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0700000041

第41章 人格理论

9 .2.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无意识对于人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的。他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最庞大、最复杂的,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他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和人格发展理论。

9.2.1.1 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潜意识或无意识(unconscious)。意识是能够被人们直接意识到、感知到的那部分。前意识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它只是被暂时遗忘,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被召回到意识领域。潜意识是指无法被带入到意识领域的那部分(除非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潜意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原始的本能冲动;二是那些不被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等所接受而压抑或排斥在意识之外的动机、态度等。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推动人类活动的强大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为。

但是,人格的各组成部分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比如说,“有时我既想做这件事,也想做那件事。”显然上述模型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意识到该模型的局限性之后,事隔二十几年后弗洛伊德又提出了另一种人格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 d)主要由原始的性本能组成,可以看作是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不考虑自己当前的行为是否可行,也不考虑一切的社会制约,只顾跟随冲动满足个人当前的欲望。就像婴儿看到别人在吃东西,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抢,而不管东西是否是自己的。本我完全处于无(潜)意识之中。

超我(superego)是通过教养把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到个人自己的社会价值体系的结果。它在儿童5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发展起来。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抑制本我的原始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二是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控制,使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三是努力进取,以追求完善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超我和本我是相冲突的,一方面,本我受先天的本能冲动所支配想随心所欲地做事,另一方面,超我受道德准则支配会坚持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

自我(e g o)在本我的原始冲动和超我的道德要求之间作出协调,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的原始欲望,另一方面又遏制那些不为超我所接纳的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基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自我会考虑外界的现实情况在两者之间作出折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要。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人格。它们和意识层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本我是无意识的,它的行为完全处于意识之外,而自我和超我则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水平上都有可能出现。当本我、自我、超我和谐发展时,人格就会趋于正常发展;而当三者长期处于冲突状态时,这种稳定的正常发展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心理异常。

9.2.1.2 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来应对来自两者的压力。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和超我的压力时,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这时个体为了减轻焦虑并消除内心的痛苦,就会无意识地采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因此,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是指自我运用某种心理策略,以此来保护自己、解决由本我的原始冲动和超我的道德要求引起的各种日常冲突。

在介绍具体的防御机制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某女,38岁,自幼聪明活泼,学习成绩良好,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22岁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深。其夫由于意外坠楼身亡,她得知此消息后矢口否认,拒不相信这个事实,两眼呆滞,行动迟缓,不去辨认尸体,坚持认为弄错了人,丈夫没死,很快就会回来。下午照常准备好饭菜,摆好两双筷子,等待丈夫回家吃饭。到了晚上,则静静地铺好床,静等丈夫回家休息。

此案例中,该女在听到丈夫意外死亡的消息后,显然在心理上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为了避免该事件对自己的伤害和痛苦,她无意识地运用了“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接受残酷的现实,对该事件完全否定,同时坚信丈夫一切安好。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我防御机制来处理矛盾,它对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自我防御机制,个体可以此来减少挫败感、减轻痛苦感、维护自尊心、保持心理平衡等。自我防御机制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们,如安娜·弗洛伊德等又对该概念进行了完善。一些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基本上是在潜意识水平发挥作用的。然而,自我防御并不总是万能的。自我防御机制能把引起焦虑的东西排除于意识之外,从而使人减轻焦虑,但必须明白:自我防御机制并没有使问题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从某方面来说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在生活中,运用适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过度使用防御机制,或把防御机制作为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主要手段,则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为了隐藏不被接受的冲动,会耗尽个体大量的心理能量,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9.2.1.3 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人格在其五六岁的时候就已基本形成,因此他十分重视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形成和连续性的作用。此外,弗洛伊德从性角度出发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包括人格的发展。他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性本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制约于性因素。他还用“力比多(libido)”这个词来描述性能量。力比多会驱使个体去寻求各式各样的快感,并通过身体上一系列“性敏感区”(指力比多集中分布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来,而“性敏感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是有变化的。因此,可以说,个体经历了一系列以“性敏感区”为标志的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

