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要势利,但要实际
做事不能太势利,太过势利,容易招致众怨,所以实际一点是必要的,免得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
朋友之间互帮互利是很正常的事,在交朋友时,人们往往以对方能不能在某些方面帮助自己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所以,生活中的那些有潜力者,人人都想与之结交。多结识一些有潜力的朋友,在你需要帮助时,他们会助你一臂之力。
把眼光放在有潜力者身上,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即使这位有潜力者不出面,光借个名就能增加自己几分分量。如果你的朋友中有名人、贵人、富人,千万别忘了用他们一用,这样的朋友不用实在是可惜。借有潜力者的光照亮自己,虽然自己的力量可能并没有增加,但给其他人的影响却不同了。
三国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伐,很是威风。开口“吾今奉诏讨汝”,闭口“孤近承帝命,奉诏伐罪”,于军阀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
秦末农民起义,项梁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立为楚王,是想借楚怀王的影响呼吁百姓支持他,因为他的影响比一般人要大得多,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来,“借光”不仅是请求帮助的一种谦词,而且也是借助他人的面子和威名抬高自己,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韬略。“借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心理现象,国外叫做“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外在力量的影响,为某事物增光添色,就好像圣像头上的光环,使圣像显得更为高大,更有影响力。
利用这一效应可以借助权威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比如我国古代“伯乐一顾,身价十倍”,实际上这就是权威的力量,在马身上加上了“神圣的光环”,从而抬高了马的价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人的身上,也能提高人的形象,增加人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借光”这种交际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到各种领域,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身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把眼光放在朋友中有潜力者身上,并不是要人们长一双势利眼,戴着有色眼镜交朋友,而是告诉人们要在众朋友中寻找有潜力者,一旦能受到有潜力者的帮忙,你的前途将更加光明。要知道,有时有潜力者帮你一次的效果,比那些普通朋友帮你十次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
得到社会的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的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朋友中有潜力者的光芒,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也是被社会公认的一种方式,那并不是势利的表现,而是一种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