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伟人说过:“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有了自知之明,就有了一个进步的基础。”每个人的性格和特长是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发展的道路也千差万别。客观认识自我是正确对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享受更成功的人生,一个人在35岁之前就务必要对自己的特长和潜质有充分的了解,尽早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通常,人们往往以为外部世界不易发现,而自己对自己却了如指掌。其实不然,别看你很爱自己,但很可能你一辈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若想有一番成就,最好是及早地正确认识自己,然后扬长避短,努力去发掘自己的独特潜能。
对于一个35岁的成年人来说,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他又怎能作好人生的战略部署呢?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看清楚自己的模样,才能和别人进行对比,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认识自己也往往比认识别人更难。认识别人,你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以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的。但认识自己却不一样,认识自我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增加了认识的难度。
因此,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一门大学问,认识自己是一种大智慧。
要认识你自己,不必为实现你所想象的但是却不切实际的所谓自身价值而去做任何多余的努力。你要明白,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你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发掘自身的潜能,将你自身的价值发扬光大,因而你必须了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你不妨经常问一问自己:我是谁?当你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的时候,你的人生也就真正地开始了。
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他就会缺乏生命的目标,找不准人生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就会丧失对自己的爱,对生命的爱,最终必然导致对人生的茫然、空虚、厌烦和无所适从。
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困难而有意义的事情,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对于一个35岁的人来说,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而使自己臻于完善;否则,即使老天曾经眷顾,仅凭自己的一点天分或一技之长就妄自尊大,不再前进,那么,各方面必难以提升,最终走向平庸的人生。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可参考如下建议:
(1)真心地问一问自己的个性、志趣、能力、爱好、人生取向等等究竟是什么,以便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自我镜像”。这种自我镜像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态度或行为活动方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很容易走极端,或自大,或自卑,难于中肯。客观的自我镜像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形成的。
(2)做自己能够做到的,起跳前先看看高度和适应度。别人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想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虽说人的潜能发展是无限的,但一定时期,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时段的奋斗目标应当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制定宏伟的计划很容易,激情有时也很容易澎湃。但是成就自己却需要实实存在的可操作计划,需要恒久的热情。人的自取其辱或自折其志,大抵源于缺乏自知之明,缺乏正确地估测自己当时的能力。所以,在某时某地,我们能做什么,应该自己心里有数。
(3)不要撇开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点,一味地去攀比或羡慕别人。别人能成为什么,那是别人的造化,而你要成为你自己。很多时候,葡萄的确是酸的——因为我们吃不到,但我们可以转到别处去吃荔枝或苹果——因为这符合我们的个性和能力特点,何乐而不为呢?人应该是有一定弹性的和能适度变通的。
(4)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所要认真对待的就是仔细地分析一下自己的优点,确定自己的长处。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样样都能干的通才。因此,与其费尽心机地去改变自己的短处,不如尽力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一旦我们能选准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工作或事业,我们将能乐在其中,成功便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常说痛苦,事实上痛苦就是干自己不愿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一个醉心于绘画的人,绝不会把每天绘画的工作看做是种痛苦的事。反之,一个对绘画毫无兴趣也不擅长的人,每次走向绘画工作室,无疑像是绑赴刑场一样。
(5)坚信自己有无穷的潜能等待被开发,设想有一个个“新的自我”将被开发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大约只开发了5%,还有绝大部分未被开发。每个人都拥有潜能,这是上天赐予人的最大的恩惠。我们应当相信:只要认真坚持去做,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更好便意味着多一分潜能的开发。
最后,还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都可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但是对生命的负责最终只有靠自己去把握。我们应该挥洒自己的天赋或特长,尊重自己,仔细地聆听来自心底的呼声,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背离自己的个性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一味地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容易导致“削足适履”的悲剧,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最大蔑视。我们在走向成功人生的征途中,应当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美的,鞋子夹不夹脚只有脚趾头最清楚,别人的判断是没有用的。可见,要使自己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给自己定位,充分认识自我是至关重要的。
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位西方学者指出:上帝并未大批生产人类,并不像最新型的汽车那样自生产线上生产出来。它使人类各具有不同的体型、外表与肤色。它所制造的人类彼此具有很多微细的不同之处。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别人不同——而且也未限定我们应该一致遵守的共同标准。
