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2600000010

第10章 童心在跳动

第二章 茅盾

1896年7月4日,是一个炎热而又充满幸运和吉祥的日子。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沈永锡的家里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这在当时已有10万人口的大镇里,并不新奇。可在沈家,在一个几代人经商的家庭里却立刻沸腾起来。那座古老而幽雅,具有两层房屋的庭院里,挤满了贺喜的亲属。小生命于阴历五月二十五日降生,又是男孩,生辰吉日,惊动了沈家的男男女女,惊动了方圆几十里的亲朋好友。父亲更是喜出望外,他要为儿子起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名字。他翻遍了家中每一本古老的书,终于取名叫沈德鸿,字雁冰。后来,沈德鸿又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茅盾。

乌镇,位于杭州湾与太湖拥抱的大运河沿岸,是一个水网交错的鱼米之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把全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河东,一部分河西,茅盾的家就坐落在河东一块平坦的土地上。这里历史古老,商业和手工业繁荣,虽然比不上赫赫有名的大上海,可也相当于中小城市。茅盾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富裕的小镇上。他的家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家庭,曾祖父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书香门第,祖父是商人,父亲沈永锡是前清时代有知识有名气的秀才,又是一个“维新派”,喜欢自然科学,向往民主。他的母亲陈爱珠,是乌镇名医陈我如的女儿,也算是大家闺秀,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不但会管理家产,而且通晓文史,是一位有修养而又富有学识的知识女性。

沈家世世代代生活在乌镇,沈家人用智慧和勤劳的美德开创自己的家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茅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的熏陶。茅盾的童年,和旧时代千千万万的穷孩子的童年相比,是很幸运的。虽然不是在寒酸困苦中挣扎过来,但这位大家族的娇宠儿,也经历了世间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事物。

茅盾5岁那年,长得虎头虎脑,也是一个精明而又淘气的愣小子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太阳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茅盾早早起床迎接早晨的阳光。他要去河边玩耍,他要去抓河虾,他要捉那河边的蜊蛄去了。勤劳的母亲叫住了他,把他拉到父亲身边,说:“儿子开始懂事了,让他进咱家的私塾读书学习吧,不能让他整天去游闲了。”父亲沉默了许久许久才回答母亲说:“不行,不行,不能让他走进家塾。”站在一边的茅盾听了父亲和母亲的对话,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不让他进家塾。年幼的茅盾知道自己该读书了,因为母亲早已向他敲了边鼓,他还以为父母会让自己同祖父一起读书,心里正等着呢。

在这个大家族里,有一个家塾,老师就是茅盾的祖父,每天教书的内容都是《三字经》和《千家诗》之类的书,别无他样。最使茅盾父亲不满的是,这位老人教育子孙很不认真,常常丢下孩子们不管,独自走出去听书或玩牌。茅盾的父亲很不赞成老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主张由茅盾的母亲为儿子教些新东西。茅盾是长子,父亲把他捧为掌上明珠,但他把对儿子的爱体现在教育之中。

即将走向读书生活的第一天,茅盾朦朦胧胧懂得一些道理:读书,要读新书;学习,要扎实用功。傍晚,乌镇被笼罩在一片红色的晚霞之中,茅盾在院子里玩耍。他明白,这是自由自在任意淘气的最后一个晚上,明天,他将要随母亲一起读书了。日暮天黑,父亲回来了,手里拎着一沓厚厚的书本。父亲把他叫到屋里,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雁冰,从明天开始,你要有规矩地学习了。瞧,这是《字课图识》,这是《天文歌略》,这是《地理歌略》。这些书你要熟读默记。”父亲把这三本书放在茅盾面前,滔滔不绝地介绍书中的内容。此时的茅盾还不识几个字,可他很快就记住了这三本书的书名。从第二天开始,茅盾随着母亲一起走进了知识的旷野。

