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700000024

第24章 回到未来的长征

“这将是一次长征。”在谈到向社交知识经济的过渡时,约翰·哈格尔和约翰·史立·布朗像是无意间向毛主席致敬,“我们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做一回自己,并且更重要的是,成为我们注定要成为的那个人。”56

在杰夫·贾维斯看来,这是一场走向未来的长征,而这个未来可以领导我们回到十六世纪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治下的“理想”而“透明的社会”。但是,贾维斯乌托邦版的现代化初期的欧洲社会的认识,是基于对一篇经典反乌托邦小说的致命误解而构想出来的。“1516 年,托马斯·莫尔爵士在他的小说《乌托邦》中指出理想社会就是透明社会。”贾维斯在《公共部分》一书中以对公有社会不无向往的语气写道,“莫尔所生活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在其他人的众目睽睽下工作。公共业务在私人住宅内开展:补鞋匠在家里补鞋,酒馆也设在一所住房之内。这个时代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隐私。”57 但是,贾维斯完全误读了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这本书构想出一个完全透明的社会,以至于整个社群都在长长的木桌上一起吃饭。

贾维斯所未能理解的是:在维护个人自由和隐私的经典抗争中,莫尔(1535 年因严重叛国罪而被吊死,并被四马分尸)实际上是对窥视一切的专制君主(比如他的刽子手亨利八世)所“注视”下的工作状态提出的一种反乌托邦式的反抗。

但是,要甚过贾维斯和哈格尔的是,超级社群主义者克莱·舍基将这种终于可以“做我们自己”并展现我们内在人性的、卢梭式向往的工业化前社会,进行了最好的包装;其 2010年出版的《认知盈余》58 重新续写了帕特南 10 年前《独自打保龄》所结束的篇章。

“到目前为止,二十世纪社交生活的原子化让我们摆脱了参与式文化;当这种文化回归时,我们需要参与式文化这个短语来描述它的含义。”关于让 - 雅克·卢梭对透明公民的理想,舍基如此解释道:“在二十世纪之前,我们并不是真的有一个关于参与式文化的短语;实际上,它多多少少有点算一个冗辞。大量的文化都是关于参与式的:地方集会、活动和表演——除了人民,文化还能来自哪里呢?”59

舍基指出,数字革命改变了一切,因为“参与式文化”摆脱了二十世纪工业社会媒体的古老等级制度。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像派拉蒙(Paramount)式好莱坞工作室或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式独断专行的电影导演来制作出《眩晕》。二十世纪好莱坞对媒体的垄断已被舍基称之为互联网的“社会生产”所替代,其中文化将由我们大家来创造,而不是由精英来创造。

因此,数字媒体真真切切地成为了“社会的结缔组织”,文化和社群的参与式来源。这里要再次引用约翰·佩里·巴洛的一句话:我们都因此而“成为了信息”——在这种文化的集体式生产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参与式结点。

但是,舍基被誉为“当今网络知识分子中的赫伯特·马尔库塞”60 并不是没有理由的,他的所有错误都有正确的理由。

在二十世纪,我们前往电影院,震惊于希区柯克关于像斯科特·弗格森这样的无辜者陷入他们既不理解也无法控制的噩梦电影。但当灯光亮起时,梦魇结束,我们可以轻松离开电影院并继续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今天希区柯克的《眩晕》已经完全民主化了;我们现在都成为了剧中的参与者。这就是关于舍基的“参与式文化”

的真相。您看,社交媒体已经无处不在了,这个“社会的结缔组织”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都成为了一个我们既不理解也无法控制的诡异故事的受害者,就像斯科特·弗格森那样。

是的,《眩晕》在当代社会中的数字版本实在太诡异了。

正如加文·埃尔斯特理想地展现出 1849 年 6 月的虚构旧金山,也正如斯科特·弗格森爱上了假冒的玛德琳·埃尔斯特一样,舍基和他的社群主义同志已经爱上了工业化以前的参与式文化——一种可能从未真正存在过,并且肯定不会在这个竞争激烈、日益个体化的二十一世纪中复兴的文化。埃尔斯特将他的斯坦福大学同学引入一个关于欺骗和心碎的黑暗幻想一样,这些浪漫的社群主义者正出于某些原因将我们大家带向一个大部分人实际上并不喜欢的未来——一个默认“公开”模式的数字情爱大集会,一种超知名互联个人的达尔文式奋斗,一个秘密和遗忘正在消失的“地球村”,一个将可恶的透明性凌驾于所有人生活之上的“参与式文化”,以及一个充斥着无休无止登录、可识别身份的计算机、不会放过每个人的面部扫描的“窥我”的世界。

