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不是一味地要得到所有的东西,而是要善于放弃一些自己本来就力所不及的东西。因此,要有所得,先要有所失。
记得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说:会快乐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够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有为,在什么时候无为呢?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以一当十,采取行动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应该有为。而当主体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式。
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和求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具备,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快乐之道。为此,我们提醒人们,在人生大道的某一个点上,只有有为,方能无所不为。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王阳明率兵去征讨,由于他出色的指挥,一举擒获朱宸濠,立下了大功。
当时的总督江彬——这位受到正德皇帝宠信之人,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认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广散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为自己解脱。”想以此嫁祸于王阳明,并除掉他,把这个功劳夺为己有。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好友张永不得不对这一不白之冤讨论对策:“如果放弃功劳,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给江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大人的功劳。”就这样,堵住了江彬的嘴,使其不再乱说话。随后,王阳明就以病痛缠身为由,回家休养去了。
张永回到朝廷后,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贤德事迹。正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就重新给予了王阳明应得的封赏。
王阳明以放弃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这种以放弃求生存的方法,同样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升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
他的弟弟看到这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不解,就问他道:“兄长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我手中的权力,希望我运用权力去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才能长久地吃鱼。靠人不如靠己呀。”
有一次,一个不知名的人偷偷往他家中送了一些鱼,他无法退回,就把鱼挂到家门口,直到几天后鱼变得臭不可闻才把它们扔掉,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鱼了。
生活中充满了种种诱惑,在诱惑面前我们也应当把握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适当放弃,对不应得到的利益不存非分之想,才是明智的作为。
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得利之心,懂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自律,在人生道路上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会为得失越轨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