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者,先要教育自己。父母作为儿童的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该先接受教育,以便获得教育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成为真正具有职业父母资格的人。父母应该接受教育,这一理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由心理学家、心理医师阿德勒(A。Adler)及其同事提出。
一、父母教育资格: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只要有了子女,做了父母,就“自然而然”会教育子女。《礼记》中曾说过:“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先学习教养子女的知识才嫁人的。似乎教育子女没有什么学问,只要“能生”,就能教育,就具备了父母教育资格。不错,生了孩子,赋予了生命,从生理上讲确实已具有了做长辈的资格。但从儿童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看,仅仅具有生理资格的父母并不一定具备担任父母的教育资格。
父母教育资格并不是伴随着孩子出生,就自然而然可以获得的,它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学者凯利认为,人一生扮演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天赋的角色,二是获得的角色。父母的角色就是天赋的角色,这是人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扮演的,而获得的角色则是人们经过接受教育和职业训练后获得的角色,如职业角色。现实生活中,多数父母在强调自己做父母的资格时,往往强调的是父母的天赋角色,而忽视了做父母的也应该通过接受一些教育和职业训练,担当起一定的“父母”职业角色。
“当父母须接受教育”,这是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共识。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就坚决主张要对家长进行专门的教育,他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忽视这个最主要的教育”,并在其《教育论》中明确指出:“父母要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就必须具备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我国现代教育家鲁迅、陈鹤琴等也对为人父母要先接受教育进行了论述,近代,鲁迅先生第一次正式提出要专门为家长开办“父范学堂”来培养训练家长。陈鹤琴先生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也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即人们在做父母之前,就要学习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他专门谈了掌握做父母的学问的重要意义和做父母应该掌握哪些学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日益强调专业化的当代社会,从事一项职业之前,一般都需要经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而且只有拿到资格证、得到社会的承认之后才能取得从业资格。如果想当一名教师,需要经过多年系统的学习,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才能获得从业资格。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上岗”前,也需要进行“职业培训”,学习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如果不具备做父母的知识和道德,就不能“上岗”。传统的关于父母教育资格“不学而能”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在国外,做父母之前,一般都需经过培训,而且还需通过一定的考试,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做父母的资格才能做父母。如在美国当今社会,父母的资格就是要通过考试加以确定的,规定必须获得了学士以上学位的父母,才有资格担任自己孩子家庭教育的指导教师。如果想胜任父母的资格,还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在美国,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得到了充分重视。有47个州开办了“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专门培养“父母辅导者”,仅密苏里州就有8000余名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每月对本州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帮助父母解决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另外,美国还启动了一项学龄前儿童家庭指导计划,简称Happy(快乐)计划。该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父母每周接受一次专业人员的访问,每半月参加一次与社区其他父母的聚会,在沟通与交流中提高家教水平。
二、父母教育资格从何而来
既然父母的教育资格如此重要,人们自然会问,父母的教育资格从何而来?本书中认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亲职教育。
(一)亲职教育的内涵
“亲职教育”一词是由英文Parents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亲职教育的理念被西方诸国倡导,在德国称之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为“父母亲教育”。它指的是针对父母亲开展的专门化教育与服务,以帮助父母亲成为称职的家长。
我国台湾学者称为“亲职教育”,其含义是指协助父母获得称职父母角色的经验,同时亦包括协助那些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使他们做好准备,能更有效地担当父母角色。亲职教育涵盖了对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方面。“亲职”强调的是父母亲的职责,要求父母亲首先要学习“做好父母亲”,然后才是“教育好子女”。与此相应,“亲职教育”便是一种帮助父母亲自身成长的辅导与教育,它注重如何使父母亲具备扮演“好父母亲”的知识与能力,扮演好父母角色,来教养好子女,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导”这一概念,把它与“家庭教育”一词区分开来,特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此概念与“亲职教育”的内涵基本一致,区别之处在于:二者的工作对象不同,“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为家长,其中有儿童的父辈,也有祖辈;而“亲职教育”以父母为介入点,更能抓住儿童教养的核心。因此,本书借鉴并采用“亲职教育”这一说法。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何教育孩子”成为父母头疼的话题。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父母关注的同时,父母的教育技能却没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依然依靠着几乎是本能的和自发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实施亲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父母具有各种能力,即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以促进子女充分而健康地发展;了解父母的行为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以避免给予子女不良的影响;具备解决家庭问题和管理家务的能力,能有效处理亲子关系,并协助子女有效地解决问题;培养父母具有自然而稳定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对子女的爱心,并能接纳子女。
