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900000040

第40章 出尔反尔不讲原则必毁其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原典”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易经·恒》

“释义”

《恒》卦九三爻说:不能保持其德行,必然蒙受耻辱;卜问得艰难之征兆。

《象辞》说:不能保持其德行,反复无常,无人信任,就必然不为天地所容,不为他人所容。

《恒》卦九三爻告诫我们:为人处世,如果盲目追求一己私利,二三其德,反复无常,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必然会自招羞辱而遗憾终生。

人生在世,做事情,修德行,如果没有恒心,做做停停,反反复复,就难以立足,终归没有结果。为何难以立足,没有结果呢?朋友之间不相信,单位之间也不相信,自己安身立命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中心点,没有一个目标,所以哪里都容不下。结果不是天地容不下他。而是他自己容不下自己,所以他只有自己承受羞愧的后果了。

“事典”

故事一:陶朱公长子出尔反尔

陶朱公范蠡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囚起来。陶朱公说:“杀人偿命是应该的,但我听说有千金之家财其子可以不被处死于市中。”于是准备齐千金准备让小儿子前去探视。

大儿子也坚持要去,并说:“父亲不让大儿子去而让小弟去,一定是父亲认为我是不肖之子。”说着竟要自杀。夫人见此,再三强劝陶朱公,陶朱公不得已,只得让大儿子去,并附信一封,叫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友庄生。并对大儿子说:“到了以后,把礼金送上,然后一切客随主便,不要与他争辩。”

大儿子到后便按照父亲的嘱咐去做了。见过庄生之后,庄生就对他说:“你快走,不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

大儿子走后并没有按庄生的吩咐回去,而是偷偷地住在楚贵人那里。庄生虽穷却以廉洁耿直为标榜,楚王以下的大臣们都把他视为老师,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儿子所送千金之礼,庄生并无意收下,原本想把事情办成后再退还给范蠡,以为信守之据。然而陶朱公的长子并不理解他的这番良苦用心。

一天,庄生找了个理由觐见楚王说,天上有星相显示,有事不利于楚国,只能用做好事的方法才能消除。楚王一贯信任庄生,于是就命人封住三钱之府,准备大赦天下。

楚贵人欣喜地将此喜讯告诉了陶朱公长子。不料陶朱公长子想,大赦时弟弟一定会出来,千金岂不白送庄生了。于是就又去见庄生,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离开这里?”陶朱公长子说:“弟弟今将大赦,故而特来告辞。”庄生明白他的意思,就把钱还给了他。

庄生受了陶朱公长子出尔反尔的耍弄感到是一种奇耻大辱,于是就又觐见楚王说:“楚王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可楚国的百姓都说,陶地的富翁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他们家里就用金钱来贿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说楚王大赦并非为楚国百姓,只是为陶朱公的儿子一人着想罢了。”

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对陶朱公的儿子立即处斩,然后才下大赦令。

陶朱公的长子救弟失败的原因是他吝啬钱财,而索回已送出去的礼物,使原来所做的一切都变得虚伪,还不如当初不送。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构成了对庄生的伤害,使他认为自己从人格、尊严以及做事能力上都受到了污辱。因此,他又不辞辛苦地再帮“倒忙”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可见,待人处世中出尔反尔的虚伪行为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是要不得的。

故事二:刘备为何不救吕布

东汉末年,各地封建势力割据,为争权夺利互相兼并。骁勇善战的名将吕布,最初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对待吕布就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但是吕布这个人,却是有勇无谋,道德极差。为了要贪图功名富贵,被同乡李肃一煽动,就决定投靠董卓。

当天晚上,吕布就提刀进入丁原的营帐中杀了丁原,并且取下了丁原的首级。第二天,就带着丁原的首级投效董卓,并且还发誓拜董卓为义父。后来吕布又为了貂蝉和司徒王允,而把义父董卓用戟刺死。

东汉兴平二年,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逃到下邳,投靠刘备,刘备盛情接纳了他,并将他安顿在沛城。不料,刘备在抵御袁术进攻的时候,吕布却在袁术的怂恿之下,袭取了刘备的下邳,自称徐州牧,反而把刘备赶到了小沛。

