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2600000004

第4章 从教之路

老舍虽有出众的口才,又博学多才,然而,能当好学生的,不一定能成为好先生,从学到教有天壤之别。老舍想,摆弄那些八九岁的孩子并非儿戏,俗话说:“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此时的老舍虽有雄心壮志,但心里仍有几分不安。

老舍从小要强,干啥就要干好啥。想到自己是一校之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告诫自己不能打退堂鼓,干,就要干好!上班的头天晚上,17岁的老舍,翻来覆去睡不着,望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在构思着治校蓝图。

方家胡同小学,东邻国子监,西临钟鼓楼,胡同不宽不窄,不弯不斜,占地有利。就是有一条不太理想,它紧挨着安定门。过去北京城八个城门,都有讲究,崇文门专走酒车,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走木材车,宣武门走囚车,唯独安定门是走粪车的。安定门外的地坛是当时有名的粪场,早晚粪车从这儿过,马路不平,一晃屎尿就流出来,风一吹,臭气熏天。

彻底治理这污染的环境是当务之急。一上任,他就带领师生修整马路,铺石垫沙。在校长的带动下,校门前的马路一下子变得平平整整,既方便了路人,也不致使粪水外溢,感激得拉车工格外小心地行路。接着便着手美化校园,老舍亲自进行设计,种草、植花、栽树,光秃秃的校园焕然一新,房顶被树荫盖着,路在花丛中。老舍从小受父母熏陶,爱花,养花很在行。时空交错,花树四季繁茂,美丽的校园里,真的是春有花、夏有荫、冬有青。就连校长室门外的一席空地也派上用场,一方水泥池里几株莲花含苞待放,几尾金鱼清闲游玩,真有“鱼戏莲叶间”的情趣。幽雅的学习环境,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学习之余,他常常带孩子们去中山公园、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他很快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老舍字写得漂亮,一是工整,二是干净,三是方头方脑、规规矩矩,给人一种敦厚踏实的感觉。但他的字并不呆板。他的字,静中有动,刚中有柔,自成体系。

他少年时就开始练字,实际真正练字是上师范时。那时的字现在只留下一幅,是1924年出国前夕送给好友白涤州先生的。一幅中堂,中间四个大字“笃信好学”,旁边两行小字:“读书达理,则心平识远,富贵名利无所乞求。旦夕警策,守之终身,便是真君子,大英雄。”那时老舍写的字有劲,很潇洒。

老舍对学生要求很严,他要求学生每天练字,他常说:“好的文章,应该由好的字来相衬。”他还说:“儿童要从小打好写字基础,长大才能写好字。”

他言传身教,教育学生们品行要端正,为人要做善事。他刚刚来学校工作,收入不多,没有经济实力。他经常与送他上私塾的刘大叔往来,并在刘大叔举办的一些慈善事业中协助做些事情,如发赈济粮、寒衣、煤球,当过贫儿学校的义务教员。他在《宗月大师》一文中曾说:“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这时期,老舍与慈善家刘大叔往来较多,刘大叔的行善之事,对老舍产生了影响。后来老舍在1940年纪念他的恩人宗月大师(刘寿锦)时写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苦行是与佛极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导我向善,正像在35年前,他拉着我走入私塾那样。”

他始终忘不掉自己清贫的童年,忘不掉小羊圈里清锅冷灶的艰苦岁月,忘不掉自己可爱可敬而可怜的母亲,忘不掉曾经在艰难困苦中给予他们帮助的那些好心人。他永远记住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用自己的身世,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学生,助人为乐。行善事,已成为他办校的一种信条。学生们在他的感染下,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尚。在那困苦的年月,能有这样的情操,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他热爱自己的事业,他几乎以校为家。尽管他走上了工作岗位,他爱书如命的习惯没有变。正巧在学校旁侧是京师图书馆,老舍常到那里借书看,这期间他读了许多书。

他爱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这个年轻风趣的校长。他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他最初尝试的一篇小说《小玲儿》里。

