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4200000029

第29章 贤达不妒

当妇女在“子嗣之礼”面前如履薄冰的时候,男人们却享有了种种特权。他们可以借由求嗣,弃妻闲房;可以情不好终,初偶后睽:可以薄荆厚柳,烟花为乐;甚至可以对无子之妻辱而鸩之。更可悲的是,这种“子嗣之礼”作为被普遍认同的文化因素又反过来要求妇女具有贤达不妒的气质,不仅要不妒忌丈夫取妾,而且在可能时还要自觉地为茂衍夫裔充当“荐达淑贤”的角色。如不识相,醋意妒忌,河东狮吼,那便又撞上了“七出”天条之一,其结果就是扫地出门了。

妒,是一种女性主体的心理反射现象,对象客体主要是妾。人类在进入私有制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一夫一妻制的要求,然而这种带有男女平等意味的婚姻形式在惟男道是行的社会结构中是不可能实行的,最终只能是一种假设、一个幌子,其实际意义只是通过限制女子的性自由来扩大男子的性自由,实现名正言顺的多妻制。对于皇帝来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女子,皆可为王所有。周代皇妃制度虽难确论,但何休“唯天子娶十二女?(《公羊传·成公十年注》)的说法还是可信的。这是正式的,至于兴致所至的淫趣秽欲随时利用大量侍妾来处理。春秋时,大人”侍妾数百(《孟子·尽心下》),到唐代,“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合八十一,是代御妻”(《新唐书·后妃传》)。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还只是些排列在前台的人物,后台的更加可观。王莽登基“乃染其须发,进所征天下淑女,凡百二十人”(《汉书·王莽传》)。《旧唐书·宦官传序》说,玄宗开元、天宝中“大率宫女四万人”,亦非虚妄,白居易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实在是为尊者讳了。

皇帝如此,一般贵族、士大夫及文人学士纳置媵妾就只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了。多则姬妾成群,少则三房六妾,当然补充队伍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唐六典》规定,三品以上正员清官可私备女乐五人,五品以上可私备女乐三人。天宝十载特下敕文,“五品以上正员清官、诸道节度使及太守等,并听当家蓄丝竹,以展欢娱”(《唐会要》卷三四)。另外各州府还配备官妓,专门送往迎来,陪酒侍夜。这些都是作为贵族士大夫两性生活的一种补充形式,同时也巧妙地在君臣之间建立了一种心理平衡机制,达到了男道意识的沟通与默契。至于到青楼北里去寻花问柳,肆浪风情,对于文人庶士也绝不是挂不上嘴的耻行,相反,这类事情倒是常常成为风流倜傥的“才子举为”见载于史。

这里特别需要在具有典型意义的宋代荡开一笔。宋儒标榜礼教,北宋起即炽兴理学,至南宋理学宗主几经更替,道统越趋完善巩固。但这种以“礼”为中心的教化只是宋代社会维持功能的一种发挥而已,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宋代君臣的淫乐要求。从宋太祖亲自提倡“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置歌儿舞女,日夕相欢,以终天年”(《宋史经事本末》卷二)开始,便形成了持续高涨的纵欲享乐之风。在生活上他们根本不去管道学那一套,荒淫贪欢,腐化至极。清人史梦兰曾作诗讽刺道:“宋史高标道学名,风流天子却多情。安安唐与师师李,尽得承恩入禁城”(为《宋艳》题辞),说的是宋徽宗暗通妓女李师师,宋理宗私乱妓女唐安安,这是帝王艳事,那么道学家们怎么样呢?号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人本不可能无欲,也不可能免欲,于是人格分裂,作弄虚伪。监察御史胡盭、沈继祖庆元二年(1196年)曾列举大量事实揭露朱熹言行不一,“其为害于风教大矣”,其中就包括“引诱尼姑二人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和“使冢妇不夫而自孕”(《四朝闻见录》丁集《庆元党》)。言行悖逆如此,便难怪陈亮及后来李贽等人见到朱熹门人黄癲的《朱熹行状》把他描绘成幅巾方履、规行矩步、瞑目端坐,无情无欲同于泥塑的形象都嗤笑不已。

