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800000006

第6章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经济学最能够依托的就是中国经济实践,而中国经济实践恰恰证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切实解决众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表现在:

(一)这一概括是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些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生产要满足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既指物质又指文化,即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全面、协调地发展;二是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即要保证全体人民首先是人民的主体劳动者的需要,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公平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富裕的本质;三是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眼前,还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

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经济根本目的的论断表明,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但在新的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在公共服务、医疗保健、生活环境等多个领域提高小康生活的水平,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发展均衡的小康生活;不仅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属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的目的性,使得发展经济的目的本质更为全面、更为准确、更富于时代性,而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论述具有现实针对性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战线上开展的第一次大讨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似乎很浅显但在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时间内并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从1950—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5%,而同期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实际工资年均增长不到1%。人们的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了要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方针,在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商品短缺问题,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满足了人民温饱的需要,进而又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目前,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改善住、行条件和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享受和发展需要升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现实针对性在于:

第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本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0年,人均GDP要超过2400美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要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0493元提高到133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提高到4110元。

第二,根据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方式不可长久持续。2000年到2004年,国内资本形成率由36.4%上升到44.2%,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例由43.9%提高到69.8%,而消费率由61.1%下降到53%。助推中国经济的三个动力配合不协调,需要重新“调整”。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指出,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农村新型医疗卫生体系覆盖面到2010年将达到80%,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第三,努力扩大就业门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下一个5年,我国城镇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左右。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仍是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同时有步骤地统筹城乡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养老保险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各项保险制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只有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经得起“风吹雨打”。

第五,对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直接的帮扶依然重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追求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因此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加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以工代赈力度,解决1亿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多方面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一些特别困难和有特殊情况的群体,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爱。

(三)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表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就是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都要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经济发展是为了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中国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要依靠人民,就是要使广大人民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党和国家要为人民创业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鼓励先富帮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内含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含义,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表述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意味着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人在我们党执政掌权、建党治国中所占的地位。人是目的,人是根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这里的人,是最广大的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党执政的基础,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强调了我们执政、发展的目的,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处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要以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根本利益为转移,从而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建党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

二、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变动趋势

(一)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1.劳动力的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从微观上考察,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从宏观上考察,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力的总供给就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劳动力总量。劳动力的总供给状况受制于以下因素。

(1)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是全部社会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总量增多,劳动力总量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大,劳动力增加显著;而非劳动年龄组人口比重增大,则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在劳动年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年龄内部结构中低龄组劳动力比重越大,劳动力总供给将趋于增加;反之,则趋于减少。

(2)劳动力的质量。劳动力的质量是由劳动力的体质、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知识等要素组成的。劳动力不仅要满足社会生产所需要的数量要求,而且要满足与社会生产手段相适应的劳动力质量要求。因此,劳动力的总供给是指在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基础上的供给量。在科学技术对现代化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提高的时代,劳动力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是劳动力质量的显著标志。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

2.劳动力的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劳动力的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劳动力的总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根源于一定支付能力对社会产品的总需求。社会总产品的数量与结构随着经济周期性波动而不断变化。因此,劳动力总需求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总需求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本总量和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有机构成一定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取决于社会资本积累量;社会资本积累量越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也就越多。这些情况通过以下因素具体表现出来。

(1)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中产出的增量。它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的。通常,经济增长有两条途径:增加要素投入的数量或提高要素生产率。在技术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物质产出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劳动力总需求的增长。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速度与劳动力总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比例关系。

(2)科技进步及应用水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科技创新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都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必然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看,科技进步会引起社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对或绝对的减少。当然,科技进步及应用水平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新的部门产生,这又会扩大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3)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需求量形成重要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引发劳动力的产业流动、行业流动,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吸纳劳动力的空间。

(二)我国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及演变趋势

劳动力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从理论上分析表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平衡,一种是失衡。前一种状态表现为劳动力的总供给等于劳动力的总需求;后一种状态表现为两种情况,即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和劳动力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从实际经济生活来看,平衡状态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失衡状态则是绝对的、长期的。实现充分就业,就是劳动力供求的一种平衡状态。

