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解决红军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从 1924年协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起,便开始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于是便有了 1927年夏秋开始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中国工农红军相继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武装组织。但是,这支队伍是干什么的呢?是像原先各地的军阀那样,拥兵自重,各霸一方,还是为了个别人或少部分人的利益,掌握所谓 “皇权”?这是建军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因为如果是为了军阀割据、掌握 “皇权 ”,这支军队的行动目的和方式、建军的原则与方法等都会与之相适应。然而,中国共产党的红军与过去所有的军阀、封建地主、资产阶级等所组建军队的目的与性质均不相同。毛泽东指出,“我们是工农群众的武装,要为工农群众打仗。我们有湘鄂赣粤已经组织过的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同我们一道,我们的力量是伟大的。”“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了自己为人民打仗。”(《毛泽东选集》第 1卷,第 64、65页)1929年初,他亲自起草了《红 4军司令部布告》,开宗明义地指出:“红军宗旨,民权革命。”(《毛泽东军事文选》第 7页)同年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从我军的性质、宗旨这个根本问题上,指明了新型人民军队为人民打仗,为人民建立革命政权的建设方向,并要求在部队中认真进行与白军根本不同的建军宗旨教育,使红军官兵都知道是为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朱老总也曾语重心长地对部队官兵说:“我们打仗究竟为谁,过去许多同志不知道,有同志说国民党军队是帮蒋介石打仗,我们是帮毛主席打仗,说国民党帮蒋介石打,这是对的,可是说我们帮毛主席打,那就错了。同志们要知道,正相反,我们是为你们,进军赣南闽西途中红四军的布告
毛主席和我都是为你们,为士兵服务,士兵又为人民打仗,为自己翻身打仗的。”(《军队政治工作学习文件》第三辑,战士出版社,1979年版,第 56~57页)红军明确了 “为谁扛枪为谁打仗 ”的,同时就解决了许多旧军队难以克服的问题,产生了三个重要效应。
第一,使红军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毛泽东为红军规定了唯一宗旨,并使这一宗旨为广大官兵接受后,这支军队便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向心力。除刚刚改编的部队外,红军几乎没有出现过哗变的现象,甚至像张国焘这样的高级领导叛逃时,连一个警卫员也没有带走。根本原因就在于,红军有为人民打仗的宗旨,广大官兵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加入这支军队的,而是为共同的理想而结合,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的。
靠崇高的理想维系军心是稳定的、持久的。推而广之,现代成功的企业讲究“大道无术 ”。即靠共同的愿景去吸引人、团结人,而不是凭借小恩小惠、小的招数。凡是敢拍胸脯说自己有把握留住人才的企业家,没有一位靠的是金钱。
优秀的企业不但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一定是精神共同体。如果将企业比作取水灌溉社会之桶,那么宗旨就是桶上之箍。
现实中的企业总会有人员的进出流动。根据杰克 ·韦尔奇的 “活力曲线 ”,为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吐故纳新。因而,管理体制者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裁员。从红军经验来看,这个难题只有靠宗旨才能破解。
组织要想有战斗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如果缺乏凝聚力,连人都留不住,靠谁去战斗?因而,如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也是管理者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不能发展壮大?具体原因能找出许多,但根本原因恐怕还出在企业的宗旨上。当初几个朋友合伙打天下时,想法肯定很简单:一求生存,二图发展。每个人都势单力薄,只有相互帮衬,精诚团结,扭成一股绳,才能有所作为。可一旦企业做大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了,想法自然就变了,“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毛病也出来了。每个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有本事,贡献大,应该在打下的地盘中占更大份额。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越来越难调和,争执的程度终于超过合作的意愿,最后大家只好分手了之。
近几年企业家都在讲 “靠待遇留人,靠情感留人,靠事业留人 ”。这些措施在一定条件下有作用,但恐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想靠待遇留人,可竞争对手可能给出更优厚的条件。你想靠情感留人,可人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你想靠事业留人,可最诱人的还是开创自己的事业。
企业管理遇到的这类问题,毛泽东当年也遇到过,而且相当尖锐。看看民国史,简直就是一部军阀背叛史、军队哗变史。不仅袁世凯、冯玉祥等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最终是被部属的倒戈搞垮的。就说营连一级军官,当年也时常拉上队伍自奔前程。蒋介石算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他曾经用收买对方大将的方式,搞垮了一大批与之作对的军阀,可最后自己也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现在许多企业之所以很不稳定,动不动就出现个别领导带着所属部门 “出走 ”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的宗旨,或者员工没有真正地接受这一宗旨。由于没有精神的纽带,企业只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靠利益维系的组织是不可能有凝聚力的。因为当有人用更多的利益做诱饵时,组织很容易土崩瓦解。
凝聚力还体现在内部关系上。红军是由起义后分散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的部队慢慢发展起来的,按说很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山头,出现相互争斗和倾轧的情形。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只要组织上合并,或迟或早总有一场火并。如晁盖等人上梁山后,首先就要除掉王伦。打着各自旗号的农民起义军,反抗朝廷时尚可团结一致,配合作战,可一旦打倒了共同的敌人,最后都免不了有一场自相残杀。为什么各个根据地走出来的红军,却能够克服山头主义,很快就凝聚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从未发生过自相残杀的情况?就是因为红军有明确的宗旨,是一支真正的 “主义军 ”。