母亲为儿子准备了桌椅,但淘气的茅盾只喜欢趴在母亲的膝盖上,一边随母亲读书,一边聆听母亲讲故事。母亲的故事真切而且带有情感,母亲的故事都是刚刚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新事,母亲的故事还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原来,父亲和母亲结婚那一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一年,清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在战争中丧权辱国,割地求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也引起了茅盾父母的不满。茅盾的父亲追求新知识、新思想,他把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一心想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就在茅盾刚刚懂事以后,父亲还在向往着进高等学堂,然后再走出狭窄的天地去日本留学,或者到遥远的北京去,走进京师大学堂。父亲的鸿愿始终没有实现,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母亲最了解茅盾的父亲,了解他那错综复杂的心理,于是,她为他的儿子讲了许许多多讲不完的故事,她想让儿子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这在茅盾幼小的心灵深处,刻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象。

就在茅盾7岁那一年的秋天,父亲跃跃欲试,再一次去参加乡试,考场设在远离乌镇的杭州。茅盾的父亲从小学习八股中了秀才,可他从心底讨厌八股文,他不甘心自己这样寂寞,又一次去杭州应考。不知为什么,事情总是不能按照他父亲的意志如愿。他刚刚考完第一场就患了疟疾,勉强考了第二场,而第三场却没能坚持下来。他离开考场后,心中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他彻底绝望了。此时此刻,他把自己的心愿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了。因此,他在杭州只逛书坊,买了许多本旧小说,有《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等,父亲希望通过会读书的妻子把这些历史名著传授给他心爱的儿子。

母亲对茅盾的要求很严,在学习时间内,不许分散精力,不许谈论学习以外的事情。一个刚刚7岁的孩子在十分严格的教育中生活,茅盾觉得很不自由,很不希望父母剥夺他游玩的权力。但茅盾并不和父母顶撞,父亲周游外地参加考试的经历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在他坐下来读书的第一天,就对母亲说:“我要好好读书,要做像父亲一样有志向的人,可我不能像父亲那样败在别人的后边。”茅盾的话里带着天真的童气,母亲听了兴奋得流出了泪水。这一天的午后,母亲教他初识几个字后,就让他默记《天文歌略》。茅盾最初听母亲讲书,童心很难稳下来。这一天,他离开母亲就睡着了,一觉睡到日暮天黑。醒来时,他发现母亲正在做晚餐,他迅速拿起书本,偷偷跑到东屋楼下默背天文歌。好多字不认识,母亲教过的句子,经过一下午的睡眠,早就忘了好多句。聪明的茅盾打开书,按照书本中的图画,没过多久,就想起了母亲教过的全部句子。等到母亲喊他吃饭时,他像没听见一样,一直背到滚瓜烂熟,才回到母亲身边,让母亲考他。母亲很心疼地说:“吃饭了,吃饭了,吃过了饭再考。”茅盾心中已有了底,还是缠着母亲说:“妈妈,应该是考完了再吃饭的。”父亲也在一边插话说:“按照规矩办事,定在什么时候考就什么时候考,不能更改。”

父亲、母亲是茅盾的启蒙老师。光阴荏苒,祖父自知年老体弱,把家塾重任交给了茅盾的父亲。从此,茅盾进了家塾,随父亲一起学习。父亲对茅盾的要求比母亲更加严格,他每天亲自选择课本内容让茅盾熟读,并且以每天增加10句的内容逐渐增多。茅盾看到父亲面色严肃,语气强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弛。