在不同的国家,劳动力供求失衡有不同的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经常性矛盾,在总量上表现为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在结构上表现为高质量的劳动力严重供不应求,低质量的劳动力供过于求。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本世纪初,我国人口总量已达13亿。由于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十一五”期间,劳动力自然增长的压力依然相当严重。在“十五”期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达到5200万人,实际能提供4000多万劳动力就业岗位,失业率逼近5%,比“九五”末的3.1%有较大的提高。我国遇到了空前大的就业压力。“十一五”期间同样有巨大的就业压力。据预测,在2001—2020年的20年间,人口增长1.71亿;其中前10年增加0.93亿人,后10年增加0.78亿人。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仍呈不断增长的态势,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增加0.85亿;其中前10年增加0.77亿,后十年增加0.08亿。除了由人口自然增长因素造成的新增劳动力之外,还有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既存劳动力中的大量富余人员,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十分充裕。

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来看,由于推动劳动力总需求量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的总需求量小于总供给量。因此,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力的供需差额,即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人数(单位:百万)为:2005年164.4;2010年161.1;2015年138.7;2020年105.5;2025年56.1;2030年11.4.只有到2030年之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扭转。

从2006年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有1700万新增劳动力,加上失业者以及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约有2500万人需要就业,按经济增长率8%来计算,全年只能新增800万个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400万个。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按照学者胡鞍钢的测算,我国是在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中期阶段,还需要解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就完成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难题。因此,我国面临的就业挑战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三、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理论分析

(一)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

1.经济增长是促使就业增长的前提。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是由经济增长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是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很难实现就业的增长。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水平就高,失业率就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就高。而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少;劳动生产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多。

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投资增长所决定的。但高资本投入在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未必一定会增加就业机会。一般来说,增加就业机会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有效结合的结果,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不同的组合:一是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增加;二是经济增长快,低就业或无就业扩大;三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四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有所增加。

2.就业弹性及其变动。上述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四种关系表明,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并非总是一致的。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要促进就业增长,需要提高就业弹性。就业增长弹性是指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其计算公式为: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这一公式意味着,GDP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能力越强。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是促进就业增长的关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不降反升,较高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就业弹性下降所致。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自90年代以来呈现出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可从三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90年代以前,就业弹性大于0.1,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如1981年、1982年,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0.4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18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总的来看,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较大。

第二阶段,1991—1995年,平均就业弹性在0.1~0.2之间。这说明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增长逐渐减少,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相当于13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就业弹性围绕着0.1波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波动都不大。但是0.1的就业弹性是低水平的,大约是70万个就业岗位。

从总体来看,经济在增长,就业也在增长,但就业弹性不断减小,说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的价值变小了,也就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两个途径:一是技术的进步,二是经济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在第一种情况下,过去两个人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来完成,就业弹性必然会减小;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或行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行业,前者就业人员比重低,而GDP比重高,后者的情形相反,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就业弹性变小。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在0.3~0.4之间。我国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很小,要增加就业,就只能提高就业弹性。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构成就业的单位成本。如果经济结构中的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经济所占比例较大,资本比例较低,就业成本相对就低,就业弹性就较高。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来吸纳劳动力,便成为我国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3.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一国经济增长总要经历一个由粗放型经济增长逐步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过程。在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一个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过程;经济增长初始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较高,因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必然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会减少原有生产部门和原有生产规模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有通过经济扩张以及形成新的产业部门,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我国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创造了扩大就业的条件。

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多的产出,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增加单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率,形成更多的资本增量,积累更多的经济建设资金,发展社会生产,使社会再生产以更大的规模进行,创造更多的产业部门或使原有的产业部门规模扩大,从而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必然打破劳动力就业相对稳定的态势,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创造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在经济结构变动中也会更新人们的就业观念,这些对扩大就业都是有利的。

第三,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从长期看,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资本总量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劳动力的绝对需求增加。同时,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部门会不断扩展,相关产业、相关企业的产品生产规模会扩大,创造出对劳动力的新的需求,就业人数也会增加。