例如,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兵力只剩 8000人,人困马乏,粮草枯竭,各方面都十分困难。而先期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徐海东领导下的红 15军团,不仅人数上与中央红军差不多,而且武器精良,兵强马壮,给养充足。如果按农民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徐海东
军的规矩,应该是大鱼吃小鱼,两军合并后由徐海东说了算。可由于红 15军团的全体指战员有信仰、有宗旨,徐海东不仅完全听从中革军委的指挥,而且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了中央红军很大的支援。难怪毛泽东直到晚年还一再谈及此事,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多年来,国内媒体一直宣扬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其实,这是一种正面宣传。天下哪有不打败仗的军队?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历史上我军打败仗,部队被打败、打散的情况也是很多的。但由于建军宗旨深入军心,部队由此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以致被打散后还能重新集聚,甚至一个不落地跑回来。罗荣桓元帅在回忆井冈山斗争的文章中,就讲过这么一个例子:“毛泽东同志曾率领 31团的 3营,下山去接应 28团由湘南返回井冈山。夜间通过桂东地区,遭到敌人袭击,部队当时被打散了,大家很着急。但第二天清晨一集合,只少了一个担架兵。谁知当部队回到井冈山上时,这个担架兵早已回来了。”(《星火燎原》[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年 ”征文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 116页)如果哪个企业能有当年红军一样的凝聚力,不用说,它肯定会 “基业长青 ”。
我军的历史充分说明,志同,才能道合;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要想巩固组织,凝聚军心,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一个明确的宗旨,并使之深入人心。
一部中国改朝换代史也很能说明些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都要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招揽和团结天下豪杰。如果起义队伍一开始就挑明,打天下是为了某某首领最终当皇帝,试想,会有多少英雄能死心塌地为之卖命呢?
现代企业管理十分强调核心竞争力,认为理念体系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为共同的理念是企业与员工间的黏合剂。只有以共同的事业为纽带,以美好的愿景来感召,才能将员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如果只以金钱为媒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姻不可能长久。所以,企业也必须扯出 “理念杏黄旗 ”,把员工统摄到宗旨的大旗下。理念有多大,事业才能做多大。
《公司为谁而生存》一书多处讲到这个问题:不解决宗旨问题,员工会感到 “他们只不过是公司机器可损耗的部件 ”,是公司用以达到其赢利目标的手段。“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受到严重侵蚀。”老板投市场的机,员工投老板的机,自然难以产生凝聚力。相反,如果哪个企业能够让员工感到 “这是我们的事业,这是我们的公司”,该企业就一定能异常巩固,长盛不衰。
第二,使指挥决策有了最终依据。明确而统一的宗旨是正确决策的大前提。在创建和领导红军的实践中,毛泽东也曾遇到不少重大抉择。如怎样规定红军的主要任务,怎样确定敌我友,怎样看待军民之间、官兵之间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红军内外的各种矛盾,等等。由于毛泽东将为人民利益而战定为红军的宗旨,这就为军队各项决策提供了最终依据;因为,对一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大家都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就比较容易统一认识。历史上我军之所以能在一些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作出正确决策,之所以全军将士积极拥护这些决策,是与建军宗旨明确,全军上下信守这一宗旨分不开的。
红军的宗旨很值得现代企业遵循。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世界著名的管理学者、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彼得 ·德鲁克曾说:“假如我们想要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企业的宗旨。企业的宗旨必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事实上,由于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所以企业的宗旨必然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意思是说,法人如同自然人,活着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只能产生于对社会的贡献中。彼得 ·德鲁克还强调:“顾客是企业的基础,并维系着企业的存亡。”“正是因为企业满足顾客的需求,社会才会将创造财富的资源交付给企业。”
所谓创造顾客,就是想方设法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千方百计加以满足。简单地说,就是找到顾客,为之服务。《基业长青》一书作者的看法一语中的:企业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的全部收益,包括员工的报酬、管理者的所得、股东的分红,以及对所在社区的贡献,不过是顾客需求得到满足后所得到的正常回报。所以,只有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企业,才能获得最强的生命力。也就是说,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和依据。
