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400000004

第4章 百日和尚

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留学回来,居住在上海,留学后他的绘画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西洋绘画讲究扎实的造型基础,使大千受益匪浅。然而,大千对中国传统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回到上海,他受聘于教会的学校讲授绘画。每开授课之余,他认真研习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讲究书画同源,尽管他的书法有了一定的造诣,但他仍感不足。

后来张大千经人介绍拜书法名家曾熙为师学习书法。曾熙是湖南衡阳人,字子辑,别号农髯。善写隶书、篆书和魏碑各种字体,为人朴实,广游泛交,在当时的上海有较高的声誉。大千拜师后,曾熙非常喜欢这位二十岁的年轻后生。

“正权,你既拜我为师,且喜欢国画,就得认真地学习书法,书画同源,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确实,书、画二者在运笔手法上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远古时期殷墟文字和甲古文字属象形文字,也是绘画的雏形,有成就的国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功力出众的书法家。随曾先生学习一段时间,大千发觉书法里面的内涵很多,自己虽曾习过楷、草、隶、篆各体,但仅仅是书法皮毛,未得其精髓,从此他开始刻苦学习书法艺术。

有一天师生谈论完书法,又扯起了家常,大千从百日师爷讲到渡洋求学,接着又讲起母亲生大千时的故事。

大千的母亲怀大千时,有一天晚上睡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位银发老者牵着一只黑色的小猴路过张家门口,张母见这只可爱的猴很是喜欢,就多看了几眼,老者见此情景就说:“你既爱它,就送给你。”大千的母亲非常高兴,向老者施礼致谢,小猴子见了张母就爬到她身上。不久,大千出生了……

曾先生听了这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沉吟了半天,说:

“正权,既然有这个故事,你恐是黑猴转世,本师给你起个学名是‘猿’的异体字,因你在兄弟中排行在后,又名‘季爰’。”

日子久了,大千觉得书写不方便,就去掉“犭”字旁,张爰由此得名。从此张大千爱猿、画猿、养猿,而且刻了一方变了形的“爰”字印章,就像一只仰头翘尾抬头望月的小猴。

大千一生第一爱书画,第二就是爱看戏。他小时就特别喜欢川戏,然而上海没有川戏,他就去看京戏,听评弹。

这一天,大千在老师家写了一整天的魏碑,到了掌灯时分,大千的戏瘾又发,他溜出了老师家,走进了戏园,这出戏是谭少山的《马鞍山》,讲的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结为知音,相约一年后马鞍山上再会,想不到俞伯牙一年后赴约,却看到钟子期的父亲给儿子上坟,俞伯牙大叹,子期一去,这曲高山流水谁还是知音?于是悲痛欲绝的俞伯牙摔琴报知音。大千被剧情深深地打动。散了戏,大千边走边想,自己也很伤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钟子期父亲钟元甫的唱段:

人老天儿甚惨凄,

似狂风吹散了满天星。

黄梅未落青梅落,

白发人反送黑发人……

不知不觉回到了老师的家,他止住了声音,轻轻走进院门,见老师屋里的灯还亮着。

“季爰,你回来了,到我房里来一下。”

曾先生在书房里叫大千,他非常紧张,心想要挨骂了,于是蹑手蹑脚走进屋去。

“刚才去听谭少山的戏啦?”曾先生问道。

大千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接着曾先生说:

“少山善铜锤花脸,戏实在是好,特别是他的唱念做打,妙不可言。同我们习书法一样,有神气相通的地方。常听他的戏,品味其中的奥妙,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很有帮助。”

大千似懂非懂地听着。

“戏曲与书法、绘画同属艺术的范畴,它们有共性的东西,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互补。”

“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从此提高了草书的艺术。”

晚上大千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想着先生语重心长的谈话。自己以前虽然喜欢戏曲,但不得其中的奥妙。今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从此,他更加细心地品味着生活中与艺术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书画水平。