茅盾虽然已经开始了读书生活,可他毕竟还小,仍然免不了淘气。每当春季来临的时候,乌镇显得格外清新,尤其是镇中心的那条河,仿佛是唱着歌儿日夜不息地奔波。它不仅吸引着空中的鸟儿,也吸引着镇里许许多多的孩子,更吸引着茅盾。他很少和其他孩子一同玩耍,常常是独自到河边去追赶蜻蜓和蝴蝶。又是一个晴朗的傍晚,茅盾读完了一天的功课,撒着欢儿向河边跑去。他要捉河里的青蛙,他还要捕捉河里的小鱼儿。他在河边蹲了许久许久,突然眼睛一亮,发现一条小鱼儿正随着河水掀起的白色浪花流向远方。河水流得很急很急,茅盾来不及抓住这条小鱼儿,于是他顺着那浪花奔跑。他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流使劲地追赶。跑呵跑呵,正跑得神采飞扬,突然被绊倒了。他滚到河里,不知不觉中被人扶起来。虽然摔得很重,可他没有哭。抬头细看,扶起他的人是父亲,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父亲并没有追问茅盾跑出来干什么,也没有责怪儿子。茅盾即无休无止地问起了父亲:“你已认识那么多字了,为什么还要读书?”“我听说你再也不想赶考了,读书还有用吗?”父亲很难马上就回答儿子提出的一串串问题,只是拍拍儿子的肩膀,很关切地说:“雁冰,再不要跑出这么远了,快回家让妈妈换一套干净衣服。”茅盾再也没有机会追赶那条小鱼儿,只望了一眼那条奔流的小河,乖乖地回家了。

夜晚,清风吹拂着窗前的柳叶。茅盾躺在被窝里,开始设计第二个计划:明天到桑林里去捉蜻蜓。朦胧中,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梦见自己来到一片宽阔的桑林里,无数的蜻蜓在林中飞来飞去。那绿色成荫的桑林要比自己家的庭院宽阔得多。他想捉住两只正在顶架的蜻蜓,可是双腿怎么也抬不起来,眼巴巴地望着两只蜻蜓在头顶上玩耍,任他把双手伸得多高,就是跳不起来。这时,一片桑叶贴在脸上,无论怎样用手去拿,始终拿不下来。他的心里很急,越是着急,桑叶贴得越紧。茅盾急醒了,原来是妈妈温热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正在轻声喊着:“雁冰,该起床了,读书的时间到了。”茅盾嗖的一下子从炕上爬起来。醒来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镇边的桑林一定好玩,那里一定是个美丽的世界。他又在心里默默地设想着,要早早完成读书任务,到那绿色的桑林中尽情地玩一玩。

这一天,茅盾草草地读完了父亲为他规定的所有书目,等不到下午,他的心就飞到了镇外的那片桑林里。

午后,骄阳似火,热得使人们喘不过气来。茅盾发现父亲完成上午的教学任务已不知去向,母亲和祖母坐在树下乘凉,心里好高兴。他装作捕抓一只蝴蝶跑到了院外,一边跑一边想,这一回冲出去一定要到野外捉几只蝴蝶,捉几只蜻蜓回来。他趟过镇中心的那条河流,沿着一条弯弯曲曲通往镇外的小路,一边跑一边哼着小曲,心里充满了欢乐。眼前就是他想象中的桑林了,他一头扎进去,顺着林间的空隙跑向中间,如同钻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是他第一次到桑林来玩,眼前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鲜,感到好奇。茅盾要玩个痛痛快快,玩个潇潇洒洒。事情也巧,不知是父亲专门和他作对,还是天意安排,在这里,父子又相遇了。他的父亲不仅喜欢读书,更喜欢旅游和欣赏自然风光。昨天,他在河边读书,今天又来到桑林里,这里不仅可以乘凉,更主要的是欣赏桑林风光。这一次,茅盾没有和父亲相撞,他远远看见坐在树根下读书的就是自己的父亲。诚实的茅盾不想溜走,虽然想象中会受到父亲的训斥,但还是主动到父亲身边去坦白。茅盾的父亲对儿子要求严格,可他并不责骂儿子。