(二)优化产业结构与扩大就业

1.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前工业化经济时期,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较大比例。第一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而容纳的劳动力人数较多,但劳动力素质较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前工业化时期和进入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有较大比例。第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第二产业可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开始迅速扩张。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它所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又相对减少,第三产业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各国经济发展历程看,在工业化阶段,总产出构成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在制造业产出构成中,重型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轻型制造业比重下降;在就业构成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在总投入中,中间投入所占比重上升。

我们把这一规律性现象与产业间的生产率变化状况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演变是沿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向推进的。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快的产业,发展潜力大,在总产出构成中的比重上升,就业量上升;相反,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产业,发展潜力小,在总产出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就业量也下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显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2.“配第—克拉克定律”与库兹涅茨的结论。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最先发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于产品结构的不同,他认为各产业间的收入是有差异的。对这种现象的描述被称为配第规律。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在配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渐次转移,从而使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加快。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即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也就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进一步研究了产业结构及相应的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认为:

(1)在人均GDP70~300美元之间,第一产业所占份额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份额上升;但第二、三产业内部的变动是缓和的;(2)在人均GDP300~1000美元之间,第一产业的份额下降相对较缓慢,第二、三产业内部变动较显著;(3)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的变化与产业部门份额的变动在方向上趋于一致参见薛敬孝、白雪洁:《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历程验证了上述规律的存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过程。虽然在工业化初期,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从长期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是有一致性的。

3.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变动迅速。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占有绝对比重到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缓慢回落,比重保持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增长,从90年代初进入稳步增长时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比重都有较快增长。1990—2005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继续变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60.1%下降到46.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定在22.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8.5%提高到31%。尽管如此,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在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45.7个百分点(产值比重28.1%,就业比重73.8%);第二产业33.2个百分点(产值比重48.2%,就业比重15.2%);第三产业12.7个百分点(产值比重23.7%,就业比重11.0%)。到2005年,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34.1个百分点(产值比重12.4%,就业比重46.5%);第二产业24.8个百分点(产值比重47.3%,就业比重22.5%);第三产业9.3个百分点(产值比重40.3%,就业比重31%)。

造成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原因,也有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状况,迫使我们在就业政策和战略上,必须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面对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

1.科技进步对就业有积极影响,即从长期和总体看,促进就业的增加。

第一,技术进步是发展生产力和推动就业的主要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扩大取决于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深化,生产领域不断拓展,从而会扩大就业量。由于整个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具有一定互促性。由此技术进步对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存在着扩散效应,即从技术进步的核心产业到相关产业再到外围产业,由内向外逐渐扩散。技术进步对扩大就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对相关产业扩大就业的贡献上,特别是一些产业关联度大的核心产业的技术进步,由于能够促进诸多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关联产业就业的增长。现今的IT产业就是如此。

同时,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部门扩大生产规模的速度能够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也能迅速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资本积累总额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受制于资本总量制约,如果所采用的并非是最先进技术,而是最适用的技术,这样一定量的资本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使生产规模扩大的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最终结果仍然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

第二,通过科技创新,研究和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满足人类新的需求,必然创造新的就业空间。比如新科技的发展、应用能形成新的产业和行业,从而使整个社会分工形成新的格局。再如,随着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业空前发展,可容纳相当可观的就业人数,社会其他产业的行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就能流向新的产业。所以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带来的是就业岗位的增加。用熊彼特的观点来说,技术变革过程生来就是不规则和不平衡的,革命性的新技术可以掀起“创造性的毁灭飓风”,在这种飓风中,新产品和新工艺投资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辟,会减少原有的就业岗位,但同时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1994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就业机会研究报告》中认为:技术进步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它破坏的要多。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也证明,尽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机器排挤工人”现象,但同时,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都开拓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科技进步对就业有消极影响,即从短期和局部来看,减少就业量。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会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减少就业量,这是在经济发展规模不变、生产领域没有拓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方面,科技进步以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机器排挤工人;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劳动力在产业之间重新配置,但这种重新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仅新兴产业的形成需要时间,而且适应新兴产业的需要,劳动力的技能和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社会就业总量减少。

