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并不是今人的发现,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甚至宇宙万物都具备独特的“气”。从古至今,对于五行的说法屡见不鲜,但很少提及五行中的“行”字。古人行文作词,每一个字都有讲究,“行”在古代是一种动态的描述,而“五行”即阐述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之间的运行关系。
世间万物,我们无法一一列举,甚至根本就无法逐个认清,只能够借助于物质的某些共性将其进行分类。为此,在讨论金、木、水、火、土之前,我们不妨以人对事物的感觉为基准,将自然界的万物分类,借助集合的形式表现出来:
A集合:让人心生柔软或感受到生长的气息的感觉
B集合:让人觉得热,像接近火一样的感觉
C集合:让人产生潮湿的感觉
D集合:让人觉得干燥的感觉
E集合:让人感觉到清凉舒爽的感觉
上述的五个集合,能够将自然界的万物都容纳其中。比如,看到涓涓流淌的小溪,我们必然会感觉到清凉,那么小溪属于集合E;再如,初春时节,小草从地上冒出,人们会感到喜悦,甚至体悟到一种生命不息的感觉,那么小草属于集合A。
为什么我们看到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呢?
皮克·菲尔在其著作《气场》(Charisma)一书中也曾提到过:宇宙的运转产生气场变化,气场又影响物质的产生,驱动着它们的运行,东方古老的智慧与西方科学都在交叉证明着这样的事实。中医认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而这种气息会从物质的表面发散出来,使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而物理学也经过试验证实,不同的物质周围存在不同的磁场,中医将这这种人能够感觉到的物质周围的场统称为“气”。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不只物质的周围存在气,物质的内部每一个细小的部分也都存在“气”,因此每一种物质都存在特殊的“气”,并带给人特殊的感觉。
既然每种物质带给人的特殊感觉都是气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述的五个集合是按照物质的“气”进行分类的,即A集合具有柔软或生长之气;B集合具有火热之气;C集合具有潮湿之气;D集合具有干燥之气;E集合具有水一样的清凉之气。可以说,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质都必然属于上述的某一个集合,而这五个集合也描述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
世间万物存活于自然界中,不仅有自己的气性,还会与其他物质产生某种关联。无形的气场让物质相互作用,并且随之产生一系列的基本定律、生命发展演化的根本性规律。比如,一枝含苞欲放的花插在装满水的花瓶中,会慢慢开;若是将其扔在火盆里,很快就会死亡,化为灰烬。若是从气的角度来看,这说明属于集合A的鲜花与属于集合E的水与集合B的火之间的气存在某种关联:水对花的存活有利,而火对其无益。
从本质上说,五行理论中的金、木、水、火、土就是上述集合的名称,而这些元素的共性就是“气”。无论什么样的气,时刻都处于动态中,并与其他的气相互作用。为此,人们将五种元素间相生相克的关系称之为“行”,而这种理论就是五行。
时间与空间始终处于不断的运行变化中,致使地球上的气场有了阴阳五行之分,并产生风、寒、湿、暑、燥、热,即六气。五行六气的相互作用,又使世间万物具备了特殊的气性。人与物的区分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人的气场以此为基础并包容在整个物的气场里面,同时人的气场又彼此交叉影响。
回顾一下,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带给我们的感受,的确有如不同的物质一样,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有的人低调深沉,有的人趾高气扬,有的人你一眼看上去就很想接近,有的人你接触了很久却仍旧心生厌恶。在与这些不同气场的人交往时,我们势必也会与他们的气场发生“反应”,或变得成熟,或变得热情,或变得亲切,或变得冷淡。
说到这里,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世间万物都有气场,气场对生命运动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