这次巧遇,使茅盾又没有十分开心地玩一场。茅盾和父亲并行走着,在他的内心里树起了一个高大的形象,那就是父亲勤学苦读的形象。夜里,月儿弯弯,满天星星晶亮晶亮的。父亲在赏月,手里仍然捏着那本在河边读过的书,也是在桑林里读过的书。他反背着手在院里踱来踱去,那本书反贴在背上。茅盾正在偷偷观察父亲,父亲突然喊了一声儿子的名字。茅盾还以为父亲为在河边和桑林的事要教训他,就装作没听见,仍然躲在屋里。这时候,妈妈走过来,拉着茅盾的手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雁冰,没听见父亲在叫你吗?”茅盾带着忐忑不安的心站到了父亲的身边,等待父亲的严厉批评,而他的父亲却是满脸笑意。茅盾不敢多言,只见父亲眼望着空中那密密的星群,还有那轮没有圆了的月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儿子说。茅盾的父亲十分希望儿子长大后从事实业,重视科学。这一天晚上,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十分亲切地向茅盾讲起了“国富民强”的道理,还讲起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茅盾在父亲的面前,双眼瞪得圆圆的,他对父亲的数学呀,科学呀实实在在听不懂,但内心里十分敬仰父亲讲的国富民强的思想。就是在这个时候,父亲的引导,父亲的促进,使茅盾童年时代的思想得到了开发,为他奋发读书、接受新事物、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就在茅盾父亲专心致志教育儿子读书的时候,也就是在茅盾的思想刚刚得到启蒙的时候,父亲病倒了,患了骨结核。这对于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于茅盾来说,虽然还不懂得生活,但他内心深感自己失去了许多精神支柱。父亲热爱读书,尽管卧床不起,但每天还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坐在卧室的窗前读两小时的书,然后在自己的枕边放上一本书,随时阅读几页。茅盾在父亲的床前走来走去,望着父亲艰难读书的情景,回想父亲苦苦求索的历程,茅盾的内心第一次产生了要奋发读书的热望。父亲喜欢数学,喜欢声、光、化、电一类的书,茅盾并不喜欢,他不懂这些知识的含义,但他在父亲的床前,得到的是智慧,是坚韧不拔的精神。最使他感触深的是一天傍晚,那是腊月过后的一个傍晚,气温已经转暖,父亲手握着书本几次支撑着坐起来读书,都没能如愿。茅盾想扶起父亲,可他力不从心。父亲并不甘心,他叫来茅盾的母亲,让茅盾母亲为他读书。母亲一字一句读着,茅盾也细心地听着,他的思绪也飘落在书中。这一天夜里,茅盾久久没有入睡,父亲渴望读书的每一幕都在他的脑海中萦回着。

茅盾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在乌镇,有一个传统的习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至十七要连出三天城隍会。城隍会热闹非凡,是一个奇特的节日。每当这个节日来临,迷信的人都要到城隍庙里去许愿。茅盾的祖母是迷信神道的,就在茅盾父亲病倒后,祖母便寻找机会要去庙里许愿,都被茅盾的父母阻拦了。这一年庙会前夕,祖母终于走出去在城隍庙里许了愿,要让孙子在七月十五城隍会那一天扮演一次“犯人”。这是流传在乌镇一个古老的说道,意思是如果家中有患重病通过医药治不好的人,就派家中一儿童装作“犯人”,在庙会那一天,随着赶庙会的队伍围绕小镇走一圈。这样,就会为家中的病人赎罪,保佑病人好转。