你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你应该把这项事实看做是一股积极的生命力,而不应该把它当做是你差人一等的原因。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充满了自卑感,因此阻碍了他们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要差一点。承认了这些缺点,并不会令我们感到自卑——一点也不会。我们并不拿自己和他们相比;我们接受自己的真实情况。每一天,我们都会遇见一些在某一方面比自己更优异的人——会计、推销员、公司老板等等。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人并无法去除脸上的伤疤;另外还有一些事情,我可以做得比他们好。同样的,他们也不必为了这些原因而感觉自卑。
当我们感觉自卑时,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拿自己和其他人互相比较,并且认为我们应像“某些人”一样,甚至比他们更好。当然这是错误的概念,因为“每个人”都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有些人在某一方面不行,也许在其他方面会有杰出的才能。陈景润当不好数学教师,却可以进攻世界难题;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著名,写小说却名扬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你选对了符合自己特长的努力目标,就有可能成功。
人在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然而,传统观念使人们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注意对成功的研究,所以失败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的印痕更深。倘若一个人失败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识应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部分。自卑者一旦把视野拓宽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请记住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下面的这段话:“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做对一件事,就是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人生下来时,人的智力有高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成长,会表现出能力上的差异。好在社会对人才也有多层次的需求,既需要工程师、科学家,也需要售票员、清洁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发展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倘若一味地与别人攀比,好高骛远,只能导致失败、挫折,从而加重心理创伤。
在《泾野子内篇》中,记录着一位西邻。此人有五个儿子,但五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的当家人日子很难过。可是西邻有方,日子过得还蛮不错,细一打听,原来他对自己的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
你看,这一家子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不患于食焉”。西邻的三个残疾儿子,都能扬长避短,利用了他们所具有的正常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么一来,全家无一废人。我们如果自觉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话,为什么不考虑扬长避短呢?
全才是没有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应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最重要的是考虑好在生活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树立足够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倾向心理学家发现,缺乏自信,常常是一个人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为了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发展自我,就要树立足够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倾向。
那么,一个人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自信和自卑的问题,以早日走出自卑的阴影呢?
1.正确地看待自信和自卑
(1)从最简单的角度来定义自信和自卑,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对自己有积极正面的评价;自卑是个体否定自己,对自己有消极负面的评价。
(2)自信与自卑其实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它们应该是一个连续体,绝对的自信和绝对的自卑是这个连续体的两极。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所以,完全自信和完全自卑的人是极少的——心理学家发现,完全自卑的个体,在处于某些特殊的情形之下时,比如说严重的抑郁时,可以说是存在的。
(3)为了更好地描述个体身上的自信和自卑倾向,我们可以给个体的自信和自卑打分,不妨假设两者加在一起满分是100分。举个例子来说吧:当个体处于自信的状态时,或者说他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时,他的自信分数可能有70分,自卑分数只有30分。所以,他感觉良好,别人也觉得他比较自信,而且他的外在表现,也容易让他人有如此的评价。
而一个相当自卑的个体,他的自信得分也许只有20分,而自卑的得分却有80分,他的外在表现也就体现出明显的自卑。
(4)从认知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和看待自己。在自信和自卑的评价上,一般容易倾向于走极端。当我们学会以客观公正的方式来看时,有助于明白自己并非就如自己所认定的那么自卑,他人也并非如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自信。这样,心里会舒服和好受一些——我其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5)在一个人的身上,自信和自卑的感觉以及自我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的。这一切,通常来源于和外界的比较,和过去的比较,以及外界对个体的评价等。
2.自卑的来源以及化解
从小父母长辈等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可能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从小妈妈就说你长得很丑,那个时候的你,是会不加分析和判断地接受这种评价,即内心认定自己是丑的。不管事实如何,就算是长大以后你变得漂亮了,你依然会认为自己是丑的。那么,对于外表和长相,你是自卑的。再比如,开始上学了,因为父母小时候的成绩很好,故也以此要求你。可是你因为不怎么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成绩只是中等。父母经常批评你:“怎么这么笨啊!和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在潜意识深处,你可能会接受了“我是个笨孩子,我不会学习。”等观点,在学习上,自卑也就不自觉地伴随着你了,总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他人。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要如何化解呢?首先需要明白自己小时候接受了一些什么导致自卑的信念,然后客观地去分析和看待自己,尤其是注意自己在所谓的不怎么样的方面,有什么或者有过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
