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生来就带着疾病,有些人因为意外事件而造成身体残疾,有些人因为被传染而得了重病,各种情况都会让当事人感到痛苦,这当然会少不了有些许的委屈,毕竟这些意外或者既定事实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他们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拥有健康的体魄,但上天偏偏要和他们作对,让他们的日子因病痛而变得不好过。
一篇名为《生之喜悦》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住着一位因外伤而全身瘫痪的病人,他的名字叫史蒂芬·马修。
马修每天要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每次只要他一醒过来,全身各部位就会被刺骨的疼痛侵袭,这种疼痛会一直持续1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马修疼得连翻身都不敢,护士也不敢上前帮他擦汗,因为只要一和他的身体碰触,就会让他痛不欲生。
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即使他痛得想大声哭泣,他的眼角也挤不出一滴泪,因为他的泪腺在药物的影响下已经萎缩。每当护士上前想要协助他时,他总是难过地用手把脸捂住,不敢看护士一眼。尽管这样,马修还经常安慰照顾自己的护士:“虽然病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不断让我感到委屈和难受,但我还是心存感激,因为正是这些疼痛才让我感觉到我还活着。”
原来,刚住院时,马修就像一个活死人一样,什么也感觉不到,包括身上这些疼痛感,后来在医生的悉心照料下,他的一部分神经终于再生,中枢神经也开始发出“痛”的讯息,马修就是这样在痛苦中享受重生的喜悦的。对一般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但对马修来说,“疼痛”就是希望。他明白,只要自己熬过这些折磨人的日子,人生就会重新开始。
如果痛苦是一座被狂风暴雨冲刷的破庙,失去痛觉就是缥缈壮观的海市蜃楼。痛苦让人难过,却恰恰说明我们还活着,还有希望享受到无数美好的生活。
在生活中,像马修这样顽强的病人也许不少,为了生存,他们突破身体承受极限,咬牙度过每一天。也许他们最终还是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但对生的渴望为他们提升了活下来的概率,为他们带来了生命之光。
有时候痛苦来得太突然,让我们一时无法接受,然而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就要提前做好一切防护措施。
在美国,有一位叫贝蒂的女士就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痛苦的突然袭击,但是不管痛苦怎么折磨她,她始终没有放弃生活,并极尽所能将自己的价值奉献出来。
你绝对想不到,贝蒂的痛苦竟源自一瓶杀虫剂。20年前某一天,当贝蒂拿起家中的杀虫剂准备灭蚜虫时,竟然被杀虫剂里面的化学物质破坏了全身的免疫系统。从此,她的生命变得非常脆弱,她动不动就会生病,举例来说,她不能闻一切有气味的东西,比如香水、洗发水等,因为就连空气也可能导致她患上支气管炎。
原本,贝蒂以为这都是暂时的症状,但很不幸,这是一种会越来越严重的慢性病,目前在国际上是无药可医的。在患病最开始的那几年,贝蒂睡觉时会不自觉地流口水,尿液也渐渐地变成了绿色,这些都让她感到十分委屈、无助和痛苦。更为严重的是,她身上的汗水与其他排泄物不断地刺激她的背部,并在她背上形成疤痕。
贝蒂的丈夫为了让可怜的妻子生存下去,以钢和玻璃为材料,在一座小山丘上为她建造了一处无毒的封闭空间。你是否能想到,连空间里面的空气都是经人工输入的氧气。贝蒂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空间里,所有吃的、喝的都要经过仔细的选择与处理,不能含有任何的化学成分,她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传真。
一晃8年过去了,在玻璃房里生活了8年的贝蒂没有见过一次生人,没有喝过一次碳酸饮料,也无法去山明水秀的地方感受鸟语花香,她只能躲在自己那间空荡荡的、安静得可怕的小房子里独自饱受痛苦。然而就算再无助,她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哭泣,因为就算是眼泪也有可能成为威胁她生命的毒素。
在痛苦中生活了那么多年,坚强的贝蒂对自己说:“我决不能放弃,就算不能流泪又怎样?我要笑着度过自己现在拥有的每一天。”又过了10年,贝蒂最终将决心化作了现实,她先是与一个组织合作,创立了主要致力于化学物质过敏症病变研究的“环境接触研究网”,接着又与另一个组织合作,创立了“化学伤害资讯网”,这些被研究的项目都是用来教导人们如何避免遭受化学物品的威胁的。
因为一瓶小小的杀虫剂而丧失健康,贝蒂的确很委屈。但就算再委屈、再痛苦,贝蒂也没有放弃自己。20年来,生活在孤寂空间中的她不仅要和一切病菌和气味作斗争,还要和自己的精神抗争,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自暴自弃就等于自我毁灭,勇敢地和病痛作斗争,会为自己的人生迎来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你是一位病人,并且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请多想想病愈后的喜悦。当你觉得实在无法忍受痛苦时,当你因病痛而觉得委屈不已时,请多想想马修和贝蒂。其实,生命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疼痛的经历才变得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