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商人善于把握商机,具有灵活的商业头脑,能够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商机。他们目光敏锐、思路开阔,具有明确的投资方向。犹太商人多从事市场潜力巨大、获利丰厚的行业,这使他们财源滚滚。
发散思维,促进事业成功
半精不傻乃是绝顶聪明之人。
——犹太智语
发散思维的关键是别出心裁,要求人们摆脱传统思维、陈规陋习的束缚,用常人想像不到的方法获得成功。犹太商人经商的谋略很多,发散思维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尤其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与广告宣传方面。
世界闻名的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胆略超人、想象力丰富,而且敢于将自己的梦想转化为现实。1966年6月,美国的无人太空飞船首次登月,全世界为之瞩目。这艘太空飞船就是由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
在美国,霍华德·休斯的名字就像华盛顿、林肯一样家喻户晓。他是美国享有世界声望的富豪,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经商思路与众不同,常常采用发散思维考虑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喜爱从事冒险和刺激的事业。他的财富共计25亿美元。到了晚年,他隐居世外,行踪莫测,极少公开露面。休斯给世人留下一个个谜团。
霍华德·休斯的父亲是个石油投机商。在1905年12月24日,霍华德·休斯出生在美国休斯敦。16岁时,他的母亲因一次医疗事故不幸去世。更为不幸的是,两年以后老休斯也死于心脏麻痹,霍华德·休斯继承的所有财产总计75万美元。
年仅18岁的休斯开始了单枪匹马闯天下的生活,他成了休斯公司的董事长。年轻的休斯对电影拍摄很有兴趣,然而他最初踏入电影界时并不顺利,但是执著的休斯对电影并没有失去兴趣,他在不停地寻找着机会。
霍华德·休斯酷爱驾驶飞机。有一次,当他驾驶着飞机在空中翱翔时突发奇想:拍一部表现空战的片子不是会很受欢迎吗?他想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中校达宁率领数架索匹兹骆驼号战斗机,从战舰上起飞,轰炸德军东得伦空军基地。那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越洋轰炸,英军只损失1架飞机,炸沉了两艘敌舰和两只飞艇。休斯决定将这次空战搬上银幕。为了取得最佳的影视效果,他准备用真正的飞机拍一部比实战更刺激更壮观的空中大战片,片名暂定为《地狱天使》。
霍华德·休斯立即行动起来,他不惜花费210万美元租用了数十架飞机,其中包括著名的骆驼号轰炸机、德国的佛克战斗机,法国的斯巴达战斗机、英国的SE5战斗机,邀请了一百多名优秀的飞行员,雇佣了2000名临时演员,聘请的摄影师人数几乎占好莱坞摄影师总数的一半。影片的演员阵容空前强大,整个美国电影界都为之震惊。结果,《地狱天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驾驶飞机非常着迷的休斯曾参加了一次全美短程飞行比赛,休斯以302公里的时速一举夺冠。休斯并不满足,他又确立了更高的目标。1927年,被美国人称为“世纪英雄”的美国飞行员林白驾机飞越大西洋,整个世界为之轰动。休斯决定打破林白的世界纪录,他明白驾驶传统的飞机恐怕很难达到目的。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新型飞机的研制,他高薪聘请了两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欧提卡克和帕玛。欧提卡克是一位机械工程师,同样热衷于飞行;欧提卡克对制造新型飞机有许多天才的构想,对疯狂追求速度的休斯来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设计制造新型飞机过程中,他们大胆想象,突破常规,不断改进飞机的外形,选用性能最好的1000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引擎。他们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制造出机身长为8米,机翼长为7.6米的Ⅲ型单翼飞机。该飞机造型独特,机身特别短,试飞人员都不敢驾机试飞,休斯决定亲自试飞。
年9月12日,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天色已接近黄昏。负责速度测试的裁判技师建议明天再飞。休斯却等不及了,他穿上飞行服,跳进机舱,启动了飞机引擎,飞机缓缓飞上了天。
第一次测试速度达到556公里每小时,裁判技师通过无线电告诉他:因为飞机没有做水平飞行,违反航空协会的规则,成绩被迫取消。休斯毫不气馁,又做了第二次水平飞行。
“世界纪录!创造了世界纪录,时速已达566公里。”裁判兴奋地叫喊着。
欣喜若狂的休斯没有立刻降落,他还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第三次试飞只有542公里。休斯不甘心,再飞一次!奇迹出现了,“567公里。”休斯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休斯的成功要归功于他别出心裁的设计。
休斯一次接一次地冒险飞行,为了挑战环球飞行纪录,他选用并改进了洛克希德公司开发的一种可以乘12个人的伊列克特拉14型飞机。1938年7月10日,休斯与4名机组人员,驾驶着改装后的伊列克特拉14型机,从布鲁克林的贝内特机场起飞,经过3天零19小时17分的长途飞行,他们终于飞返回了出发地——美国。布鲁克林的贝内特机场早已聚集了2.5万名观众,他们欢迎胜利归来的世纪英雄休斯。
休斯曾经亲自设计出一种型号为KHI的巨型水上飞机,这种飞机全长97.5米,高15.2米,自重300多吨,两翼安装8个带有螺旋桨的普拉特·惠特尼2800型引擎,这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巨无霸”飞机。
当时,人们对这架巨型飞机能否飞上天空,持怀疑态度,而休斯却用事实回答了人们的疑问。1948年4月,休斯亲自驾驶着巨无霸,风驰电掣地在海面上冲刺了一段距离,然后平稳地降落了。电影摄像机拍下了这个值得永久记忆的历史性镜头。继环球飞行之后,休斯又一次在美国人心目中树立了英雄的形象。
在商业领域,休斯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面向广阔的市场,他的多项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对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股份产生兴趣的。在1937年前后,休斯已经拥有这家公司87%的股份,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股东。1965年,休斯飞机公司推出85磅重的商业通信卫星。