纳妾(这里把她作为嫔、妃、媵、妾的代称)制度之所以能够在历代各个阶层都通行无阻,从根本上说,它对于封建宗法社会结构的稳定具有维持效应,对于宗法制度的延续具有保证作用。也正是在这面宗法制的大旗上,“不妒”二字才显得似乎合理而有力。因而,在家庭关系上,尽管与妾的地位悬殊,管他家中有几房妾,正妻总是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处于众妾头人的位置,但是,在丈夫的性生活上正妻却不得擅宠妒忌,甚至应当创造条件使众妾有被幸的机会,这就能赢得“贤达”的口碑了。汉儒训解《诗经》时故意风马牛不相及地称《关雎》是“美后妃之德”,《癳木》是美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螽斯》是“美后妃不嫉妒,则子孙众多”,《小星》是“美夫人无嫉妒之行,惠及贱妾”,就是在倡导这种“贤达”。直到清代,《改良女儿经》还一以贯之地告诫为妻者:“夫无嗣,劝娶妾,继宗祀,最为切。”《新妇谱》更劝妻子对“风雅之人,游意青楼,置买婢妾”这些才子风流行止定勿见怪,应该“能容婢妾,宽待青楼”,使全家和睦,外不被耻笑,内获丈夫感激,夫妻之情就更加坚笃绸缪了。《金瓶梅》中的吴月娘,是西门庆正妻,在经济上助夫理财,帮助西门庆周旋官场,最为风光,可惜不孕无子。但能体现出“贤达”品质的是,她对于西门庆一个接一个地迎娶小妾来“广继嗣”从未不满,对西门庆的种种荒淫也特别宽容。惟有在西门庆要娶李瓶儿的问题上,她插了一手,投了反对票。西门庆和她反目,背地里骂她不贤良,她心里诚惶诚恐,千方百计要作出贤良的样子来,每月吃斋三次,逢七拜斗,夜夜焚香祝祷,“贤达”的祝愿终于被西门庆亲耳听到:

妾身吴氏,作配西门,奈因夫主流恋烟花,中年无子。妾等妻妾六人俱无所出,缺少坟前拜扫之人。妾夙夜忧心,恐无所托。是以瞒着儿夫,发心每逢夜于星月之下,祝赞三光。要祈保佑儿夫,早早回心,弃却繁华,齐心家事,不拘妾等六人之中,早见嗣息,以为终身之计,乃妾之素愿也。

这番祈祷是那样的“无私”,毫无骄妒之意,西门庆暗中听见,感动得上前抱起吴月娘,真心认她是个“好人”,重归于好。用封建礼教来衡量,吴月娘可称是最“能容婢妾”,最“宽待青楼”的典范了。

一般说来,妾从进入侧室起,总有一种无法摆脱的自卑情结,不仅要对夫权绝对驯从,而且要表现出对正妻地位的认同,仰承丈夫如天,奉事正妻若母,即使生下一子一囡也通常以正妻为嫡母,其地位之低下可想而知。但是,男女两性关系毕竟是排他性的,而生育功能一旦满足了丈夫“广继嗣”的愿望又确实为妾改变低下的地位提供了可能。因而妻室往往从维持自己的利益和巩固已有的地位的目的出发,本能地采取“妒忌”的特殊手段。吕后将一度受汉高祖之宠的戚夫人摧残为“人彘”,开后宫大妒之先。袁绍夫人刘氏甚妒,绍死未殡,刘便尽杀宠妾五人,杀后亦毁其形貌。其少子袁尚又尽杀死妾全家。谢安的刘夫人坚决反对丈夫纳妾召妓,另立别室,当甥侄同来传达丈夫之意并用《关雎》、《螽斯》有不妒之德劝讽时,刘夫人问道:“谁撰此诗?”答云:“周公。”刘夫人道:“周公是男子,故作此诗,若是周姥撰诗,就不这样写了。”唐代奇妒之事亦每见记载。如《朝野佥载》补辑云:“唐宜城公主驸马裴巽,有外宠一人。公主遣阉人执之,截其耳鼻,剥其阴皮,漫驸马面上,并截其发,令厅上判事,集僚吏共观之。”又,《酉阳杂俎》卷八载:“房孺复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月给胭脂一豆,粉一钱。有一婢新买,妆稍佳,崔怒谓曰:‘汝好妆限?我为汝妆。’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烧锁梁,灼其两眼角,皮随手焦卷,以朱傅之。及痂脱,瘢如妆焉。”妒火中烧时,毫无理性可言,其报复性行为,足以让人怵目惊心。饱受过妒妇悍凌的蒲松龄曾深有体会地感叹“天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江城》),果真如此,那是不胜枚举的。

