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道:“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他认为,两眉成草字头,眼横,鼻竖,而下承口,乃“苦”字也,这一形象揭示了人生难免遇到困苦忧患的道理。人生在世苦难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必然。
有一位记者到山区采访一个放羊娃,问他:“你为什么放羊?”
放羊娃回答:“羊大了可以卖钱,有了钱可以盖房子。”记者又问:
“盖房子为了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答:“生娃。”再问:“娃长大了干什么?”答:“放羊。”
这个故事令人陷入无尽的受苦受难的悲观情绪之中。那么,如何“乐”,什么时候“乐”呢?
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使用了拆字法对“苦”字作了解释,在这里我们套用一下这个方法,请各位看一下“乐”的繁体字“乐”———两眼鱼尾成“纟”,头顶白发苍苍,眼横,鼻竖,一撇一捺正是耄耋之年的雷公嘴。笔者有一位老师,退休前曾历任高校院、系各级领导,多年来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坚持笔耕不辍,如今他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仍执著努力,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年出一本书,不久前,他还开通了博客,老有所乐,不亦乐乎!他的人生经验是:先苦后乐不是解,苦中有乐才是解。
对大学新生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中十有八九在中学时曾经受到这样的鼓励:“好好努力,现在多吃点苦,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呜呼!狭隘的苦乐观,使人误以为大学是享乐的天堂。
印度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师傅派徒弟去买一些盐回来。盐买回来后,师傅又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回答:“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将同样多的盐撒进湖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听命喝了一口湖水。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却很清凉。”师傅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一样,是有一定数量的,我们感受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自身容积的大小。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容积放大些,不是用一只杯子,而是用一片湖。”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不爱喝浓茶的人说浓茶太苦,会品茶的人说浓茶清香。同样是一杯咖啡或一杯浓茶,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体会呢?心境不同使然。
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能品出韵味,越读越乐。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乐读之境呢?笔者认为,我们所需要的苦乐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苦中求乐、苦中得乐、苦中享乐。苦与乐,二者相依相生,对立统一,且可以相互转化。
首先,忘记苦境,苦中求乐。现在有很多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苦事。固然,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但很多学生不知苦中求乐、不会苦中求乐,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人读书大多摇头晃脑,乐此不疲;今人读书大多愁眉苦脸,见书生厌。所以忘不了苦,就入不了境。境由心生,让我们以苦为乐,快乐学习吧!
其次,心情平静,苦中得乐。心不静则难成事。不是读书苦,而是我们无法抑制那颗动荡不安的心。读书与娱乐相比,当然是苦的。但激情澎湃的娱乐,收获的常常是无穷无尽的空虚和自责;而心情平静的读书,收获的却是苦中得乐的充实与愉悦。因此,快乐读书的前提就是要安顿好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只有心情平静才能苦中得乐。
最后,收获果实,苦中享乐。在书籍中,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甚至与大师“对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今、知中外;在书籍中,我们会认识孔子和庄子,了解卢梭与康德,与牛顿和爱因斯坦“对话”……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可以得到完善,思想可以得到升华。只有付出耕耘与劳作,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再看一幅图画:在一片葱郁的草地上,有六匹马正在咀嚼着青草,它们个个都长得十分雄健。可在不远处还有一匹马却躺在草地上睡觉,它瘦得十分可怜,躺在草地上,连吃草的动作都觉得辛苦,都不想忍受,最后只能饿死!作为身在象牙塔的青年学子,我们不能入宝山而空回,我们一定要有吃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学习中的诸多困难,努力学好功课,掌握本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学会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