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
如果对比东西方对“毕业 一词的用法,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所称的“毕业 一词,含有结束的意思,意味着结束了一段学习的过程。但英文毕业典礼叫做 椼楋楉楉楀楊椼楀楉楀楊楐,则是“开始 的意思,意味着即将展开新的人生。
我很喜欢后者积极进取的意义,事实也是如此,表面上各位结束了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但实际上,各位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起始点。一个真正独立的人生,即将在眼前展开。
可以想象,在这个迈向独立的时刻,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面对不确定未来的戒慎甚至惶惑。要继续升学,还是找工作?又找不找得到工作?按照常理,我应该针对同学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如何规划毕业后的职场或留学生涯、加强自己的专业竞争力,诸如此类较实用的观念。
但转念又想,这些问题虽然重要,却非核心。而所谓的核心问题应是认识人生,并认识自己应该追求的人生。因此,我想选择“挫折与“正直这两个观念,来期勉大家。
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资产与礼物
第一个想要和大家谈的观念是:“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资产与礼物。大家或许会觉得,不是该谈怎么成功吗,怎么先谈起了挫折呢?这不是在唱衰大家吗?不对,这不是唱衰,这是最大的祝福,希望大家毕业之后,能够先经历一连串的挫折,因为顺境往往造就以后的逆境。只有逆境,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让自己认清人生的真谛。
多年前,因为偶然的因缘,认识了罹患进行式肌肉萎缩症的朱仲祥。自幼失去双亲照顾、被医生判定活不过二十岁的仲祥,身躯挛缩如同幼儿,丧失行走能力,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难,连写字、按键盘都很困难。即便如此,每次看见他,却总是保持着永远的开朗,仲祥总是用热爱生命地口吻说:“只要有呼吸,就有希望!虽然仲祥在二曫曫一年离开人世,即便陷入这么困难的处境,挫折仍没有打倒他,仲祥精彩地、认真地、尽力地充实了属于他三十七年的人生功课。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没把上天加诸身体上的障碍,当成自怜自艾的理由,而是调整自己,更平实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如果,这群勇士面对自身如此巨大的肢体障碍,都能一任无悔地把每一个挫折当成人生功课,用心地去看待,绝不放弃、退缩;那么,我们这群手足俱健的人,有什么理由在逆境来时俯首称臣,在挫折面前放弃自我呢?
别怕走出局限
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演讲故事。据说,这个演讲故事是杜撰的,实际上并没这件事,但我觉得这个“杜撰的故事,其实也很有趣,不妨当成“埃里森的外传来看。在这个据说是虚构的故事中说到,有一次甲骨文公司的 椕椗椣埃里森(椞椺楎楎楖椗楈楈楅楏楋楊)应邀到美国耶鲁大学对着一千名毕业生演讲,他对着在场的耶鲁高材生说:“今天我看着我的前面,并不是看到拥有光明前程的一千个希望,我看到的事实上是一千个失败的人,我没有看到一千个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我看到的是失败的人。为什么?因为我埃里森,世界第二个有钱的人,是大学的退学生,而你们不是。他接下来说:“比尔·盖茨是世界上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第一有钱的人,他也是个退学生,你们不是;还有一个人叫做艾伦(椥椺楑楈椓楈楈楀楊),是比尔·盖茨的合伙人,他是世界第三有钱人,他也是一个休学生,你们不是。
从表面看,在毕业典礼的场合讲这样的话似乎非常不适合。可是,各位用心去想,故事的本意当然不是如此,只是要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只是给我们一个基础,我们要认识大学教育的局限性。透过这段震撼有力的演讲,不知道大家能否体会,“挫折 往往代表生命的“转折,生命总会在特别的地方转弯,今时今刻的不顺遂,往往是为自己人生一份特别的体验,乃至于未来的成功埋下伏笔。
我要举的另一个例子,则是我自己的。五年多前,我所服务的理律法律事务所经历了严重打击:一位资深员工卷走了客户约三十亿新台币的款项。面对这样重大的打击,最简单的选择,其实是倒闭。但我们想到,事务所里有五百位同仁,理律是大家的经济依靠。而且,我们也必须对客户负责。我们就想,理律绝不能倒下。于是我们开始了与客户长达一个月的谈判。这期间,几度濒临谈判破裂。代表理律和客户谈判赔偿事宜的我,当时很能体会春秋时期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心情。后来终于达成协议,除了分期偿还客户,更协议将一部分的赔偿转为公益用途。这个协议一出,报纸写了一篇社论,赞誉理律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仍能想到对社会的公益责任。
几年过去,理律撑了过来,而且变得更坚强。我常回头去想这件事,渐渐发现,那件当时痛心至极的灾难,对现在的自己来说,却是人生最重要的礼物之一。透过那次事件,我有机会更深层地认识人性、反省自己,更深层地思考人生意义,经历那样的挫折,会让自己发现许多不曾想过的盲点。
现在的我,反而很同情那位卷款逃走的同事,他虽然得到三十亿,却失去了自己。也许他能永远逍遥法外,但终究得惶惶惑惑过一辈子,良心的法庭已然审判了他。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各位同学的是:包裹在挫折外表下的东西,往往是珍贵的成长礼物。每每看到社会新闻中,许多人因为一时的挫折,自暴自弃、颓然迷思,甚至选择结束生命,我都觉得很痛心。很多人只看到挫折的表象,就被击倒了,也就因此失去机会发觉挫折所代表的真正意义。
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
第二个想谈的观念则是,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我的答案很简单:正直。法国大哲学家蒙田曾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正正派派做好一个人;最艰难的学识,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
在谈这个观念之前,首先,容我郑重地代表我们这一个世代,向各位致歉。为什么要致歉呢?
