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并非理论工作者学术论证的产物,而是首先由实际工作者在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苏南地区1983年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当时的背景是:乡镇工业发展超过农业产值,城乡之间的科技、文化、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距在缩小;实行“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网络性的经济区。京、津、沪、苏等地区开始了对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发展通盘考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1.4.1 北京市的城乡一体化
根据本课题组文献检索和考察,在我国由政府下达课题正式开展“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当数北京市为第一。北京的城乡一体化缘起于郊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强化于解决郊区“一个不足”、“三个滞后”的矛盾(即经济总量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体制改革滞后)。从1986年起,北京郊区开始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由此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以后研究领域不断拓宽,1989年研究城乡协调发展问题,1995年着手北京城市化研究,1996年市政府正式下达了“北京郊区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课题。受市政府委托,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城郊区经济研究所牵头,与该中心的区划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北京市农林业科学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北京市统计局农村调查队、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等六个单位联合成立了“北京区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课题组”(以下简称“北京市课题组”),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最早的课题组。
该课题组1997年对法国巴黎大区(相当于巴黎郊区)进行了专题考察,1998年开始按照北京市委的要求对北京市近郊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改造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又拓展到郊区城市化研究。该课题组历经数年研究,于2000年完成了“北京郊区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系列成果,取得的成果包括专题研究报告15篇,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本,其一,赵树枫主编、陈光庭、张强编著的《世界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这些成果对北京郊区城市化道路取得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形成了若干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对领导部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近两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仍然继续城乡一体化研究,黄序主编的《北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班)一书汇集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近几年关于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强研究员为主持人组成课题组,1999年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大城市地区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99BJY051),该项研究成果对北京郊区城市化道路取得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形成了若干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对领导部门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此项研究成果已编辑《新世纪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一书即将出版发行。
我们认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研究目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它所形成的有关理论和政策观点,不仅对北京而且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和实际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4.2 上海市的城乡一体化
上海市政府关注城乡一体化研究和实践也较早。上海的城乡一体化缘起于中心城区工业向郊区扩散的需求,继续于中心城市和郊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1984年上海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城乡通开”、“城乡一体”概念,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这年7月,上海市成立了城乡工业协调小组,其任务是把市区工业向郊区扩散,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1986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市政府确定虹桥镇等13个集镇作为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试点,要求各级干部要用“城乡一体”的全局观念处理好“300”与“6000”(市区面积300、郊区面积6340平方公里)的关系。上海城乡一体化加快了步伐,至九五末,上海以“三环十射”为轴线,由“中心城——新城——县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五个层次构成的城乡一体化体系初步显现。实践的发展推动着理论研究的进行。
2000年,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发起,与上海市郊区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合作,组成“上海市城乡一体化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上海市课题组),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开始了系统总结和研究,2002年出版了最终成果《上海城乡一体化建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研究成果散见在其他出版物中,比如莆国民著《上海发展战略引论》一书的第九章“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上海市城乡一体化总体构想、战略措施、政策建议。袁以星主编的《上海“三农”决策咨询研究——2003年度上海科技兴农软课题研究成果汇编》中,“上海郊区加快推进‘三个集中’的行动纲要”,即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研究,“上海郊区城市化与农民土地问题研究”、“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研究”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的城乡一体化问题。
我们认为,目前上海城乡一体化实际进程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他们多方面的实践对于其他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4.3 江苏无锡市的城乡一体化
苏南无锡的城乡一体化起源于农村现代化的试点。苏南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源地,无锡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区域。与北京、上海解决中心城市与郊区不协调发展的目的不同,无锡的城乡一体化是从“三农”现代化出发的。
1980年代初期,无锡在全国率先进行9乡镇20村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中期扩大到29乡镇195个村,试验内容也由侧重农业现代化转向农村现代化建设,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指导思想,在全国率先发展和壮大了乡镇企业,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农业投入制度,逐渐形成了“三为主一共同”(即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所有制结构以集体所有为主;运行机制以商品经济为主;城乡共同繁荣)的发展路子,成为苏南模式最常见的特征表达,孕育出“华夏第一县(江阴)”“神州第一郊”和“天下第一村”(华西)。进入90年代,无锡创造性提出“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发展思路,后来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约化、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
经过20多年的奋斗,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下数据系作者实地调查时获取,截止2003年底)