城隍会的日子到了,茅盾的父母知道后,坚决反对儿子扮演这个角色。可年幼的茅盾还不懂得什么是迷信,不懂得神道,只觉得这种事情好奇,也很好玩,便一口答应了祖母的要求。

城隍会那一天,乌镇上下张灯结彩。由四个精壮的男子汉抬着一块宽绰的平板,还有童男童女装扮成“白娘娘”、“吕洞宾”、“牛郎织女”等等,坐在平板上,平板四周挂着金光闪闪的琉璃彩珠。那个场面是十分热闹的。以往,每年的这一天,茅盾都要站在自家的墙头上观看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这一天,他作为“犯人”要随着队伍周游。城隍会开始后,同往年一样,由长长的一队人马鸣锣开道。茅盾穿着很随便的服装,围着一条白布裙子,戴一副“手铐”,随着队伍在乌镇的四周慢慢地行走。路很长,大约有5公里的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走在这支长长的队伍里,茅盾并没有觉得劳累,也没有想到自己是在为父亲赎罪,只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城隍会折折腾腾闹了一天,茅盾回到父亲身边,父亲的病情依然如故。不过,这一天的周游,使年幼的茅盾见识了许多世面,很少到远处游玩的茅盾,第一次领略了故乡优美的小镇。那一条条清澈的水流,那绿荫如画的桑林,那在微风里翻滚起伏的稻田如同千层浪,把茅盾引到了一个仙境一般的境地。此时此刻,茅盾的心里装满了大自然的景色,他的心胸也像田野一样辽阔起来。回到家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父亲,讲给母亲听。呻吟在床的父亲发现儿子有了见识,心里很高兴,不停地鼓励儿子读书。母亲更是高兴万分,她把儿子搂在怀里,带着深沉的口气说:“我的儿子,你的父亲一心想读书有成就,不料他身不由己。逛城隍会是治不好病的,你可要好好读书,这个愿望就由你来实现了。”母亲说着,泪水落在了茅盾的脸上。

在一个阴沉的日子,茅盾读完几页书,想坐在父亲身边,听父亲讲故事,讲读书的道理,可父亲再也无力和他闲聊了。父亲让他到院子里去玩玩,茅盾嘴里答应,却不肯离去。在门外,他很清楚地听到父亲和母亲在商量事情,声音很低,父亲在讲着,母亲在记录。他在门缝里看见母亲的手在抖动着,一边记录一边流泪。不一会儿,他们又请来了祖父,父亲还是重复着与母亲说过的话:“……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父亲的声音是那样微弱。茅盾仍然听得真真切切。后来他才知道,父亲在向母亲和祖父立遗嘱。他又一次明白了,父亲于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企盼着中国的光明,企盼着儿子立志成才,学习理工,成为改造中国的栋梁。父亲立完遗嘱的第二天,把一本谭嗣同的《仁学》交给茅盾说:“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随后,父亲又把茅盾叫到床前,带着十分惋惜的表情说:“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这十个字,对于茅盾来说,显得十分珍贵,尤其是这“天下”两字把他带到了广阔的世界。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在鼓舞、激励着他,这为他后来成为忧国忧民的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茅盾的父亲走了,他未能完成鸿鹄大志便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在父亲的灵堂前,茅盾那颗幼小的心灵又一次被撞击着。使茅盾终生难忘的是,他看到母亲亲笔为故去的父亲写下这样一副挽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也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英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在父亲出殡那一天,茅盾站在父亲的灵堂前,望着这副挽联,望了许久许久,不禁凄然泪下。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扑向号啕大哭中的母亲。这个时候,他不仅体会到了父亲在世时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到了母亲要教子成才的志向。此时,茅盾的弟弟仅仅几岁,母亲把教育两个儿子的心愿写进送给父亲的挽联中,这种品格何等高贵。茅盾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这幅挽联,一颗水灵灵的童心立刻变得晶亮晶亮了。他再一次体会到了,唯有读书,唯有成为人才,为天下人努力,才能对得起死去的父亲,才能对得起肩负重任的母亲。茅盾的心里这样想着,像是有一股激流涌遍他的全身。他突然从母亲的怀中挣脱,擦干泪水,跑向书房,跑向他父亲常常读书的地方……

从这一天开始,茅盾又明白了许多,一个远大的志向在他的心中树立起来,那就是要读书,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走父亲没有走完的路,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要在母亲的指导下,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作为的志士。