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为:① 口唇期(oral stage):儿童经历的第一个性心理发展阶段为口唇期,它大约持续到出生后18个月为止。在该阶段,口、唇、舌是主要的性敏感区。② 肛门期(anal stage):肛门期发生在大约18个月到3岁。在该阶段,肛门成为儿童主要的性敏感区。③ 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生殖器期是儿童最重要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发生在大约3岁到6岁。在该阶段,外生殖器成为重要的性敏感区。儿童在该时期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或“伊莱克拉情结”(即“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两种情结的解决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④ 潜伏期(latency stage):大约6岁以后,儿童进入潜伏期,一直持续到12岁左右。⑤ 生殖期(genital stage):大约在12 岁至 20 岁之间,儿童进入性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生殖器。在该阶段,儿童对异性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儿童在某一阶段受到某种创伤体验或得到过度满足,就会导致力比多的固着(fixation)。固着会滞留部分力比多在某个阶段,从而使个体的性心理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某阶段力比多的固着会导致个体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比如,口唇期发生固着的成人会形成多嘴部行为(如抽烟、喝酒、过分咀嚼、过度饮食)、依赖、被动的性格特点。

弗洛伊德开创了一个综合性的关于人类行为和人格的理论,对以后的研究者们进行人格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人格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对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心理的本质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解释,而且还对人格的内部动力关系进行了剖析,对产生人格障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次,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治疗心理障碍的精神治疗体系,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的先河。一些心理治疗技术,如自由联想、催眠和梦的解析等都已被现在的心理治疗师广泛应用。最后,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些概念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如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潜意识的作用,他在潜意识方面的研究对深入理解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受到潜意识过程的影响。又如,研究者们通过对应激的应付方式的研究,发现了与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论述的一致性。

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不少心理学家对其理论提出了批评,真可谓是毁誉参半。第一,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了性本能的作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特别是他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抨击。第二,他的理论的许多方面都是不可验证的(如力比多的概念),从而很难肯定其科学价值。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都是以病人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的,这种个案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偏差,从而很难进行控制和检测。第三,他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他过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发展的影响,却忽视了引起和维持当前行为的现实刺激。另外,许多批评者认为,弗洛伊德过分重视了人格的消极面,他一直把重点放在对精神病人的研究上,而对健康人格关注较少,从而否定了人的积极面,对人性持一种悲观的态度。

在认识到弗洛伊德理论存在的缺陷后,弗洛伊德的许多后继者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上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从而更精确地阐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这些新弗洛伊德主义学者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性欲和力比多,他们重视社会环境变量包括文化、家庭、学校等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有阿德勒(A . A dler)和荣格(C .Jung)等。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一种自卑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人都在为努力克服这种自卑感而作抗争,以至寻求优越。对于阿德勒来说,寻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人格就是在这种基本努力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比如,张海迪5岁时就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按照阿德勒的观点,或许就因为这种强大的自卑感,使张海迪更加强烈地寻求优越,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作家。

荣格对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很大的修订。荣格否定力比多的重要性。除原始本能冲动之外,他还提出了创造性和自我实现这两种无意识欲望,从而在人本性中注入了社会性内涵。另外,荣格认为有两种类型的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同一文化中所有人所共有的、普遍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它与个体无意识相区别。集体无意识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地对事物作出同样的反应。在提出集体无意识等概念后,荣格构造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中包含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如意识和无意识),每一概念代表了一种内部力量;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则构成一个人格单元。人格单元的两个对立概念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可谓“此消彼长”。而人格就是在寻求各个人格单元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荣格把自己的这种人格观点称为分析心理学(analytic psychology)。

9 。2.2 特质理论

假如你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碰到新朋友时你可能会做一下自我介绍。在介绍完自己的姓名、籍贯和爱好后,此时你可能会描述一下自己的人格特征,或安静,或外向,或直率,或友好,等等。这里的安静、外向、直率、友好等都是人所具有的某些“特质”(trait)。

特质是指个体具有的持久的特征或反应倾向,它们使个体在各种情景下的行为能够保持一致性。特质是人格的基本构造单位,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一系列特质所组成的。特质具有相对稳定、跨情境性等特点。特质理论家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先决因素,个体的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处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一个位置,在量上与他人存在不同,从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特质理论。