正是由于科技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我国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从我国实际和经济发展战略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必须考虑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积累少,科技投入的能力弱;区域、部门、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所以,我们既不能忽视资本密集型技术,大力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也不能排除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必须把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

(四)发展对外贸易与扩大就业

1.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目前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就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含义之一在于,我国参与世界范围内有限的就业岗位的竞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可以带动国内就业的增加,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的就业。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越大,外贸对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199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35.23%,当年受外贸影响的劳动力总数达到2.94亿人(当年劳动力资源总数8.344亿人与当年外贸依存度35.23%的乘积)。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60.2%,2004年伴随着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外贸依存度达到了近80%。显然,受其影响的劳动力就业总数也在快速上升。同时,我国出口对就业的扩大作用大于进口对就业的冲击作用。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4亿美元,增长36.0%。进出口相抵,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亿美元。

2.利用外资对就业的影响。据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每增加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就会直接吸纳1万~1.25万人就业。近年来,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动态的发展速度快。2004年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3664个,比上年增长6.3%;合同外资金额1535亿美元,增长33.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增长13.3%。外资企业不仅直接吸纳就业,而且也带动了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其他企业吸纳就业。

3.入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入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从长期看会增加就业;从短期看,减少就业。从不同产业看,影响程度不同:

第一产业就业有大幅度减少。我国小麦、大米、棉花等属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质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减少大约近千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面临国外优质产品的竞争,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技术和技能上也要有新的提高。因此,第一产业的就业面临岗位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第二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就业机会总量增加。根据资料分析,入世后的10年中,通过调整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以及建筑、建材、化工和基础设施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按照1亿美元能够增加1万个就业机会计算,每年能够增加几十万个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冶金、汽车、机械、粮油加工、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预计将减少几百万个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就业大量增加。在入世后的前10年中,引入国外商业服务,发展包括外资的商业服务企业,开放零售批发市场,会大量增加就业。第三产业中的传统商业服务业将增加几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第三产业中新型的金融保险业及其他服务贸易产业也会扩大就业。

4.劳务输出直接增加就业。劳务输出实质上是劳动力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重新配置。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具有劳动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优势的地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通过劳务输出减轻本地区的就业压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地区的外汇收入、增加输出劳动力的家庭收入,扩大其家庭购买力,通过购买力的增强再进一步启动国内市场,拉动本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新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劳务输出只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4%。2004年,我国累计劳务输出300万人,而菲律宾劳务输出达到600万人。可见,我国劳务输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市场化,使劳动力市场发挥出调节劳动力供求的作用。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点是完善服务体系。

1.发挥公共职业介绍的主导作用。建起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民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劳动力中介体系。一方面投入资金,改善服务设施、服务手段。另一方面延伸服务网络,将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以及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需要,发展乡镇劳动力中介服务。

2.加强职业信息工作。要把公共职业介绍工作纳入财政供给体制,解决信息渠道畅通和信息共享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职业信息的封闭状况;大力培养和发展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机制,构建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加强劳动力市场研究,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规律,提高服务效率,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就业服务。