如果不存在发散思维,休斯也不会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的确,犹太商人那种别出心裁的经商意识在休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美国涅狄格州的土地上,有一家叫奥兹莫比尔的汽车厂。该厂积压了一批轿车,由于产品不能及时出售,资金也无法按时收回,仓库租金却不断上涨,工厂面临着倒闭的困境。该厂总裁犹太商人卡特认为,只有把轿车全部推销出去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推销方法更有效呢?总裁卡特对该厂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将竞争对手的商品及推销方法也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比较,出人意料地推出了“买一送一”的推销手法。广告中声明谁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谁就可以同时得到一辆“南方”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由来已久,而且使用非常广泛。但一般做法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商品,如买录像机送一盒录像带;买电视机送电视机罩等。这种给顾客一点小恩惠的推销方式开始确能起到促销作用,但时间一长,消费者也慢慢失去兴趣了。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将各种推销方法的长处集于一身,大胆推出了买一辆轿车送一辆轿车的办法,效果一鸣惊人,许多人闻讯后赶来看个究竟。该厂经销部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过去无人问津的轿车一下子成为畅销商品,消费者只花一辆轿车的价钱,就可获得两辆轿车。奥兹莫比尔汽车厂的推销方法并没有亏本,虽然每辆轿车少赚了5000美元,但也获得了不少好处,如果这些轿车继续积压一年,每一辆轿车的保养费和仓库租金就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如此一来,轿车被销售一空,资金便迅速回笼,工厂起死回生,并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势头,由此可见犹太商人独特的促销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
商业活动中,传统的经商方式和商业谋略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毫无疑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经验往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锁链,这时就要大胆地打破常规,多角度、多方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取得成功。
犹太智慧借鉴:
经商中,处于僵局或者置身困境时,传统的观念已不能解决问题。此时,就要打破常规,突破原有的经商思路,运用发散思维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头脑灵活,利用潜在商机
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就等于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保管。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流传这样一句话:“任何东西到了犹太人的手中,都会变成商品。”而真正实践这句话的也是犹太商人。他们早已把合同契约、公司企业甚至文化艺术都商品化了。
犹太人的精明干练举世闻名,他们擅长运用智慧去经商。犹太商人特有的商业头脑,使他们在商界无往不胜,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精明,并自豪地宣称:只有精明才能赚钱。
犹太人极其推崇精明,并且认为精明可以带来实际利益。精明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去衡量的,甚至可以说精明是无价的。
在美国和前苏联都成功地研制出载人火箭之后,德国、法国和以色列,也联合拟订了运行载人火箭的飞行计划。火箭与太空舱已经准备就绪,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联合计划筹备组工作人员,立即进行航天飞行员的挑选工作。在面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询问德国应聘者,参加此次太空飞行需要多少报酬。
那位德国应聘者态度很严谨,他想了想说:“我需要3000美元。1000美元自己用,另外1000美元给我的妻子用,还有1000美元留作购房基金。”
工作人员接着以同样的问题询问法国人,法国人笑了笑,不失潇洒与浪漫地回答说:“我需要4000美元。1000美元归自己,1000美元给老婆孩子,1000美元支付购房贷款,另外1000美元留给我的情人。”
最后,工作人员征求以色列应聘者的意见,他说:“我需要5000美元才行。1000美元给你,1000美元归我,剩下的3000美元用来雇用德国人代替我开飞船。”
这则笑话足见犹太人的精明。犹太人只需要计算数据,而不必从事实际工作(开飞船),就能与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正是犹太人最突出的特色——精明。这则笑话并不是讽刺犹太人的精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是犹太人自己发明的笑话。在这则笑话中,犹太人并没有剥削德国人而从中获利,德国人仍然可以得到他的3000美元。工作人员还可以从犹太人那里拿到一部分酬劳,可谓两全其美。犹太人自己开的价有些偏高,因为既然允许他们自取报酬,报酬多一些也无可非议,而且所获的报酬究竟怎样安排纯属个人问题,就像法国人把妻子与情人一视同仁一样。
在这则笑话中,犹太人的精明没有超出“合法”的界线。另外,从这则笑话来看,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犹太人对自己的“过分”精明报有愧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得意——为自己的精明而沾沾自喜。
犹太人认为,精明是值得大肆炫耀的。可以说,对精明的态度,没有人比犹太人更加欣赏了。在为自己的精明开怀大笑中,犹太商人变得越来越精明。犹太人的一生都表现得很精明,甚至在死亡的前夕,犹太人还要为自己的后事精明一回。
菲勒是一位精明透顶的犹太人,活了90多岁,弥留之际,他让秘书在报纸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由于本人是神异的“通灵者”,具有向已经逝去、生活在天堂里的亲人带口信的特异功能,条件是每则消息收费100美元。