9.2.2.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G 。Allport)在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将特质作为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而不是环境条件决定个体行为。他认为,特质决定了个体对某些刺激的特定反应倾向,它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相当于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使一系列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的刺激和反应联系并统一起来,从而保持了不同情境下行为的一致性,使行为具有跨情境性。例如,具有“服从”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景会做出相似的反应。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指在特定社会文化形态下,一个群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特质。它是一种概括化的倾向,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几乎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在研究共同特质时,奥尔波特主要使用整体研究法,即研究者根据对某一特质的测量,在单维度上对所有受测者进行比较和描述。由于共同特质揭示了特质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因此共同特质的研究对于理解人格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类是个体特质(individual traits),指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特质。不同的个体正是因为个体特质才会表现出不同的个人倾向。个体特质可划分为三种: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这三种类型的特质相互独立但又彼此有交集。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是个体身上最典型的特质,它在整个人格中居于支配地位。首要特质只体现在少数人身上,以致于一些典型的小说人物或历史人物成了某类行为反应的代名词,例如,阿巴贡的首要特质是吝啬,王熙凤的首要特质是泼辣。中心特质是指能够说明个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其独特性的一些特质。一个人的人格通常是由几个相互联系的中心特质来进行描述的,如王熙凤的中心特质是泼辣、精明能干、心机深细、心直口快等。次要特质是一些在理解人格方面并不太重要的特征,它在一个人身上并不会一贯性地出现,只会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才会表现出来,如某人有幽闭恐惧症。在研究个人特质时,奥尔波特推崇运用个案研究法来确定个体三种特质的独特组合,从而以此来说明一个人独特的人格。

9.2.2.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949年,卡特尔(R 。Cattell)在奥尔波特理论的基础上,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的基本维度进行了研究。卡特尔认为,一些相关的特质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得到独立的特质维度。他从奥尔波特的形容词表中通过聚类分析法归纳出了35个表面特质,再进一步通过因素分析法找到了其潜在的16个根源特质,并编制出了“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相互独立,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不同人身上表现的强度不同,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人格的不同。

卡特尔还提出了人格特质结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人格特质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第二层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为素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第四层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 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这在前面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中已经讲到过,不再赘述。

●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是从外部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是对表面特质进行因素分析得到的,因此,根源特质是表面特质的基础,一种根源特质能够制约多种表面特质,而一种表面特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如“某人学习努力”这种外显的表面特质,可以是出于不同的原因,或是为了“希望得到旁人和家长的认可”,抑或是为了“能够通过考试”。

● 素质特质和环境特质:素质特质(constitutional traits)是指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那些根源特质。而环境特质(environmental traits)则是指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那些根源特质。如乐群性(A)、乐观性(F)属于素质特质,实验性(Q 1)、世故性(N)则属于环境特质。

●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驱使个体趋向某一目标行动,是人格的动力性或动机因素,它可分为本能特质和外能特质,前者是与生俱来的,而后者则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包括兴趣、态度和情操等。能力特质(ability traits)是指知觉和运动方面的个体差异特质,具体反映在个体是如何有效执行某一任务的,它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temperament traits)决定了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如反应的速度、反应的风格等。

9.2.2.3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艾森克(H 。Eysenck)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和卡特尔一样深受斯皮尔曼的影响,坚持运用因素分析来研究人格。艾森克认为,人格结构有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类型水平、特质水平、习惯性反应水平和特殊性反应水平。

位于最底层的特殊性反应水平,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反应,如最基本的“举手投足”。其上为习惯性反应水平,是由于日常反应的重复出现而形成的,如重现某个生活情景,个体会产生相似的行为反应。再上层是特质水平,是由个体的一些相互联系的习惯性反应所构成的人格特质。最上层是类型水平,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人格特质所形成的人格类型。同时,艾森克发现,这四个层次是与因素分析的结果相一致的,从下到上分别属于误差因子、特殊因子、群因子和一般因子。

艾森克还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维度理论,即三因素模型。艾森克认为人格特性可以用更少的因素来概括,他根据对人格测验数据的因素分析得到了人格的三个维度:外倾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外倾性表现为人格是内倾的或是外倾的。内倾的人具有不易适应、安静、厌恶刺激、不喜欢社交、喜欢看书等特点,外倾的人具有冲动、寻求感觉刺激、开朗、喜欢社交等特点。神经质表现为情绪是稳定的或是不稳定的。情绪稳定的人具有情绪反应弱、沉稳、不易焦虑等特点,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则相反。精神质并不是指精神病,在该维度上高分者表现为有攻击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冷酷无情的,低分者表现为善良的、体贴的、多愁善感的。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可测量的特质构成的,而外倾性和神经质这两种连续的维度可以相互组合来描述个体的人格特质。以外倾性为横轴,神经质为纵轴,在两维空间内就可以得到32种人格特质,同时两者垂直相交构成的四个象限可以用来描述古希腊的四种气质类型,稳定外向型相当于多血质,表现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稳定内向型相当于黏液质,表现为沉着、稳重;不稳定外向型相当于胆汁质,表现为易怒、好斗;不稳定内向型相当于抑郁质,表现为焦虑、悲哀。