要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自己的一切’是自己真的如此,还是这种信念使得自己成为现在的状态?若自己真的如此,那么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若是信念的束缚所致,则勇敢地放弃它们不同的情形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会有所不同。
我们往往从小养成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的心态。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容易感知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对自己产生不满……当然,这种时候,自卑心理自然而然也就存在着了。可是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自己和他人会有这些差距。不管是什么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有内在的原因。举个例子,从小父母一味要求我们学习,没有培养我们唱歌跳舞的兴趣,那么,自己在这些方面不如他人是正常的,这不是你的错,仅仅只是缺乏学习和锻炼而已。如果需要,我们也可以花一些时间精力让自己在这个方面有所长进——不过,可别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否则自卑还是无法缓解。关键要记住: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可以发挥我的优势来表现自己,你也可以发挥你的优势来表现自己,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还有就是从小接受的各种错误教育,使自己养成了过分在意他人看法的习惯,爱面子,对自己要求过高,追求完美……如果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自信,一些生理上的缺陷也将成为一种深深的自卑。
自卑的本质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能接纳,任何导致不能很好地接纳自我的信念(比如我是不讨人喜欢的),对待自己的方式(比如批评,自责,低估等),看待他人的方式(比如高估,片面等),都有可能是自卑的来源。所以,这一切都是需要在自我察觉的基础上逐渐放弃的。
了解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趋于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了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个身体强壮没有病的人,只能说他生理上是健康的;而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不仅在生理上是健康的,而且在心理上也要健康。
健全的人格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产生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心理健康者的人格至少应该有如下特征:
1.正确地认识和接纳自我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乐于接受自己。而心理不健康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总是不满意。由于所确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他们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比如,有的人对自己生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存在自卑,诸如自己的长相平平或长相丑陋,自己的身材过低、过胖、不苗条等等。
心理学家建议,悦纳自我应该从接受自己的身体开始。如果你对自己身体的某些方面不喜欢,那么你不妨先将这些内容列出来,然后看看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够改变的。若身体过胖,就可以通过进食低脂肪、低热量食品,通过锻炼身体来改变。而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身体特征,如自己的长相、身高、说话声音,则要乐于接受,因为这些特征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关于心理特征方面,自己要对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有客观的认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同先天遗传的关系较大,一般而言是不易改造的。但是人的性格则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尽量去完善那些能够改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对那些不能够改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则要采取接受、悦纳的态度。
2.宽容他人,善与他人相处
人格健全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接纳别人,人际关系和谐,能与集体融为一体,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而性格不健全的人则往往不合群,脱离集体,不能与人和谐地相处。健康人格的人能够尊重和珍视他人的个性,他看到别人的独特的品质,并觉得那是应该得到认可的。在人际关系中,他尽量去了解对方的特殊品质,他能够认识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知道对方会有缺点,会有他不喜欢的地方,但他并不苛求对方十全十美,他知道这样才是真实的。
我们总是根据我们所确信的世界来决策我们的行为。除非我们能够事先了解别人是以什么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否则我们将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对现实的了解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仅能够独立地看问题,而且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3.能正确地认识现实,接受现实
人格健全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勇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同时,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都能妥善处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疑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人格不健全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通常不敢面对现实,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事实,努力跨越各种障碍。
4.热爱工作和生活,享受生活
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是热爱生活,并在生活中享受人生乐趣的人。他们喜欢工作,乐于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自己最大潜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成绩,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
人格健全的人对职业有较浓的兴趣,至少不讨厌。他们不仅把职业看做是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是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和充实感的东西,有助于人们保持平衡协调的意识。
