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惠水县太阳乡拉哨组,住着100多户布依族人。因为四面环山,行路难于蜀道,村里人连乡政府都很少去,更别说出远门了。
没有出路,就没有活路。2001年1月,罗景福决定把自己于1991年动工修成的小路加宽。他说干就干,每天荷锄挑土,挥汗如雨,但是,由于没有炸药,没有钢钎,更不用说推土机什么的,他披星戴月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修出的道路才宽不过3米、长不过10米。他默默地算了算,照这样的速度,他要修成这条3公里长的道路,起码要干上几十年。显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得另想办法。
想来想去,罗景福决定招工。招工需要钱,可钱从哪儿来?没办法,他先是拿出了家里历年种养收入的1万多元,然后又拍卖了自家的砖瓦窑筹集了1万多元。就这样,他花钱组建了一个“修路队”。
修路的进度很慢,但手里的钱花得很快,两万多元钱没几个月就所剩无几。他被逼得没办法,只得把3个儿子在广东打工寄回来的两万多元和大儿子在外务工时出车祸的赔偿金1万多元拿出来继续给大伙儿发工资……
公路一米一米地在延伸,一尺一尺地在拓宽,而罗景福一家的日子却一日比一日紧巴,家里住的老木屋破烂不堪却没钱修缮,家里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就是这样,因为没钱,修路也只能修一阵子停一阵子。
但日子再难路也要修!老伴、儿女们知道他不修好路绝不会停歇,都心疼他,便都跟在他后面,加入了修路的队伍。2004年夏天,又一个月发放工钱的日子到了,可罗景福却再也拿不出一分钱!怎么办?有一天,趁老伴走亲戚时,他自作主张把家里的牛、羊、猪全卖光了……2005年4月,一条3米多宽、3公里长、路面不怎么平整的乡村公路终于修通了!
14年,举全家的财力修一条通向山外的路——直到2006年4月,仍有电视台在关注这件新鲜事。记者问罗景福是不是在发扬一种愚公移山精神,罗老汉回答说:“我不觉得自己是愚公,我只是想,一个人一生总要做一件对大家有益、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才不枉活一辈子……现在,路平了,我心里觉得坦荡。”
“路平了,我心里觉得坦荡”——这是我听到的对“坦荡”这个词最形象、最触动人心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