艾森克还根据此人格理论结构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它可以用来评价个体在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上的特征。

9.2.2.4 五因素模型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五因素模型能更好地诠释人格特征,其理论结构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塔佩斯(E 。T upes)等于1961年发现了人格中存在五个独立的维度,之后的许多学者在对人格因素进行研究时都得到了一致的意见,从而验证了五个人格维度确实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或者叫做“大五”。

模型中五个基本的维度分别为:① 外倾性(extraversion,E):充满活力、爱好交际、冒险、寻求刺激等;② 宜人性(ag reeableness,A):乐于助人、友好、谦虚等;③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C):拘谨、克制、尽忠职守等;④ 神经质(neuroticism,N):焦虑、喜怒无常、容易激动等;⑤ 开放性(openness,O):富于创造力、好奇、审美观强、想象丰富等。每个维度的范围都十分宽广,它们均是一系列独特且又相关的特质的集合。

麦克雷和科斯塔(R 。McCrae&;;amp;P 。Costa,1989)根据这一理论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ersonality inventory,five‐factor inventory),它可以用来评估正常人在五种特质上的特征。“大五”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但可以用来测量人格的特点,而且对职业选择、人事招聘和工作绩效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2.2.5 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人格特质理论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特质论者认为,人格可以通过几个有限的特质加以描述;特质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并表现于行为之中,只有通过人格测量才能发掘潜在的特质。

特质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其理论结构基础之上开创了人格测量技术。现在管理心理、临床实践、教育心理、发展心理、心理健康以及人事选拔等各行业都显示了人格测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容置疑地,它在心理学界已经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工具。特质理论的另一贡献在于运用了统计方法来探索人的本质和特点,这样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例如,卡特尔在奥尔波特的形容词表基础上,先是运用了聚类分析法得到了表面特质,然后再运用因素分析法发现了表面特质背后潜在的根源特质。

同样,特质理论也遭到了许多方面的批评。其一,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具有跨情景一致性,该观点目前仍有很大争议。有学者认为,特质具有时间上(纵向)的稳定性,而不具有空间上(跨情境)的一致性。事实上,情景和人格一样都会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在课堂上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在家里可能是个诙谐、活泼开朗的人。其二,特质理论只是描述型的,它并没有对“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人格是如何发展的”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虽然艾森克对产生人格差异的生理基础作过介绍,但从总体而言,特质心理学并没有从基于描述的框架中跳出来。其三,特质理论过多地着眼于人格的遗传因素,而忽略了环境的作用,而且也没有研究个体内部相互冲突而导致人格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特质理论并没有揭示人格的全貌。其四,特质理论注重在共同特质量的差异方面的研究,而对个体特质研究甚少,因此,并不能显示个体人格的独特性。

9 。2.3 其他人格理论

9.2.3.1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和有意识经验的重要性,重视个体的成长潜能和自我实现。该理论尤其注重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概念,认为自我实现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与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的倾向,它是人格发展的一种基本驱动力。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来说,歌手唱歌,画家画画? ?这些都是自我实现的表现。人本主义还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动机,这种动机驱使个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化和完善。

马斯洛、罗杰斯(C 。Rogers)等都是人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马斯洛关注心理健康的、完整的人,他将人类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两部分:现实自我(real self)和理想自我(ideal self)。现实自我是个体对自我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知觉;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最希望成为、最向往的自我。他认为,人格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一致性,而不是人格各个成分之间的一致性。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越一致,人格特质就会倾向于表现为合作性强、工作效率高、反应快、容易相处等。生活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总会有差距,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促使个体积极追求自我实现。此外,罗杰斯还创立了“以人为中心”、“交朋友小组”等心理治疗方法。

人本主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快乐、富于创造性的健康人格上,这是它的一大进步点。然而,它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人本主义的一个主要批评是:人本主义过度依赖现象学,不够科学化。有心理学家指出,人本主义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意志或信念来解释人的行为,这显然不能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另外,人本主义治疗法依赖患者自己的评估,它只是通过谈话来了解患者的心理,这未免过于简单,而且可能会有偏差。这使很多人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的有效性提出了疑问。

小资料———“以人为中心”案例

诺拉,27岁,患有厌食症。当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出于天性玩吵闹的游戏,这使母亲撤回了对她的爱。只有当她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对长辈彬彬有礼时,母亲才会表示赞赏。为此,她的自尊感极低,并为了达到母亲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而坚持不懈。所以可以看出,价值条件使她丧失了与好动、顽皮自我的联系。进入少女期后,在学校里她又必须达到同伴认可的标准,达到媒体、广告和杂志所规定的苗条标准。

