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9700000019

第19章 掌握爱孩子的“分寸”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母亲为人传颂。一位是在儿子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岳母,另一位是为儿子成才而三迁的孟母。

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全是母爱的杰作。请看这真实的一幕:几个孩子在一起玩,一个被另一个欺负。那个被打孩子的母亲听见哭声赶来,对着和儿子打架的孩子厉声吼到:“你干什么打他!再打,我揍死你!”

如果我们将同一幕影像放在英国会是怎样的呢?被欺负孩子的母亲会放下手中的活,走过去,对另外几个孩子讲:“你们为什么欺负他呢?难倒你们不友好吗?”

我们再将这一幕影像放在美国,看看美国的父母是怎样处理的:美国的母亲会对孩子说:“孩子,干吗找我呢?你自己的事应该自己解决!我相信,你会选一种好的方式的。”

中国母爱最为直接,直接到大人可以代替孩子出场,引发成人之战。战胜一方的孩子日后受欺负时,他会一拍胸脯,颇为自豪地说:“我找我妈去!”英国母爱最为理性,理性到亲骨肉遭受欺负时,依然去与人家评理,使孩子在激怒中学会冷静、学会自醒。至于美国母爱,我们应该说最为大度,大度到干脆把孩子推到“战场”,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断了孩子依赖的后援,却练就了孤兵自救的品格。

母爱的本能就是护子。在电视里,我们常看到食肉动物群残杀食草动物。有只愤怒的梅花鹿,为了抢救自己的孩子而疯狂地用角去攻击强敌,致使众多彪形食客不得不“望梅兴叹”。回归到我们人类来思索,如果母爱在最为本能的界限中能做到客观分析、理性让步、换位思考,那一切纠纷,不就化解了吗?

中国的母亲喜欢所有的事情都帮着自己的孩子,向着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曾有一个孩子拿了邻桌的钱,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妈妈。那位母亲神情激动地说:“不可能,我家里不缺钱。老师你搞错了吧?”幸亏孩子的诚实,才使老师没有卷入尴尬的境地。

当前的家教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应立即着手教育;家庭应给孩子以温暖,不能像幼儿园、学校那么“严”;以及重智轻德等。但最大的误区却是过度期望,无分寸地溺爱。

过度溺爱的表现。

1.过度施爱。

“爱的不是地方”。德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施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百依百顺,这样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并且有逆反心理,认为父母的爱是很廉价的,是当然的。亲子之爱应当是双向的,父母在施爱的同时,也应让孩子懂得回报。孩子对于爱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父母便很可能转而运用“巴掌教育”,在这里强权与溺爱是可以并存的。强权与溺爱,虽然各走极端,但却是殊途同归,都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调查表明,这样教育下的孩子,有的认为自己的父母不是好父母;更多的孩子最不喜欢的是家庭。许多孩子不把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的用心并未得到好报。这是为什么呢?父母应该反思了,这是因为你不懂得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

2.过度保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

3.过度干涉。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4.过度教育。

不少父母对目前流行甚热的“早期教育”有误解。早期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不是“灌”,这样才不致抹杀儿童的个性差异或阻碍儿童创造性的发展。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小小年纪又要学外语,又要学打字,学绘画,还要背诵唐诗,学弹钢琴、弹吉他等等,还美其名曰“早期教育”,造成许多孩子还未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早期开发的应是能力,而不是“硬塞”给的知识。

5.过度进补。

当今,各种滋补药品如雨后春笋争相上市,其“服务”对象除老年人外,还祸及儿童。不少家长爱子心切,将滋补品给年幼孩子服用,许多孩子服后食欲增加、生长加速,家长误以为这是滋补的“神奇功效”,以致长期大量给孩子服用。导致不少小儿服蜂王浆、花粉、鸡胚、蚕蛹等补品后产生性早熟,这种情况且有日益增长趋势。这主要是摄入较多外源性雌激素所致。作为家长,切不可好心办坏事,花钱替孩子买罪受。所谓“补”,有缺才有补,孩子不缺,补又从何说起?孩子补营养怎一个乱字了得。

6.过度营养。

幼儿厌食,又名“恶食”。引起幼儿厌食的原因很多,凡能够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厌食,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不良饮食习惯。娇惯使得孩子变成了家中的“小太阳”,过分溺爱,偏食、挑食严重,饮食缺乏规律性,进食不定时,不能一日三餐正常进食,饥饱无度,爱吃零食。夏季吃冷饮过多,喜食甜食或长期以甜食为主,平时不吃或少吃蔬菜,喜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如巧克力、奶糖、奶油蛋糕。不吃或少吃荤菜,喜食酱菜、榨菜等。这些都造成幼儿消化功能紊乱,也影响了儿童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

