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2400000005

第5章 禅门古刹游

早在南北朝时期,凉州护贤、高昌法绪等高僧便将印度禅学传入四川。禅宗确立以后,更是龙象辈出。智诜、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禅月贯休、大随法真、香林澄远、圆悟克勤、楚山绍琦等人,都为禅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有人云:“言禅者不可不知蜀,言蜀者尤不可不知禅”,“上有文殊、宝光(四川),下有金山、高闵(江苏)”。

01

寺殿接通衢——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北门文殊院街,占地90余亩,乃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文殊院迄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南朝,唐代称“妙圆塔院”,宋时改名“信相寺”,明末毁于兵灾。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禅宗临济宗第三十三代祖师慈笃海月禅师来此结茅苦行修持,人们视之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1706),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方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文殊院先后出现了慈笃、本圆、能海、宽霖等许多世界著名的高僧。他们在这里开坛传戒,并办有佛学苑、传习所,培养僧才。作为佛教重镇,文殊院受到了历代朝廷、政府的重视和保护。近年来,这座千年古刹生机勃勃,佛事昌盛,为世所瞩目,每年吸引香客近两百万人次。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200余间,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自山门起,依次为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堂、五观堂、客堂、斋堂、戒堂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其建筑艺术极其讲究,各殿的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巧,各具特色。殿宇系木石结构,采用四川峡石为柱,柱上斗拱雕饰玲珑;柱础石琢磨精细。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院中有园,园中有院,环境极是清静幽雅。宁静庄严,是研究我国古建筑雕饰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

寺内新建的“文殊阁”是继文殊院初创、中兴之后的又一大型主体建筑,它气势雄伟庄严,造型精美古朴,功能新颖丰富,屹立于文殊院中轴线之最后,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之神,吸引着香客们前来烧香祈祷。文殊阁的建成,使文殊院这一佛教文化圣地更显尊贵。

文殊院前临文殊院街,后伴万福桥侧,素有“寺殿接通衢,禅房远尘嚣”之说,在闹市中为人们提供了一方净土。

文殊院是佛教文物荟萃之地,宝物众多。照壁上所刻“文殊院”三个金字,系慈笃海月禅师书写。寺内供奉大小佛像300余尊,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手法十分丰富。以年代而论,说法堂的10尊护戒神铁像,有北齐风格。此外,还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清代青铜铸像,以及从缅甸迎回的玉佛。这些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雕塑、铸造等工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藏经楼珍藏着各类经书12万余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经》、《金刚经》等,十分珍贵。另有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印度贝叶经、唐代日本鎏金经简、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此外,还有墨龙、破山、丈雪、碧眼、竹禅、何绍基、郑板桥、张大千、丰子恺等历代名家的书画珍品500余件,及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书画珍品中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题“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

文殊院收藏文物极其丰富,其中颇有名气的“空林八观”最为珍贵,即“缅玉佛龛”(指寺内五尊缅甸玉佛)、“双杉表瑞”(原有二株古杉已灭,现仅存经幢)、“天题瞻榜”(指康熙题于说法堂正中的“空林”二字)、“群窟涌光”(指梁武帝时的释迦佛石像一尊,原物存省博物馆)、“发绣披珍”(清川陕总督杨遇春的长女用头发绣的水月观音大士像)、“书堵晖金”(书法家杨光圻书写的细书《金刚经》绢本)、“舌华幽宝”(四部舌头血写的经书)、“田衣绚彩”(崇祯的宠妃田妃等绣的一件千佛袈裟)。

在文殊院周围,现建有文殊坊,可谓“禅游第一坊”。具有浓郁川西特色的的院落、街道已得到原汁原味的恢复,路面铺上青石板,用作步行。同时,恢复9座寺、庙、庵、祠,包括白家塘街的东岳庙、楞枷庵街的弥勒庵、文殊院巷旁的五岳宫、大安西路旁的娘娘庙、西珠市街的同善堂、位于白云市街的白云寺、位于金马街的照应祠等。游人漫步其间,可以细细品味这一片区浓郁的宗教和民俗氛围,感受宗教文化、茶道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地方曲艺渲染出来的意境。