在老舍任教时,中国局势在发生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竟然不敢反对。日本得知袁世凯想当皇帝,急需取得日本支持,1915年(民国4年)由驻华大使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暗示说:“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对此老百姓气得咬牙根,群愤激昂,义愤填膺。一些有志人士,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由日本留学归来,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大量发表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回击尊孔复古的逆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素有改革之志的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兼容并包”。陈独秀被北京大学聘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并逐渐同北京大学的新文化人物建立了联系。鲁迅、胡适等一批先进人物、改革者应聘到北大,这时北大是人才济济。《新青年》由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了编辑工作,这份刊物普遍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读者以《新青年》为青年界之“明星、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知新,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这时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着旧的传统观念。李大钊号召青年:前进时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鲁迅(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狂人日记》中,他对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号召人们起来革命,推翻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的确是个吃人的社会,袁世凯卖国厚权,穿上蟒袍,戴着“洪宪”皇帝的金冠,只做了3个月的皇帝便堕入黄泉了。接着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张勋率“辫子军”入京。段祺瑞撵走张勋,自任执政,又有徐世昌取而代之。你去我来的换班,并没有减少老百姓的苦难,当官的照样升官发财,而老百姓,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

世上的事情,总有物极必反的,就在老舍当校长的第4年,1919年初,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等正义要求。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竟同意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他们这一卖国行为,立刻引起老百姓的强烈反响。郁积在人民心里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上街游行,奔向东城赵家楼胡同,烧了曹汝霖住宅。学生们挥动着各式各样的标语牌和小纸旗,上面用中文、英文、日文写着“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保我主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这一行动,像星火燎原,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全国人民也风起云涌,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政府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3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这一壮举,震动了老舍,他原以为老老实实地干事,兢兢业业地办学,规规矩矩地为民,就可安居乐业了。然而五四运动使他如梦初醒,给他以极大震动。他开始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后来回忆说:“没有五四运动我不可能变成了作者。五四运动给我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我幼年入私塾,第一天就先给孔圣人的木牌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后来,每天上学下学都要向那牌位作揖。到了五四运动,孔圣人的地位大为动摇。既可以否定孔圣人,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否定呢?……我的心灵变了,变得敢于怀疑孔圣人了!五四运动送给了我一双新眼睛”。“自从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国耻。可是,直到五四运动我才知道一些国耻是怎么来的,而且知道了应该反抗谁和反抗什么”。“以前,我常常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这类的泄气话,而且觉得不足为怪。看到五四运动,我才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运动使我看见了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明白了一些救亡图存的初步办法。反封建使我体会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五四运动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

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学革命,特别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欲言之有物”。这些都对老舍影响很大。他虽然学了一肚子古文,但他想,念国书还加注释,老百姓哪懂得那些“之乎者也”,还是白话文好,怎么说就怎么写,直来直去。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不令人费解。老舍起早贪黑拼命地练习写白话文和新诗,不知道用了多少纸。因为老舍学的是古文,原来写文章总是“之乎者也”,现在改写白话文,对他来讲这个转折不容易。经过一段苦练,终于有了成效,他写了许多新诗,内容是怀念北师校园生活的,在这些诗里充满了他对学生时代的眷恋。

五四运动震动了他,使他越来越对统治阶级的昏庸与腐败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越来越感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以至于后来,他用一支笔,把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苦难,真实地反映出来。

1919年,20岁的老舍已做了4年小学校长。凭着他对自己工作的全身心投入,经上级考查,学校成绩优秀,深得群众欢迎和领导的赏识。当时学务局派优秀的小学校长去外地考察小学教育,老舍被送派到南京、上海、吴县、无锡、南通等地,对27所各类小学校的编制、教授课程、训练、养护、教育研究、设备及校务分掌和讨论会等情况,作了细致考察。

这消息,对于从未出过远门,没有离开过北京城的老舍,无疑是兴奋喜悦的。虽十几年勤读、苦读,书本上的知识懂得不少,但毕竟是“纸上谈兵”,今日能亲眼目睹祖国大好山河,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这次考察历时一月之久,他们不但考察了27所学校,而且亲眼目睹了江浙一带老百姓不但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而且又受洋鬼子欺负的事实。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上海成为通商口岸,那些洋鬼子和专吃洋饭的二鬼子(专为洋人工作欺压同胞的中国人),他们从老百姓身上榨取血汗,用低廉的价格来换取劳动人民的果实,而他们用赚来的钱,大肆挥霍,周旋于各大企业、政府部门、舞厅、酒吧之间。老百姓是怨声载道,盼望着有一天能清除这些吃老百姓的饭为洋人做事的蛀虫。

