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虾是一篇杂记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它讲的是一位母亲和自己孩子的故事,许多父母看了后感到心寒,纷纷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男孩从小就喜欢吃虾,他的妈妈每天都从菜市定量买来鲜虾给儿子吃,每次蒸好虾之后,妈妈都要仔细地将虾剥外壳,递给儿子,看着儿子将虾肉全部吃完,妈妈从来不吃虾,虽然她尝不到鲜虾的滋味,但能看着儿子将虾吃完,她既开心又满足。
小男孩的家庭景况并不好,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尽管物价上涨,收入微薄,但妈妈仍节衣缩食,鲜虾照买不误。
有一天,妈妈照旧给儿子做虾吃,也许是儿子吃腻了,他只吃了16只就停下了,还剩下1只在盘子里。妈妈以为儿子不吃了,她怕浪费了可惜,就伸手去拿那只虾,尝尝多年未闻的虾味。可是,儿子这时却对妈妈尖叫了起来:“这虾是我的,不准你吃。”听到儿子这话,妈妈一下子呆住了,她忽然感觉心酸难受,扭过头去擦拭溢出的眼泪,有滴眼泪不小心刚好滴在手中的虾上。她转过身来时,儿子看见那只虾身上有水,特别好奇,纠缠着问妈妈那是一只什么虾,为什么与别的虾不同。妈妈不知该怎样回答,就说那是一只流泪的虾。
看了这篇文章,相信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家长朋友们都会有所感慨。这一对母子身上反映了太多的教育缺失问题。而这一对母子在中国并不是特例,他们之间的现象和问题存在于太多太多的家庭中。孩子只知道一味地索取,从不知道回报,从不知道感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是天经地义属于自己,父母只能给自己,父母照顾自己是理所应当的。
一位年轻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章后留下一句很值得人深思和回味的话:“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来给父母报恩的,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来向父母讨债的……”这句话反应出了现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亦暴露出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缺失之处:家长在对孩子付出爱时往往缺乏教育性,容易使孩子目中无人、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同学。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说到底还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孩子懂得回报,说明孩子心地善良、正直无私,父母的爱才有意义。
感恩教育的确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空白区,有许多例子都可以说明问题的严重。西宁一家报社的记者曾做过一项家教的调查采访,并写了一整版家教文章,其中反映了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
专题中有一篇题目为“没良心的孩子哪里找?”的文章,说的是一位姓赵的女士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自己正在寻找儿子,儿子已经消失很久了,没有消息。当记者继续追问出走原因时,才了解其中的真相。三年前,赵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读高一,她的丈夫王先生下岗,去了一家公司看大门!儿子因父亲工作“低下”,居然动员妈妈跟爸爸离婚,再找个年轻潇洒、有钱有势的男人来……赵女士伤心至极,她想不到儿子对父亲竟然也是这样势利眼,但为了不让儿子在学习上分心,她只能背着儿子关爱丈夫。
一年前,也就是去年,儿子学习成绩不错,考上外地的一所大学。他们夫妻两个给儿子每月的生活费先是700元,后来提高到900元。大一放寒假时,儿子说再要500元给父母买礼品,两口子非常高兴,虽然钱有些紧张,但还是满足了儿子的要求,没想到儿子带回来的“礼品”是两件不足5元的小玩具。
新学期开学后,儿子得寸进尺,除了正常的生活费外又要500元的过生日费用。两口子平时就是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大学的,再省出500元真的不太容易,于是就开口向儿子求情说,能不能将生日简办省下这500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居然这样回了封信:“我一分钱不要每月还要给你们饯行不?我们学校周围单身富婆多的是!就凭你儿子这长相、这身材,不信找不到个富婆出高价养着?”
一向很保守的父母有点坐不住了,他们担心儿子真的“穷”急了卖身养母,赵女士不顾丈夫反对,咬紧牙关立即给儿子汇了500元。
本以为可以平安一阵子,谁知更让人气愤的消息还在等着这一对父母,寄钱给学校儿子所在的班时,却被电话告知儿子没住学生公寓,而是在校外租了套楼房与一名女同学同居。当然,儿子对此矢口否认。
儿子否认的事在恶化和发展。接受记者采访后,赵女士接到西宁市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那女人说,她女儿是自己儿子的大学同学,两人在校外租房同居;近日俩孩子反目,女儿一气之下离开大学下落不明。赵女士在将信将疑中忐忑不安:自己的儿子也一个多星期没在学校露面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儿?
一想到此,赵女士有点坐不住了,她和儿子女友的母亲决定一起坐火车南下去寻找儿女,两人也不知道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
除了以上两个例子,最近我们在新闻中还看到一件事,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通过这些事例,我们真的体会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是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课堂,家庭更是孩子学习生活、学会做人的大课堂。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教孩子学会报恩。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像赵老先生“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总之,感恩教育需要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去做。
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索取,累了困了让孩子端杯水泡杯茶,并告诉孩子父母也需要孩子回报这一份爱。无论买什么好吃的东西,尽量与孩子共享,让孩子在关心父母方面做出行动,父母要表示高兴或感谢;要扩大孩子回报父母的范围(包括学习、生活、做人等),特别是学习方面取得的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一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