02

石刻金刚经——石经寺

石经寺地处成都市东补龙泉山脉中段东麓之天成山,西距龙泉镇18公里、成都市区37公里;东距旅游胜地龙泉湖4公里,南至三岔湖21公里。

石经寺因明代楚山绍琦和尚而出名。该寺的前身是东汉末的官宦家庙。蜀汉时期,为蜀中名将赵子龙所有,名“灵音寺”。唐时建大殿。明正统年间(1436~1449),楚山绍琦应蜀王之邀驻锡于此,从此,寺随人兴,名扬巴蜀,饮誉海内。

楚山和尚,俗姓雷,名绍琦,字幻叟,祖籍湖北,生于蜀之唐安(今崇州市),系临济宗南岳二十六世法系传人。幼年天资聪慧,九岁(1413)出家,跟随无极通禅师,后从东普道林无际明悟和尚授禅机。楚山大悟后,遍访诸山耆宿,集禅宗所历所悟之大成。明正统年间(1438年)入蜀,初住彭县天台山,后移锡狮子山上的灵音寺,使四方闻道者、请益者川至云集,蜀王礼敬。景泰初(1449)楚山离寺云游楚吴等地,名声更噪。还蜀后仍居狮子山灵音寺,蜀王更出大金增修寺庙宝相,并次第增修了罗汉堂、东岳殿、观音殿、燃灯殿等上下殿宇,改名“天成寺”。明代成化九年(1473),楚山禅师示寂,其弟子遵嘱,如法安置遗体,并扩修祖师殿,奉为“肉身菩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赠石刻《金刚经》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经寺”。经乾隆嘉庆年间数次大修缮,形成了寺院现今之规模。楚山禅师为明代佛教的临济宗之代表人物,一生建树颇多,遗著有语录三卷,诗文二百余卷。最突出的是著有《尚亘篇》提倡念佛法门,力驳朱熹的排佛思想。楚山禅师的著名弟子有济川洪、海珠意、大悲智中等八人,都居蜀地传法,使四川禅宗出现了南宋后从未有过的兴盛局面。其法系繁衍,遍于全国,被明代王朝册封为“荆壁禅师”。石经寺历来声名远播,我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历代文人墨客及近代大作家李人的《死水微澜》里,对该寺的名声和香火盛况均有描述。

现在,石经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祖师嫡传汉区第一个密宗道场。能海上师于1937年在成都市的南郊近慈寺建密宗道场,即首创汉区第一个密宗道场。后因近慈寺于1966年毁于“文化大革命”中,赵朴初两次亲临石经寺考察,并按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之意,将道场迁于此地,设置密坛。石经寺及周围林木,占地约200余亩,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现寺内建筑多为清代修建,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天王殿、韦驮殿、塔林、大雄宝殿、三圣殿、毗庐殿、祖师殿、方丈院、大师殿、藏经楼及五观堂等建筑。左右厢房、禅院、客堂、僧寮等建筑,分别组成相对封闭的多个四合院。石经寺内有明、清时期碑刻六块。寺内珍藏有大小铁钟各一口,分别铸造于明成化五年(1469)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石经寺依山叠立,院落林荫掩映,素有“万木蔽天”“遥望石经半天紫”的神奇景观。大雄宝殿前有千年罗汉松一株,系后周显德年间(954—959)手植,大雄宝殿北侧有千年古银杏两株,系唐贞观年间(627~649)所植,至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03

天台宗遗址——云顶山寺

云顶山又名紫云山,海拔975米,坐落在金堂县东19公里的九龙镇(原同兴乡)。万千丘陵逶迤蜿蜒的龙泉山脉到这里突然奇峰耸立,层峦叠嶂,山填列石数层,绝壁断崖,状似城垣,所以古名石城山,唐天宝六年(747)改今名。由于此山雄踞沱江金堂峡中,小云顶双峰北依,炮台山夹江对峙,扼成都东北之门户,是兵家常争之地。