在治疗师的干预和建议下,她开始重视自己的积极方面(她其实很聪明,在处理办公室业务和行政工作时很能干)。通过运用意象使她意识到厌食症是消极的,她必须学会解放自己而不是将此视作人生的财富。她接受了自己不可能完全掌控生活,学会了有时必须带着不确信生活。在长达两年的治疗之后,虽然她的厌食症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她已经能够容忍苛刻的工作,并结交了新男友,两人的感情真挚。

(资料来源:[英]瓦尔·西蒙诺维兹,彼得·皮尔斯著 。人格的发展 。唐蕴玉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9.2.3.2 学习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遗传因素对于人格的影响,与此相反,学习理论非常注重环境因素对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传统的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和人格基本上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也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这显然与精神分析理论有重大分歧,为了调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之间的矛盾,后来的学习理论者(如班杜拉)在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成分,从而丰富并拓宽了行为主义对于人格的认识。

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既不是由内部事件决定的,也不是由外部社会环境决定的,而是由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也强调人的认知(内在)方面。班杜拉认为人、行为和环境三者构成了一个彼此互相影响的复杂的系统,因此,他提出了交互决定论的概念。在该模型中,人、行为和环境三者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变量。在不同情况下,各个变量的强度有差异,有时环境对行为起主要作用,有时内因对行为起主要作用。例如,你本来是一个不喜欢运动的人,但如果一个你心仪已久的人邀请你一起去做运动,你可能会答应。而且,在运动过程中,你发现自己非常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你可能会喜欢上运动。这个例子中外因(一个心仪已久的人)影响了你的行为,后来,这一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你自己(喜欢上运动)。

此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知觉,即指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的信念。当个体确信自己能够完成某一任务时,即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才会努力进行这一行为;反之,他则会逃避或者放弃这项任务。因此,自我效能对于行为有更好的预测作用。比如说,人们通过跑步等方法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事实上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实现了减肥的目的呢?班杜拉认为关键在于自我效能感,即只有当减肥者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做到时,减肥才能成功。

社会学习理论将认知变量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不但弥补了传统行为主义的一些缺陷,而且把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和认知人格理论联系起来。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该理论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却忽略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其次,班杜拉虽然关注环境因素在人格形成和造成个体差异中的作用,但却没有深入探讨自我效能等心理变量是如何产生的,再次,班杜拉过分强调了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没有充分关心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9.2.3.3 认知理论

“两个人从监牢的铁栅栏中向外看,一个人看到泥土,而另一个人则看见星星”。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的认知方式或信息加工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目前它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认知学派从人的信息加工方式角度描述了行为模式的一致性,以此来对人格问题进行探讨。认知人格理论学家认为,不同人之间的人格差异是由于人们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造成的。凯利(G 。Kelly)的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理论是其中重要的认知人格理论之一。

凯利指出,人格形成的关键不在于外界环境世界,而在于个体知觉、分析和解释事件的各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构念。一种构念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人们用各种构念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事件,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预测被证实,那么该构念就会被保留;反之就会被取代或修正。例如,你根据过去的经验,认为“他是一个幽默的人”,如果在之后观察所得的信息中,证实了他真的是一个幽默的人,那么这个假设就会继续留用;反之,你就会放弃这个假设,去重建新的假设。凯利认为,人格就是一整套构念系统,构念是基本的人格单元,认知结构就是人格结构。构念系统是一个人的观念系统,它代表了个体对于事物的看法,决定着个体的思想、认知、行为。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主要来自于人们构念外部世界的方式不同。

凯利十分强调人的主动的认知活动对行为的作用,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把每一个人都看作科学家,认为他们自己能建立各种构念来解释和预测外在事件。然而,该理论过分强调了认知活动的作用,把人格看作是一整套构念系统,从而忽视了客观现实的重要性,忽视了动机、情绪成分等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另外,该理论的有些概念比较模糊,它也没有探讨人格是如何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当前行为环境的构念上。