(二)把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要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更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在现阶段,如果把百万元人民币分别投在第一、二、三产业,则可分别安置400人、700人和1000人就业。因此,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从长远来说,全社会就业量的大部分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应以商贸业、社区服务业和旅游业为重点。为此,一要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就业适应性强、容纳范围广、以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主的商贸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会展与机构服务、研发与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传媒等知识型、科技型服务业。大力发展老年食品、医疗、家政等相关“老年产业”。二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把社区就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建设规划,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如保洁、保安、家政、医疗、修理等就业容量大、适合困难群体就业的岗位,要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社区就业岗位开发。三要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旅游业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市场,是创造就业量较高的部门。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岗位,可以带动5个间接从业岗位的产生。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民俗等特色旅游,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带动交通、饮食服务、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扩大就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小企业能吸纳大量就业,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的生产要素更具流动性、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相互依存而有效率的分工结构。第三产业是中小企业主要进入的领域,第二产业中为大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的专业化生产领域,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应该是中小企业进入的领域。为此,要进一步简化中小企业审批程序,放宽准入限制,重点扶持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以及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以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要在资金、技术、市场、外贸出口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实行贷款贴息或提供贷款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学者把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分别按照行业结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并与各个行业的资本节约程度(将固定资产净值与增加值的比率由低到高排序)作相关分析,得出国有及控股企业与资本节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535,即国有企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征,全部非国有企业为0.535,三资企业为0.488,这两种类型的工业企业都具有明显的资本节约型特征。因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以民营经济为重点。一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把劳动者创业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劳动者创业培训,重点开展市场分析、经营管理、开业程序、法律法规等培训,提供好后续服务。二要完善政策。继续抓好各类扶持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展投资领域,坚决治理“三乱”现象。加强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园区建设,鼓励、吸引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扩大园区就业规模。三要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法宣传,强化民营企业内部劳动管理,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对于随意克扣工资、强迫劳动、雇佣童工、不注重劳动安全等现象及时查处纠正,依法保障民营经济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使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和弹性工作制,支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事各种劳务活动。灵活就业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就业成本低,市场化程度高,报酬低,规模小,不稳定。为促进其发展,一要把灵活就业纳入发展战略,从政策上确立其地位。二要设计与这些就业形式相适应的安全保障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灵活就业人员同样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免除后顾之忧,建立有利于其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竞争程序。三要大力开展社区居民服务,如托幼、托老、饮食、美容美发、配送快递、修理维护、净菜净水等;着力挖掘社区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如保安、保洁、保绿、保养等岗位;开辟面向单位的服务,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创造大量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第二、三产业的大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依托,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的升级,这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

加快城市化进程,当务之急是解决城乡统筹就业问题。因此,首先要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管理。尽快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探索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方式和扶持政策。其次,积极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最后,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继续巩固和发展劳务输出基地,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加强国际、省际劳务协作,完善劳务派遣等组织形式;通过扩大工程承包、外派海员、厨师、渔工等传统劳务合作项目,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向境外转移或投资,扩大劳动者境外就业。

(四)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地防止结构性失业,同时以就学替代和推迟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新增的就业压力。为此,一要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改革,由注重基础教育转为与重视职业培训教育并重。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培训资源,鼓励社会和企业发展教育、培训事业;进一步发展技工教育,加快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逐步由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转到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学校的作用,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劳动者。二要发挥行业和企业的作用,加强在职职工培训。通过企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企业培训机构等措施逐步形成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适应企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职工队伍。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配合城市化进程和扶贫工程,做好对城市边缘地区及规划开发地区农民的培训。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开展对农民的远程培训。四是加快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培训成果的衡量标准和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凭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同类推荐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本书通过200多个生动翔实的品牌故事,将世界名牌的品牌之道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不论是品牌的经营者,还是品牌的使用者,只要一册在手,您一定会受益非浅。
  •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概述,主要阐述现行继承法的基本理论,包括财产继承权概述、我国继承制度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遗产的处理等内容。下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旨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继承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内容涉及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扶养协议、继承权与遗嘱权的行使、遗产的处理等方面。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热门推荐
  • 大混乱时代

    大混乱时代

    泪已落绝,心已死歇,癫笑界巅,指天而癫狂。亲已门灭,友人未存,独战诸君,立剑正中央。国破家亡,万灵皆休,徒煞七宿,七箭载册年。情镜破碎,永生浮萍,独战诸神,奉剑正中央。
  • 三国千年杀

    三国千年杀

    其实一开始我知道是要给一群三国英雄当主公时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当,我就马上去当,第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当了主公以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然后我Duang~的一下很牛,很有钱,很任性,这样读者一定会骂我的,因为我根本没那么厉害。根本没有这样的主公,就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后来我也经过证实他们确实是找我去当主公的,我用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在作者写书时候也要求他不要加特技,因为我要让观众看到,我当完主公之后是这个样子,你们当完主公之后也会是这个样子。
  • 穿梭之恋——姗爱