人格健全的人,对人、对事总抱有一种创造性的态度,能够用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他们对那种老是遵从平时习惯,老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方式没有兴趣。同时,他们对生活提供的经验具有接受能力,而且可以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的生活上去,并且对经验有敞开的胸怀,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适应性比较强。
他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感到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能力,对未来的视野是宽广的。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能以创造性产品与创造性生活表现自己;他们相信自己的存在,懂得自己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需要兴趣和关爱。
他们能够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尤其是知识方面,在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幸福。
5.具有良好的心境,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格健全的人能够经常保持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能够笑着面对生活。无论遇到高兴或悲伤的事情,他们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较大的情绪波动。
人格健全的人既不随时发泄情绪,也不长期抑制情绪。更确切地说,健康人格就是表现出在抑制与发泄之间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在不涉及什么重要价值时,健康人格的人会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无论是纵声大笑,还是失声痛哭,或是勃然大怒,或是悲痛欲绝,他们都毫不掩饰自己。但是,如果这种发作会使一些价值处于危急之中时,他们会抑制自己的情绪,仍然保持平时的行为方式。
6.具有高尚的价值观,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名利,不以追求名利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而不是仅仅依靠本能的行为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动物可以依靠本能在地球上生存,但对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还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它的生存也是为了自己能够享受更丰富的生活。
“我的人生意义何在?”“我怎样生活?”对这样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如果回答是令人振奋的,那么他的人生将充满了活力,他将感到自己是充实的;如果回答是令人沮丧的,甚至不知道怎样回答,他就会进入某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他不知自己从何处来,也不知道要往何处去,就好像在沙漠中迷了路,他胡乱地转了几圈,发觉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于是他绝望了。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就因为他未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必须有坚定信念和明确的目标。
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可喜的一步,然而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工作才是最有价值的。有许多人已经拥有大笔的财富,可是他们并不快乐,他们生活在忧郁之中,有的人甚至觉得自己很无聊,很空虚,这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财富在于不断的进取。如果你心中已经没有了目标和信念,你的生命便会黯然无光。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只要他心目中再也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他就不可能是幸福的。当我们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我们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动我们去争取它;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了它,便会觉得那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我们只能重新又确定另外一个目标,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确奋斗的方向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界公认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他小的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平平,虽然有志向科学领域进军,但他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一般,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成绩较好。自己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因而,他读大学时选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
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就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相继发表了4篇重要科学论文,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显著成就。可见,爱因斯坦确立目标的重要性。假如他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确立在文学上或音乐上(他曾是音乐爱好者),恐怕就难于取得像在物理学上那么辉煌的成就。为了避免耗费人生有限的时光。爱因斯坦善于根据目标的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了阐明相对论,他专门选学了非欧几何知识,这样定向选学法,使他的立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正确完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不但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对已确立的目标矢志不移。1952年,以色列国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卓越,声望颇高,加上他又是犹太人,当该国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后,邀请他接受总统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的目标。如果他当上总统,那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未显示过这方面的才华,又未曾为此目标进行过努力学习和奋斗。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没有确立明确目标的人,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许多人并不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所以没有走上成功的途径。这道理很简单,正如一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也不能在比赛中获胜。
选择和确定好目标,明确奋斗的方向是走向成功道路关键的一步。究竟怎样选择目标呢?