云顶山顶平数十亩。苍楠翠竹,林荫深蔼,传说阿斗曾在此读书;南北朝时著名梁右将军张僧繇也曾在这里居住。当时山上已建有“清修寺”,历来改名增建。明洪武中划此山与三学寺为蜀王“金雁庄”,改名“慈元禅院”,明末寺毁。清代重建,仍名慈云寺。当时有佛殿十重,并有天王、金刚、五百罗汉;钟、鼓楼、藏经楼;东、西花园;书房、祖堂客堂各项建筑。大雄宝殿、送子殿、关公殿等处的“滚龙抱柱”也是极好的石刻浮雕工艺。尤其珍贵的是,乾隆中增建的石质“七佛坊”上不仅刻出人物百件,而且前后透雕的鸟笼、狮笼、饲具、狮等全部镂空,雕技精湛,神态如生。佛殿四周,僧僚客堂,花园楠林,布置有序,景色宜人。寺内和圆觉庵的古牡丹高五尺,花大如盘,也是川西仅见。加之历代僧道杜撰附会,文人宴集题咏,山前山后遂有赵云栓马汉柏、静照点示唐楠和“祖师洞”“紫云洞”“皇姑洞”“七佛洞”“道士坪”“打儿包”“风动石”“晒肠石”“金刚池”“照月池”“万年池”“杨柳池”“祖师足迹”“石合楠生”“东坡七绝”诗刻“云顶山”“云出天表”等历代游客题记和“深恨陆羽等不一履其地”的南山泉以及至今“池水尤黑、挹之则清”的张僧繇“洗墨池”等名胜古迹。山上除慈云寺外,周围又有寺庵四十一处。几经沧桑,清代仍保留有东映寺、常乐庵、香林寺、居禅庵、文殊院、飞龙庵、万年寺等寺院。全山磴道盘纡,曲径通幽,与小云顶山天然林区和观音寺连成一片,冈峦毓秀,翠黛参天,岚光云影,沁人心脾,“云顶晴岚”不仅名列金堂八景之首,而且云顶山寺已成为川西名刹。香客八方来朝,游人络绎不绝。于右任、张大千曾为殿堂题匾额,为山寺增色不少。

04

西川第一禅林——昭觉寺

千年古刹昭觉寺位于成都市北二环路外动物园背后的青龙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寺内松柏参天,翠竹掩映,郁郁葱葱地拱卫着巍峨雄伟的殿宇。古刹红墙碧瓦,绿树掩映;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殿堂辉煌,寺院肃穆;香烟缭绕,□幡飘拂。千余年来,昭觉寺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高僧辈出,代不乏人,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过突出贡献。至今,日本和东南亚的不少禅宗寺庙还将其视为祖庭,著名高僧圆悟禅师所写的《碧岩录》、《圆悟心要》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

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唐朝贞观年间,改建为佛刹,名建元寺。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唐代高僧、禅宗曹洞宗传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他兴工构殿,扩建寺庙,并奉旨改寺名为“昭觉”。休梦禅师在昭觉寺住持23年,他严峻机悟,启人思维,曾应召为僖宗说法,僖宗赐他紫磨纳衣三事,龙凤毯一件,宝器盛辟支佛牙一函。五代十国时,战乱迭起,昭觉寺仅存“房舍五间,田土三百廛”。后殿堂衰颓,寺庙荒芜。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梦法师五世法嗣延美禅师住持昭觉,用了30多年的时间进行全面修复,殿堂房舍增至300余间,建有大雄宝殿、唱梵堂、罗汉堂、六祖堂、翊善堂、列宿堂、大悲堂、轮藏阁等主体建筑,塑像、画像、碑记、寺额等恢复旧貌。寺内经济实力雄厚。李畋《重修昭觉寺记》中载道:“供食之丰洁,法席之华焕,时一大会,朝饭千众,累茵敷座,未有一物,爰假外求”。宋神宗元丰末年(1085),禅宗临济宗禅师纯白任昭觉寺住持,开堂说法,从者甚多,被称为“西川第一丛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及南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年),圆悟克勤(原号佛果克勤)两度住持昭觉寺,绍兴五年(1135年)在昭觉寺圆寂。至今寺内尚存圆悟禅师墓。圆悟克勤所著《圆悟心要》、《茶禅一味》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日本人至今把《茶禅一味》尊为茶道至宝。