妒妇因情而恨,因恨而悍,如不加以遏止,任其恣肆,岂不是阴盛阳衰,乾坤错位?多妻制又岂能长治久安?因而,尽管在后宫和民间都能随手拈出许多狡狞残忍、每每得手的妒妇,但总体观照,历史上男权为保证多妻纵欲所作的半争是长期而屡见成效的。这种斗争包括两种方式:惩治与改造。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妒”列入休妻条件,是最具有威慑性的惩治。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惩治办法。如南朝宋明帝曾亲自下令赐死袁癴好妒的妻子,药杀有名的妒妇荣彦远的妻子,并赐刘休责打妒妻王氏二十大板,然后让王氏卖扫帚来羞辱她,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对于植根性灵、渗入骨髓的妒性又往往不是靠惩一而能儆百的,改造妒性,使之收敛相安显得更为重要。宋明帝一方面对妒妇严惩不贷,同时又敕令大臣虞通之撰写《妒妇记》,专门搜集古今妇女妒忌的典型,作为警世恒言。后萧梁张缵又作《妒妇赋》,渲染妒妇之凶残,在舆论上丑化妒妇,试图唤醒社会的阳刚意识,恢复阴阳常序。当然,男权社会对妒妇的改造并非停留在书面毫颖,面对具体问题亦有招式。据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思的方案,大致有两种:一、遣妒妇大归,使其羞辱而改过。出妻惩治,本当一了百了。但从蒲氏笔下看,举凡被出之妒妻,往往都迁过向善而复归,方知出妻在一定情况下实际上是一种改造手段。如《吕无病》中孙麒之填房王氏,入门数月,擅宠专房,妒气甚深,小妾无病在面前,啼笑皆罪,并时常迁怒夫婿,数相斗阋,最后终于作践得前妻的遗子夭折,小妾遁亡。孙麒懊恼不已,排除一切干扰,将王氏遣归。归后,王氏妒悍之名大噪,简直无地自容,每每私下托人向孙致意,表示忏悔,孙置之不理。不得已,王氏亲率一婢,径自奔孙,跪于阶下,泣悔不止。孙见其妒气已消,心意竭诚,方使人挽扶入室。为再明悔改之意,王氏竟剁掉左手一指相誓。孙日后非常嬖爱王氏,而王氏总是宽达让宠,请夫婿到妾处就欢。二、不近妒妇,使其渐生失落感而改过。如《邵女》里金氏,不能生育,奇妒异常。其夫柴延宾以重金买一妾,金氏凶暴地加以摧残,不到一年,妾就惨兮兮地死了。柴忿恨离家,独宿数月,不践金氏闺门一步。金氏深感孤独无依,如熬如煎。柴一次偶然回家,金氏急忙上前卑词庄礼,设筵招寝,并软语宽慰:“后请纳金钗十二,妾不汝瑕疵也”,保证不再干涉丈夫娶妾了。

丈夫可以拥有三房六妾,荒淫作乐,妻子却只能成全、迁就,不能有丝毫妒忌,这是中国古代家庭生活中一个何等荒唐的现象!说到底,“妒”是一个夫多妻制的产物,其施之于男性,是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反抗,但施之于女性,则只能说是以谬误反对谬误了。而所谓去妒向善、回头是岸的“贤达”,恰恰又扩大了男子的特权,维持了畸形变态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态环境。

同类推荐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热门推荐
  • 心动的初衷,仍在不在

    心动的初衷,仍在不在

    当那段回忆折成纸鹤,匆匆地流逝,再到后来的遥不可及,直至最后,只剩下凝固的虚无。消失于一世的繁华,亦是从残破不堪的回忆抽离的一刻。消失得干净利落,不曾想,待痂脱落成触目惊心的疤,那道烙印的痕迹将会终其一生,直至最后。她想,她已经记不起那份心动的初衷,自始至终唯一记得的,便是那一成不变的永恒规律、那道……唯一让她心动的眼神。可永恒是什么?对于她来说,是一成不变的永远伤痛、是一成不变的残破虚无。当冬日降临,雾如梦萦,似君似眸。是何时,她的心毫无意识的已经扎寨了那道一直默默陪伴他的男人、那个……一直说永远会爱着她的男人,一个回眸,一个眼神,叫她动心。
  • 师父只看错了一件事