父母要热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要爱中有严,严格与热爱相融合。保护适度,而不失方寸。保护是为了不保护,为了孩子早日自立,培养独立人格。绝不能溺爱孩子。这是某校学生一件真实的事情:奶奶60大寿,孩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父亲不允,孩子犯横道:“不让我先吃,你们也都甭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反扣在地。奶奶哭道:“我爱了你12年,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孩子所为,确属溺爱所致。12年的“爱”得到的回报却是“爱我一天也不行”,令人寒心、发人深省。溺爱所造成的道德缺陷,如果发展下去,还会使少年犯罪,这在中外都不乏其人。人民日报曾刊载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押人员吕某的事,吕某14岁便犯下了弑母之罪,在看守所里仍然无法无天,成了一个小刺头。看守所民警家访时发现,他家五代单传,吕某被视为掌上明珠,即使他骂妈妈,妈妈也会满脸堆笑地哄他开心。半年前一连几天,他逃学上网,妈妈到处找他,结果把他羞恼了,向妈妈抡起了菜刀。在看守所里,因溺爱导致犯罪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前苏联工读学校创始人马卡连柯警告过人们:“你想害死你的孩子吗?请给他一剂足够的幸福,这就可以害死他了。”此言绝非耸人听闻,是众多犯罪少年家庭血和泪的教训总结,值得细细体味。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要把管教和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掌握爱孩子的分寸。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爱孩子呢?也就是说应该如何掌握爱孩子的“分寸”呢?

1.爱孩子要有理智。

爱要在理智的控制之下进行,情感要受到理智的控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是不可取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的序言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的感觉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然而,我们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的,过分地宠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衣锦食美,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是不可取的,必须用理智加以克制。

2.爱孩子要严格要求孩子。

爱必须体现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孩子并不是不爱孩子,严格也是一种爱的体现。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严厉、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时,态度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善诱的。

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独立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因而,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但是只有爱不见得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应该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一定要有理智,有“分寸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行的优秀人才。

真理往前跨越一步就会变为谬误,家庭教育中的越俎代庖,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就是步入了误区。

放纵的爱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方面,美国人经历了惨痛的教训。

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美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随之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在教育下一代问题上刮起了一阵自由主义之风,人们普遍认为“爱就是一切”。鼓吹“放任自流”,让孩子们自行其是。美国的父母把压抑已久的感情和温暖倾注在下一代身上。谁知,这一代人倒是幸福地成长起来了,他们享有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繁荣和最优越的受教育的机会。然而,20多年后,正是在这一代人中,吸毒、早孕、酗酒、自杀、暴力犯罪等等丑恶现象五花八门,给60年代的美国带来一场社会大动荡。从二战中走过来的老一代人,本来以为战争结束了,消除了饥饿,消除了经济萧条,好事情会接踵而来,谁知道富裕的生活没有带来青年一代的感谢,反而带来他们对老一代的对抗、傲慢和蔑视!

美国的家长开始重新思考: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一些学者分析了问题的根源——童年时期的放纵。没有人要求他们举止有礼,尊重他人;没有人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别人负责。父母们终于发现,是他们亲手把下一代逼上了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爱得让人窒息的祭坛!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的管教绝不可缺少,责任和义务也不能没有,放任孩子就是伤害孩子,也会伤害自己和危害社会。

毫无分寸地溺爱孩子普遍存在于今天的中国家庭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小学校门口常常簇拥着几十名家长,仅有几百米的路程要接送孩子;中年级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上公共汽车,父母替学龄儿童抢占座位;少先队决定举行10公里远足,众多家长闻讯轮番给辅导员提意见,坚决要求以车代步。有位家长坦言:“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不能代替,其余的我都替孩子干了。”似乎这些父母并不希望孩子长大,想永远陶醉在被依赖的幸福之中。

无分寸、无理智地爱孩子必然会造成孩子的过度依赖和懒惰,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不去动手动脑,而是叫爹叫妈,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代劳。从而使儿童本来就具有的依赖心理更加巩固和强化,而教育所期盼的独立性却迟迟不能到来,犯了教育之大忌。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在家里处于特殊的地位,唯我独尊,心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别人,吃的穿的数他水平高、花费多,超前消费,自私心理强化,而且还说不得,碰不得。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撒娇犯横。过度的保护自然会剥夺孩子的多种锻炼机会。他们没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实践,缺乏生活能力的磨炼,时时事事都有全方位依赖的“拐棍”,好像生活中只有甜蜜,而没有苦涩,这造成孩子能力低下,性格懦弱。种种的不良后果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所以,父母家长朋友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用理智去克制自己超越限度的爱。

同类推荐
  •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才是现实,才真正告诉了我们何为光明与黑暗。参透人性、玩转职场、迈向社会、稳定婚姻的防诈枕边书。
  • 走好职场第一步