这样一条看似荒唐的消息,许多人竟然信以为真。为了表达对逝世亲人的思念或满足自己好奇心,许多人纷纷汇来现款,他足足赚上十万美元。假如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也许会赚得更多些。
这位菲勒先生的遗嘱也很特别,他嘱咐秘书将自己的遗嘱登在报纸上:本人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愿意寻找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共居一个墓穴。不久之后,果然有一位贵妇人愿意出10万美元同他合葬。
这就是精明的犹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放弃可以赚钱的机会。
精明没有违反道德,也没有违反法律,犹太人只是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这种精明恰恰是大家乐于接受的。
犹太智慧借鉴:
精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中磨练出来的,商机就如时间一样,转瞬即逝,如何灵活把握商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精明的头脑。
抓住机遇,冒险投资赚大钱
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辈。
——犹太格言
犹太商人有这样一种商业信念:“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这种信念给犹太商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这种信念值得人们细细斟酌。
犹太人阿曼德·哈默的成功值得人们借鉴。
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在他上大学时,经营药业的父亲去世了,哈默开始独立经营父亲留下的药厂,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哈默具有良好的商业才能,他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百万富翁。从此以后,哈默开始了辉煌的经商生涯。1921年哈默奔赴红色政权领导的前苏联,成为贸易代理人,并聚集了巨额财富。1956年,年过半百的哈默雄心勃勃地收购了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手中,即将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起死回生并再度崛起,哈默本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大石油公司的创业者。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达到60亿美元。哈默的成功与政治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一生都与东西方政治领导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哈默也成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知名商人。
哈默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好多人议论纷纷,不断猜测。有人推断:哈默发大财靠的不仅是勤奋、精明、机智、谨慎,还有“秘密武器”。但哈默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么,却没有人知晓。在一次晚会上,有人禁不住向哈默请教“发财的秘诀”,哈默皱皱眉说:“实际上没有什么秘密。经商需要冒险精神,要关注政治局势,例如,在俄国爆发革命时,我只带了几件棉衣就去了俄国,我在政府各贸易部门转一圈,又买又卖,这些部门大概不少于二三百吧……”听到这里,请教者大多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其实,这正是哈默生意经验的精辟概括。在20年代,具有冒险精神的哈默,在红色政权的俄国进行了13次贸易。在此期间,他历经困难和挫折,在生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聚集了令人羡慕的财富。
哈默本来是美国的一名医生,他完全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轻松安逸地度过一生。然而,他厌倦了这种平凡的生活,决定去冒险,去干一番大事业。当时,他做出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决定:到被西方描绘成地狱的苏联去冒险。许多人认为哈默发了疯。1921年的苏联,由于内战、灾荒和外国军事干涉、封锁等原因,造成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急需大批救援物资,尤其是粮食。更可怕的是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和大面积的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为了渡过难关,苏联的苏维埃政权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出于对苏联的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极力地渲染前苏联的困境,将前苏联看作人间地狱。他们把哈默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称为“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难,但他坚信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哈默避开了秘密警察的纠缠,他乘火车进入苏联。果然,苏联的情况糟糕透了,沿途景象惨不忍睹: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城市里工厂停工,农村的大量农田荒芜,所到之处都是遭受饥饿折磨的人。在更严重的地区,到处都是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
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不忍再看眼前的悲惨景象。但同时,商人精明的头脑使他意识到:目前,苏联灾荒严重,最急需的就是粮食。而此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一降再降。不少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亏本的价钱把粮食送到市场出售。苏联的矿产丰富,有美国人视为奢侈品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哈默想,如果用苏联的毛皮、白金、绿宝石换取美国的粮食,既可以满足美国人的需要,可以解决苏联的粮食危机,岂不两全其美?