吕布与袁术为了各自的利益,几度联合,又多次反目对抗。东汉建安三年,吕布与袁术再次联合在一起,进攻驻扎在沛城的刘备。刘备兵少将寡,自知非吕、袁的对手,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救。

曹操原来就打算击败吕布,扫除后顾之忧,以便与北方最强大的对手袁绍决一死战,这次看到刘备求救,就先派大将夏侯悖率军前往救援。曹操救兵到达沛城,立足未稳,就被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击败,夏侯悖也被流箭射伤左目。援军败退,吕布军队乘机攻破沛城,刘备不得已单骑出逃,投奔曹操。曹操闻知夏侯悖兵败,立即率大军征讨吕布,途中遇到落荒而逃的刘备,合兵一起前往沛城。

吕布得到探报,知曹操大军已到,十分忧虑,谋士陈宫说:“我们应该出兵迎战,以逸待劳,定能取胜。”吕布见曹军声势夺人,就说:“不如等曹操大军前来,我将他们都赶人泅水。”但是由于胆怯,吕布数战连败。曹军已进于下邳,他只好退入城中。

这时曹操又写信劝降吕布,吕布更加害怕,想出城请降。陈宫劝道:“曹操远道而来,很难持久,将军若带兵到城外屯扎,我在城内坚守,内外配合,互相呼应,等到曹军粮尽,那时我们内外夹攻,必破曹军无疑。”吕布决定依计而行。

晚上吕布与妻子告别,妻子对他说:“陈宫、高顺二人不和,一定不能同心守城。以前曹操对陈宫很好,陈宫还舍曹还归将军,今天您把全城和妻儿都交给他,孤军远出,一旦有变,我还能是将军的妻子么?”言毕大哭。

吕布不是个大丈夫,宁听妻子的不听朋友的。一听此话决定不再出城,只是派使者趁黑夜混过曹营向袁术求援。吕布曾答应将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后来又反悔了,袁术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他不肯派兵救援。吕布也估计袁术迟迟不发兵的缘故是因为他上次毁婚,只好用丝棉缠好女儿的身体,把她缚在马上,想趁深夜冲出包围,但被曹军发现,冲不出去,吕布只好退回城中。

两军相持日久,曹操想退军,谋士郭嘉劝他:“吕布有勇无谋,屡战皆败,锐气尽丧,三军以将为主,主将无斗志,全军必定无奋勇作战之心。陈宫虽然多智谋,但预见迟缓,计谋未定,我军加紧急攻,其城可拔。”曹操采纳此计,引沂水、泅水灌城,下邳在水中泡了一个多月。

吕布再无斗志,他登上城楼朝曹军士兵大喊:“你们不要再围困我了,我明天向明公自首。”在一旁的陈宫一把拉开他:“什么明公?是逆贼曹操。你若降他,犹羊入虎口,岂能保全?”于是吕布天天借酒解愁,动辄责打士兵。

吕布的暴虐终于激起兵变,兵将侯成等人捉住陈宫,高顺也投降了曹军。吕布听到消息,无奈也只能投降曹操。吕布见到曹操大声地说:“从今以后,天下可以了。”曹操说:“为什么?”吕布厚着脸皮回答:“明公最担心的就是我吕布,现在我已归降了,如果让我率领骑兵,您率领步兵,天下还能不定吗?”

吕布想活命,又向坐在一旁的刘备求情说:“如今你是座上客,我是投降的俘虏,皇叔就不能替我说句话?”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紧些。”曹操有心收降吕布,问刘备如何处理。

刘备说:“明公不会不知道丁原、董卓的下场吧?”曹操知道吕布先后拜丁、董二人为义父,后又杀了他们。于是点头称是,当即下令士兵将吕布缢死。

吕布轻信寡谋,反复无常,待人又没有诚信,交不下一个朋友,最终难逃被杀的命运。如果当初交下刘备,或许能救他一命吧。

故事三:吉温脚踩两只船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三个乱世奸雄相继登台表演。他们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相互倾轧。一些卑劣小人乘时而出,在三奸勾心斗角的混战中推波助澜,从而加剧了大唐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日趋尖锐和政局的日益混乱。吉温正是这些卑劣小人当中表演最为充分、也最为丑恶的一个。