    师父只看错了一件事

    在山那边,有一群为了养生长寿而修炼的人。他们都不是主角,他们置身于世事之外,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是风水宝地,是镇妖之地?是因修炼得以长生,还是被妖道炼成了活死人?一座石塔,一间石屋,一口石井,其下埋藏着的,究竟是怎样的秘密?
  • 无心王爷,请接招

    无心王爷,请接招

    搞神马?她只不过想喝喝小酒,看看风景,打打小架而已,谁知从哪里来的神婆说她有很多桃花运?X,无心之人哪来的桃花运?还把她扔到这个鬼地方(男子为尊),武功全失不说还被人追杀???不是说有桃花运吗???美男呢???X,爷想回去!!
  • 无限之进化中的虫群

    无限之进化中的虫群

    简介:唐杰成为了异形掠夺其他生物DNA完善自我,成为了碳机生物的天敌。唐杰表示还不满足,对自身的不满足,对生存的渴望唐杰找到了虫族,虫族的理念,虫族的精神,唐杰很满足。在星际中得到虫族的传承。在猎人中虫族得到超凡。在战警中虫群得到了升华在原始孵化池中唐杰获得了升格在火影中虫群得到了第一个战略级武器“尾兽弹”在无限的轮回中唐杰的虫群将摧毁挡在唐杰面前的敌人。“无论是变种人,妖怪,妖魔,魔兽,超凡生物,恶魔果实者,外星人,怪兽神明,恶魔,泰坦,尾兽只要是生物在我虫群面前只能成为丰富我虫族的基因库”唐杰站在无限轮回中狂声说道。
  • 奥利安娜前传

    奥利安娜前传

    一台精致的机器里藏着一个玲珑的心,背后却是皮尔特沃夫不可告人的黑暗面。
  • 奇葩穿越:冰山男神霸道爱

    奇葩穿越:冰山男神霸道爱

    愿望成真?天上掉下个美男?上天的宠儿?一切都被人生玛丽苏的苏沫曦占据,就连冰山男神萧寒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后呢,萌萌哒的我就不剧透了。
  • 菜包传

    菜包传

    人、鬼、妖、神们的短篇奇异故集合,老少咸宜,大部分故事主要化自古志怪小说、网络......短小精悍是最大的特点;既是一章节一故事,又埋伏有暗线;希望能够赢得鬼故事喜爱者的青睐!
  • 九年恋

    九年恋

    南玖,这个名字在S大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因为这个名字不知道给S大带来了多少名誉……她,南玖,S大的得意门生,在十一岁以前她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但在十一岁以后她的性格被彻彻底底的改变,因为父母的离异使一个乐观开朗的姑娘变成了冷淡内向,从此放下一切,努力学习……对所有事情都可以漫不经心,除了有关她母亲的事,举例说吧。别人骂她,她可以装作没听见,但是骂她妈妈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的脱下衣服和人家干。母亲就是她的天,她的支柱……长大后,她站在爱情之门旁徘徊,又该如何选择?梦想与爱人……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九年呢?
  • 剑饮花雕

    剑饮花雕

    一壶花雕,飞红了多少如花的面庞,一把银刀,舞动出多少绚烂的沧桑,一支乌箫,吹起了多少难言的忧乐,一柄玉剑,又幻化出多少血泪的锋芒
  • 天魄

    天魄

    太古时期有十三本源天,掌管人的七情六欲世上一切皆由七情六欲十三本源之力而成。十三天由人们十三欲望单集而生,掌控十三欲。亿万年前人们贪意大增,贪天反出,欲重建人间,只留贪念,成就致尊。十二本源天与众太古神皇镇压不过,情天自陨封印贪天亿万年,情天经万世轮回,变得人身。最终与太古神皇及余下十一天合力战胜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