    穿梭之恋——姗爱

    父亲早死,母亲含辛茹苦将姗爱带大却不料自己在姗爱12岁那年因肝癌去世,临终前叮嘱姗爱去蜀山找出路,在去蜀山的路上危险重重,好不容易到达蜀山却不料自己在进入蜀山的前一夜,在找“神兔”的时候误入了一片花海,“神兔”在花海中心,姗爱跑上前包起“神兔”却不小心穿越到现代遇到了——易落冷发生了一切都不可能的事情。姗爱对易落冷发生感情时却穿梭回古代,回到古代却又失忆而在另一边的易落冷非常着急,姗爱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而且又爱上了另一个人......
  • 末世之崩塌世界

    末世之崩塌世界

    全球V病毒爆发,地球人口短短时间下降过半,然而一场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面对染上V病毒,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妹妹洛月,本已绝望的洛风,又会被这无可阻挡灾变,推向何方?
  • 绝色鬼妃之庶难从命

    绝色鬼妃之庶难从命

    21世纪佣兵女王穿越为一名鬼女,左脸国色天香,右脸却遍布蛇鳞,一只红眸慑人!她,敢爱敢恨,化腐朽为神奇,扭转废材人生!传言中冷酷无情的二皇子,在她面前柔情似水,不惧她妖异的右脸,挽她之手,化身护妻狂魔!
  • 鹰舞之逆袭人生

    鹰舞之逆袭人生

    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人硬塞一黑色皮包,打开之后竟是摞摞现金,得到巨款的高程是否应该报警?一个厨师,一个站街女,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妈妈那颗星

    妈妈那颗星

    紫菲是一位刚踏入社会的白领丽人,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她命中的王子,很快俩人就歩上了红地毯。至到有一天她才发现她的好老公外面竟然有个女人,她的天空一瞬间崩塌了。。接下来的战争才真要开始。。。每次为了见孩子,犹如需过三关斩五将,紫菲实在不明白那孩儿可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为何她没权力见他?谁人能把他霸占不还她!但无奈又如何,这事却是赤裸裸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逼于无奈,她只好去学校找孩儿,但万般阻挠又一次次几乎把她摧毁了,如果不是那母爱的力量,哪来的勇气坚持下去?某年某夜某一天,她突然发现孩儿在一夜间消失了。。多年后重逢的两母子,能否还记得对方?抬头仰望天上的那颗星,能否勾起一些回忆?
  • 豪门令之千金归

    豪门令之千金归

    她是世人口中的骄纵千金,亦是惊才潋潋的商业天才。十年伪装,一朝归来,惊才潋潋,一双素手斩断世家纷乱,谱写一篇盛世华章。他是云淡风轻的世家公子,高傲如他,却甘愿放下身姿宠她爱她。腹黑千金一路奋进成长,腹黑专情男却在宠妻路上越走越远……“发生什么事了?”陆子言匆匆走过来。“刚刚她骂我,我就把她的手废了!”顾云兮理所当然的道。陆子言皱着眉,抓起她的手边检查边问道“手疼不疼?以后这种事情交给我就好了,弄伤了手怎么办!”顾云兮撇了撇嘴,没答话。“听到了吗?”陆子言敲了一下顾云兮的脑袋。“嗯……”站在一旁的凌舒望着好友嘴角狠狠地抽了抽,这样宠着真的好吗…………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宠别人所不能宠!小剧场:大厅沙发上,女子灼灼地盯着男子已经有一分钟了。男子终于放下笔记本,挑眉问道“怎么了?这样盯着我看。”“你太黑了,不仅黑心黒肺,还爱黑别人的钱!”女子语气愤愤地感慨道。男子好笑地看着女子,“我做什么了,让你如此感慨。”“你竟然把方家全吞了,你,你好歹给人家留点生活费吧~”“他敢觊觎你,就得知道后果!”男子理所当然地道。话音一转,“至于钱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说着漫不经心地抿了口茶,“没了什么都好说,若是没了钱,拿什么娶你?”“呃……”
  •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精选世界著名企业的125个精彩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真正的管理大师的高超智慧,感受到世界级企业经营的奥妙,从而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管理学知识。本书易读易懂,趣味性强,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对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