(二)亲职教育的内容
亲职教育的内容包括:在儿童发展方面,了解儿童发展常模,增进儿童生长与发展的方法;在儿童教养方面,探讨教养的内容、方法与态度对儿童可能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方面,提供多样性的亲子问题及子女所遭遇的问题,供父母分析、思考解决的途径,并提供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供父母参考;在沟通技巧方面,向父母提供沟通原则,供其学习并运用于家庭教育实践之中,以帮助父母表达对子女的爱与接纳;在心理方面,帮助父母学会在子女发生问题时给予适当合理的协助等。
(三)亲职教育的工作对象
亲职教育是对为人父母者所施予的一种专业教育,借以培养他们教养孩子的技能,并因此扮演称职的、有效能的现代父母亲角色。亲职教育归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其工作的对象主要有:
(1)准父母(孕妇夫妇)和前父母(新婚夫妇)。亲职教育对即将为人父母者实施教育,使他们在成为父母之前就树立较为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思想准备,避免将儿女作为其教育的试验品。
(2)婴幼儿父母。婴幼儿期是人的发展关键期,能否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关系到人的一生。而这一阶段又是父母育儿最困难的时期,尤其缺乏教子经验,帮助父母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才能使父母和其子女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3)从业父母。从业的父母在时间分配和精力的调配上常常出现问题,所以需要向他们传授一些提高亲职教育质量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教育子女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提倡和指导父亲参与教养工作。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导致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是由母亲来承担,而如今妇女就业已经极为普遍,但亲职教育的责任丝毫没有减轻,于是角色冲突、角色紧张成为许多母亲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子女的教养也因此深受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开始期望男性重视家庭并与女性共同参与儿童的生活,参与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参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提倡和指导父亲参与亲职教育工作,有助于减轻妇女的家庭负担、调整家庭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5)潜父母。笔者认为,亲职教育的工作对象还应该包括本专科学校的学生,即“潜父母”,他们是潜在的父母。在高校应该把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早期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营养学纳入必须课程,让这些将来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尽早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责任的重大,从容幸福地做父母。
(四)亲职教育的意义
美国教育家陶森(F。Dodson)曾经指出:“生育和抚育是两回事,生了孩子并不意味着自然地具有了抚育子女的智慧和本领,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必须彻底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许多父母只是从经验中用许多错误换来这份了解,其实如果事先就对儿童发展下工夫,有许多的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段话点出了亲职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们认为加强亲职教育对于父母胜任家长角色、取得教育资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亲职教育是使父母胜任家长角色的过程。
一般而言,做父母的人,在孩子面前都扮演了两种重要的角色:一种是心理学家的角色,即要设法懂得了解孩子的心理;一种是教师的角色,即要设法教导孩子。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受过这两种专门职业的训练,而亲职教育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因为它是采用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使父母成为称职的父母,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亲职教育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通过亲职教育可以使父母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从而使父母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每个阶段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以便据此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如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让儿童愉快地度过每一个阶段,以避免由于过高的要求而使儿童出现停滞和退化;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知道在孩子每个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家长的任务是使儿童成功地解决矛盾,从而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运用强化原理来促进儿童良好行为的出现并制止不良的行为,等等。
其次,在当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开展亲职教育尤其重要。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在我国日益增多。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家长没有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因为每个家长只有一次教育儿童的机会,而每个儿童的教育机会也只有一次,这样苛刻的家庭教育条件使“家长教育”成为传递和交流育儿之道的唯一有效途径。
亲职教育对于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亲职教育对于儿童、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也很深远。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他们来到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亲近的人就是父母,而且儿童时期在家庭的时间要超出在学校的时间,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适当的教养,就会影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对个人身体成长的抚育和感情需要的满足;家庭生活气氛和教养方式对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社会地位等对个人价值观念、人生定向以及成长状况的影响;个体在生命早期所形成的经验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尤其是对亲子关系状况的感受,将会有力地影响个体此后的个性发展。