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蜀献王迎接智润禅师任昭觉寺住持,并扩建寺庙。清康熙二年(1663),丈雪法师在此结茅禅居,筹款重建,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圆觉殿、天王殿、金刚殿、说法堂、藏经楼、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康熙十二年(1673),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又继建先觉堂、御后楼、五观堂、客堂、钟鼓楼及寮房300余间。佛冤还受清朝政府派遣,深入阿坝、松潘等藏族地区传佛近6年之久,受到藏族群众的尊敬。回川时,藏胞送他乳诲(椰飘)一支、念珠一串。回昭觉寺后他把它们悬挂在大雄宝殿上,以示友好。康熙四十一年(1702),佛冤年迈时,派弟子去松潘迎请藏族格西竹峰入主昭觉,成为修复后的第三任方丈。竹峰在寺内设密坛,供蒙藏族喇嘛僧人修持密法。直至今日,藏僧来成都大都住在寺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赐昭觉寺“法界精严”匾额,并题五言律诗一首赞之:

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香气飘金界,清阴带碧空。霜皮僧腊老,天籁梵音通。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

1919年,朱德曾在昭觉寺避难,与当时方丈了尘法师相交甚深,他住在寺内的八仙堂,离寺后曾赠“应世人间”匾额给昭觉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多次赠兰花等物予寺。

近代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在昭觉寺住了4年,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也给寺内留下了不少珍贵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昭觉寺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方丈慈青任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并当选为人大代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僧人们推选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清定法师担任昭觉寺方丈。从1984年起,昭觉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维修了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地藏殿、观音阁、御书楼、韦驮殿、藏经楼、五观堂、石佛殿、普同塔、先觉堂等殿堂楼亭。天王殿内,新塑了弥勒佛、四大天王像、木雕接引佛像。观音阁内,塑了三大士、四祖师及壁塑十八罗汉漂海像。韦驮殿中,供奉着地藏、韦驮和十二圆觉像。先觉堂,供奉本寺开山祖师破山、圆悟、丈雪法师塑像。藏经楼,供奉玉佛像,珍藏经典、文物。

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昭觉寺重建大雄宝殿。1991年5月21日,隆重举行了重建大雄宝殿暨佛像开光典礼。重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8米高的汉白玉雕塑三身佛像。当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边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表示光明遍照,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就是佛身。右边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即能仁寂然,随缘教化各种不同众生的佛身。三身佛两旁侍立着高达3米的阿难、迦叶立像。大殿两侧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昭觉寺巍峨的殿堂、精美的佛像和法器、碑碣等,都赢得了国内外游人香客的赞誉。

05

法相数度重光——宝光寺

宝光寺在新都城北宝光街,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禅宗寺院,故又称宝光禅院。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初名大石寺。1996年从寺内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表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这里已经叫宝光寺了。寺中的佛塔,名叫宝光塔。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宝光寺难免劫难,宝光塔也被摧毁。唐大中元年(847),宝光寺得以恢复,但宝光塔尚未重修。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881年1月8日),唐僖宗李儇在500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同年五月(881年7月)唐僖宗路经新都,曾驻跸于宝光寺。后在寺后修建行宫。据传,有一天崇信佛教的唐僖宗到寺中散步。忽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随行高僧悟达国师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塔下地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13粒,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扩建佛寺,重修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悟达国师被尊为唐代该寺的开山祖师。

宋代,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11代祖师佛果克勤(即圆悟国师)开法于成都昭觉寺。大观三年(1109)住持宝光寺,拓展寺院规模,请宋徽宗敕赐宝光寺名大觉寺。史载:“宋圆悟禅师修持说法,接众数千。”使此寺进入宋代的极盛时期。