也许是上帝的垂青,哈默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哈默大喜,决定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他立刻向苏联官员建议,以苏联的矿产换取美国的粮食以解当前之急。哈默和苏联政府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哈默为自己赢得巨额财富的同时,也获得了苏联政府的信任,这为以后的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果不期然,不久以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主要负责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业务。哈默很快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30多家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处于垄断地位的哈默每日顾客盈门,他的收益也日进斗金。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在苏联的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从此“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的格言成为他的经商信条,冒险经营成为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年,哈默已经58岁,他积累的财富已经足够享用一生了,哈默决定移居洛杉矶,以游泳、日光浴、捐赠珍藏等活动来度过余年。
可是,财神又一次把他拖回到冒险的事业中去。不久,洛杉矶的朋友告诉哈默: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由于管理不善,面临着倒闭的危险。由于哈默久负盛名,这家公司希望得到哈默的帮助。此时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决定冒最后一次险:投资最赚钱但风险性也很大的石油行业。
开始哈默以5万美元作为探路石,租赁了石油公司的两口油井。如果获得利润,自己和公司各占一半;如果这两口井是干井,这笔钱可以根据规定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出乎哈默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使哈默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57年,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他当上该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
哈默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石油钻探事业本身带有极大的冒险性。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没有找到可供开采的油井。哈默没有放弃,他招来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鲍勃向哈默提出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决定进行这次冒险活动,他汇集了一大笔钱。地质学家鲍勃将油井定位在距离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深时,奇迹出现了,他们居然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总价值达到2亿美元以上。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天然气田。哈默在石油业的冒险活动再次取得了成功。
年,西方石油公司将目光转向了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此时的利比亚政府,正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9个国家的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竞争。哈默意识到,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成功的希望并不大,这些财大气粗的石油巨头,完全可以轻易地把他打倒在地。哈默决定投其所好,再进行一次冒险。
投标的日子来到了,哈默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他的投标方式很独特:他别出心裁地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投标书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是同一个颜色。为了增加成功的希望,他还在投标书中特别注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在国王先祖所在地——绿洲,建造一座漂亮的大花园。哈默的冒险再次成功了,他顺利地取得了利比亚油田的开发权。哈默的成功使那些颇有声望的竞争对手对他刮目相看了。
哈默的事业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着,利比亚的油井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根源,钻井费用过高,每口井的勘探费用是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额外开支。并且钻探的前三口油井都是干井。董事会的不少股东开始大发牢骚,他们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丧失信心,主张撤股。哈默却不肯轻易服输,他采纳了公司地质专家的意见,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在原来区域继续勘探,直至打出了9口油量丰富且便于开采的油井,有的油井年产量竟高达73万桶,创利比亚油井产量之最。
利润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精神使这位冒险家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继利比亚石油开采之后,西方石油公司海外石油事业,再次取得新的发展——开发英国的北海油田。英国北海油田造价不菲,每口油田勘探费为250万美元。经过哈默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他们钻出了石油,同样取得了成功。
目前,西方石油公司已与英国的格蒂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和苏格兰石油有限公司等,组成了开发北海石油的财团。
犹太商人认为,在商业经营上要敢于冒险投资。冒险不是盲目的,需要将勇敢与常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需要了解实际情况,把握住对方的弱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精明的冒险”。在这里,冒险要与粗鲁地蛮干划清界限,冒险也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关于“精明的冒险”和粗鲁的蛮干或碰运气的区别,犹太商人科克讲述了两个小故事。