(1)经济发展:全市GDP1901.2亿元,人均43155元,排在全国地级市的第二位,仅次于苏州(GDP2800多亿元);财政总收入265.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如果把全国计划单列市放在一起比大约在14~15位。
(2)工业化水平:全市工业增加值1093.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5%(三次产业结构2.8/57.5/39.7);全市有财务报表和建立了统计制度的乡镇企业36267家。其中,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3371家,在境内外上市的16家,还有18家企业进入了上市的3年辅导期。乡镇企业职工全年平均105.83万人。
(3)城市化水平:全市非农业人口272.77万人,占61.6%,其中集中在市区的人口219.6万人(包括原无锡县改成的两个区——锡山区、会山区在内)。
(4)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2.8%;农业利用三资13亿多元,其中工商资本4.5亿元、民营资本2.9亿元、外资4300多万美元);粮食播种面积115万亩,粮经播种面积比例为4.5/5.5;建成万亩农业示范园区4个,万头养猪场16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省级143个、农业部一级的5个,累计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万亩;农业龙头企业116家,其中国家级1家(朝阳集团,市场中介型,拥有蔬菜和瓜果两大批发市场)、省级11家,市级34家。
(5)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居民收入可支配11647元,农村居民纯收入6329元。
但无锡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同样十分严重。2002年的90个镇中,工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的有3镇(江阴、周庄、华士),而工业销售额低于10亿元的17个镇,占19%;全市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村有213个,而收支难以平衡的村占了1/3(全市2000年有2088个村、118个乡镇),有120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2002年为5860元、2003年入6329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8月1日,召开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并特邀市人大、市政协、市老区开发促进会和苏南发展研究所等长期关心研究“三农”工作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同研究部署“三农”工作调研活动。此次调查包括战略和对策方面共15个课题,即:统筹城乡政策接轨研究;统筹城乡空间形态结构布局研究;统筹城乡经济形态结构布局研究;统筹城乡社会形态结构布局研究;关于加快推进都市农业的对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措施;关于加强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绿化造林的对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的对策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税征收制度改革的对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措施;关于加快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措施;关于健全农村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动员了市委、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研究机构开展大范围调研,形成了调研文集《发展、改革、统筹——无锡市“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汇编》。在该调研报告汇编中最显眼的是《统筹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研究报告》《统筹城乡经济结构布局研究报告》《统筹城乡社会结构布局研究报告》、《统筹城乡政策接轨研究报告》,这四份专项研究报告将对下一步无锡全市推动城乡一体化产生重要的咨询参考作用。
我们认为,无锡市城乡一体化的这些做法或“抓手”尤其值得浙江省借鉴。无锡市围绕统筹抓规划;围绕规划抓重点,即抓住城乡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资源整合四个重点,城乡资源整合中特别注意将农业向城市二、三产业延伸、开发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城区企业出城入园、走向专业和特色园区,商业体系和物流中心的布局;围绕重点抓改革,即抓住建成区内的区划调整、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等。
1.4.4 浙江省的城乡一体化
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是省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十年,浙江省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就得以快速发展,1990年浙江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世纪之交,我国“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矛盾凸显,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浙江逐渐确立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思路。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代会正式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浙江的城乡一体化经过了20多年孕育,因此一开始就表现为省府主导、各级推动、多元经济参与的猛烈而有效的实际行动。与这个过程相联系,浙江的城乡一体化研究在近两年发展非常快。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于2004年上半年就“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进行重大研究课题招标活动,中标省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的除本课题组以外,还有浙江大学课题组(浙江省农办顾益康副主任担任组长),浙江省委党校也中标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课题。2004年6月2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建设规划院、浙江日报社联合主办“统筹城乡发展研讨会”,会议集中讨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浙江城乡一体化”问题。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编《城市化:统筹城乡新发展》一书,汇编了省内外城乡一体化研究的最新成果。2004年底,浙江省委将出台《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
浙江“新乡村运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蓬勃兴起,是城乡一体化实践中最有意义的大事。这场新乡村运动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全省的“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义乌的“大五化”、“小五化”建设,即“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农田标准化(土地整理)、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其中“城乡一体化”被进一步分解为以旧村改造为中心,实现农村社区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绍兴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金华市的“康庄工程”。台州的“五化一平进村活动”等。相对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乡村建设运动而言,当前长三角“新乡村运动”具有全新的目标和内容。包含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乡村工业集群、旧村改造和城镇化整体推进、土地整理或农田标准化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的新发展等,几乎囊括乡村现代化的全部方面。“新乡村运动”展示出鲜明优势和时代特色:它不是学者倡导的实验,而是政府领导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在“两个率先”的催动下颇具运动的声势;它体现出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农民的现代化),城市资本和技术支持(反哺),城乡、工农业、经济和社会协调推进等鲜明特色。
我们认为,浙江与北京、上海、无锡等的区别在于:浙江省城乡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不只是一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及其郊区的协调发展问题;而是在一个省域范围内,精心营造若干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郊区农村中心城镇,追求省域内的快速、持续、和谐发展、整体推进现代化、共享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目标。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比北京、上海、无锡的任务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