元代,寺庙一度残破。明初,石子美等人捐资培修,复名宝光寺。永乐十一年(1413),心空和尚在寺内建造尊胜陀罗尼咒石经幢,后来寺庙毁于火灾。明正德年间(1506—1521),宝光寺经当朝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翰林院修撰、新都状元杨升庵父子二人捐修,殿宇备极宏丽。

宝光寺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遭到毁损。清康熙九年(1670),四川梁山县双桂堂破山和尚派他的弟子笑宗印密禅师来到宝光寺,在新都县知县毕成英及地方缙绅的支持下,剪荆伐棘,重兴道场,被称为清代宝光寺中兴第一代老和尚。从康熙到光绪的200多年间,由于不断培修扩建,宝光寺一跃而起,与成都文殊院、昭觉寺、草堂寺并列为“成都四大伽蓝”。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寺并列为长江流域的禅宗“四大丛林”,即所谓“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是也。

新中国成立后,宝光寺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1954年以来,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宝光寺视察,对寺内文物保护给予高度评价。2001年6月,宝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光寺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紫霞山依次而立,两侧有双石狮、钟鼓楼、二牌坊、东西廊庑、东西方丈相对称,另有16座四合庭院相连接,共施石柱400余根,结构谨严雅致,显示出我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庄重和雄伟。寺院各殿堂共有佛、菩萨、弟子、金刚、天王、罗汉、祖师及护法神像632尊。殿堂檐拱间的雕刻、屋脊上的陶塑细微精巧,形态逼真,反映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此外,客堂、斋堂、禅堂、戒堂、法堂、祖堂仪轨具备,寺周林园竹木葱茂,花木扶疏,展现了中国佛教禅院的整体风貌。

宝光寺内东侧还有一座自成体系的净土宗寺庙——净土院,可称为“寺中之寺”。其中轴线建筑依次为照壁、寿佛殿、极乐堂、念佛堂。寿佛殿相似于禅院的弥勒殿,但两边塑的不是东南西北四天王,而是地水火风四金刚;中间塑的不是弥勒佛,而是无量寿佛。这种寺庙布局在中国佛寺中是罕见的。

宝光塔初建于唐代,屹立在寺院中心,展示了我国现已不可多见的早期佛教建筑“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格局。

罗汉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是我国现存罗汉堂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此堂为抬梁式木石结构正方形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平面为“田”字形,内有塑像共577等。“田”字中央矗立着一尊高达6米的四面观音塑像,五百罗汉都围绕“田”字,一明王、二诸天、三身佛、四菩萨、十八罗汉、四十祖师和济公和尚则居于“十”字之上。而五百罗汉中,又有清代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据说他们是第295位闻夜多尊者和第360位直福德尊者转世的。

罗汉堂塑像,每尊高约两米,全身贴金彩绘,形象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其面容有胖有瘦,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喜有忧;其姿势或合掌参禅,或跷腿抱膝,或张口振臂,或闭目托腮。有些塑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夸张,想象丰富:有长三个脑袋的,有生五只眼睛的,有掰开脸壳见真面的,有扒开心胸现佛祖的。有些塑像,则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动作情态真实细腻,生活气息浓郁芬芳,再现了古代社会的人物风貌。罗汉堂塑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具有很艺术价值的清代塑像群。

我国的佛寺,一般只有佛、菩萨、罗汉、天王、金刚及历代祖师像,但宝光寺与其他佛寺不同,这里的山门殿还有明代新都人杨廷和、杨升庵父子的塑像。杨廷和(1458-1529)捐资为家乡筑堰开渠、维修城墙、重培宝光寺等,做了许多好事、善事。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杨廷和长子,23岁中状元,学问渊博,文才横溢,一生坎坷,著述为明代第一。清道光十九年(1839),家乡人民在宝光寺山门为他们父子造像,并在桂湖修建升庵祠,以缅怀这两位具有历史功绩的地方名人。