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史密斯先生无意中说起他的购房计划,而且他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史密斯说:“这套房子我十分满意,卖主要15万美元,我准备以13万买下,你们看我怎样才能少付2万块钱呢?介绍点省钱的诀窍吧。”科克问道:“你一定要买那套房子吗?如果你不买这所梦寐以求的房子又有何妨呢?”史密斯答道:“那不行,那套房子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不买,我想我的妻子就会自杀,我的孩子也会离家出走。我现在必须使房子的要价降低。”科克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因为史密斯先生的心情太迫切了。结果,史密斯为梦寐以求的房子整整花了15万,对于他那种迫不及待的态度,他没付16万已经够幸运的了。在谈生意时,史密斯的心情太急切了,因此他不敢冒险,甚至不敢说出任何冒险的话,如:“也许还有我喜欢的其他房子吧,”“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房子,”“如果价格太高,我就不买,”而这类话会使卖主降低要价。
最后,科克这样告诫人们:“当你感到务必要得到某个东西时,你就永远得付出高价,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置于一个对方容易驾驭的位置。”
总之,在生意谈判中缺乏冒险的精神往往导致失败。
在一次研讨会上,帕特站在一伙人面前,手里握着一枚普通的硬币。他对那伙人说:“我们来玩一个传统的掷币赌博游戏,我把硬币掷下,请一位先生猜测正面和反面,如果猜对了,我给你100万美元;如果猜错了,请这位先生给我10万美元。这是一场合法而公平的打赌,有没有人来试一试?请举手!”当然没有人会举手参加。
帕特把硬币收了起来,接着评论道:“先生们,为什么当我提出打赌时,没有人敢参与呢?如果你猜中一次,可是100万美元呀!足够你输十次的了。当时你们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大部分的人不会考虑到赢,不会考虑到用100万元买什么东西的。许多人考虑的是输,他们认为如果输了将要怎么办?怎样去搞10万美元?现在自己的手头很紧,还等着发薪呢!”听到这里,许多人不禁会心地笑了。
帕特继续道:“大部分在场的人会相信不赌钱是正确的选择。就个人而言,拥有的财产数额与承担风险的胆量成正比。如果有一个亿万富翁在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跟我打赌。因为100万元的得失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输了,亿万富翁也只是耸耸肩,潇洒地叹口气说:‘怎么搞的!希望下次有好运气。’如果我把赌注降低到100元甚至10元,那么,在场的人就都会参加打赌了,因为即使损失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最后,他为大家总结出如下几条冒险原则:
第一,冒险的目的是赚钱,如果得不偿失就不要去冒险;
第二,冒险的限度是你能够承受这项风险,不要把冒险当成单纯的赌博;
第三,冒险时要理智,要深思熟虑,不要骄傲逞能、盲目急躁或异想天开;
第四,当冒险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时,应该找到合伙人来共同承担风险;这样可以减少个人损失。
在商业活动中,适当的冒险是必要的。人们应该及时地改变对冒险经营的看法。在传统的观念中,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都带有某种贬义色彩。在现代的商业理论中,经济学家们将“投机”称之为“风险管理”。随着这个名称的改变,犹太商人变成了“风险管理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机家”。
将冒险经营用到生意场,确实可以做到如鱼得水。犹太商人在中国依靠“风险管理”而发家致富的也大有人在。中国上海的犹太富商哈同便是一个典型人物。他的两次“风险管理”确实很有水平,大担的冒险投资使他从一文不名到亿万富翁。
哈同是依靠经营房地产而发家致富的。房地产在旧中国是利润丰厚的大宗商品。据统计,房地产的价格从1865年到1933年平均上涨2579倍。当时在中国上海经营这宗生意的犹太商人不计其数,像哈同这样由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成为百万富翁的确仅此一个。有人说,这归功于哈同的聪明才智,善于从事风险管理的事业。
哈同本来在沙逊洋行供职,积累了一些钱财后开始放高利贷。后来随着职位的提高,他的薪水也增加了,再加上高利贷利滚利,他手头的资金日见充裕,哈同便野心勃勃地开始向房地产领域进军了。
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法国军从海、陆两个方向进攻中国。一时间社会动荡不安,商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上海租界、特别是法国租界内的外国侨民,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外逃。沙逊洋行的老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外逃还是滞留,成了困扰他的主要问题。哈同此时已担任该洋行的地产部主管,精明过人的他不失时机地向老板献策。哈同认为,从清王朝一贯的外交政策看来,紧张的战争局势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现在侨民纷纷外逃,地价暴跌。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上海很快就会重新繁荣起来。现在是低价购进地皮的最佳时机,所以哈同极力劝说老板大批购买地皮,多造房屋。老板被哈同精彩的分析折服了,他接受了哈同的建议,不惜巨资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了大批房产。果然如哈同所料,不久中法战争结束,法国殖民势力再一次渗入中国领土。不仅迁出租界的人士又重返租界,而且浙江、福建等地又有许多人移居到上海的法租界。在这种情形下,上海房地产价格连连猛涨,沙逊洋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利就高达500多万银元。哈同自己也变成了百万富翁。
犹太智慧借鉴:
每个人都在追求财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财富,甘愿平庸的人与财富无缘,财富属于敢于冒险、大胆行动的人。
信息即财富,果断行动获利
即使是风,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你就可以知道它的来历。
——《塔木德》
当今是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财富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在商海中搏击的商人来说,关注信息就相当于把握了赚钱的主动权,准确及时的商业信息会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经济收益。
商机来临时,与其如赌徒般孤注一掷,不如掌握真实可靠的资料,辅助自己作出正确决策。犹太人做生意的特点是行动快速,而行动的快慢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分析情况,因此掌握最新商业信息,成了商场制胜的核心因素。犹太巨富罗斯柴尔德的三儿子尼桑,曾经依靠信息,在股票交易中赚了几百万英镑。
年6月19日,英国和法国之间发生了滑铁卢之战。如果英国获胜,无疑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上扬;反之,如果拿破仑获胜的话,英国政府的公债必将大幅度下跌。因此,交易所里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在焦急地等候着战场消息,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哪怕只是半小时、十分钟,也可以决定股票的买进和卖出,然后大大地捞上一把。
然而战事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方,与伦敦相距甚远。当时既没有无线电,也没有铁路,主要靠快马传递信息。而在滑铁卢战役之前的几场战斗中,英国均吃了败仗;所以大家没对英国股票抱有希望。