吉温“早以严毒闻”,是个“性禁害,果于推劾”、手辣心狠的酷吏,而这又与他贪图功名且急于求成的品性有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他的功名之心太切、权势之欲太强,所以他才会沦落成为一个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官迷,成为一个不问是非、不计亲疏、见风使舵的小人。

吉温一向有着“谄附贵宦,若子姓奉父兄”的臭名声。天宝初年,吉温担任了万年县尉,大宦官高力士的私宅就在其辖境之内。当时高力士经常留居禁中,很少出宫还家,但每次只要他回到家里,吉温必然要亲往其府拜谒探望,极尽殷勤。

高力士对他十分喜欢,两人“言谑甚洽,握手呼行第”,又“爱若亲戚”。吉温靠着高力士的关系,不仅化解了与顶头上司萧炅的旧怨,而且还被萧炅“引为的官,荐之于林甫”。

吉温依附李林甫之时正是李林甫一手遮天的阶段,他和罗希奭一起,扮演着李林甫的心腹亲信与打手的角色。当时李林甫“屡起大狱,诛逐贵臣,收张其势”,吉、罗二人治狱案,“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的网’”。靠了这样的努力,李林甫很快就提拔他做户部郎中兼侍御史,对他“倚以爪牙”。

吉温曾向李林甫表白忠心说:“若遇知己,南山白额虎不足缚也。”他以为,只要抱紧了李林甫的粗腿,出将入相乃是指日可待之事,但他鞍前马后辛苦了几年却官职依旧,他既对李林甫不肯“超擢”自己而深怀怨恨,更为自己升迁太慢而忧心如焚。情急之下,便生出改换门庭、另寻靠山的念头。

当时杨、李二人“交恶若仇敌”,相对虎视已成水火难容之势。吉温见杨国忠日益贵幸,步步高升,便毫不犹豫地“去林甫而附之”,成为杨国忠手下的一员战将。

吉温反水之后,立刻就竭尽全力去为杨国忠建功立业。他一面“教其取恩”,借玄宗之力压迫李林甫,一面协助杨国忠四处搜寻证据,接连把萧炅、宋浑等人治罪贬官,赶出京城,使李林甫丧失了心腹亲信,元气大伤。他还出面游说安禄山让安氏与杨国忠联手,诬告李林甫谋反。他的这一番活动很快就使李林甫陷入被动境地,在忧懑恐惧之中死去。由此,吉温就成为杨国忠跟前的大红人。

不过,吉温这次投靠杨国忠可与上次依附李林甫不同。从一开始他就一边与杨国忠打得火热,一边又对安禄山频送秋波,与安氏“约为兄弟”,呼之为“三兄”。天宝十载,安禄山又加任河东节度使,吉温曾与他密谋说:“若三兄奏温为相,即奏兄堪大任,挤出林甫,是两人必为相矣。”此计后来虽然因故未行,但两人的感情和关系却由此更加密切起来。安禄山因此奏请玄宗,委任吉温为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河东事悉以委之”。

吉温脚踩两只船,本是出于狡兔三窟的考虑。他同时受宠于杨、安二主,也曾经自以为得计,高兴一时。但在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又成不能两立之势。杨国忠为了笼住吉温,便将他召回京师,委以御史中丞的重任。但吉温却不领情,他以为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在玄宗面前又很受宠,加上重兵在握,将来一定能取代杨国忠。所以,他虽然表面上与杨国忠虚与委蛇,实际上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安禄山安插在朝廷中的耳目和坐探,“朝廷动静,辄报禄山,信宿而达”。

天宝十三载正月,反心已决的安禄山入朝,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吉温的内应作用,他又奏请玄宗任命吉温为武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及四副使。杨国忠由此而知吉温已经叛他而去,又恼又恨。安禄山离京师不久,杨国忠就借故将吉温罢官,贬出京师。天宝十四载正月九日吉温被杨国忠杖杀于狱中。

这个一生都在梦想高官显位的投机分子、跳梁小丑,最终也没有实现他出将入相的愿望。是非不分,反复无常,每每见风使舵,最终导致杀身之祸也是意料之事。

“吉言”

