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首先,重视农桑,发展农业生产。从北魏时期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土地政策,不但有利于农民的安居乐业,同时也保证了国家的税收。但是,唐朝建立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有愈来愈多的豪门大户通过强制掠夺或者买卖的手段兼并农户的土地。结果贫苦的农户丧失了土地,财产典当殆尽,只好到处流浪,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国家的税收也没有了保证。武则天明令禁止土地兼并,保护农户的利益,并鼓励地方官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规定州县官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就予以提升和奖励;而如“为政苛暴,户口流移”的就要解除职务,并加以惩罚。她还组织编写了名为《兆人本业记》的农书,颁行全国,发给各州县来京的朝集史。这部书主要对农时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因而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其次,广泛搜罗人才,重用庶族士人。武则天即位之后,摒弃以前以家世为标准的陋习,下令不拘资历深浅或者门第高低,任何人都可以推荐人才到朝廷做官,也可以毛遂自荐,经过考试之后,量才录用。科举制度从隋朝的时候开始,但是真正完善起来,却是在武则天时期,通过这个途径,那些出身贫寒的人可以凭借自身的才能获得官职。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长安二年(702年),又开武举,选拔军事人才,一时间群贤毕集。她前后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以及边将如唐休、娄师德、郭元振等人,都堪称一时人杰。这些人对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一度影响到此后的唐玄宗时代。
再次,恩威并用,巩固边防。很久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对中原进行侵扰,尤其是气候状况不好的时候更是如此,历代统治者对此都很伤脑筋。秦朝的时候修筑了万里长城,为的就是抵御匈奴的掠夺。武则天时期,采取恩威并用的方式处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时常南下掠夺,武则天命令采取募兵、发奴、就地组织团结兵等办法,解决了兵源。历代抗击少数民族的时候,粮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边疆远离经济中心地区,所以常常由于粮食不济而最终失败。针对这一问题,武则天采取大兴屯田的政策,在边地设立屯田,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这样一来,也就顺利地解决了粮源运输问题,解除了战争的后顾之忧。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利用吐蕃内乱之机,命武威军部管王孝杰进攻吐蕃,大获全胜,恢复和重建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巩固了唐帝国西部的边防,天山南北地区被纳入到了唐帝国的统治范围之内。由于这一地区的交通得到了疏导,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细亚的商路得到了重新发展,从而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武则天还比较好地处理了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大胆起用少数民族的将领,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重视文治,身体力行。武则天不但倚重武功,也重视文治,她还亲自倡导编撰重要的文集。她召集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等诸儒,于内禁殿撰《玄览》、《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正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各二十卷。武则天自己的文学修养也比较高,作有《垂拱集》上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惜现在已经失传。《全唐诗》等录有她的诗作58首,其中多数是庙堂祭奠时候的作品,但也有记游抒情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