容我流俗地以陈水扁先生之婿赵建铭为例。其实,赵建铭犯的错并不是特例,它反映社会各个层面价值偏差的总集。赵建铭,也不过就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贪念呢?我相信,他曾经是一张白纸,而这张白纸不是一天之内就变黑的,转污的过程,是一连串、长时间的负面养成历程。
首先,他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他的父母亲并没有善尽教导之责,但更令人感到沮丧的是,赵建铭出身于一个知识精英家庭,父亲曾当过学校校长,但这位“一校之长却和儿子一起卷涉进不堪闻问的贪渎风暴中。这位校长,透过负面的身体实践,等于自幼即灌输子女以财富为唯一导向,而弃是非判断于不顾的错误人生态度。更令人寒心的是,这样的“教育 工作者,竟然曾是一位校长。它讽刺地示范了多么巨大的荒谬。
其次,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是有问题的。医学院毕业的赵建铭,以结果论,在求学过程中,已可被归类为“佼佼者 。但这位佼佼者的学业表现与人格表现,却可以完全地割裂开来、对立开来。我们的教育体系,显然只重视“专业的培养 ,却轻忽“人格的培养 ,才会出现这种专业与人格割裂的矛盾现象。
其三,我们的社会教育也出了问题。赵建铭因为成为陈先生之婿,接近权力核心,立心已偏的他,更加容易受到权力的诱惑,是很能理解的。但当他身边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与他不同的行为模式,甚至选择与他同流合污的时候,他更加没有机会去检验自己行为的偏失。在媒体揭露的许多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巨大共犯群的成形,其中牵涉了官员、企业主、医界人士、律师等,许许多多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点点滴滴都已显示赵建铭之非,已非一人之非,而是环绕在他身边所谓“上流阶层 、“权力核心 的集体堕落。
“开始的第一步无比重要
各位这一世代的年轻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正处在和赵建铭相同的价值环境之中。没有诚信的台湾当局、接受不当利益的官员、以金钱疏通公务员的商人、对贪腐防杜消极失职的司法机关、以清流自居却对贪腐噤声不敢言的意见领袖……在这巨大的负面氛围下,要维持“正直 的本心,可以想见,在思想与内心上,要面对多大的挑战。
而这就是我认为我们这一世代,要向各位这一世代的年轻朋友道歉的缘故。我们这群自诩为“社会中坚 的群体,并没有好好地捍卫正义与正直的社会价值,让我们的下一代必须面对极大的误导。就这一点来说,我只能说:惭愧!惭愧!惭愧!
但另一方面,我要说的是,我们这一世代,也并不全都做了负面示范,还是有许多人,在他能力所及的人生范围内,尽其本心地经营属于他的正直人生。仍有不惧“立委 权威的海关官员、基层警察,忠于职务、坚守岗位;仍有一群新闻工作者,敢于对抗权威,揭发不法;仍有一群大学教授,走出了校园的象牙塔,持续不辍地为挽回社会良知发声;仍有一群司法人员,敢于向媚谄权力者的风气,呛言怒语;仍有心系弱势,集资集力为社会付出的企业人士……
换言之,这社会即便有负面的逆流在毁伤社会的正直善念,但正面的力量却从不曾消退。套句李远哲先生的名言:“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事实上,这个社会向上与向下的力量总是不断地拉扯着,像是一场拔河赛,向哪一方拥靠,就看哪一方的力量比较大。换言之,不管是对各位或我们这一个世代来说,要成为什么样的力量,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操诸在己。所差别者在于,我们这一世代选择了哪一个阵营,多已既定。但各位年轻朋友却还没有做出选择,或者精确地说,还来得及告诉自己、提醒自己,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开始的第一步,是无比重要的,因为当你选择正直的第一步,下一步的正直路就容易多了;但若大家选择的是不正直的第一步,就很容易像赵建铭一样,一步一步地错下去,难以回头。
不后悔的人生
我收到过一篇文章,是台湾“清华大学 教授彭明辉先生写的《不后悔的人生》。这篇文章引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里的情节。故事主角伊凡·伊里奇直到“死前,都可以算“非常成功,至少是那种他“自以为是 的成功!他做到令人钦羡的高等法院检察长,有一个人人羡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圣彼得堡的上流阶级和贵族。他聪明伶俐,善于讨好长官,立志要在官场里出人头地。出身贫苦的他,平步青云,财富迅速累积,好不威风得意。
然而,这个“成功 的故事却急转而下,有一次当他挂窗帘的时候,竟从梯子跌下,从此卧病不起。卧病后,他才发现,正如他以往一般从没有关心过别人一样,身边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
医生毫不在乎他的疼痛与忧虑,不把他当作一个有感觉有思想的人,只是机械化地从专业角度处理他的身体。这就像他在法院一贯风格,他只想从专业角度把所有案件冷漠而优雅地处理掉,冷漠到近乎无情与残酷。
同事知道他遭难后只想打探他遗下的空缺会让谁升上,像秃鹰一般贪婪地等待着从他的不幸中得到好处。而以前的他也是一只一模一样的秃鹰。
不甘于平凡的他,一生都在追求财富、名利,以及与众不同。但直到将死才发现,他从没有得到过一件与人不同的东西,他从没留下会让人永记在心的功勋,他一生的官运亨通、功成名就,都只不过是“庸俗至极 的集合。他很想从头来过,但上天已不再给他第二次机会!