最近出版的《公司为谁而生存》一书,通篇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该书 “用战略层次、管理层次的和道义层次的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公司从股东至上的追求目的,转移到顾客至上的追求目的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当公司把股东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时,长期股东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获益”。“同样,当公司追求的目的成了把员工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时,员工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受益。”进一步说,如果 “组织追求的目的只是为了平衡 ‘各方的利益 ’,那么它会由于其模棱两可的性质而无法打造组织的显著特色”。所以,“顾客至上的目标,既是公司获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又是提高公司服务对象及公司员工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 ”。该书的结论是:由于企业目的不明确,美国公司普遍陷入了精神危机。“对美国公司而言,变革的精髓则在于树立新的追求目的。”
近些年,国内的一些企业已开始关注宗旨问题。如华为公司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就明确规定:“我们要以服务来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华为将公司定位于设备制造商,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研发和制造,公司领导明确表示,华为公司永远不会进入运营领域。
企业只有将创造顾客作为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才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只有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企业,才能获得最强的生命力。
如果一个企业的宗旨及由宗旨决定的目标十分明确,且得到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只是在方式方法选择方面出现了分歧,一般来说,比较容易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怕就怕组织的宗旨不明确,众人追求不同,各打各的小算盘。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可实际工作中,问题常出在这里。因为组织各成员包括最高管理者,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目标常不一致,难免影响到他们决策时的态度。这是一些企业决策困难,决策后也难以得到多数成员认同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大前提模糊,决策就自然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另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时常会遇到自身利益与顾客权益出现矛盾的情况。如果管理者一心想着自己多赚钱,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难免做出损害顾客利益的事情来,如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虚假宣传、霸王条款等。企业虽然可能一时占到些便宜,可损害了顾客的利益,最终必然损害到企业及其管理者自己的利益。相反,那些以创造顾客为宗旨的企业家,遇到矛盾时,宁愿少赚些钱甚至吃点亏,也要处处维护顾客的利益。所以他们才能真正赢得顾客的心,将事业越做越大。
又如,如何处理与同行、与合作伙伴、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关系问题,也是企业家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企业家刻意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便很容易作出以邻为壑、不讲信誉、污染环境、危害社会等错误决策。从一时情况看,企业确实赢利不少,但从长远看,却彻底败坏了企业的形象,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企业当然要赚钱,但赚钱并不是优秀企业的最终目的。这就像军队就要打胜仗,而打胜仗并非军队的宗旨一样。毛泽东当年明确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一再强调军队不能为了打仗而打仗。同样,企业也应防止狭隘的单纯利润观点,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如果一心想着赚钱,只是为了赚钱,企业就难以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便急不可待地去搞多元化,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的宗旨,因而什么赚钱多、来钱快就做什么,决策前,好像处处是馅饼,到头来却发现处处是陷阱。相反,那些宗旨明确的企业,追求的是为顾客服务好,以便更多地创造顾客,自然就不容易为送上门来的所谓 “赚钱机会 ”所诱惑。
总之,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决策,明确的宗旨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企业只有将创造顾客作为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才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
第三,使指战员获得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指战员树立了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观念,就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在打仗的时候就敢于英勇奋战,前赴后继。红军时期,战争环境恶劣,红军的某一支部队常会陷入绝境,有的已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如果没有超越个人生命的精神力量,就不可能 “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而人民是一个超越性的理念,为了人民而牺牲,个人的价值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毛泽东 1928年 11月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这是红军作战勇敢、战斗力强的根本原因。
就像红军指战员“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一样,企业同样存在着员工“为谁工作,为谁挣钱”的问题。红军指战员明白了这个问题,就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员工真正明白了这个问题,工作才会有积极性。很多企业提出为自己而工作。于是,许多员工采取了对自己有利的就干,对自己不利的不干;利大则大干,利小则小干。许多工作很被动,管理者说一句干一句,不说不干,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服从领导,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怠工。那么怎样解决员工工作积极性呢?美国管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认为只要满足了需求,就可以激发人的积极行为。即:针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实行物质刺激;针对被尊重、爱和归属的需求,实行情感笼络;针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实行兴趣诱导。应该说,马斯洛的理论有一定的道理。根据这一理论设计的激励手段和方法用好了的确能收到效果。但必须指出,这些激励措施的效用是有限的,而且搞不好还会有副作用。