所以亲职教育的实施,能够确保儿童在家庭中获得较为全面的照顾,保证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亲职教育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家庭、学校(幼儿园)、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目前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是社会的教育观念,还是学校的教育计划的最后落实,家庭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亲职教育,家长才能更好地与学校配合,弥补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人力和财力等的不足。特别是目前普遍的大班教学很难全面地照顾到学生差异性的个体需要,父母的参与有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而且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期待及教育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透过亲职教育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使教师、家长、孩子共同获得成长。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亲职教育对于防止一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尤其是青少年的问题,究其原因都源于家庭教育的不利或失误。日本国力教育研究所曾对84名逃学、暴力和其他有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82名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关。俄罗斯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3的少年犯出生于有缺陷的家庭。我国问题家庭孩子的犯罪现象也日渐突出,据统计,在上海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其未成年子女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30%。而1997年某地摧毁了一个平均年龄为14~16岁的15人盗窃团伙,其中12人来自单亲家庭。如果亲职教育能充分发挥功能,不仅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幸福,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地成长,而且可以防止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创造更适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激发其潜能的充分发挥,获得较高的成就,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亲职教育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中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九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到2000年,使90%的儿童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中更是明确指出10年里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知晓率。”但就目前的实际状况和社会需求来看,对父母和“准父母”进行亲职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三、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人们对亲职教育或“家长教育”,则了解不多。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作一区分。
亲职教育不等于家庭教育,但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的概念分析入手,再归结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
人类自有家庭出现以来,就或多或少,或有意识或无意识,或规范或不规范地进行着家庭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一定义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发生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施教者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受教者是子女或其他年幼者。
(二)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比较
有人根据对现代家庭教育的理解,把家庭教育内容归纳为: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伦理教育等。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它们二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相同之处:
(1)在教育体制上,二者都是非正式的教育,换句话说,它们均不属于正规教育。
(2)在教育内容上,二者全部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使教育与生活打成一片,此种教育针对生活实际,也以此生活印证教育。
(3)教育目标上,二者都是促进子女着眼于为人之道,处世之术,首在平凡、平淡及平实;做事之方,首在忍耐,负责及气度。
(4)在教育功能上,二者对个人一生的前途,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的进步繁荣,有深远的影响,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密切的关联。
(5)在教育使命上,二者致力于培养家庭中的好子女,使其成为社会上的好公民,负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
虽然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以上相同,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区别在于:
(1)在教育重心上,前者采取孩童中心的立场,父母施教宜顾及孩童的生活需要及困难;后者采用父母中心的立场,父母以成人眼光、期望来施教。
(2)在教育原理上,前者注重亲情的交融与内心的感动;后者注重伦理的启迪与精神的感召。
(3)在教育模式上,前者采用辅导的方式,注重鼓励与引导;后者采取训导的方式,注重训诲与管理。
(4)在教育气氛上,前者强调民主,但不流于放任态度;后者偏重权威,而易趋于严格管教。
(5)在教育方法上,前者运用多种角色,透过亲情交流,试图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沟通和了解,减除代沟的存在;后者利用身教和管教交互作用,企盼子女依父母单一标准的价值观行事。
从上述所罗列共同特征与相异之处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内涵,也是其精神支柱,进一步地说,亲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精髓,也是其内在基础,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与推动家庭教育的改进,须从贯彻亲职教育的推行入门,才是根本的正途。但亲职教育在教育的诸多层面上却有别于家庭教育,它较强调教养子女的职责,并指出这种教养的基础在于亲情流露的至诚指导。通俗地说,从教育子女而言,亲职教育是以“做好父母”来达成“教好子女”的责任,涉及的内容包括“做好父母”及“教好子女”两个方面的主题。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父母的过程,使父母能了解其子女所经历的教育及发展过程,而家庭教育则是父母尽管教子女之责,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由此可见,亲职教育是对以往传统家庭教育的继承和超越,但更为合理。
四、我国推动亲职教育的方式
(一)学校的正式教育
