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小档案
地理位置:南新疆塔里木盆地
面 积:337600平方千米
气 候:温带干旱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大型沙漠俱乐部成员之一,从面积上来看,它在众多非极地沙漠中位居第15位。
■全世界最神秘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的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43%。世界上面积超过30万平方千米的大沙漠中,属于流动性沙漠的只有撒哈拉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他的沙漠,像卡拉库姆沙漠、塔尔沙漠、维多利亚沙漠等都是固定、半固定的沙漠。而撒哈拉沙漠又是由零星小块的流沙组成,没有完全连接成片。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属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其次就是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千米,南北宽约400多千米,总面积33760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这里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达每秒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那些较为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千米。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早在450万年前就已经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死亡之海”。科学家对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的沉积地层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夹有大量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成黄土”,年龄至少有450万年,而这些“风成黄土”的物源区(即来源地),就是现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有33.7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新西兰的国土面积。这里长年黄沙堆积,狂风呼啸,渺无人烟,一座座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在沙漠上。
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传说在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上的雪水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把金斧子交给了哈萨克族人,用来劈开阿尔泰山,引来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金钥匙被神仙小女儿玛格萨丢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将女儿囚禁在塔里木盆地,从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形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变幻莫测。沙漠腹地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砂岩和白石膏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伞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时高达70—80℃。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游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幻景。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表是由几百米厚的松散冲积物形成的。这一冲积层受到风的影响,其为风所移动的沙盖厚达300米。风形成的地形特征多种多样,各种形状与大小的沙丘均可见到。较大的沙丘链幅度可观,高30—150米,宽240—503米,链间距离0.8—5千米。风形成的最高的地形形状是金字塔形沙丘,高195—300米。在沙漠的东部和中部,以中间凹陷的沙丘和巨大、复杂的沙丘链形成的网为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温暖适度,是明显大陆性的,年最高气温为39℃。年降水量极低,从西部的38毫米到东部的10毫米不等。夏季气温高,在沙漠的东缘可高达38℃。东部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为25℃。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10—-9℃,冬季所达到的最低温度一般在-20℃以下。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奇妙的是有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过风的侵蚀而形成了一朵大蘑菇的形状。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浩瀚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盐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
佛教在西元最初几个世纪,通过这条横贯亚洲的大路传到东亚,中国的多数外贸和其他对外联系也经由这条路进行。然而,到15—16世纪时,通往东亚的海路已经取代了古老的陆路。一连数世纪,对于欧洲人来说,沙漠及其绿洲城镇成为神秘的僻壤。在三面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耸山脉和其余一边毗连的令人生畏的戈壁,严酷地限制了对这一极难穿越的地区的接近。有一种传说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轮台县野云沟乡和库尔楚以南,骑骆驼要走两天之遥的沙漠中,有一个神秘去处,当地人叫“夏里苦岱克”(意为枯林中的街市),远远地就可看到是一片绿洲,朦朦胧胧的湖光水色,清澈的湖面碧波荡漾,金色的胡杨倒影在泛起涟漪的湖面,走近古城,影影绰绰可看见城墙、宫殿、大街小巷,还能听见里面有鸡鸣、狗叫……这一带的人对古城有很多神奇的说法,说到过古城,城中街市房屋皆好,就是不见一个人,城中弯腰即可捡到玉石玛瑙、金银珠宝,散落的钱币遍地都是,但是谁也把它们扛不出沙漠,因为出了古城就会遇到黑风暴。史料记载,楼兰——善鄯王国最后灭亡于且末。沮渠安周攻打善鄯,善鄯王之子率五千国民降安周,后随其回到吐鲁番地区(善鄯由此得名);善鄯王比龙带四千国民携王室家眷以及国中财产,西逃且末。且末古城应在今天距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100至150千米的沙海之中。
在尔族语中,塔克拉玛干是走进去出不来之意。传说,塔克拉玛干腹地的楼兰古城的残垣断壁间,裸露着金条和金块。有个旅行队到那里装了很多的金子,想用骆驼运出沙漠,但骆驼却一直在古城周围转着圈子,怎么也走不出来。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个人一次走进古城带了许多金子,地上却出现了无数的猫不停地袭击他,直到他将那些金子掷去,那些猫忽然就不见了……这一个个的传说,为塔克拉玛干这个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地方涂抹上了无尽的神秘色彩,因而,成了无数探险家梦寐以求想要到达的地方。
■极少的植物
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许多河流注入流沙地区,像塔里木河、叶尔羌河、车尔臣河、和田河、克里雅河等,有的河流竟纵穿沙漠而过。这些河流大都发源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北部的天山。由于水源丰沛,河流两岸的谷地蕴含着水质优良、水量充足的地下水,有的地方泉水溢出,形成许多零星的小湖。在这些水利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分布着一片片绿洲,成为天然的牧场,像克里雅河下游的绿洲,面积达30余万亩,而且绿洲上分布有固定的居民点,成为沙漠里的村庄。在河谷地带,丛生着大片的胡杨林,给干旱的沙漠增添了生气。尤其在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和田河的汇流处,胡杨更是“纵横百里,蔓野成林”。据统计,这片胡杨林东西长150千米,南北宽90千米,宛若一条绿色的长城。森林中灌木少,地面铺满枯枝落叶,土质十分肥沃。但总的来说,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极端稀少,几乎整个地区都缺乏植物覆盖。在沙丘间的凹地中,地下水离地表不超过3—5米,可见稀疏的柽柳、硝石灌丛和芦苇。然而,厚厚的流沙层阻碍了这种植被的扩散。植被在沙漠边缘——沙丘与河谷及三角洲相会的地区,地下水相对接近地表的地区——较为丰富。在那里,除了上述植物外,尚可见一些河谷特有的品种︰胡杨、胡颓子、骆驼刺、蒺藜及猪毛菜。冈上沙丘常围绕灌丛形成。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动物也极端稀少。只是在沙漠边缘地区,在有水草的古代和现代河谷及三角洲,动物才较为多样。在开阔地带可见成群的羚羊,在河谷灌木丛中有野猪,猞猁,塔里木兔,野马,天鹅,啄木鸟。在食肉动物中有狼,狐狸还有沙蟒。直到20世纪初,还可见到虎,但它们从那时起就灭绝了。稀有动物包括栖息在塔里木河谷的西伯利亚鹿与野骆驼,后者在19世纪末时尚在远及和田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多半地域徜徉,但现在只偶然出现于沙漠东部地区。该沙漠动物约有272种,高等植物有73种,还有许多低等植物和微生物。
知识链接
要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因为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个费用比较大的活动项目。首先是个人使用品要准备充足,其次,最好要有向导、给养准备(多携带水果、蔬菜。秋天穿越塔克拉玛干要有保暖的准备,气温有时可达0℃)。个人携带的摄影器材要做好防沙、防土处理,在有缝隙的地方尽量用透明胶纸封好。
扩展阅读
塔克拉玛干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途经塔克拉玛干的整个南端。许多考古资料说明,沙漠腹地静默着诸多的曾经有过的繁荣。在尼雅河流、克里雅河和安迪尔流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弥国和货国的古城遗址至今鲜有人至或鲜为人知,在和田河畔的红白山上,唐朝修建的古戍堡雄姿犹存。有品位的旅行者都会关注旅途中的人文内涵,关注相关的社会话题。为此,穿越塔克拉玛干有必要了解古丝绸之路文化,而欲了解古丝绸之路文化不能不了解与之密切相关的西域古国历史,以及千百年来各方面的变迁——为什么一系列的故国遗址今天大多远离人类社会,沉默于没有生命的大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