托尔斯泰曾写信告诉成名后又徘徊不前的罗曼·罗兰:“一切真正的职业的前提条件,不是对这个职业如何爱好,而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这一思想和原则,对我们选择具体目标是完全适合的。这就是说,社会的需要,科学发展的需要,就是选择目标的根本出发点。
为了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有自知之明,知己之“长”,也知己之“短”。爱因斯坦赞扬牛顿说:“他不难了解什么是他所证明的,什么是他所不能证明的,这是他的天才的一个标志。”
正是他对自己的深切了解,助他获得成功。
此外,还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成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因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给自己准确定位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取得成功。
1929年,在美国一个贫民窟里出生了一位享誉世界的传奇式人物,他就是乔·吉拉德。说起他的成长经历可谓曲折。他从懂事起便开始给人家擦皮鞋,后又做报童,然后又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35岁以前的吉拉德,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讲就是“一事无成”,未有任何成就。甚至他还欠了一身的外债,朋友均弃他而去,就连妻儿的生活费用都成了问题。因为他还患有严重的口吃,以致他换过四十多个工作仍无所建树。为了生存,他开始做汽车业务,步入了他的推销生涯。
从干推销的那一刻起,他就把“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作为自己创业的思想支撑,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狂热推销工作中,不管在街上还是在商店里,逢人即送名片,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产品,推销他自己。3年过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谁能预料到,3年前背了一身外债,几乎走投无路、处于绝望的他,竟然能够在短短的3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产品的空前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一直被欧美商界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商品”的传奇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乔·吉拉德成功的要素主要有:首先,他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再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他把自己定位在做一名销售员,他认为自己更适合,更胜任做这项工作,热爱这项工作,这是他成功的动力。
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1888年,法国巴黎科学院发起关于“刚体固定点旋转”问题有奖征文。有趣的是,征文规定作者除提供论文外,还必须附一条格言。因为,知识和人格是科学事业腾飞的双翼。在许多应征的论文中,有篇论文所附的格言格外显眼:“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这句名言出自38岁的俄国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卡娜之手。她实现了自己的格言:“做自己想做的人。”在妇女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地位的19世纪,她成了走进法国巴黎科学院大门的第一个女性,成为数学史上第一个女教授。
无独有偶,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人才济济,半个多世纪出了7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人们探究其奥秘,系主任说:“物理系教授和学生的原则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做别人让你做的事。”一个人要充分地估测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充满信心,真诚地做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
多少成功人士的经历说明:假如你不仅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在充分发挥才能优势的基础上,在扬长避短的前提下选择你的起点、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你就能少走弯路。成为你自己,必须坚守自己的追求、个性和风格。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当然要听,但是你应当有主见,否则,你一定会被众多的建议所肢解。因为,无论你怎么做,总有人表示不敢苟同。而在现实中,你又无法把自己“打扮”得适合每一个人。坚守自己,因为最了解自己的还是你自己。
精心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爱默生在他的《靠自己》这篇文章中写道:“每一个人接受教育到某一个阶段,都会得到一个看法,那就是‘羡慕即为无知,模仿等于自杀’。不论结果是好是坏,每个人都得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做。虽然宇宙充满了美好善良,但是他必须在给他的一份土地上辛苦耕种,然后有营养的食物才会来到他的面前。一个人体内的力量在性质上是新的,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体内的力量是什么,以及他能够做什么;而要知道他能够做什么,只有在他试过之后才知道。”
为了取得事业的成功,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成功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确地自我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首先要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
(1)能力摸底。了解职业要求的能力,可以参考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般大公司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有: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应变能力、组织与计划能力、敢冒风险能力等。
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能力测验:可以借助一些权威的测验量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做一个比较可观的鉴定。
二是活动分析:即从实际工作、生活经历来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请家人或朋友对你实际能力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评价。
(2)个性评价。可以通过心理测验、他人评价、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4个渠道来评价自己的个性。
2.职业定位
在职业定位中最关键的,是要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职业定位中的目标确定,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地致力于职业目标的实现。
(1)列表分类。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列出适合从事的多种职业,再把每一种职业的具体工作列出来,按“喜欢”与“不喜欢”将表分两类。仔细审视“喜欢”表,评定自己感兴趣且在能力范围内的职业是什么。
关于职业定位,有专家认为可以分为以下5类:技术型: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管理型: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和情绪控制力三个方面。