从此以后大千经常去看戏,有时和曾先生一道,有时同朋友一起去,他总爱说:“我是奉旨看戏,名正言顺。”他也同许多著名的戏剧艺术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如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俞振飞,而且有的成为世交。如张大千因欣赏梅兰芳大师的表演艺术,曾为他画《梅兰图》,后因战乱而遗失。1981年,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去香港演出,请友人求张大千补画《梅兰图》,大千念梅大师早已长眠九泉,十分哀痛,看了葆玖的演出录像,非常高兴,称赞他“颇有父风”,并要了梅葆玖戏装、便装照片,然后画了一幅《梅兰图》,左边一枝高洁淡雅、芬芳多姿的梅花,右边是一束挺拔秀丽、青翠欲滴的幽兰。右上提笔补写一首浣溪沙,盛赞梅大师的高风亮节。他写道:

三十三年前,在上海……湖帆先写幽兰一握,畹华为补梅花,乃索予倚小令题之,稚柳且为点易数字,畹华携归缀玉轩。项者,其公子葆玖莅香江,至此画已成陈迹,不在人间矣;其尊人与湖帆俱相继弃世,倩友人要为补写。葆玖考思如此,畹华当含笑九泉。而予车过腹痛,老泪纵横矣。

感慨万千的文字,读来感人至深。梅葆玖更视《梅兰图》为至宝,因为这幅画凝结着一段张大千和梅兰芳两位大师的珍贵友情。

大千在曾先生处练书法、习诗文半年有余,忽然一天,有位同窗急急忙忙跑到曾先生的书房,向他陈述一个惊人的消息:

“曾先生,张爰当和尚去了。”

“什么,季爰出家?”

曾先生吃惊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书从手中滑落到地上。过了一会,他才从惊魂中清醒过来,气呼呼地说: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是的,这个颇被老师欣赏、勤学上进的学生,不辞而别,出家当和尚去了,这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像晴天里的霹雳、黑云中的闪电,大家都被惊呆了。

“他鬼迷心窍。”曾先生在屋里踱来踱去,一股莫名其妙的茫然与失望涌上心头。大千是一个天分极高、肯下功夫的学生,所以曾先生格外地看重他,希望他日后有所作为,想不到……曾先生大叹一声:

“想不到他竟辜负了我一片苦心。”

事情是由大千未婚妻的突然病故而引发的。大千的未婚妻就是他的表姐,叫谢舜华,比他大三个月。他们的感情极好,可谓青梅竹马,可惜在大千日本留学期间谢舜华不幸早逝。他本想回内江老家祭吊,可是又逢张勋率领“辫子军”在北平拥下台的皇帝溥仪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群起讨伐,兵荒马乱,张大千没有回四川,从那以后他感念和表姐的感情,想终生不结婚。虽然大千家里信奉基督教,但他自己却对佛学非常感兴趣。

大千虽在曾先生处研习书法,但内心总是难以平静,思前想后,决定放弃红尘,皈依佛门。他选定了松江的禅定寺。住持逸琳法师非常喜欢这个留过学、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的小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

“你即皈依佛门,应给你起一个法号。”

逸琳法师手捻佛珠,双目紧闭,片刻大师睁开眼说:“大千,大千如何?大千语出何处?”

大千毕恭毕敬地回答:“语出佛家经典《长阿舍经》中‘三千大千世界’。”

“是何意?”法师又问。

“佛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再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则为大千世界。”大千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本法师为何将你法号名为‘大千’呢?”

“世界无量无边,宏广微深,千差万别,包罗万象。法师告诫弟子,要胸列万物,观广探微,将己之大千世界,融入世界大千世界,再将世之大千世界,返回己之大千世界。”

“善哉。”法师被这位博学多长的小和尚的学识所折服。接着法师又说:

“佛经中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世间和出世间虽广大无边,但只要摒除杂念,一心一念,就可一念三千。”

多么神奇的大千世界,多么纷纭复杂、丰富深广的三千大千世界!它却可以包含在一个人精诚专一、锲而不舍的一念心间。从此,这个由父母取名的张正权,又名爰、季爰,现在又有了一个法号“大千”,后来他将自己的法号作为号,别号大千居士。

夜深了,禅室里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谈兴正浓,他们的话题从佛学又转到了书法绘画上,逸琳法师不仅在法学方面有高深的修养,而且通晓书画。大千同法师从吴道子的画钟馗讲到唐寅下狱。传说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一次生病,怎么也治不好,忽然一天夜里,唐玄宗梦见两个鬼,一大一小,小的身穿绛色衣服,光着一只脚,另一只脚穿着露脚趾的鞋,腰间插着一把竹骨纸扇,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奔跑。大鬼戴帽子,穿黑衣,露一只胳膊,穿一双靴子,捉住小鬼挖出眼睛吃了下去。唐明皇问大鬼:

“你是什么人?”