老舍到杭州,就跑去瞻仰他久已神往的岳飞墓,一条条楹联高悬于大殿、陵墓、两厢,多是些慷慨悲歌,气壮山河之词,唯有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一副对子令人有些不安之感。

上联曰: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下联道: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到过西湖的中国人,都忘不掉南京小朝廷的落魄穷酸,荒淫无道。打昏君赵构,联想起西太后;打西湖,联想到长安城(西安),唉,中国啊,……

老舍看到当时中国的现状感慨万千,又想到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以称作忠臣了吧,然而当官谁为老百姓着想呢?

此时,老舍不再是单纯学生气十足的年轻校长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志向,他想报国不一定忠君,皇帝、大总统、委员长不一定是为官廉政的好人。

南方一巡,老舍的视野开阔了,使他更加了解了生活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带着满腹忧国忧民的情思回到北京。

回来后,老舍和其他3人集体写了一份详细的《参观苏省小学教育报告》,重点记述了12所学校。这份报告发表在《京师学务局教育行政月刊》上。

北京教职员组织公会,是我国现代知识阶层团结的一次较早的尝试。公会采取委员会制,设委员33人。由小学中学及专门以上学校三部分会员,各推31人为委员会执行委员。委员会由无记名投票法选举,老舍以210票被选为小学部委员。可以说此次当选是对老舍治校成绩的一次民意测验。老舍靠自己的努力已在北京小学教育界颇有名望。

9月,老舍从一名普通小学校长被提拔到郊外北区做劝学员工作。劝学员是多大的官,现在也不大清楚。那时,前清督学局原没有京师劝学所,民国后改为京师劝学办公室(类似教育局),设劝学长1人和劝学员4人。劝学长主要掌管京师内外城,劝学员分管郊外四区,一区一人,其职权是管理地方设学事务,凡地方设立学校及私人设立学校,均归其视察,转呈学务局注册,经费由学务局就京师教育费项下拨给。

当了北郊劝学员,虽说官不算大,但在公差里,劝学员的待遇是不错的,每月可以拿100多块钱,比一般的中学教员要多两倍的工薪。如果和老舍后来写的《我这一辈子》中描写的“臭脚巡门”相比就更显贵了,他们每月工薪才6块钱。对老舍来讲,这份工作是份肥差,令人垂涎。

老舍走马上任,认真负责,他不辞辛苦,东奔西走,了解管辖区的教学情况,四处“劝学”。他注意发现问题,提出可行建议,他秉公办事,踏实肯干。他想不能光拿钱不干事呀。

他的第一个报告是解散北郊17所不合格的私塾;第二个报告是支持北郊马甸清真教在村内办公立学校;第三个报告是控告东霸镇的奸商破坏办学。这样一来,老舍这个教育小官可就得罪了地方那些“土皇上”和一些地方劣绅。那些人把他看做眼中钉、肉中刺,很不喜欢这位干事。对于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老舍,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忠心于自己的事业,然而又无奈地应酬那些“长官们”。那些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他恨之入骨。老舍真是很厌恶这些官场上的混事虫们。

每日上班,那些官场上的老爷们,见了面点头哈腰,喝着茶水,看着报纸,聊着昨晚的战绩,不外乎重温牌局的得失,什么瞎了一手好牌,什么连胡三把小番数。那位说:“运气好。”这位说:“点背,怎么也不胡。”赢家神采飞扬,喜上眉梢,输家垂头丧气,发狠下次一定捞回来。你一句,我一句,只侃得口干舌燥,腻腻歪歪才罢休。

还有一些好色酒肉之徒,下了班钻进那红红绿绿的酒馆里,喝上几两烧酒,然后走进那窑房,叫来什么“英子、红艳……”来个一晚上美人艳遇。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睁着一双睡不醒的红眼,还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在公众面前,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然而背地里到处“捞油”,抢“肥缺”。他们怀里揣个小算盘,无时不在算着自己的“得与失”,官场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老舍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有一种压抑感。他想,让这样一帮腐败分子办教育,中国的教育前途真不堪设想。他鄙弃这一套,可又无力改变。