创造型: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存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自由独立型: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安全型: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
(2)设计方案。根据“列表分类”得出的结果,针对每一种职业设计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方案中要定出工作目标和希望的职位,描述本行业发展前景,所需要的人际环境、工作的具体程序(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方案订出后,拿给相应行业的朋友阅读,得到较高评价的方案是你进一步选择的依据,你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3)职业评估。评估可通过择业策略来反馈,更可以作为下一轮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修正目标,才能成功。
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每个人都可以灵活借鉴和参考以上原则,以便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职业定位的目的。
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特长,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扬长避短,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成功和快乐的人生。演技派电影明星达斯丁·霍夫曼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提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30年前,有一次,他为《毕业生》那部电影做宣传,碰巧与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同处接受访问。主持人问音乐大师,何时是他一生当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新曲的首度公演?功成名就、掌声四起?史达温斯基都一一否认,最后,他说:“我坐在这里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之间,我一直不断地在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1比较好?还是3好?当我最后发现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发现那一个音符的一刹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骄傲的时刻。”霍夫曼说,他被大师感动得当场哭了起来。一个人在35岁之前要懂得,如同伟大的作曲家心无旁骛、孜孜不息地寻找一个最能感动他的音符,不管你打算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认识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就很可能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日本人种植一种叫“盆景艺术”的树,它虽然只有几英寸高,却有着漂亮完美的树形。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一片高大的红杉树林,其中一种叫做“大谢尔曼”的,高达81米,树围有24米,它被砍倒后,木料足够建35幢带5个房间的建筑。“盆景艺术”与“大谢尔曼”种子的质量都不足0.2克,但长成后差别却是巨大的,差别背后的故事就是一个生活的教训。
当“盆景”冒出芽时,日本人将它拔出泥土,除去直根和部分须根,故意抑制其生长,最后它就长成了一棵虽然漂亮但是很小的小型植物。而“大谢尔曼”扎根于加利福尼亚的沃土上,吸收丰富的矿物质、水分和阳光,最后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
“盆景”和“大谢尔曼”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是你可以。你可以如你所愿成为大的“谢尔曼”或小的“盆景”。你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将决定你走哪条路,选择权是你自己的。
只是要注意的是,你所选择的一定要是最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
那么,在生活的道路上,一个人怎样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下面几点经验可供大家借鉴:
1.向杰出人士请教
对许多人来说,即使大学毕业好几年了往往也会觉得,确定自己一生应做什么,实在并非易事。因此,主动向杰出人士请教就显得相当必要。在这方面,罗曼·罗兰就受益良多。
罗曼·罗兰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富有文学艺术的素质,倾向于选择文学事业,可是照世俗的理解,文学事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决定给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写封信,寻求指点。
在写这封信时,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好了收不到回信的准备。没想到几个星期以后,他收到托尔斯泰长达38页的亲笔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向这位从未见过面的异国青年,谈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这封信使罗曼·罗兰下定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终于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放弃“我不行”的念头
相对来说,一个人在35岁之前是一个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往往有许多潜能,却被自己以各种理由忽略和否定。假如一个人能干什么,却总认为“我不行”,那就说明他有一个“心灵之套”,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解除。
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个出色医生,他认为儿子也能当一个好医生。但是,让·多塞认为自己对行医有心理障碍,根本不是这块料,他为此还挨过父亲一巴掌。但后来,一位叫埃迪的医生常给他讲有趣的医学知识,讲医学上的科学探索和重大发现,讲医生们如何救死扶伤,讲自己在病人康复之后感到的快乐。渐渐地,让·多塞对医学从感兴趣发展到了热爱,他逐渐发挥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1980年,他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3.淡化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不管自己有何弱点和缺陷,都要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取得非凡成就。
罗莎琳·苏斯曼·雅洛在10多岁时,读了《居里夫人传》,便认定居里夫人的路,就是自己要走的路。这一想法,在周围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她高中毕业时,母亲希望她当小学教师;大学毕业时,父亲希望她去当中学教师。但是她说:“居里夫人也是女人,她做出了许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我相信自己也能像她那样度过一生。”而且,她还保证:自己不仅要成为一个居里夫人那样的大科学家,也要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最终她实现了诺言,她不仅成为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而且还是有名的贤妻良母。
4.看准了就要走到底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向黑体辐射问题猛攻,多次失败仍不死心。但他的老师约里却灰心了,劝告他说:“物理学是一门已完成了的科学,因此你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是不会有多大成果的。”
