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在我国的24节气里,每年10月下旬都有“霜降”。事实上,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在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形成的白色松脆冰晶。霜是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
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时,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就有温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时,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析出。如果温度在0℃以下,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因为云可以阻碍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所以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另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一般来说,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简单地说,同一种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表面积相对大的容易形成霜。例如,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而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则有一定好处。
趣味链接:霜重见晴天
冷空气来临时,温度急剧下降,却很难看到霜。等寒潮过去,风停云开,阳光和煦,天气就要回暖了时,清晨的地面上、屋顶上、枯黄的小草上,却处处会出现霜。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寒潮刚至时,虽然寒风刺骨,可是大风阻碍了霜的形成。等冷空气过后,风小了,云开了,地面能充分冷却,霜就出现了。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团控制的时候,所以往往会维持几天好天气。这就是我国农谚所说的“霜重见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