当时有一件事对他刺激很大。同事中有个五六十岁的老先生,平时老实巴交,无论对上级、下级总是笑呵呵,从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不与别人争名夺利,在学务局里,只希望混碗饭吃,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可仍然免不了在上司发怒的时候,落个抱铺盖卷滚蛋的下场。

老舍想,干事的人却落得个没有好下场,而没干事的人,只要精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却官运亨通。面对此景,老舍苦闷,心灰意冷了。他也开始学着玩牌,毫不上心地输掉百八十的铜子;再闷了,就约上几个朋友,来上一壶烧酒,几碟小菜,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他个一醉方休;然后扯上嗓子骂上几句粗话,似乎这样才能使心中的郁闷得以解脱;喝足了,骂够了,倒下便睡。好长一段时间,老舍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他想用酒来麻醉自己那还在跳跃的神经。

一次他喝多了酒,像死过一次似地在床上躺了两天。醒来后,好像睡了一个世纪。他口干得要命,浑身软得像滩泥。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东倒西歪地往家走。这通折腾使他大伤元气,脸色灰黄黄的,像个大烟鬼。

他一路东倒西歪,路过钟鼓楼,忽然想起了一个相传很久的“铸钟娘娘”的故事。传说有一位皇上要铸一口铜钟,挂在钟楼上,召集一大批铁匠、铜匠,下令说:“10天之内,铸不成这口钟,全部杀头。”匠工们吓得魂飞胆颤,白天黑夜地拼命干,可铜汁子硬是不凝。眼见期限快到了,愁坏了大家。这天来了个白发长者,告诉大家,要铸成这口钟,非用童男或童女来祭钟才能成。铜匠头有个独生女儿知道了这情况,一声不响地来到铸钟厂。这是最后一天了,匠人们围着咕嘟咕嘟作响的大铁锅一筹莫展。姑娘走上前来从容地和爹道了几句告别的话,猛地一头栽进滚开的大锅里。当爹的一伸手没拽住姑娘,只抓住一只绣花小鞋在手里。姑娘死了,铜钟顷刻间铸成了。逢早逢晚,大钟一响,总发出“邪邪”的叫声。街坊四邻都含着泪说:“这是那姑娘找她爹要那只丢下的鞋呢!”

老舍想起这个传说故事,头脑清醒了许多,一个姑娘家都能为了救大家舍出生命,做出如此壮举,而他一个汉子却终日沉浸在酒、牌中,真是个窝囊废。徘徊在前程迷茫中的老舍终于深深感到了愧疚。

他沿路走到崇文门外东晓市的“避难馆”,见里面挤满了数不清的人。这里躲着的都是到了年关还不起债的穷人。沿路的景象使老舍又想起小时候他家大门、围墙上画白道的日子。他心里难受极了,拿着老百姓的钱饷,却干着对不起老百姓的事,真亏心啊。如果他随波逐流,如果他溜须拍马,也许倒太平无事,官运亨通。而老舍可不会做阿谀奉承,糊弄百姓的事,他越想越觉得良心在受谴责。他不再消沉,想改变自己。

每天上班、下班,老舍心里有杆秤,坑害老百姓的事我不做。上司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格格不入,对上司不那么一味顺从,是个不听话的钉子,早已看老舍那股不卑不亢的“穷酸劲”不顺眼。一次由于和上司闹翻了,上司借由指责老舍。其实老舍知道上司不喜欢他这个不吹不拍,既没门子,又没靠山,只有师范毕业文凭当了4年小学校长的年轻书生。

他想既然闹翻了,索性拉下脸子,一不做,二不休。他把学务局的腐败、黑暗,误人子弟的丑事,一一数落够,随后把早已准备好的辞呈递上,堂堂正正地愤然而去。

走出学务局,老舍望着晴朗的天空,长长地嘘了口气,觉得心里舒坦多了,似乎撕去伪装,露出了人的本性,还了一个真实的我。他想到无官一身轻,又可以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躲开那龌龊的嘴脸,脱开那乌烟瘴气的官场,真有一种“心地坦然天地宽”的味道。