虽然普朗克很敬爱老师,但他并不赞同老师的观点。因此,他仍然继续研究。1900年,他发表了用“能量子”概念导出黑体辐射的公式论文。1918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每个35岁以前的人来说,在生活的道路上,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努力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尽量克服各种阻力去坚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求自己尽心尽力去做事,而不追求完美心理学家在对工作效率和情绪健康的科学研究中,曾对150名年收入在1~150万美元的销售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中有40%的人是完美主义者。可以预料,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要比那些非完美主义者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的生活会充满担心失败的焦虑和忧愁,不敢冒险,患得患失,他们的工作效率低于那些非完美主义者,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成功。
事实上,完美主义者患得患失惧怕失败的焦虑和压力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压抑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有资格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不同于其他运动员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他们很少为自己制定完美的标准。
心理学家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什么呢?它并不包括那些为美好的理想健康地追求着的人们。没有客观的目标与科学的态度,成功是难以实现的。完美主义者是这样一些人们,他们为自己设置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强迫自己去实现,并用他们的成就去衡量自身的价值。结果,他们总是为担心失败而惴惴不安。
完美主义者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却是非常自卑。比如,这样的人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且总是不知足,也很少肯定自己。不知足就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是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完美的角色,完美主义者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比如,他很想可又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他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给自己的却只有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对于别人的褒奖,他只会感到诚惶诚恐,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他总是违心地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宁可委屈自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界发现有这样一类求治者:他们是成功的商人、艺术家、医生、律师和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努力并未给自己带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心理学家们发现,完美主义者具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的成功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感受。他们寻找心理治疗,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并克服空虚感。
完美主义者的自我系统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可以体验欢欣;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层的无价值感和自卑感。正是这种匮乏导致了他们将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倾向当作护身的盔甲。他们抱怨所有的成功似乎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他们自己。他们的整个生活都在隐蔽自身中不被自己接纳的那部分。通俗地说,他们不能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也被叫做配套效应。
狄德罗效应也是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避免狄德罗效应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仔细地想一想,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苏格拉底应学生的要求和学生们去了集市,回来后学生们要他讲讲感受,苏格拉底说:“去过市集,我才发现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其实,人生的幸福很简单,就像有一所自己的大房子,里面想要的东西一件也不缺,多余的东西一件也没有。
成功,是每一个追求者企盼、向往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人能够被激励、鞭策,奋发向上,向美好的目标挺进。然而,如果脱离客观现实,为自己设置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那么,结果往往是压抑、担心和失望。
这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几乎全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他们而不加以赞美。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被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学会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有人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我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不足并能坦然面对的人,可以说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人生并非上帝为人类设计的陷阱,好让他谴责我们的失败。人生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那么步步皆错。人生其实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甚至是射门得分。
可见,醉心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毕竟是抽象的,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也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你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一定就会达到完美。
你现在应认真思考一下,你到底需要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你总想扮演“好人”的角色,但你应该知道,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人”。请你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你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