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言行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己。”孩子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拥有难以形容的权威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常常成为孩子行为的标准,即使是一个无意的动作最后都可能成了孩子的参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也就是七八岁左右,模仿能力很强,而且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很难想象,一位言而无信、谎话连篇、不懂得尊重别人、嗜好搓麻将和泡吧、迷恋上网聊天、讲粗话、随意乱扔垃圾的父母能够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孩子。一个自己不肯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的人,别指望将来孩子会对自己有多么好;一个不知道助人为乐的人,也根本不会要求孩子从小要有颗善良、同情弱者的心灵。
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少父母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但他们本身却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他们是那种‘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毫无说服力,并最终会失败。”
朱先生夫妇有一个10岁的儿子叫小健,小健聪明活泼,每天放学不是尽兴地玩耍,就是情绪一冲动便花光所有的零花钱,买回一大包好吃的。因为朱先生家经济条件比较好,给孩子的零用钱也就比较多,而且从未控制。然后小健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有时作业写到一半就跑去看动画片,作业也写得特别潦草,常常出错。而且这些已经形成了习惯,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为此,朱先生夫妇非常生气,几乎天天批评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这些毛病。
有一次,因为儿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朱先生夫妇就一起责打孩子,把孩子打得哇哇大哭。邻居实在忍不住了,就过去批评朱先生夫妻俩说:“你们整天让孩子好好学习,可是看看你们自己,成天召集一群人在家打麻将、喝酒,要不就去外面应酬,那么吵的环境让孩子怎么做作业,怎么学习啊?”
夫妻俩听了顿时泄了气,是啊,他们自己都没有给孩子一个好榜样,怎么要求孩子听话呢?于是,夫妻俩决定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妈妈帮助小健做出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允许小健每天看30分钟的动画片,每天晚上7:00—9:40做作业,并预习明天的功课。同时,晚上家长也不要看电视。在计划执行的最初一些日子里,朱先生夫妻俩都能严格地按照计划去做,也不带朋友回家打麻将,也尽可能地不去外面应酬,一开始小健做的也比较好。
可是两周以后,朱先生晚上看见小健去写作业后,就把电视机又打开了-,夫妻二人就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小健遇上不会的题来问妈妈,在妈妈讲题的时候也顺便地看上几眼电视,而且听题的时候也心不在焉。而且,这以后小健越来越喜欢问妈妈“题”。因为电视剧的剧情有时比较吸引人,妈妈对小健计划的执行情况也就越来越松,小健自己就更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又像从前一样。小健又找回了以前的“快乐日子”,朱先生夫妻俩也像从前一样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
父母在抱怨孩子的时候,不妨先反省一下自己: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要求孩子求知善思,父母做到了吗?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要求孩子去做?又怎么去教育孩子成才呢?朱先生夫妻俩这种虎头蛇尾式的管教方式,只能使小健的学习越来越松懈。
父母虽然已是成年人,但上进心不能没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也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言行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而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不断地追求进步,对孩子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而孩子也会从家长的精神风貌中,学到做人的真谛。在很多情况下,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父母爱学习,孩子也会爱学习;如果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那么,孩子也会效仿。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大多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要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成长建议在日常具体生活中,作为父母,应当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要让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就要先做到。这不仅可以提高和树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可以使父母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管理子女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