年6月20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人头攒动、气氛紧张。罗斯柴尔德·尼桑在交易所里是引人注目的人物,尼桑习惯于靠着厅里的一根柱子,这根柱子就被大家称为“罗斯柴尔德之柱”。现在,人们的目光都注视着罗斯柴尔德·尼桑的一举一动。
突然,有人高喊:“尼桑卖了”,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斯柴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于是,出于对尼桑的信任,几乎所有的人都毫不犹豫地大肆抛出英国公债,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面无表情地抛出。正当英国公债的价格跌到最低点时,尼桑突然开始大量买进。
交易所里的股票商们一下子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追随者们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正在此时,官方宣布了滑铁卢战役中英军大获全胜的消息。
此时的尼桑却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无论尼桑此时是激动不已,或者是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也好,总之他发了一笔大财。表面上看,尼桑似乎在玩一场赌资巨大的赌博。实际上,这是一场精密设计的赚钱游戏,因为尼桑已经事先获得了英军胜利的信息。
尼桑有自己的情报网,他可以比英国政府更早地了解到实际情况。原来,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遍布西欧各国,他们极其重视信息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视信息为创造财富的依据,所以不惜代价建立了横跨全欧洲的情报网,并购置当时最快最新的设备,无论是社会热门话题,还是商务信息全部搜集网内,用以交流分享,情报的准确性和传递速度不亚于英国政府的驿站和情报网。正是因为得益于这一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尼桑才比英国政府抢先一步获得英国战胜的情报。
其次,尼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战术。假如是别人,得到情报后会迫不及待地大肆收购英国公债,无疑也可带来巨大的利润。而尼桑却想到首先利用股民对自己的信任设个陷阱,引起英国公债暴跌,然后再以最低价购进,自然可以捞到更大的一笔。从罗斯柴尔德·尼桑利用信息发财的事情,可以看到犹太商人对于信息的重视程度。
威廉·戈尔利在《出类拔萃》一书中提到:为了达到更高的要求,您必须拥有关于每一个用户和商业中所有资产的必要信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获益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手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和技术。信息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如同战场上用兵打仗要了解敌人的情报信息一样,商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制定决策时,同样不能忽视信息的重要性。
犹太商人很早就知道经商的重中之重是对于信息的把握,一直以来,犹太大亨们十分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并且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赚钱。
享有政治家和哲学家美誉的美国著名犹太实业家巴奈·巴菲特,就是依靠信息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巴奈·巴菲特在创业初期同样走过了一段艰辛的道路,但他凭借着犹太人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过人的经营技巧,短时间内成了举世瞩目的富翁。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巴奈·巴菲特和往常一样,在家里陪着父母。忽然广播里传来一则信息,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战败并消灭,这意味着英西战争的结束。这本是一则对普通人的生活不能造成多大影响的新闻,却引起了巴奈·巴菲特的高度重视。他迅速地联想到战争结局对股票交易的影响。今天是星期日,明天就是星期一了,按照惯例,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在周一并不营业,而伦敦的交易所营业。巴菲特想立刻去英国伦敦,假如他能在黎明前赶到伦敦,肯定能赚一笔钱财。当时巴奈·巴菲特没有小汽车,而火车在夜间又不运行。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巴菲特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马上赶到火车站,花大价钱租了一辆专列。巴奈·巴菲特乘坐专列风驰电掣地赶往伦敦。第二天晨曦初露时,当其他的股票投资商还在梦中时,巴菲特已来到了伦敦证券交易所,稳稳当当地赚上了一大笔钱。
由此可见,信息就是金钱。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经营者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获取大量及准确的信息,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美国亚默尔肉类加工公司的老板菲力普·亚默尔就是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高手。
菲力普·亚默尔有一个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不管生意多忙,他每天早晨到了办公室后,都会浏览秘书为他送来的各种报纸。
年4月份的一个上午,菲力普·亚默尔仍然和往常一样翻阅各类报纸。一条不过百余字的消息映入了他的眼帘,消息的大意是:墨西哥最近发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例。职业敏感性使他马上想到:墨西哥发生了疑似瘟疫的病例,那么瘟疫肯定会很快传到美国的加州和得州,而美国加州和得州是北美肉类的主要供应基地,如果加州、得州的畜牧发生瘟疫,全国的肉类肯定会供不应求,那时肉价也一定会暴涨。
为了核实信息的准确性,菲力普·亚默尔决定派私人医生去墨西哥做实地调查。很快,医生发来信息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于是,亚默尔不声不响地集中大量资金全力收购加州和得州的牛和猪,运到偏远的地方饲养起来。
果然,魔鬼般的瘟疫以极快的速度,从墨西哥传播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为了保证肉食品的卫生,美国政府立即禁止加州、得州等西部几个州外运肉类食品。全国的肉类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亚默尔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把囤积在东部的牛和猪高价出售。仅此一项,他就赚了900万美元。
不可否认,亚默尔的成功获利源于他对信息的高度重视。
信息是犹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他们擅长利用最新信息,为自己制造成功的机会,轻松地把钱赚到手。等到别人得知信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捷足先登了;等别人开始经营的时候,犹太人已经足足地赚上一笔,又开始搜集信息、酝酿新的商业活动计划了。
