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2900000029

第29章 回族服饰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非常鲜明。回族服饰则是回族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回族的服饰颇具特色,是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更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回族服饰历史悠久,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早在唐朝时期,回族服饰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喜爱,当时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唐宋时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来的穆斯林商人,一般都被称为“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新唐书》有:“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皙,出门障面,日五拜天神,系银带,佩银刀……”的描述,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阿拉伯、波斯等地来中国的穆斯林,特别是穆斯林妇女的服饰打扮与汉族不同,非常有特色。

宋代时,回族服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佩饰也得以完善。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非常明确地记载:“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可见他们当时穿的是有花纹的丝织品,手上还佩戴着戒指,使用金银器具等。

元代是回族服饰发展完善的最重要时期,对如今的回族服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非常高,回族人的服饰习俗没有任何限制,十分自由。回民可以自由穿着汉族服饰、穿阿拉伯服饰以及波斯服饰等样式,当时的回民已经有自制的白帽、巾袍和鞋等,回民服饰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

但是,到了明清两代,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就开始受到限制。明清统治阶级对百姓的限制非常严苛,回民服饰也不例外。然而,回族服饰并没有因为统治阶级禁止就完全屈服,回民并没有完全改穿汉装,而是把一些带有伊斯兰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服饰习惯,坚持和保留了下来。发展至今,回族服饰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了回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喜爱的传统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蓝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服饰十分讲究,有很多种类,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礼拜帽、盖头等,每种服饰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完善才形成的。

坎肩的原料为布、绸、绢、麻等,有夹、棉、单等,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坎肩都是回民经常穿着的服饰,其既可作内衣,也可作外衣,其便于回民挽袖子洗小净、干活。

戴斯达尔是回族人最喜爱的服饰之一,戴斯达尔是波斯语,意为缠头巾,它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的“戴斯达尔”,有着很深的宗教特色。颜色多以白、黄为主。戴斯达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极其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因为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如今只有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乡佬们缠头比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都习惯戴白帽。

麦赛海袜又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其是用牛皮加工制成的,洁净光亮,结实耐用。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须洗小净,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海袜子。

准白意即袍子,一般是用棉布、化纤和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领子为制服领口,色多为黑、白、灰三种。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

礼拜帽系一种无檐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檐帽行动更为方便,于是受到了回族人民的喜爱,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礼拜帽色主要以白、黑为主,也有灰、蓝、绿色。白色帽多用棉布制作,有的用白线编成。因所处地区和教派不同,礼拜帽的样式有集中类型,除圆帽外,还有圆边角帽和尖顶六角帽。

盖头是回族等穆斯林妇女传统的头巾,用于遮盖头发、耳朵、脖子,一般只露出面孔。

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难从服饰上辨清他们的族属了,保持并沿袭这项颇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已经十分紧迫。

同类推荐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热门推荐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王俊凯,我爱你不后悔

    王俊凯,我爱你不后悔

    本文写的是TFBOYS队长王俊凯和一个女生的故事,当然还有王源和易烊千玺与女主闺蜜的故事。如果大家想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就来看看吧!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叶落不知秋

    叶落不知秋

    她用尽全部力气想要去忘记他,可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三年前他连根拔掉的不只是那棵长于心底的树,还有她完完整整的心。她忘不了,即便忘记全世界,她都忘不了那个人。这一刻,叶知秋发现,原来,陌桓成了她叶知秋的梦魇,永恒的梦魇。那一刻,她和他成为了陌生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前一世是她瞎了眼蒙了心,认贼做父,最终落得身死魂消重活一世,她苏天歌步步为营,定要让仇人家破人亡前一世,临终之时,他护着她,说男人岂能让女人来保护重活一世,她心里唯一的温情和善良都与他有关,她要护着他兜兜转转,原来缘分早已注定他说:本大人早已逃不出你织的网她说:那就别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校草太腹黑

    我的校草太腹黑

    她,在解开封印后惊为天人,却在一次始料未及的变更后性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冷傲,任何女人都入不了他的眼,却独对她温柔以待,他的霸道也只针对她一人:“离我的女人远点,不然,我让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对她的宠爱,无论谁见了,都不禁羡慕嫉妒。
  • 余生归途

    余生归途

    或渊睡了一觉后醒来发现自己身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还发现自己身边有一只长度超过三米的黑色大蝎子,”救命啊,我还不想那么早死。“”蠢女人,谁让你死了“
  • 空城沁水

    空城沁水

    阿致是谁?沁水是谁?我又是谁。——阿致我寻遍万千空城,你却再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的阳光。——空城我不是不懂事,也不是假装坚强,我只是想把我的笑容和阳光给你,而不是隔窗道别后的泣不成声。——沁水阿致,不是我的阿致,你的路途不见我的苍老。沁水,不是我的沁水,人不见,水空留。在岁月的流失中,我已毁。——沁洛
  • 红衣为珏

    红衣为珏

    现下穿越大多千篇一律,我想写点不太一样的。(本文作者取名废简介废!!各种废啊,若有欠扁之处还望包含,见谅见谅~)
  • 硝烟蓝人

    硝烟蓝人

    人类的文明是一场恐怖与未知的庞大探索,一切暂时可以解释的灵异被称之为科学,一切无法触及或难以掌握的未知便是科幻。而缤纷宇宙中,各星系之间充满了无尽的未知与神秘,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于茫茫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细微的尘埃。也许,就在太空里的某一处遥远星球上,同样居住着和我们一样充满智慧的生命体,他们的文明似乎也在不断地摸索着,进化着,甚至在战火中洗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