    走好职场第一步

    本书以职场故事、电影故事为素材,讲述职业规划、职场情商、打造职场个人品牌、职场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职场危机应对等二十多个话题,涉及职场打拼所遇到问题的方方面面。
  •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追寻理想足迹(人生高起点)

    人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许许多多,如果你想把握住未来的人生,那末,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就会裨益多多。这套《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将精彩的人生哲理、实用的人生途径、最有说服力的人生经验,尽收囊中,送给广大读者,目的就是启迪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让读者在智慧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 跟帝王学管人

    跟帝王学管人

    本书全面梳理了金圣叹的学术思想;在思想渊源方面,不仅分析了金圣叹对李贽《童心说》的继承和变革,而且考察了金氏与钱谦益的通经致用思想的渊源;其次,介绍了关于金氏的文学思想,对金氏的虚构论、人物个性论、叙事角度论、章法结构论等小说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等。
热门推荐
  • 废材小姐的异界升级记

    废材小姐的异界升级记

    生于武术世家的武术天才“叶星芸”,在父母离世后,弃武从玩,靠着父母留下的财产过日孑;成功转形成了网游高手。25岁时却猝死于电脑前,转生到了一位同名同姓的异界废材小姐的身上……什么?体质不怡修练!拜托,我体质好得很,至于修练嘛!我这叫升级,杀怪升级,懂吗!一场异界的游戏之旅正式开启……
  • TFBOYS之情深若如初心

    TFBOYS之情深若如初心

    执笔写下一封信,寄给流年,青春年少时的诺言轻许,不知从何时起,如同破旧的老照片一样,泛了黄,变了色彩和韵味。道离愁,诉悲欢,惊觉,原来我们都不容易。漂泊久了的雨滴,终将回到海洋;流浪久了的人,你是否也会回到最初的起点,找寻你所错过的美好。记忆里最初的我们,早已染上了时间的风霜。我怀念那条路,因为它曾引导我和你相遇,细碎的光阴,仍有未完待续的故事,需要我们共同编织……故事纯属虚构,切勿上升至真人!
  • 总裁老婆赖上我

    总裁老婆赖上我

    身份神秘的唐枫隐匿都市,本欲退出江湖的他,却不想意外成了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且看唐枫如何强势回归,于都市掀起腥风血雨,用简单粗暴的行事手段,开启一段新的传奇!
  • 巧夺君心,本宫誓不为后

    巧夺君心,本宫誓不为后

    大婚之夜,红鸾帐暖,他为了她的姐姐,对她百般奚落,肆意嘲讽,却不想她从容应对,不失锋芒!他本以为娶了只兔子,可以任意拿捏,却不想看走了眼,这兔子强大,竟能扮猪吃老虎!她千方百计就想求一纸废后诏书,偏偏他不如她的愿!他要把她绑在身边,互相折磨,两看生厌!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心里,竟然只剩下了这个狡猾、放肆、胆大的女人!
  • 敬业才能有事业

    敬业才能有事业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敬业的员工!敬业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职场人士的立身之本。本书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敬业爱岗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中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编译者对该书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全新执行版,旨在帮助员工找出敬业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出敬业爱岗的好员工。特别适合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 反

    所有小说,低下庸俗,千篇一律,虽有众多作者,我亦不从,且有广大读者,我亦不屑;我之小说,博大超前,独一无二,虽无一人同道,我亦不改,只要一人觉醒,我亦知足。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李恒:世界人民和平。城帮必亡,人民永生。杨苦:教育言论自由。城帮必亡,家族永生;宗教必亡,哲学永生。陈铎:军事科技进步。城帮必亡,军队永生。刘灵:政治地位平等。一帮必亡,多帮永生。王烝:经济分配公正。城帮必亡,公司永生。五大主角,十大城帮,百大英雄,打破一切。
  • 爆宠99次:国民老公甜宠妻

    爆宠99次:国民老公甜宠妻

    男强女强。甜宠专宠——某男挑眉:你上我下,还是我上你下?某女皱眉:还用说吗?当然是你上我下!说罢,一把扯过某男挡在身前怒道:莫轩!你要是不把这只小强弄走今晚别上老娘床!某男魅惑一笑,转身扑向某女:老婆晚上不行那么现在把……
  •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缘不了天道缺

    情缘不了天道缺

    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一个个慷慨激昂之士会让你沉醉,一副副瑰丽的逆天行将为你展开,你且看,且行。
  • 龙颜

    龙颜

    华夏龙颜组织,华夏第一特工龙啸,再一次任务是意外得到了武林中的秘籍,在世界恐怖组织和黑帮,在金钱与美女和,龙啸在都市中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武林中龙啸建立了自己门派,保卫自己的国家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