大鬼回答:“臣钟馗,即武考落第之人,誓为陛下除天下妖孽。”

唐明皇醒后,觉得病情大有好转,于是召来当时著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境告诉了他,命吴道子把钟馗画下来。吴道子回去以后,反复琢磨,待构思成熟以后,一气呵成。唐明皇看后非常高兴地说:

“你的画和我的梦中情况完全吻合。”唐明皇非常高兴。

唐寅下狱讲的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1470-1523),字伯虎,二十九岁以应天府第一名解元的身份参加京城会试,途中与江南富豪子弟徐经(徐霞客的祖父)同船,因此二人结为朋友。在京会试时,徐经贿赂主考官的家童窃得试题,告诉了唐寅,并请唐寅为他起草作文。事情败露后,二人被捕入狱,供认不讳。出狱后,因唐寅还是应天府的第一名解元,被发往江南为吏。唐寅无心做官,回到老家江苏吴县,遭到社会的讥笑。从此唐寅玩世不恭,以发泄胸中的愤懑。前则故事讲作画时要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才能画得准确、生动、自然。后则故事,告诫大千为人要忠厚、老实,不能弄虚作假,贻人口实。

从此在这个清静无为的佛家寺院里,大千继续习诗练字。起初他还能根据佛经,崇奉释迦牟尼的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并沉浸其中,浑然忘我,出家前那种心绪也渐渐平息了。

转眼三个月过去,一天师徒二人谈诗论画,不过大千的心境已没有往日恬静了。最后法师话题一转说:

“大千,半月以后,佛门声望最高的谛闲法师要在宁波观宗寺举行一年一度的剃度大典,时机不能错过,你快去求戒,方能算真正的佛门弟子。”

大千遵从师命由松江化募到了宁波,观宗寺的知客僧对大千这个野和尚闭门不纳。大千回到客栈想办法,他提笔给谛闲法师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谛闲法师正在闭关,外人不见。大千这封信传给谛闲大师后,法师马上回信让大千去见他。大千第二次来到观宗寺,知客僧一看又是前几天来的那个野和尚,上前拦住大千不让进,说道:

“你这野僧人也太不知趣,又来找麻烦。老法师正在闭关,别说你这毫无名分的小和尚,就是白马寺的住持也不见。”

大千听了笑着说:

“是方丈请我来的。”

知客僧一听这小和尚口气太大,一定是他自己胡编的,就是不让他进,大千没有办法,从怀中取出老法师的信,他们无话可说,才让大千进门。

谛闲法师让大千来是看了大千的信,认为字里行间颇有灵性,是个人才。见了大千他更是非常喜欢,两人在一起天天谈经说法。大千虽说是按师命来观宗寺求戒,但临到烧戒时,大千又怀疑了。

一天,大千与谛闲法师论辩,大千说:

“佛教原本没有烧戒这个规矩,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也不兴烧戒。烧戒是梁武帝创造出来的花样,梁武帝信奉佛教后,大赦天下死囚。赦了这些囚犯,又怕他们再犯罪恶,才想出烧戒疤这一招来,以戒代囚。”

大千慷慨陈词,据理力争,接着大千又说:

“我信佛,又不是囚犯,何必要烧戒?不烧戒,也不违释迦祖师的本意。”

老法师身子轻轻一颤,迅速抬起眼皮,上下打量这个年轻的和尚,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找他的真正原因。他活了七十多岁第一次遇到这样胆大妄为的谈话。

“罪过,罪过。”老法师又说:

“你既是在中国,就应按中国佛门规矩行事。信徒如野马,烧戒如笼头,上了笼头的野马,才能驯成良驹。”

大千一听又反驳道:

“有不需笼头的良驹,难道您老人家就不要么?”

