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只有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的不良习惯。
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骂过人。孩子说脏话,多半是模仿、好玩,其实孩子并不一定知道脏话的含义,主要是为了得到父母对他的反应或注意;另一种情况是孩子脾气暴躁,又缺乏自控意识,一有不满,脏话就脱口而出。
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这时候再骂人,多属于后一种情况。教育学专家建议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训诫的手段教育孩子,训诫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有批评也有教育,批评中有激励,教育中有希望,孩子并不是完全不讲道理的,批评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教育又可以使他明白道理,改过重新。
骂人说脏话,大多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家长就要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有些孩子虽然知道骂人、说脏话是不对的,每次骂人、说脏话以后也常常会后悔,但是由于已经习以为常,所以难以自我控制住。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时告诉他如何表达心中的不满,要让孩子学会自控。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每当生气的时候就觉得骂人能出气,他的父亲为了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改掉骂人的行为,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父亲把男孩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男孩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骂人,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然后,父亲给了小男孩一叠图标。一周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父亲指着墙壁对男孩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不骂人,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没发火。这一周内,男孩居然有三天没有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那天晚上,父亲又把孩子叫到了墙壁前,对男孩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男孩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男孩很少再发脾气了,慢慢地,也就逐渐地改掉了骂人的习惯。
由此可见,家长只有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的不良习惯。随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孩子自我中心化的倾向逐渐减弱,他们不再单纯地只按自己的想法、意愿行事,而开始逐渐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克制自己的情绪,多替他人着想,而这正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其良好的社会行为。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是”、“否”的观念,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先在脑海中有一个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孩子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才能学会自我控制。
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父母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周围不良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听不见脏话,学不到脏话。同时,父母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文明、礼貌的家庭语言环境。使自己的言行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赞赏或描述他喜欢的人和事,这时,父母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让他感觉到美的语言是令人愉快的。
有的孩子骂人是因为想发泄对他人的不满,要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同时,也要帮助孩子学会适当的宣泄方法。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如注意力转移、延迟满足、想一想再去做等,这对于更好地促进其自我控制行为的出现是极为有利的。让孩子逐渐学会冷静一分钟,就会考虑如何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把不文明的语言过滤掉,逐步纠正骂人的不良习惯。成长建议让男孩远离脏话,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言行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还要教会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是孩子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孩子其他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