以上五种人格理论对于人格的解释各有各的侧重点,也各有各的价值。在对待这些人格理论时,我们不能对其中一种全盘否定,也不能对另外一种全盘肯定。五种人格理论就好比“盲人摸象”,五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就在心里觉得大象是什么样子,其实,他们每个人说的都没有错,但又没有哪个人说的十分完整。斯坦福大学教授津巴多(P 。Zimbardo,2003)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如果我们把人比作一部汽车,那么:特质理论描述了它的所有部件和构造;精神分析理论为它添加发动机和燃料;学习理论提供了车轮、指标信号和其他操作仪器;人本主义把人请到了驾驶座上,这个人意欲驶向一个独特的目标,并从达到目标和旅途本身中汲取快乐;认知理论则为旅行加上种种注释,使所计划、组织的旅行方式符合人为实现目标所选择的心理地图。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内容包括: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女性发展与心理年龄特征、女性职业发展与事业成长、女性的婚姻心理与家庭幸福、发展的女性观与现代两性和谐发展等。
  •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不自信是造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深受恐惧、不自信等消极心理之害,不甘心就这样被它毁掉,想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赢回自信,就必须超越自己、克服害怕。本书为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案,让你从认知上全面了解不自信和恐惧产生的深层原因,抓住错误思维的要害,一举攻克恐惧的壁垒,本书还为你提出了很多克服害怕、自卑等情结的有效建议,使你突破心理学的重重迷雾,在探求人类精神障碍本源的同时,能依靠积极有利的行动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让自我心灵由怯懦变得更为强大。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热门推荐
  • 无双逆天系统

    无双逆天系统

    触电也能穿越?好吧,穿越就穿越吧,还赠送一个系统,赵逸表示,我喜欢。
  • 大乘真仙走都市

    大乘真仙走都市

    他前世乃大乘真仙,不幸陨落,在这个都市脚踩富二代,拯救万千靓丽学姐。
  • 泯罪戏

    泯罪戏

    但丁在《神曲》里提到,身前犯有七宗罪之一的灵魂会在炼狱山上不同层级上受罚,刑期满后灵魂净洁则有希望升入天堂。这里不是炼狱却也形似炼狱,不达天堂却也不通地狱。只是一场戏罢了。大幕拉开,请诸君入座,罪恶的独角戏,即将开场。
  • 伪物之境界

    伪物之境界

    伪物之境界,一个位于天琴市半调子原力者公会,韩晓风误打误撞,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这个全世界最失败、最吵闹、最暴力,最无节操但也是最快乐的公会里,他和他的同伴们借着各种委托人的任务而不断变强,伙伴也一个一个加入,故事就这样渐渐揭开……
  • 小野寺的罗曼史

    小野寺的罗曼史

    世人皆知,小野寺家二公子自幼便被自愿被送入他国,在他国自创企业,并且事业那是风生水起,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企业已经遍布时间各个国家。世人相传,小野寺家二公子身边美女如云,但凡是有点姿色的都往他身上贴,但是却没有听说他对哪一个女人有过别样的心。世人言怪,小野寺家二公子绝美无比貌似女人,喜好男风......……捂脸,烂摊子一个一个的被收拾。看着异样的眼光,无奈的横倒在地上,仰天长叹:“传言是绝壁不能信的啊喂!”某人见状,压至身下,勾唇。“可不可信,一试便知。”
  • 印之凤凰

    印之凤凰

    “你是谁?你这个恶魔”零花颤抖着身体,面露惊恐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就在刚才这个让人恐惧的男子用他的双手撕裂了属于自己的魂兽“刺骨凤蝶”。“我啊?”男子邪魅的笑了笑,伸出洁白的双手勾起零花略带圆润的下巴。”你可以称呼我邪君!也可以称呼我另一个名字“-’零晨。
  • 玄天大陆漫游记

    玄天大陆漫游记

    巅峰的修行者,重生在异世大陆,平淡的生活被打破,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与人斗、与天斗。
  • 青少年必懂的哲理

    青少年必懂的哲理

    本书分为“人生·事业之哲理”、“信仰·真理之哲理”、“理想·成功之哲理”、“道德·修养之哲理”等章节收录了许多格言警句。
  • 乡间小神医

    乡间小神医

    鱼龙观边小山村,深山里的美人窝。乡间小子偶获异能医术,捕野鱼采仙药,赚钱发展山村,为小嫂子扎针,替白富美推拿……手到病除,医术超神,却治不好她们的相思病……
  • 龙纹战神

    龙纹战神

    天下第一圣重生百年后,修无上神功,争霸天下。别跟我比炼丹,十成丹随手就来。别跟我比晋级速度,羞死你我可不负责。别跟我比修炼经验,我是老祖。江尘的存在,注定要羞煞万千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