老法师听后笑而不答。

大千年少气盛,谛闲老法师非常耐心地听大千对他的陈述。大千又口出妄言说:

“您老人家是当代高僧,可是我已得道成佛,只是您不知道。”

“强词夺理。”老法师说。

辩论了一夜,并无结论,老法师没有答应大千可以不烧戒,那天是腊月初八,第二天就要举行剃度大典。大千实在想不通,也不甘心烧戒,第二天,大千像一匹野马,逃出了观宗寺。

大千虽然逃出了观宗寺,但是没有还俗,大千只是不想烧戒。禅定寺他是不能回了,不然逸琳法师是饶不了他的。没有办法,大千打算到杭州的灵隐寺投奔一个认识的和尚。

到了西湖边,要渡船才能到岳王墓,渡船钱要四个铜板,大千一摸口袋只有三个铜板,他以为船家对出家人能客气点,上了船,大千就对船家说:

“我的钱不够,请发发慈悲。”

哪晓得船家不但不慈悲,反而开口就骂:

“我天天摇船摆渡,你们和尚天天渡来渡去多得很,如果个个都要我慈悲,我岂不要喝西北风。”

大千忍气吞声,心想:既然做了和尚,还争什么?到了岸上,把所有的三个铜板都给他,只差一枚铜板,他肯定会高抬贵手,让自己走。没想到,到了对岸,船家不干,反而一把抓住大千的僧衣破口大骂:

“你这个野和尚,坐船不给钱。”

大千本来就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捉过鬼,当过土匪的师爷,哪能受这种委屈?一听船家出言不逊,就恼火了。大千也毫不客气地回敬了几句。船家急了,上前把大千的僧衣给扯破了。大千一看,游方和尚没有僧衣,到哪儿去吃饭?他火冒三丈,与船家动起手来,厮打间船家用船桨来打大千,大千一怒之下夺下船桨,把他打倒在地。船家大叫救命,岸边上看热闹的人也大喊“野和尚打人了”,但是并没有人出来阻拦大千,大千一看人也倒地了,气也出了,扔下船桨向灵隐寺走去。

到了灵隐寺,住了一段时间,大千感到心中非常苦闷,就给上海的朋友写信,上海的朋友认为长期寄居西湖灵隐寺也不是好办法,建议他不妨到上海附近的庙里。大千一想觉得有道理,在上海附近可以经常与朋友接触,谈书论画,也免寂寞烦闷,就同意了朋友的建议。

不久上海的朋友来信说,已代他接洽了两处寺庙,大千可以寄住。他们也没有告诉大千是哪所寺院,只约大千某日坐火车到上海,他们到火车站接他,然后就去庙里。

那一天,大千如约到了上海,一下车大千就东张西望,找他的朋友,突然人群中有人抓住大千的肩膀,大喝一声:

“总算把你捉住了,看你还往哪里逃!”

大千回头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二哥善子。

原来大千被朋友们“出卖”了,他们不但没有接大千,而且告诉了大千二哥善子,所以在站台上他被二哥抓住了。从松江禅定寺到站台被抓,大千刚好做了一百天的和尚。

大千被抓的当天,就由二哥押回四川内江老家,刚一到家,大千就发觉情况不对,家里张灯结彩,贴着大红喜字,装扮一新。正在他疑惑不解时,四哥高兴地走上前来说:“恭喜八弟。”说着把他拉进屋里,换上新装,接着牵着连心红绸,拜了天地。进了洞房大千才知道是自己结婚,新娘名叫曾玉蓉,也是内江人,人虽不漂亮,但是十分的贤惠,对丈夫体贴入微。新婚燕尔,两情相好,这一年大千刚满二十一岁。

多年没有回家,大千看到家里变化了许多,三合院粉饰一新,门前的柑子树又长了许多。母亲也老了许多,父亲反而好了不少,但是变得爱絮叨,常常在大千面前诉苦:

“军阀混战,生意越来越难做。”

“那就不要开铺子,在家里享清福。”大千说。

父亲一听,瞪起大眼睛:

“关铺子?关铺子吃什么?还让你爹去给人家挑水,收破烂?”