茅盾的父母是一本书,这本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长辈的思想、意志和目标。茅盾伴随着这本书发育成长。他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创造,学会了怎样迎接人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铺上了牢固的奠基石。茅盾的父母就像一面湖水,时时在净化着他儿时那颗水灵灵的心。一颗被净化的童心跳动起来了,他要用充溢的热情去迎接人生。

同类推荐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我的管理哲学

    李嘉诚不但是香港的传奇,更是华人的传奇,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从茶楼的跑堂到塑胶花大王再到地产大亨,股市大腕儿,人们看到的是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形象,但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今天这么成功的商人,是因为他智慧的管理哲学。凭借着自己的管理智慧,李嘉诚带领着长实集团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走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李嘉诚是如何做到这么成功的,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李嘉诚亲口讲述自己70年的商业生涯,从如何起步到扩大经营,从如何抓住机遇到跨行业发展,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热门推荐
  • 傲世神妃

    傲世神妃

    当她登位为皇,生杀大权尽在我手之时,一场爱与恨的交织蒙蔽了她的双眼。当与她经历过生死与误会的夫君变成真正的仇人时,她当如何面对?是该逃避,还是该斩草除根?
  • 黎明醒来,床边无你

    黎明醒来,床边无你

    他冷峻而幽默深谙世事,她大学刚毕业不谙世事。他算大叔,她比萝莉大一点。他与她邂逅于一家古玩店,从此开展一段扑朔迷离的感情,也卷入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 女心理师(下)

    女心理师(下)

    一对前来咨询的夫妻互相指责,空间是谁的思想产生了幻境?心理师是被众多患者仰望着的救世主,只是做心理师并没有那么简单,贺顿首先遇到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柏万福,又遇到了成为她情人的钱开逸。在两个男人的帮助下,在朋友们的支持下,贺顿的心理诊所终于开张。她能否帮助来访者?她又能否拯救自己……
  • 那些年青春年少

    那些年青春年少

    喜欢一个人是很美好的事情,邵晓东喜欢学长很久很久,后来来了一个转校生改变了原本的生活……
  • 海洋中的食物链

    海洋中的食物链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天缘爱情

    天缘爱情

    新的学期,吴伟进入了高中,回忆历历在目,令他还沉浸在悲痛的过往当中,但是却不知道这是另一种开始。
  • 道士咆哮

    道士咆哮

    紫阳心经:第一重:紫气东来第二重:烈阳初现第三重:阳盛紫衰第四重:天下双分第五重:紫气入阳第六重:.......(修炼中)第七重:.......(研究中)
  • 奇秀天灵

    奇秀天灵

    秦林,靠着自己,探索永恒之道,感悟天地,踏出一条万古流芳的逆天之路。
  • 冷后倾心

    冷后倾心

    一个不知来历的婴儿,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当她从下界再度觉醒回归,当初欠她的势必要百倍、千倍奉还。纵使遍体鳞伤,成为妖魔,万劫不复,我也要让他们全族的鲜血为她祭奠。
  • 第十八个王妃

    第十八个王妃

    她,是来自现代的奇怪医者。医者仁心,世人皆知。而她却格外冷淡,亦正亦邪。不仅样貌倾城,还医术超群。无人知晓她的真名,只得给她取一个外号,名为“莲花医”只因她的性子冷淡,如莲花一般。她,古代的“废柴大小姐”,名为白缘安,家中有两个姊妹和一个大哥。她是嫡女,天炎白家的嫡女,这个身份说出去有多少人羡慕不止,可是她从小便毫无修炼的天赋,甚至连白家的一个端茶递水的小厮都打不过,百姓流言不止,更有游吟诗人作诗。白家有女名缘安,三岁无才且无能。世人皆知其家境,却也不知其内里。大哥临玉可音攻,二姐临月会辅助,幺妹临水样貌好。三姐无貌且无德,爹爹把她弃。白家三女白缘安,落地额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