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去拒绝他。
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很多父母是给予满足的。不知不觉中,父母便成了孩子的俘虏,越来越拿孩子没有办法了。孩子总是提出各种要求,他们要吃的、要穿的,还要玩的,不管看到什么东西,只要孩子看着顺眼,他们就想占为己有,而不管这个东西对自己有没有用,父母能不能买得起。这种情况,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曾经遇到过。当孩子逐渐长大,要求由小及大,由少及多时,父母就招架不住了,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的拒绝会比当时的拒绝给孩子的打击要大得多。当孩子放纵的欲望最终被拒绝时,轻者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他会觉得世界上谁都跟他过不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孩子的过激行为。
有这样一位中年妇女,她在市场上摆摊卖书,每天是风雨无阻。有一天下大雪,这位妇女在雪中冷得瑟瑟发抖,却仍然不肯收摊,当熟悉她的人问她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仍然不回家时,她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三年级了,每年的学费、书本费、补课费等费用交下来有3000余元。自己下岗了,丈夫的工资也不高,实在没有办法负担,况且现在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就不能没有。前几天孩子吵着要什么“米奇”牌子的衣服,连买棉鞋总共花了几百元钱。
看看这位母亲瘦小的身躯,冻得发青的嘴唇,再看看身边走过的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父母辛辛苦苦地工作难道就是为了孩子能“人前显贵”吗?这样的迁就合适吗?孩子能知道父母的难处吗?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在许多父母看来,现在只有一个孩子,不管自己如何省吃俭用,孩子的要求总是尽量要满足的。事实上,父母这样做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许多孩子因为能够获得父母的满足,于是,他们的要求越来越多,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让父母简直无法应付。有些孩子甚至摸准了父母的脾气,只要自己一哭闹,父母就会立刻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任性的坏习惯也由此形成。有时候,父母也尝试着拒绝孩子,但是,当他们看到孩子开始哭闹,不依不饶,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别人一劝,心就一下子软了下来。于是,不顾任何原则,违心地满足了孩子的不正当要求。
其实,孩子毕竟还是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我们要培养一个很“棒”的男孩子,而不是一个“无赖”,所以,就不能由着性子,更不能“迁就”孩子,对孩子的爱要有原则,太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
既然我们知道了孩子任性、攀比的真正缘由,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改掉毫无节制的坏习惯。我们可以采取冷处理,当孩子提出来的要求不合理时,哭闹、发脾气,就不予理睬,更不能迁就,但不要打骂,不适当的打和骂可以强制性地消除当时的任性行为,但却极容易发展出孩子其他不良的个性品质,如:脾气暴躁、攻击性行为、性格懦弱等。
说理教育是必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但这种说理教育一定要放在孩子哭闹之后。父母的态度要保持一致。如果家长态度不一致,孩子就会利用矛盾钻空子,以达到满足自己不合理要求的目的。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在拒绝时,家长要注意方式,最好不要挫伤孩子的情绪,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互相配合,口径要一致,态度要一致,不能让孩子有所依赖,有机可乘。让孩子在心理上感觉是自己错了,日子久了也就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变得不再任性。
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孩子的任性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它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掉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父母要有极大的恒心,不可轻易放弃。更需要父母贯彻始终,千万不可时紧时松,有时限制,有时放纵。
大多数任性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有一定程度的韧性。父母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诱导,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父母还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关心他。一旦孩子没有坚持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就会不断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父母适时的表扬和正确引导,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成长建议任性是一种不良的个性品质,如果家长无原则性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那只会使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变得任性、霸道而无自制力。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自己的要求为客观条件所不允许,就必须放弃和节制,明白这一点,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大有裨益的。因此,父母就要坚持爱的原则,狠下心来,为了孩子的未来,及时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