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3日)
关注弱势群体和扶助困难群众是今年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贫困人口总量逐渐增大,贫困程度也在加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返贫率快速上升,导致城乡新的贫困群体不断形成。这一问题已引起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陆续出台一些政策,地方各级政府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这部分人生活。根据陕西贫困群体现状,我提一些建议。
一、城乡贫困群体的现状
我省总人口361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32万。据省农调队2000年调查统计,全省95个农业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17万,其中865-625元的低收入人口35万,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362万。城镇现有职工335万,据我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统计,我省城市贫困人群为58.5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7%(这是按人均月最低生活保障91-156元统计,现西安市已提高为180元,实际贫困人群高于7%),其中下岗职工31.2万人,失业人员13万人,其他人员14.3万人。
我省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基础条件很差、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的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这些地方偏远落后,生存、生产、生活环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我省城市绝对贫困居民虽然获得了基本生存保障,但与非贫困群体相比,仍处于一种非常窘迫的生活状态。在贫困人群中,以“三无”人员和老弱病残为主的弱势群体是目前城镇居民中最困难的群众;下岗、失业人员是目前城镇贫困层中最集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据省劳动厅统计,这些人当中有近一半属于特困人口;城镇“打工族”群体因户籍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限制,很难在城镇受到平等对待,始终属于“边缘人口”,多数人居无定所,生活权益无保障,属于事实上的城镇贫困人口。他们最愁的是孩子上学的事,最怕的是家里人得病,最盼的是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二、城乡贫困群体产生的主要根源
造成我省农村贫困群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生产、生活条件差,返贫问题十分严重。一是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三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旱情发生,危害十分巨大,由此造成扶贫成果很难巩固,群众收入极不稳定。②劳动者文化素质低,自然脱贫能力差。由于受就学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及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贫困群众子女入学率尤其是中学入学率依然较低,一方面贫困者需要教育,另一方面又因贫困而难以接受教育,造成恶性循环,给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难题。③产业发育缓慢,增收来源不稳定。
造成我省城市贫困群体的主要原因有:①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慢;二是非国有经济不发达;三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城镇贫困与农村贫困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政府扶贫解困的难度。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③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
三、城乡贫困群体的解决对策
一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注重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优化粮种和品质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次是着力发展优势、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变单纯依靠多施化肥、多施农药提高产量的做法,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产品疾病较多、农药化肥残留等问题。再次是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拓食品市场,创造新的需求。最后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开发带,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的重要措施。要调整农业投资结构,进一步增加农村小型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等。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规定坚决杜绝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和乱罚款。农村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不能下任务,硬摊派。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不断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三是坚持科教扶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发和利用贫困人口的智力资源,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百年大计,也是扶贫开发着力要抓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提高城乡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减免或由政府资助贫困家庭孩子的学费。保证每个孩子都平等地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其次是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最后是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下工夫。
四是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是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发挥城市带动作用,沟通城乡经济,对农民进城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不可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其次是千方百计新增就业岗位。服务业是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把增加城市社区就业岗位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社区的家政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服务业,吸引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最后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逐步形成政府帮助弱势群体就业的常规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尽快形成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的财政拨款增长机制。提高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大覆盖面工作,规范缴费工资基数。逐步探索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
五是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扶贫济困的主体是群众,重点在基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扶贫帮困中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乡村、深入群众,真正沉下去,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以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悉心关怀群众的衣食冷暖,及时了解贫困群众增加收入的具体困难,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扶贫开发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更不能虚报冒领,欺上瞒下。扶贫开发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充分考虑地方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