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心念
强烈冷锋来袭的寒冬傍晚,华灯初上的街头,正是下班交通尖峰时段。在车水马龙的拥塞路口,一位中年妇女右手高举着玉兰花,左手拉着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不断穿梭在红灯号之前的车阵之中,对着一辆辆待行车辆的车窗,叫卖着玉兰花。
中年妇女沙哑的嗓音与小女孩清脆的稚音此起彼落地喊着:“玉兰花……玉兰花……四周充满车尾排气管排出的废气烟雾,一台台怠速运转的引擎,发出如远方闷雷般低沉的声响。假设你正是其中一部车辆的驾驶者,坐在车内空调舒适的驾驶座上,眼见此情此景,当下的心里会产生什么念头呢?
如果你是一位接女儿下课回家的母亲,也许你会提醒疲惫的孩子注意这对可怜的母女;如果你是这个辖区交通大队的队长,也许你会纳闷路口的交通警察怎么没有取缔这对母女;如果你是胸腔科的医师,也许你会担心充满一氧化碳的空气将危害母女的健康;如果你是正为一桩跨国商业诉讼官司而伤透脑筋的被告律师,因敲车窗的声响阻断你的思路,也许令你皱起眉头;如果你是主管内政儿童的官员,也许你会质疑中年妇女违反了“儿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项规定;无论你是谁、从事何种职业,一旦看清车窗外正贴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眼神中充满殷切的期盼,只有十秒不到的考虑时间,不管最后是否摇下车窗购买妇女手中的玉兰花,每个人都会油然升起一股同情之心吧!
而这正是一种善念,是隐藏在人类的遗传因子中,伴随人的出生,与生俱来的,就像人会产生喜怒哀乐情绪一般,一旦有适当的情境产生时,就会触发人的这种善念。
瞬间的善念就像触媒
让我们试着探究这将近十秒的善念,对于人们行为的改变,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 ?我们可以从医院的义工、登记为寄养家庭的父母、参与红十字组织劝募的善心人士、自发性的世界各类救援组织等观察出,这么多定期或者终身投入义行的人们,回溯其源头,不就是肇始于那十秒善念的初衷,然后发展成沛然莫之能御的“善的能量,永续地造福需要帮助的人们。
且容我想象几十万年前,人类还茹毛饮血的时代,这十秒钟的善念就开始主导人类的进化,每当人类面临重大灾难或灭种危机时,这瞬间的善念就像触媒一般,从家庭、部落到城邦、国家,不断激发人类互助团结的集体意识,引领人类渡过“物竞天择 的严酷考验,成为“适者生存 的优势物种,进而主宰了地球。此期间,人类循着善念预先铺设好的轨迹,让人类的文明与时俱进,同时衍生出明确的伦理道德、法律规范,融合成牢不可破的核心价值,促使人类的文明继续向前推进。
即使现今世界各个角落,仍充斥窃盗、杀戮、种族的屠掠、国与国的战争,我们统称之为“邪恶 的东西,也抵消了许多“善 的能量;但总的来说,这个人类主宰的世界,依旧借由原始善念的驱动力,渐进地向上提升,而非向下沉沦。
我们可以做什么?
公元一九七九年特蕾莎修女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当媒体问她:“我们可以做什么来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并且爱您的家庭。约公元前三百年,孟子劝谏梁惠王“仁者无敌、“保民而王,目的是希望当时为扩展霸权而发动战争的主政者,不再“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特蕾莎修女从爱出发,创立“垂死之家,收容照料临终的游民,不至于曝尸街头;而孟子则以仁为本心,劝导当时的诸侯君王应仁民爱物以王天下,这两位圣贤的时代相隔两千余年,生活的土地相距千余里,却不约而同地基于初衷的善念,而成就终身的善行,哪怕哲人日行渐远,典型永在夙昔。
镜头回到在寒风萧飒的街头卖着玉兰花的母女,这并非虚构的场景,而是台湾街道随处可见的真实情景,只是卖玉兰花的角色,可能替换成年纪老迈的婆婆、断手缺脚的老伯、脑性麻痹的男子、颜面伤残的女孩。姑不论社会价值或交通法规如何去衡量他们的谋生方式,我却仿佛看到行经的人们,在触景之余,善念化身的天使,顶着人性的光辉,随之从各个人的心灵深处,悄然升起。我又可以期待将有一定比例的人们,透过善念的洗涤,率然挣脱了利益得失的生存枷锁,定期行善,甚至终身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