06

女皇故里流芳——皇泽寺

皇泽寺,原名利州西佛寺,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城区嘉陵江西岸的乌龙山脚下,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佛教僧侣及信众的活动场所。唐时,女皇武则天出生于利州(广元),她感念家乡,桑梓情深,特捐施脂粉钱维修,并赐该寺“刻其真容”供奉。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义,遂名为“皇泽寺”。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既供佛祖的寺庙。也祀女皇。现在,寺内保存着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54窟,1203躯,及武则天真容石刻造像、广政碑、宋墓石刻、蚕桑十二事图、近代红军石刻标语碑林等。皇泽寺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一座颇具特色和魅力的博物馆。

则天殿,位于皇泽寺内的中心建筑大佛楼下层,是皇泽寺的中心景观,始建于唐,历史上曾称为“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殿内端坐着金身武后石刻圆雕像,头戴饰有坐佛的宝冠,胸饰璎珞,半臂披帛,双手交叉于腹前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下着裙,披覆于方形莲花石座上。冠服、坐式,一如比丘尼,面相宽额广颐,与史籍记载吻合。

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曾专门为皇泽寺题写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的评语。郭沫若先生也专门题写了一副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这些手迹已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于博物馆内。

皇泽寺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分布在寺内依山东壁脚下崖面上,大小窟龛54个,造像1203躯。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盛于初、盛唐,唐以后逐渐成为武后专祀之庙,不再继续开龛造像。

主要龛窟有:中心柱窟,又称支提式窟,位于大佛楼中层南侧。开凿于北魏晚期,初唐略有改雕,是皇泽寺现存最早的一窟,窟室三壁开龛,中央凿中心方柱直通窟顶,三壁之龛所表现的是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雕刻精细,结构巧妙,手法古朴,是不可多得的早期石窟艺术。

五佛窟,位于皇泽寺五佛亭上层。开凿于隋代末年,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主像,后壁浮雕双树及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像。雕像采用疏密相间的手法,刻出薄薄的衣纹,轻轻贴在修长的躯体上,隐约透出肢体的舒展健美,仿佛才从清清的水中走出,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古代艺术中所谓“曹衣出水”的风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大佛窟,位于大佛楼上层。开凿于初唐,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护法像。外侧为头冠饰宝珠的大势至菩萨和头冠饰化佛的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观音三位又称“西方三圣”。

皇泽寺内保存了一组完整的“蚕桑十二事图”。它镶嵌于五佛亭北侧廊内石壁上,由14块石板组成。“十二图”以“蚕神”马头娘倚马思蚕作首图,具体展现我国清代培育桑树的经验和养蚕方法,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从采种育桑到养蚕缫丝的全过程,可谓匠心独运。有的农业大学已将它作为教学材料引用。

皇泽寺南端,有一座占地3亩多的仿古建筑,这就是“红军石刻标语碑林”,1980年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题写了“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匾额。

皇泽寺博物馆馆藏和出土文物上千件,囊括了新石器细石器文化、战国巴蜀文化、唐宋瓷器、明清字画等,尤其是地方气息浓郁的“宋墓石刻”,娟美的清代“嘉陵流香”兰草碑,颇有气势的大元帝国遗物“广元府记碑”等,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广元市的人文旅游资源。

07

西来第一禅林——广德寺

古朴宏大、享誉古今的十方丛林——广德寺,坐落在四川省遂宁市西城区之卧龙山麓。

寺庙始建于唐初,原名石佛寺,继名保唐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释在无住持阐教,并上京城长安讲经说法,被誉为国师。大历十三年(779)六月,代宗皇帝敕赐“禅林寺”名,赐无住紫衣,谥为“克幽禅师”,又令大书法家颜真卿书题匾额,寺风大振,声名远播。尔后,唐德宗赐名“善济寺”,唐昭宗赐“再兴禅林寺”,宋真宗赐“广利禅寺”,明武宗赐“广德寺”(1513),寺名沿用至今。广德寺先后受唐、宋、明三朝皇帝11次敕封,获此殊荣,皆因广德寺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清朝道光皇帝□宁御书“历朝敕赐”匾额,立于寺内哼哈殿,可惜“文化大革命”以后难寻其踪了。