犹太智慧借鉴:
商机千变万化,对商业信息不闻不问或麻木不仁的人,只会成为商海竞争中的失败者,而头脑敏捷、行动果断的商人,总会及时地掌握准确信息并马上出击,从而取得了成功。
民以食为天,经营食品赚钱
嘴巴是消费的无底洞,如今地球上有几十亿个“无底洞”,其市场潜力之大是不可估量的。
——犹太智语
“民以食为天”是一句至理名言,因为不管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食品是每人每日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从肯德基、麦当劳到日常的蔬菜水果、饮料快餐,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不菲、利润可观。犹太商人善于抓住经营食品的大好商机,诞生了新一代犹太富翁。
犹太商人的经商眼光非常独到,他们敏锐地看到:小到几美分的一块糖,大到成百上千美元的餐饮,只要是消费食品,几个小时之后都会被胃酸消化而后排出体外。换句话说,人为了生存下去,就要连续地消耗具有能量的食品。每个人都不例外,每人每天消耗大量的食品后,又需要新的食品。犹太人认为:食品销售的最突出优点是获利长久。因为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消费一定量的食品。人的胃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而且,食品的销售市场前景广阔。所以,犹太人判定销售食品绝对赚钱。事实上也是这样,消耗量极大的食品为犹太商人提供了商机,也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基于此,许多犹太人从事食品的经营,而且食品生意红红火火,经久不衰。富裕的犹太商人经营高级宾馆、酒楼;一般的犹太商人经营水果店、蔬菜摊、肉铺等;犹太商人也从事食品加工,如牛肉馅饼、三明治、火腿肠、汉堡包等。尤其是现代人,吃饭不仅要吃饱,而且讲究营养,要吃好,因为他们知道营养决定健康,一些营养学专家甚至提出:“你食用什么样的食物,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更把这股消费浪潮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了有个健康的身体,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更加重视,这一新兴的现代营养理念成就了犹太商人的发财美梦。
犹太人藤田在日本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日本汉堡包的创始人。早在70年代初期,他就与美国一家麦当劳公司合作,开始向日本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汉堡包。然而,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几乎没有日本人购买,因为日本人习惯以大米为主食,向他们推销汉堡包简直就是缘木求鱼,根本打不开销售市场。但藤田没有放弃,他认为日本人身材矮小、体质弱,这同经常食用大米有关。同时他也敏锐地发现,美国汉堡包正向全世界扩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再说,按照现代的商业观念,只要扩大宣传,且经营得法,不愁打不开日本的销售市场。藤田凭着这种执著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汉堡包逐渐得到了日本人的认可和欢迎,藤田的利润节节攀升。在汉堡包销售的旺季,为了满足顾客的消费要求,藤田抓紧时间赶制汉堡包,由此,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赫赫有名的“土豆大王”辛普洛特专门经营土豆,这种并不起眼的食品为他带来了巨额财富。这位犹太富商现在已经跻身世界级富翁行列。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辛普洛特获知美国部队在前方作战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善抓商机的他认准了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当时全美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为了给前方作战军队提供脱水蔬菜,辛普洛特日夜不停地加工脱水土豆。从此,辛普洛特找到了发财的金钥匙,走上了专门加工蔬菜的道路。
年代初期,一位化学师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辛普洛特以超前的眼光认定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值得冒险一试。于是,辛普洛特颇费周折地找到那位化学师,两人一番畅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辛普洛特立即决定高新聘请那位化学师作为自己的技术顾问,他们不久就生产出大量的冻炸土豆条。这次冒险同样没有让辛普洛特失望,“冻炸土豆条”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获得了巨额收入的辛普洛特并没有就此满足,在生产“炸土豆条”的过程中,辛普洛特发现土豆的价值并没有被完全利用,浪费严重。因为在炸土豆条的工序中,有分类、去皮、切条和去斑点几道工序,每个土豆大约只有一半得到了利用,余下的部分通常被当作垃圾处理,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辛普洛特一直在考虑如何能把土豆的剩余部分加以利用。不久,他把土豆的剩余部分掺入谷物中用来饲养牲口。就这样,辛普洛特逐步建立了土豆生产一体化体系,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土豆,其中有一半供应麦当劳快餐店做炸土豆条,余下的部分用作牲口的饲料。他从对土豆的综合利用中,每年获取了数亿美元的利润。现在,辛普洛特的财富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无论何时,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饮食,犹太商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抓住了大好机会,捷足先登,依靠经营食品而成为富翁。
犹太智慧借鉴:
现代社会对食品的营养与口味十分讲究,食品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是商家永不枯竭的金钱来源。
赚富人的钱
这个世界已经向财主的口袋发起了攻击。
——犹太格言
现代社会贫富悬殊,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有钱人的数量远远少于中产阶级和穷人,但有钱人所拥有的财富却远远超过了中产阶级和穷人。中产阶级和穷人拥有的财富仅为社会总财富量的22%,而有钱人的财富份额却达到78%。因此,犹太商人以拥有总财富份额78%的有钱人为经商对象,赚有钱人的钱。
这就是犹太人总结出来举世闻名的经商法则——78:22法则。犹太人一致认为:经营的行业以富人为服务对象,出售有钱人需要的商品,如金银首饰、钻石、股票、高档服装,肯定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日本的钻石经销商藤田即是该法则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年12月,憧憬着靠经营钻石来获取利润的藤田访问了东京一家百货公司,他希望该公司能够为他提供一个出售钻石的柜台。然而,百货公司老板摇了摇头,慢条斯理地说:“藤田先生,现在钻石生意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火暴,我们这个地区是有不少富人,但我们也不敢确定他们会来购买昂贵的钻石。”
