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是蔡文姬和着血泪写成的。“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这仿佛是这个不幸女子的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随着琴声、歌声,她仿佛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非常盛行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胡笳十八拍》的艺术价值很高,后代有过许多评论。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郭沫若还创作了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在现代舞台上再现了“文姬归汉”的历史场景,其影响十分巨大。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其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作在艺术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犹如亲临其境,“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曹操的文学成绩也称得上是震古烁今,他特别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好书。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有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家中原本所藏的四千卷书籍,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很深的失望之情。但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曹操又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最终,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了四百篇文章,且文无遗误。这不但满足了曹操的心意,蔡文姬的才情也可见一斑。
蔡文姬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女子,然而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命运是凄惨的。虽然有人认为“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但《后汉书·列女传》为她立了传,说明她不曾因多次嫁人而倍受歧视。作为女性,她一生写了很多作品,尽管留存下来的只有著名的五言《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各一篇,她依然无愧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和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