将提高待遇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能立竿见影,因而许多企业家为调动员工积极性,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点。管理科学界对此也十分认同,从各个角度加以论证。有学者甚至提出,在现实生活中能激励部属为老板卖命的唯有金钱,其他说法都是骗人的鬼话,谁信谁倒霉。
应该承认,现实生活中只认钱,只肯为钱而工作的大有人在。在中国目前社会条件下,物质刺激仍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但必须看到,物质刺激的作用是有限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物质刺激作为管理手段,其边际效用会递减。例如,当一个员工月收入只有 1000元时,给他发 200元奖金,他会兴高采烈,干劲倍增。当员工月收入为 1万元时,给他发个 200元红包,估计不会有太多兴奋。如果月收入达 10万元,该发多大的红包才能让员工振奋起来呢?恐怕不用心理学家研究,读者凭常识也能作出推断。现实中一些管理者感到奖金没少发,可似乎不起作用,原因就在这里。
值得注意的是,强刺激需要严监督、强控制来平衡,如果将员工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金钱,很容易导致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就像古代战争中,一些将帅为激励士卒,战后常用斩获敌人的首级来记功。这一招固然起作用,可一些官兵并未因此而勇敢起来,反倒靠屠杀老百姓来邀功。
现代管理中这方面的事例也很多,如“安然事件 ”。本来公司董事会制定出重奖政策,是为了鼓励领导层努力工作,取得好的经营业绩。没想到一些高管感到靠正常努力,很难实现董事会规定的经营目标,可他们又不想失去重奖,于是便做假账,编造经营业绩,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再如中国足球,按说男足运动员的收入已经很高了,不仅大大超过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甚至不比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足球运动员低多少,可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假球”?原因就在于“卖球”要比进球容易得多。重赏之下真有勇夫 ——受金钱的诱惑,许多运动员不是勇于赢球,而是 “勇于 ”输球。
如果现代企业一味靠提高员工待遇来调动积极性,有如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因为,高待遇势必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员工待遇往往是刚性的,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不管什么理由,企业降低员工待遇都将导致士气萎靡,队伍瓦解。在经济景气、企业迅速发展时,高成本运营也许尚能维持,一旦遇上经济或波动或发展受挫,企业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降低员工待遇,是等死;而降低员工待遇,则明显是找死。有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企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再三强调“华为的冬天 ”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高的薪酬不仅对企业是沉重的负担,对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的李玉琢就表示,很担心华为公司的年轻人一旦离职能否找到新的岗位,没有那么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否能适应,“因为他们不知道钱是怎么样来的,他们认为无论到哪里拿高薪都是理所当然的”。他说:“离开华为后,我几乎不敢用华为人,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用不起;当我到每个城市出差,见到的一些华为人都深陷享乐、悠闲(打高尔夫成风、成瘾)之中,我不禁深为华为的未来担心,我相信古人 ‘成由勤俭败由奢 ’古训的深刻道理。”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外管理学特别强调奖励政策的正确运用。美国社会是一个金钱社会,美国人也最讲实际。可恰恰美国的管理学界,近些年出现了正确评价金钱作用的呼声:“你不能用金钱收买你的孩子做作业,也不能用金钱贿赂你的夫人做家务,更不能用金钱激励你的员工为你工作。”
既然高工资、高待遇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哪有没有其他物质刺激手段呢?在实际情况中,管理者常出三招:一是职务晋升,二是员工持股,三是股票期权。应该承认,这三招用好了都会有些效果,可各自都有局限性。
第一,职务晋升一般仅对少数优异员工起作用。因为一个员工的升迁往往意味着对一批员工关上了晋升的大门。所以,彼得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特别强调在组织内部“不要过度强调升迁”。否则,多数员工早晚都会成为失败者。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组织迅速发展时,方可将职务晋升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因为只有这时才会出现大量高层职务等待后来者。显然,这种状况不可能持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朝阳企业一旦发展速度降下来,马上就会出现人心浮动,斗志下降的现象。联想公司前总裁柳传志之所以要大谈事业心与上进心的区别,要求员工将上进心提升为事业心,不要只关注个人职务的提升,应多关心联想公司事业的发展,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第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但对于大企业来说,每个员工真正持有的股份非常有限,远不足以起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对“一股就灵 ”的观点,无论经济学家还是管理学家,都一致持有异议。彼得 ·德鲁克就说过:“以为员工只不过因为拥有公司 10股、25股或 100股的股份。就会改变对利润的态度,也未免太天真了。”至于企业家,头脑自然更清醒。如卓达集团的总裁杨卓舒就认为:“给员工股份不管用。首先,给员工的股份参与不参与流通,是个问题。不流通股份就不增值,就实现不了现金价值,员工就会有怨言;如果流通,很多员工会贪图眼前利益,拿到钱以后随时离开,那么公司就白给他们股份了。很多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其次,当钱以股份的形式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员工不但没有积极性,反而产生巨大的惰性,在中国那种有着充分责任心、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是少数,不要脱离中国的社会背景来考虑公司治理结构,许多人有了 30万、50万,有了房子,稳当了,就不思进取了。”