学校的正式教育,其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即未来将为人父母者。师范院校或设有师范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可开设亲职教育专业或家政专业,以培养亲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在高校开设亲职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选课和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之一,学习一到两年。亲职教育课程应开设于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之间,根据具体的课程设置来进行相应的安排,开设的课程应包括:婚姻教育、儿童行为学、儿童发展学、心理卫生、教育辅导、心理指导及行为改变技术、亲职教育等,并选择一些比较好的论述亲职教育的专著、杂志等推荐给学生做参考书目,以便学生们能广泛吸收亲职教育的知识。
(二)卫生医疗机构所进行的卫生教育工作
在母亲健康、婴幼儿养育、怀孕生产之保健、青少年性教育等这些问题上,卫生医疗机构是重要的推动角色。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如何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卫生医疗单位的专业咨询是他们最需要的协助之一。亲职教育中的家庭健康管理,卫生医疗机构能提供适切的服务。
(三)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学校所举办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学校举办讲座、咨询等,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家庭幸福。例如,学前教育机构(包括亲子机构与幼儿园)规划婴幼儿的发展方案,利用园里的游戏空间招募社区的义工,加上园里的师资人力,让社区中的家长可以有机会带婴幼儿出来接触友善的游戏学习环境。亲子游园会、亲子营等是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的亲子互动式的亲职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为家长之间互相观摩,接受亲职教育专家的指导学习、有效的教养子女的正确方式提供机会。中小学举办家长学校,采取聘请专家讲座的手段开展亲职教育。中小学是开展家长培训活动的主渠道。但目前中小学的家庭教育讲座对外部资源(校外专家)的依赖性过强。中小学往往重视邀请专家教授,所讲主题自然由专家教授们任意指定,导致整个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过于随意,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自主性。国家教育部门应鼓励中小学开发符合本校学生特点和社区特点的亲职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龄段建设系列亲职教育内容,以本校有经验的教师为教育主体,以校外专家为顾问指导,由校外专家帮助校内主讲教师不断完善教育形式和内容,建设校本亲职教育体系。另外,中小学还要根据儿童特点、家庭类型、年龄特征等,开发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内容。例如针对不同儿童特点,可以开设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情绪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多动症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等。
(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有关家庭及教养新知
一项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电视、图书和报纸仍然是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增强媒体从事亲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电视和报纸应该建设稳定而权威的家庭教育栏目,图书出版方面则应该鼓励各领域亲职教育专家合作亲职教育系列读物。提高传统媒体在亲职教育方面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媒体扩大亲职教育的受众覆盖面。
(五)社区积极开展亲职教育指导活动
“社区”最早属于社会学范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专用术语。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的,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界把外来名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社区是开展亲职教育最适宜的载体。亲职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活动,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任何一个专门的教育部门能够独自承担起这种较为广泛的、面向大众群体的教育指导责任。另外,亲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是哪个幼儿园或学校能够独立承担的,因而社区需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亲职教育任务。
社区家庭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咨询活动。如台湾自1971年以来,便推行了“社区妈妈教室”活动,目的是为母亲们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她们能以新的观念、态度、方式管理家庭,教育子女,建立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在亲职教育中获得世界性赞誉与效仿的做法是以色列的HIPPY 计划(Home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 Youngsters)。这是为学前儿童开设的家庭教育计划,计划主要内容是儿童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主要对象为贫困家庭的3~6岁儿童。这个计划试图通过教育父母怎样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使儿童得到正常发展。具体由社区家访员来承担,每两周家访一次,与父母讨论儿童教育问题,通过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把教育内容传授给母亲,10~15位父母组成一个小组,每两周举行一次讨论会,讨论儿童健康、发展、儿童读物、游戏、手工制作、家庭经济问题,学习下一阶段教育儿童的内容。配有教材,每年9册,共18册,也有录像带,费用家庭负担30%~50%,其余由政府负担。计划已实施30余年,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儿童的语言和阅读能力提高,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自信心也大为增加,也更为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效果非常明显和持久。
我国大陆许多地方如:上海市、天津市、北京市、青岛市、浙江省、福建省等,也在积极探索着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天津市教育部门充分利用正规学前教育的资源优势,建立社区早教资源中心,初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基地,整合社区资源,指导家庭教育,实现全面覆盖”的社区早教发展模式,为社区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为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长和其他看护人提供更多的有关儿童养育与教育知识的指导和帮助。2010年12月30日,天津、北京、成都、长春、济南五城市启动了“心系生命——问候生命”科学育儿家庭教育工程。该工程面向兔年出生的宝宝发放30万套“育儿大礼包”,宣传普及“优生、优育、优抚”知识和最新教育理念,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同时派出医生,进行家庭访视,入户对新生儿进行体检、传播育儿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良好而健全的父母是长期社会化的产物,是经验和教育的结晶,因而培养未来合格父母的亲职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