事实也是如此,生意的确不好做。自辛亥革命以后,先是袁世凯窃国,全国掀起了二次革命,接着又是护国战争,再后来就是军阀割据,内江又是战略要地,每次战火都殃及内江。有时内江一年内几易其主,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如内江民谣所唱:

兵如梳,匪如锯,百姓如被篦子……

在家住了三个月,大千又要告别父母和新婚的妻子,重返上海。大千的心里想的是自己的事业,是书画,在小小的内江没有什么发展,要取得点成绩,还需出去闯世界。一听大千要走,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八儿,你才结婚几天,就要走,当新郎没有你当和尚的时间长,会让人家背后笑掉牙。”

大千也不作更多的解释,怕母亲伤心。

同类推荐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毛泽东生平全纪录》一书(上、下)为国内权威党史专家精心编撰,全方位、多视角诠释伟人的光辉的一生。此书是国内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图说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图书版本,部分照片系首度于国内外公开发表。本书由“红墙摄影师”吕厚民、杜修贤鼎力加盟,千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真实再现领袖们影像瞬间。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热门推荐
  • 青沫

    青沫

    女猪脚是个花痴.,可惜男生太冷淡.....
  • 明名臣琬琰录

    明名臣琬琰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印剑神

    雷印剑神

    七星宗杂役弟子陈天笑意外神秘雷印入体,从此一飞冲天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武道九重,神域天穹,整个世界开始暴走人若逆我,剑斩之;天若逆我,我就剑斩他个天翻地覆剑出风云动,雷啸九天寒剑逆天穹,雷霸九天,诸天万界,唯我剑神本文纯属热血爽文,绝无虐心情节,请书友大大们收藏推荐评论
  • 蟠龙剑仙录

    蟠龙剑仙录

    一部关于仙妖征战、天才成长、超级英雄的小说。兼有爱情、悬疑等元素。该小说特点是:情节发展环环相扣、强调戏剧冲突、有很强的画面感。很适合改编为影视剧,喜欢影视的书友应该会很喜欢。大卫本名叫张涛,是一枚影视编剧,有部自编自导的新媒体电影《诱惑单行道》,全网600多万的点击量,百度可以搜到。谢谢支持!
  • 盛宠宫心

    盛宠宫心

    一个他,冷酷腹黑却又处处护她周全。另一个他,温润如玉却又若即若离。她要选择谁呢?又何必要选?她靠自己的智慧,斗宫女,斗皇后,斗太后,斗命运!男人不是等来的,不是选来的,是靠自己的能力赢来的!她说,因为我不漂亮,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聪明,这样才不至于失身又失心,他说,因为我不温柔,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计谋,这样才能赢得天下赢得你!
  • 无限之船

    无限之船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在冥冥世间,欲达苦无渡,若有一艘下通黄泉,上穷碧落的渡船又该如何走到那无比飘渺的尽头。一群被未知空间征召的极限人类有多少能将这无限的可能握在手中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七宗原罪是否让他们动摇穿梭在无数耳熟能详的大电影剧情中,又充满着无限变数真想?真情?真爱?谁在掌握这永恒的刹那
  • 成神

    成神

    终我一生,宠你至死!哪怕你永远不会原谅我,不会爱我,我都愿意……宠你至死!从最低处爬起,一步一步,站到她心中的神坛之上,站到他的身边!
  • 沧海遗民剩稿

    沧海遗民剩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追妻:独宠冷相

    邪王追妻:独宠冷相

    春秋战国,强者存,弱者亡。她,灭门孤女,经历那年那夜的血雨腥风、忍受灭门之伤、失足之痛,浴火重生,开启复仇之路。没人知道那薄纱下是红颜倾城,更不会有人想到,她,罪臣之妹会是一国丞相;不良于行却撑起天下第一庄;素手巫医却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他,秦王皇子,纤尘不染,倾世之容,权冠天下,乱世棋局,皆在他运筹帷幄之中。美姬成群,却无一人能入其目,只一眼,却自陷芳华。当她遇上他,这天下的棋局又将如何变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