广德寺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规模宏大有。中轴线自下而上耸立着山门、哼哈殿、圣旨坊、天王殿、大雄殿、玉佛殿、藏经楼、七佛殿、毗卢殿,共九重,加上侧翼排列有序的殿堂楼阁达29座,占地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其中以明代建筑为主体的古建筑达8000余平方米(明代建筑面积属全省之冠),核心建筑物大雄宝殿之石柱滚龙栩栩如生,庄严宽敞的大殿侧壁分布18罗汉,慈祥的金衣玉佛端坐正中,宋塔、宋碑、宋赐玉印、明阁、明碑、明坊、明赐玉印、清碑、清代玉佛及近百幅诗词歌赋、楹联匾对等稀世珍宝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广德寺是广大信众进香礼佛的圣地,也是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古代黄庭坚、吕纯良等曾瞻仰、题书广德寺;当代郭沫若、胡耀邦、钱伟长等领导及许多台、港、澳同胞和国外友人也曾前往参观览胜。

08

中川第一禅林——圣水寺

坐落于四川省内江市城郊的圣水寺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年~873年。宋代初,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宋末更名为“圣水寺”,为内江十二境之一。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通州巡抚李钦在寺内题有“圣水灵湫”四字。

圣水寺在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得到修复,现藏经楼部分,即为兴慈禅院旧址,后来屡经增修,而以清代康熙时可见和尚主持的工程规模最大。圣水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50余人。全寺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五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

圣水寺现有石刻67龛、450余尊,从年代可分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从内容上看,有阐释教义的,有弘扬佛法的,有教化众生的,有启迪人们发愿祈福的;从题材上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其中千手观音石刻造像,高宽各8米,面颐丰满,体态健美,结构协调,代表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风范。圆觉楼里的十二圆觉像,装饰华美,璎珞缀身,雕工细腻,代表了宋代石刻造像风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以及藏经楼前经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圣水寺的书法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明代的“名相大儒”赵贞吉所书“圣水寺”和“书圣水岩石”豪情奔放,飘逸俊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圣水寺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几位高僧大德,他们是丈雪、默野、可见、清德禅师以及王恩洋居士。

丈雪,蜀中诗僧,生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康熙三十四年圆寂,有《锦江传灯录》、《青松集》、《耆老篇》等著述传世。他是继唐神秀、慧能之后,蜀中禅学一脉宗师,对四川佛教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默野和尚,生年不详,清雍正初来圣水寺。他写的那副“不可说不必说默而识之真智慧,无幻相无呆相僧者净也极空明”的楹联意蕴深长,令人久咏,解者不衰,成为蜀中楹联绝唱。乾隆五十八年,默野在圣水寺中,以炭书四句诗于地:“天地中空日月明,无人不向此间生。从今撒手西归去,免得拖泥带水行。”书毕,端坐圆寂,然肉身不化,干瘦不枯,后人崇敬者众,香火不断。

可见和尚是今江苏溧阳人,属梁平双桂堂破山祖师的弟子,清康熙年间只身来到圣水寺,率领众僧,历经艰辛,修复了早已破败的寺院,并开期传戒,使圣水寺达到极盛,跻身于四川八大丛林之列,常住僧伽120余人。其时,寺内树木参天,临沱江一面楠木成林,后山古柏森森,香火鼎盛。

王恩洋居士是我国佛教界著名学者。1942年,他来内江圣水寺开坛讲学说法,并与内江一些知名人士积极筹备“东方文教研究院”。1944年,在其他几位居士的支持下,该院建成,次年开学。研究院共分为问学部、研究部、修学部和函授部,学者甚众。如今中国西南、港台许多地区的大德高僧当年都是王恩洋居士的学生,他有几十万字的著作散见于世界各地,许多文章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清德上人,1925年生于四川资中县。1945年在四川彭县九峰山海会堂出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曾任圣水寺方丈、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雅安荥经县云峰寺方丈、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省、市政协委员。数十年来,清德和尚笃信佛教,钻研佛学,矢志不渝,深得佛门弟子的爱戴和三宝弟子的敬重。1986年来内江圣水寺后,他积极协助宗教部门落实宗教政策,四方筹集维修寺院资金,为圣水寺的修复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受到省、市政府和宗教部门的表彰,还先后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进行了友好交流。