做人要能够保持操守,持之以恒,表里如一。纵观历史,所有成功者莫不如此。对于人生道路上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来说,踏踏实实,不反复无常是到达理想境界的惟一方法。对于一般平平常常的人来说,要想生活得安宁、幸福,也需要踏实,要保持其德行。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因为其某天做了一件好事,就认为他是一个有德的人。孔子认为,德是个人立身之本。孟子也认为,有德始能成事。积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自己必须从小做起。自己有心向善,才能成大事业。历史上许多“有德者昌,无德者亡”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类推荐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热门推荐
  • 爱情不是你想要就美好

    爱情不是你想要就美好

    十年,她由一个乖顺的小甜心变成独立的女强人坐拥了可观物质基础,精明到爱情、工作、生活都计算得无比精准,最后却算漏了自己的爱情。一天之内被男友抛弃,丢掉工作奔赴异地的小城寻找出口。一路行走,让她触碰到了生活里的一度温暖竟然是邂逅了比自己小六岁的大男孩。当23岁森系总裁遇见29岁大龄胜女到底会萌发怎样的故事……
  • 王俊凯你说好的幸福呢

    王俊凯你说好的幸福呢

    一路艰难,两人能在一起吗?几年后,他还会记得她吗?她还爱着她吗?
  • 死囚之替身王妃

    死囚之替身王妃

    她娘殉情而亡,她被赶出国公府,差点冻死在街头,所托非人,连默默等死的机会都被人剥夺。而今,她走出大牢,势必要报仇雪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害她之人斩于刀下……
  • 纯阳仙境

    纯阳仙境

    重生回到十余年前,回到游戏开始之前,重回仙境游戏之中,看有什么逆天之事。是寻找未来成名的伙伴,是选择最正确的选择,还是走上改变一切的道路。
  •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曾经说过天长地久,回首却终究是曲终人散的寂寥。是谁理直气壮的说非你不可?是谁拉着你的手说牵了就不会放手?当一场爱情变得小心翼翼,当深爱的人握着另一个人的手说:“对不起。”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却没有当初的勇气大声说:“不要走。”当我们失去最初的天真,知道谁都不是非谁不可,懂得痛了就会放手,谁还会相信天长地久?人海茫茫,无声相遇,回眸才发现,原来我们学会看擦肩而过。若爱只是擦肩而过,若人生只如初见,结局是不是会好一点?林小檬:“宋迟,你说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宋迟未经思考就回道:“只要我活着,我就会粘着你,直到你烦我的那一天。”
  • 一念永恒行

    一念永恒行

    三千恒沙大世界,九百万恒沙中世界,二百七十亿恒沙小世界,无穷世界环环相扣,就如同那跳不出去的深井,每当你费尽心力爬出来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更加广阔的新世界,排山倒海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却也坚定了冲破这无尽世界,到达那永恒神界的决心。
  • 围棋入门与实战

    围棋入门与实战

    本书以介绍围棋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立足入门,系统介绍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同时为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水平,还对常见棋形的打入技巧以及实战布局中的战法、战术等都做了细致介绍。
  • 九武传说

    九武传说

    九界武帝重生在了一个没有战魂的废柴身上,在贴身神器周天玉鼎的辅助下,重新踏上了通天之路。浩瀚星河,万族林立,谁是乾坤主宰?脚踏星辰,只手遮天,三千世界我独尊!
  • 无为尊者

    无为尊者

    三流大专毕业的废材,穿到玄幻世界,无一技之长亦无金手指,如何随波逐流,笑叹风云?遇到的第一个小麻烦就是,这尼玛鼻梁上这幅500度的高度近视眼镜如何解释?
  •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狐的故事

    《狼的故事》作品叙述的是一个摄制组在一个荒岛上拍摄以野狼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的奇特有趣、动人心魄的故事。整部作品着力展示的是以“苍狼”为首的狼的一家在特殊环境下的种种险遇。狼群在种种险遇中所表现出来的出人意料、令人惊叹感慨的一系列行为。《狐的故事》讲述了一对蛰伏在城镇荒园里的红狐的生活遭遇及命运。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不仅深刻的描写了这些物种的自然性和生命性,同时也通过它们与人类的共处还原了这些生灵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另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