藤田先生费了好大的劲,凭借出众的口才和充足的理由,说服了百货公司的老板,终于在市郊一家分公司租到了经营柜台。这里地理位置偏僻,顾客并不多,藤田却充满了信心。他把一批价值昂贵的钻石从美国纽约运到东京,并趁机展开“年关大酬宾”活动。果然不出藤田先生所料,开业的第一天,营业额就达到了数百万日元,藤田抓住新年的大好时机,在附近地区又开展几次了大酬宾活动,结果销售总额超过了5000万日元。
这家百货公司几乎不敢相信藤田先生的销售成绩,惊叹之余,他们在公司总部为藤田专门提供了一个钻石销售柜台,第一个月的日营业额超过了一亿日元,两个月后的日营业额竟突破了3亿日元。这就是成功运用“78:22”法则的一个典型事例。
钻石作为一种高级的装饰品,备受高消费阶层人士的青睐,普通消费者阶层一般无力购买。从一些国家的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并居于高消费阶层的人数,比普通消费阶层人数要少得多。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错觉: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然而,他们错了。高消费阶层的人虽然不多,但拥有大量的金钱。一般说来,普通消费者人数和高消费者人数比例为78:22.但是他们拥有金钱的比例倒过来,恰恰是22:78.所以犹太商人告诉人们:赚有钱人的钱比赚穷人的钱更加容易。
犹太智慧借鉴:
某些时候,贫穷和富有的悬殊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富有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远远超过穷人,应用这一商业常识,以有钱人为主要消费目标,经营高档商品,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
赚女人的钱
让女人掏钱包的机会远比让男人掏钱包的机会多。
——犹太格言
擅长赚钱的犹太商人认为,经商应该具有独到的眼光,否则平平庸庸,找不到获利的突破口。犹太商人把眼睛盯在了女人的口袋上,他们认为经营女士用品更容易赚钱,因为在当今社会上,男人挣钱,女人花钱,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普遍现象。女人用男人挣来的钱消费购物,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因此,虽然男人挣钱,可金钱的开销权却掌握在女人手上。
犹太人的经商经验是赚女人手中的钱,他们认为,掏女人的腰包要比掏男人的腰包容易得多,女人在花钱方面占据着极其主动的地位。一些高档的商品都是女人的专用品,每一种都价值不菲,只要把握住这一点,销售让女人心动的商品,肯定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因此,商人只要稍稍运用头脑,抓住有利时机,以“女人”为对象来赚钱,大把大把的钞票就会自动地进入自己的腰包。在人潮涌动的高级商店里,无论是豪华商店还是普通百货公司,女性用品都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昂贵的钻石、豪华的礼服、项链、戒指、香水、手提包等女人专用商品比比皆是,无一不在等待着女性的惠顾。著名的犹太人施特劳斯和基廷就是依靠经营女性用品而发财致富的。
世界赫赫有名的高级百货公司“梅西”公司,就是犹太人施特劳斯一手创办起来的。施特劳斯最初是一名童工,后来当了小商店的店员。他在做店员的时候发现,小店里的顾客多为女性,即使有男士陪的女性来购物,最后的购买权也在女性手中。施特劳斯根据观察和判断,决定把生意重点放在女性用品市场上,这样前景才会更加广阔。所以在他开始经营小商店时,就经营女性时装、装饰品、化妆品。
果然如施特劳斯所料,小商店生意兴隆,利润可观。他继续坚持以女士为主的销售方向,并且扩大商店规模,公司的销售额迅速增长。通过几年辛勤的经营,施特劳斯手中积累了一笔钱财,开始经营钻石、金银首饰等高档商品。在美国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一共有6层展销铺面,女性时装占两层;钻石、金银等贵重首饰占一层;化妆品占一层;其他两层出售一些综合类商品。由此可见,在“梅西”百货公司,女性商品占了绝对的优势。
经过30多年的辛苦经营,施特劳斯把一间不起眼的小商店,办成了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这与其选择女性为售货目标有决定性的关系。对于自己的成功,施特劳斯这样说:“我盯上了一大群女人,我的店员也全部盯上了她们。”
无独有偶,有一个名叫基廷的法国人在巴黎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地理位置很好,每天顾客盈门,但销售额一直不高。基廷心里十分郁闷。于是,他决定到那些生意红火的商场去考察。
这次考察使基廷受益匪浅,他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平时光顾商店的人女性顾客居多,差不多占了80%,偶尔有男士来商店,也是陪妻子买东西,很少单独购物。在这些女顾客中间,白天来购物的大多是家庭妇女,晚上5点半以后来购物的大多是下班后的白领阶层。
基廷豁然开朗,他果断地将销售目标放在女性身上。在所有的销售柜台里,他都摆上女性感兴趣的高档饰物和日常用品。商店内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气息,以迎合那些年轻女性的购物需要。凡是年轻女性需要的、喜欢的、能够引起她们购买欲望的商品,他都尽量地予以满足。为了更好地吸引女性顾客,他将营业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分别针对家庭主妇和白领阶层的女士,白天他摆放家庭主妇感兴趣的衣料、内裤、手工艺品、厨房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晚上则改为时髦的商品,例如内衣、迷你裙、迷你用品、香水等,而且陈列的都是年轻人喜欢的样式。总之,年轻白领阶层女性和家庭妇女喜欢的商品这里应有尽有。
基廷新式的经营方法给他带来了信心和大量的财富。来他商店购物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基廷又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的百货公司营业面积太小,如果完全模仿大的百货公司,做到各种花色品种都具备的话,恐怕不可能。基廷面临着一次选择,要么是维持现状,要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只经营一类商品。基廷经过充分的思考,决定只经营袜子和内衣。
开始时,顾客对这种经营方式很不理解,但基廷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家高档袜子和内衣的专卖店获得了成功。许多购买袜子和内衣的女性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基廷的商店里。与此同时,基廷坚持“让利顾客”的经营方针。其他商店250元一双的袜子,基廷尽量廉价进货,然后以每双200元的价格卖出,同时大量增加袜子的种类。工夫不负有心人,2个月后,袜子的销售额整整增加了5倍,许多顾客慕名而来。
袜子销售成功使基廷信心百倍地从事内衣的销售,他进口了法国最流行的样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新款式的内衣竟然马上形成了一股潮流。这种内衣同其他内衣相比增加了女性的性感美。因为,法国女人在家里穿得比较暴露,这种内衣满足了她们吸引丈夫视觉的需要,这种内衣的销售十分火暴。不久,基廷的百货商店拥有世界上最流行的内衣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许多时髦女性闻讯前来购买,不久基廷就财源滚滚,现在分销点有一百多家,分布在法国各地。
不少犹太商人以女性为销售对象,他们明白,“让女人动心就能有收获,因为女人比男人能花钱”,只要瞄准了女人这个市场消费主体,就肯定能获得了极大的利润。
犹太人经商智慧借鉴:
当今社会,已形成一股“男人挣钱女人花”的潮流,男人挣钱,女人却拥有消费的决定权,因此,满足女人的消费就等于抓住了金钱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