大家会不会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第三个伊凡·伊里奇呢?当临到了和伊凡·伊里奇同样的最后人生,我们是否能泰然地告诉自己,我对自己的人生无愧?我是否曾运用我所拥有的力量,造福过自己所处的社会、关心过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体谅过世界各个角落受苦受难的无助灵魂?
遇到人生十字路口,我们知道正确的路
伊凡·伊里奇的故事,也警示大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慎始 。在电影《女人香》(椨椼楀楊楐楋楁椺椬楋楉椺楊)中,奥斯卡影帝艾尔·帕西诺饰演一位目盲的退伍军官,他在片中慷慨激昂地说道:“人生,会遇到无数的十字路口,每一次,我们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们从不选它,因为我们知道,正确的路有多难走。
用这句话来检视伊凡·伊里奇的人生,我相信,每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他内心其实都知道哪一条路是正确的,只是他一再给自己借口,放任自己选择那条容易但不正确的路,于是愈走愈错、愈走愈远。这样的情形,也一样可以用来检验前面所提的赵建铭的例子。当面对不正当的利益诱惑,第一次他选择臣服在利益之下而扭曲应有的正直坚持,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他就愈走愈远,也错得愈来愈离谱。各位同学虽然才刚离开校园,程度不同的,其实也已走过好些个十字路口,同学们也该自问:在自己成长与学习阶段,走到了各个十字路口之前,做了什么样的选择?赵建铭的例子,又带给大家什么警惕呢?
心态尤其重要,一旦各位在心态的十字路上错了这一步,之后的人生路就很难期待了。渐渐地就会让自己在每一个十字路口畏难择易、去正取邪,惶惑地虚掷人生,终至不返。对于这最基础的价值建立,同学们尤其要戒慎恐惧。例如,当各位出社会工作时,如果服务的公司要求自己做假账,就代表那间公司根本不值得为其工作。虽然当下做出抗拒,会遭到很多的压力与困难,但那些困难与压力,将会引导你找到正当的人生方向、正当的工作。
红十字之父献大爱,身影永留世人心中
接着,我想拿另一个人的例子与伊凡·伊里奇作比较,那就是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先生。这位瑞士银行家,当他路经苏法利诺战场,看到路上哀嚎垂死的士兵,他选择留下来救伤援苦,这还不够,他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力单薄,遂开始奔走四方,呼吁成立中立的救援组织。而为了献身于这样的大爱,他的银行事业从此一蹶不振,从此落魄潦倒。可是,正因为他的努力却使得至今传承逾十年、济扶无数苦难灵魂的红十字会,就此诞生。
亨利·杜南刚好和伊凡·伊里奇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当临到人生的尽头时,表面上功成名就的伊凡·伊里奇,实际上一无所有;表面上一无所有的亨利·杜南,他的身影却永远永远地留在世人的心中。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伊凡·伊里奇,也可以是亨利·杜南。我们选择当谁呢?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我们的人生才可以无悔呢?我很希望各位同学能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最后,对于这封信,我抱着很深很深的期待。经常在报纸论坛投书的我,其实心中也有很大的挫折、很深的亏欠。相对于像白纸一般的你们,许多现在正掌握着权力、担当社会中坚的上一代,是应该要感到羞愧的。特别是政治人物,他们一直在做着许多令人痛心、不可思议的负面示范,扭曲了人性、扭曲了正直。经常对这些掌权者针砭疾呼的我,突然间非常感慨,我想,他们的性格已经固化了吧,这许多的呼吁,都只能是狗吠火车。
这时我想,与其期待这些固化的人改变,也许更该期待还处在液化阶段的各位,谨慎地抉择人生、对待人生吧,这是我写这封信的心情。
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在我的人生之路上,所见过真正成功的人士,他们最大的资产就是正直的性格;因为正直,所以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因为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最后要再重复一遍,当一个正直的人,是一切成功的源头。能接受挫折的洗礼,才能真正地赢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