第三,股票期权通常适用于少数业务骨干,其着眼点是将骨干员工的长远利益与公司的发展捆在一起。且不说股票期权的前提是公司上市,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条件进行操作。即便是能搞,毕竟也是 “远水 ”,是否真能解决员工的 “近渴 ”,也还难说。另外,对一些骨干员工来说,反正股票期权也是额外所得,自己并没有真正投入资金,实在得不到就算了。所以靠“金饭碗”不行,加上“金手铐”也未必有效。华为公司前副总裁李玉琢在其新著中就写道:“华为实行内部员工持股,按理应使很多员工可以视华为公司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爱惜有加,更少打工意识,更多归属感、成就感和主人翁意识。遗憾的是,在数千人的公司里,甚至手握大把股票的员工,也并没有觉得华为是自己的,或是自己成功的象征,强烈希望它越办越好。”
总之,物质刺激有效但作用有限,调动员工积极性不能只讲物质刺激。还是彼得 ·德鲁克说得好:“我们无法用金钱买到责任感。金钱上的奖赏和诱因当然很重要,但大半只会带来反效果。对奖金不满会变成负面的工作诱因,削弱员工对绩效的责任感。”
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如果只讲物质刺激,那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
我们再来分析情感笼络的效果。人都是有情感的特别是中国人,主张“为朋友两肋插刀”,赞赏“士为知己者死”。老板讲究情义,以情感人,关爱员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效果。但是,也必须看到,情感笼络并非总是灵验的。
一是情感很容易成为保健因素。初始阶段,激励效果明显,可时间长了,员工会认为老板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是为哄着下面的员工多干活,因而激励作用会越来越弱。思想基础好一点的员工尚能将心比心,讲职业道德,差一些的反而会利用老板的好心来谋求个人利益。现实生活中,一些老板常常想不通:我对下面这么好,员工们为什么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其实,道理就在这里。
二是老板与员工关系过于密切了,也容易带来副作用。如部属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处理起来就会心生顾虑,担心 “情感投资 ”前功尽弃。又如老板的情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做到对所有员工 “一碗水端平 ”,容易使员工产生亲疏之别,以致激励了个别人,得罪了一大批人。所以,老板应该对员工有情有义,但不宜以情感作为激励手段,更不要去玩情感。
最后,分析兴趣诱导的效果。利用员工自我实现的要求,靠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兴趣,也能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标。与单纯依靠物质刺激相比,这一招无疑是个进步。现在许多高科技企业就是这么做的。所谓“为员工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你有多大的本事,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都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激励口号。但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挑战性,都能引起员工的兴趣。企业中总会有大量事务性工作或简单操作性劳动,需要招聘一些普通员工。他们在公司里虽然很不起眼,对企业赢利也没有明显贡献,可离开了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公司就无法正常运转。对这些工作,要让现在的年轻人发自内心地产生兴趣,是很难的,甚至根本不可能。
靠兴趣诱导调动员工积极性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员工的兴趣会不断变化。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受社会时尚影响很大,兴趣经常发生转移,能够对本职工作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全身心投入的,实在为数不多。有些人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懒得去撞。对于这部分青年,兴趣诱导的激励效果会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上述中西方现代一些企业为调动员工积极性而采取的三方面措施,它们可发挥一定作用,但作用都有限,且是非根本性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宗旨作用,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长远的根本性的办法。实际上,国内的一些优秀企业正是这样做的。如联想公司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 “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海尔公司的提法是 “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事业规划的统一 ”。用张瑞敏的话就是,企业由个人组成,没有个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组织就不会有活力,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在制定各项管理措施时,公司必须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现实的价值追求。但组织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共同价值是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不强调共同价值,组织就无法存在。一个基于个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观的企业,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在经济上也缺乏效率。
换句话说,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根本点在于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一致。这种一致通常分四个层次:一是利益上的,二是情感上的,三是兴趣上的,四是信仰等精神追求方面的。其中,最有价值、代表现代管理发展方向的显然是第四层次。宗旨就是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明确组织的宗旨,然后将员工个人的价值与组织的宗旨挂钩,引导员工在履行组织宗旨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