从此,老舍按着他的人生追求,不怕清苦,不怕劳累,走自己的路。

后来,老舍把这段学务局的经历写进了他一举成名的《老张的哲学》那本书里。

同类推荐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书豪,体会疯狂。林书豪最开始出名的时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稣”,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这么叫了,约定俗成了影响深远了,都是有点道理的。这里面有说他神奇的意思,有说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参照某个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云云,或者穿着多少号球衣的上帝本人,说到头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厉害了。
热门推荐
  • 重生对战

    重生对战

    夏侯梅霜和上官紫魅分别出生于众魔两派,没想到两人的前世有不可解的缘。南宫晨因爱太深夏侯梅霜的而入魔,可上官紫魅却喜欢南宫晨,可自己在前世让杨伊姗很惨了,自己要坚强的考虑,爱情和友情哪一个重要?南宫晨,狐绮恭,对夏侯梅霜的爱,到底该怎么办?
  • 冤家住对门

    冤家住对门

    可恶!自己的冤家竟然住在对门,北葵快被气炸了,但自己的冤家长的还不错嘛,不愧是校草,自己在生日会上竟被别人偷亲,这种感觉甜甜的,北葵一再问自己是不是喜欢上了他?
  •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 十二萌女闹天下

    十二萌女闹天下

    一朝穿越,双子世家的天才双倾子变成了鬼王妃并且还失身了,天!上帝是多么得“疼爱”她啊!一想到不能看到那十一个逗逼姐妹了,真心痛!谁知……穿越而来的不只是双倾子,还有……他,是震撼天下的鬼王,当腹黑冷漠的他遇到有双重人格的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容作者提醒一句,鬼王并不是男主哦!男主素谁呢吧?)而双倾子和她姐妹有怎样的相遇,怎样的结尾呢
  • 无忧花:温柔阎王养成记

    无忧花:温柔阎王养成记

    一朝穿越,戏阎王,夺皇叔盛宠,一个小小的身子蕴藏大大的力量,看女主如何翻身做主人,训得阎王忠犬,持盛宠,斗小三,入得烟花之地,出得皇宫随意。持宠而娇,做的烂摊无数,奈何阎王独宠,“大胆闹,有本王!”“报告爷,王妃把尹姨娘的院落给烧了!”映风匆匆赶来。“烧得好,烧得妙!把昨日本王重金打造的羊脂玉赏王妃。”“报告爷,王妃把王太尉的书房给烧了。”映花喘着粗气儿。“王妃做得好,这是为了让王太尉的机密不走漏风声,该赏!”“报告爷,王妃把将军府嫡次子的命根给切了。”映雪步浮不稳一个踉跄倒地,脚软如细绳。某爷抬也不抬头,唇瓣儿轻启“赏!”某爷宠妻无度,玩世不恭,傲气浑然天成,这小王妃也是如此。
  • 一株漂浮东莞的草

    一株漂浮东莞的草

    我踏上了兜售青春的火车,沦陷在工业园,穿梭在流水线,忙碌于三点一线,所谓一入江湖岁月催,是的,时间太瘦,指缝太宽,那么我还剩下什么,,,各位观众请看大屏幕
  • TFBOYS十年之约永相随

    TFBOYS十年之约永相随

    他们,万人追捧,炙手可热的少年团体;她们,他们的真爱粉。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他,就许给她珍贵难忘的十年之约上的永恒承诺。这一生山长水阔,总有人让百舍重茧化成心甘情愿。想念你望着我的那一瞬间,心跳骤然加速的感觉。QQ:749933429颖晓妍第一次写小说,难免更的有些慢,写的不太好⊙▽⊙,请谅解!
  • 守护甜心和查理九世之歌声凄凉

    守护甜心和查理九世之歌声凄凉

    本书是查理九世和守护甜心结合,不过还是查理九世的元素多一点。。。嘻嘻嘻
  • 傲天剑魔

    傲天剑魔

    世家少爷傲天因意外沦为废物,万般绝望的他偶获上古饮血剑,从此走向了逆天之路!气吞八万里,魔血噬九霄!脚踏神仙骨,一剑灭天道!
  • 异能明星养成记

    异能明星养成记

    异能辅助,武者打基础,这是要逆天的节奏,踏破山河,统领万物。看如何诠释一位拥有异能的明星,是如何称霸演艺圈,操控着娱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