支撑着磁针重心的旱罗盘。此后指南针便广泛应用于航海。随着海上交流的日益频繁,指南针逐渐流传到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它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十四、十五世纪探险及新大陆发现的进程,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文明的出现和传播打下了基础。现在,指南针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