同类推荐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图解心理学

    图解心理学

    心理学是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不管是消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还是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是进行疾病的治疗,心理学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益处。因此心理学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它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对它进行了解和学习。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前言马斯洛指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财富全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积极心态。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并由那些以积极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心态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败,不要因为你的心态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同一件事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结果则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
热门推荐
  • 末世溯源

    末世溯源

    地球上有太多未解之谜,而这些谜团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好物阁

    好物阁

    难道是功法太强?渡劫时竟然直接劈开虚空!带着残破的身躯来到地球,真是一个新世界啊!还有很多新的人!
  • 顾少千金要不要

    顾少千金要不要

    离别多年,突然在报纸上看到初恋男友订婚的消息,像不像小说里的狗血剧情?一份文件的出现,将原本已经平衡的三人关系彻底打乱,文件的内容是什么?曾经让她的家支离破碎的人到底是谁?当谜底被揭开后,苏小北将在二人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
  • 硝烟飘过青春的岁月

    硝烟飘过青春的岁月

    她不由自主的看了看那些鸟儿,脸上微微泛起了红润,手里拿着的一张信纸在微微的颤动。远处,一辆吉普车停在状元亭边上,里面坐着俩个身穿黑色便服,肩上都跨着盒子炮的年轻男子,眼睛不时的看着情人阁这边的一对年轻人。
  • 无尽纪元之地球崛起

    无尽纪元之地球崛起

    时间法则,凌驾在所有法则之上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永恒只有时间,在时间法则面前一切皆如蝼蚁,一切终会消亡,出身于豪门的张凡在机缘巧合下踏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大道,于无法中崛起,炼体境、炼气境、炼神境、炼虚境、神境、域神境、界神境、主宰、宇宙之主......这并没有到达终点,终点在哪没人能知道,他经历超大史诗级历程,用无尽纪元去追寻更高境界和时间法则的起源及尽头……
  • 校园之护花高手

    校园之护花高手

    他,从某特种部队回归到繁华都市,偶然之下进入校园,成为一名学生,但也同时成为一名护花使者,在这座都市里,遇到各种绝色美女,校花,美女总裁,警花,千金小姐,院花,为了保护红颜知己他舍身犯险,进入到了一个他不曾想象的修真世界,最后他成为了邪恶势力都恨之入骨的头号敌人,他的名字就叫做凌枫
  • 谜案奇记之兄弟侦探

    谜案奇记之兄弟侦探

    本小说以不同的叙述形式,记录了兄弟二人在学生时期的侦探历程,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刻画细致,并且有较大的推理教育意义,人物间的对话多口语化,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
  • 云行记

    云行记

    乘云飞去空万里,看沐风雪雨迷蒙。阴阳轮转日月明,却道庸人山间梦。劫数席卷而来,时百家分崩,神道殒灭,天地混乱失序,人间事是苍茫,万载之后,风云再起,劫数再现,谁才是应劫之人?
  • 十二色水晶

    十二色水晶

    十二是天物轮回之数,十二也是星宫稳定之数。面对即将到来的毁灭性的资源之战,盘古界的界王裂炎不得不依照神的旨意去寻找优秀的十二水晶战士。为此,地球上的小女孩儿墨瑶糊里糊涂的成为了盘古界的王妃,她是否愿意接受这神圣的使命?又是否能成为优秀的十二水晶战士?十二色水晶会知道。
  • 怎奈星月梦

    怎奈星月梦

    星族的公主居然爱上了一个普通人类,然而就在自己将贞洁献出后,这个人居然不见了,就在此时,月族的王子居然醒过来了,并且与自己成婚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