当史蒂文·约翰逊赞许地将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比喻成达尔文的生物学珊瑚礁时,当尼古拉·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福勒向我们允诺“当你微笑时,世界将向你微笑”时,61 当杰夫·贾维斯向我们提供一张去往英格兰国王享利八世治下的“田园诗般”透明社会的双程票时,当克莱·舍基保证“人类从本质上很看重一种互联感”时,62 网络技术的真正成就在于复活了杰里米·边沁的“自我肖像”——一个自我赞美,并通过希区柯克电影中那个矫顽女主角式的诱惑,承诺能让我们所有人都永垂不朽的机器。

互联网——提供“第二人生”这样的虚拟世界——已经将不朽的想法从一种宗教隐喻变成一种数字可能性。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史学家约翰·特里西(John Tresch)的看法,今天的社交媒体体系鼓励所有人来操纵这个“名望机器”,这样我们可以将自己变成偶像。要想在数字时代这座水晶宫里生活,“我们现在必须穿过一个移动的、多面的并且无处不在的名望机器,以便步入哪怕是最普通的友谊、家庭和工作舞台”。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追随者,并打造特里西所描述的我们“自己的荣耀云彩”。63因此,和希区柯克的《眩晕》一样,主张以科技联合我们的社交媒体,其实也正是其表象的对立面。在数字功利主义者的社群主义式乐观精神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眩晕并支离破碎的二十一世纪真相。这个后工业时代的真相,就是日益弱化的社区、超级节点,以及交际大师们不断高涨的个人主义。“关注”经济的真相是将个人的“声望”变成 Klout 之类网站的主要货币。并且,最令人头疼的是,关于社会经济世界的一个与社交背道而驰的真相是孤独、隔离和不平等在不断加剧——社交上的功能障碍,也就是雪莉·特克所描述的“孤独共处”。

在希区柯克的优秀电影之中,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这些意外的人们——约翰·希利·布郎和约翰·哈格尔——对他们眼中“长征”的见解是正确的。但是,这是一次回到过去而非迈向未来的长征。马克思在他关于 1848 年革命失败的文章中写道:历史的重复,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或许他是对的。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硅谷的技术改变了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故事在某些方面正在今天的数字革命中重演。例如,在当今这个超知名度时代侵犯个人自由的“社会暴虐”,正是大机械时代的我们所熟悉的一个问题。关于当代技术可以解决人类分裂问题,并将我们团结在一个拥有共识和共鸣的地球村的乌托邦式承诺,亦是如此。

所以,让我们踏上回到过去的征途,并从这个大暴露主义时代回到“大展览”的十九世纪吧。我们将从牛津这座灵异的古老大学城里开始这趟旅程,并将在此发现一系列在历史厚墙上逐渐褪色的壁画——与希区柯克的《眩晕》不同,我们当中没有人曾经见过它们。

透明性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么,这不真实的透明世界之后又存在着什么呢?

——让·鲍德里亚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热门推荐
  • 妃常逆天:全能大小姐

    妃常逆天:全能大小姐

    她。被心爱的人所杀,穿到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长得丑就算了,还被称为废物小姐。这些就算了。关键的是这些的由来全都只是奸人造成的。没有实力,没爹疼,没娘爱,叔婶还整天来找茬。天!这副身体的原主到底是有多可怜,竟然被“宠”成这样。没关系,驭万兽!活死人!肉白骨!毒医双绝!看她如何逆转。
  • 无上真界

    无上真界

    无上真界!一个无尽寰宇,万千位面的天骄聚集之处,位面主角,命运之子,量劫主角,纪元之子多不胜数,大道三千可有强弱?以异火得道,掌无限火之本源的炎帝与天生火之法则的祖巫孰强孰弱?开辟体内宇宙,踏出黑洞之外的秦蒙与天道掌控者鸿钧可有强弱?..........无尽大势,万千天骄莫不以证得无上真道为目的,一个地球的考古大学生,偶得剑道混沌魔神传承,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剑证破碎,踏足无上真界,精彩从这里开始!。
  • 亡徒回忆录

    亡徒回忆录

    我的出现,意味着杀戮。我本是杀戮机器,可又是谁为我打开那情感大门。让我如此………
  • 湘南之巅

    湘南之巅

    九七年,一部古惑仔风靡亚洲,更是掀起一阵黑帮狂潮。一瞬间,各种帮派在这座城市悄然而生,争权夺势、拉帮结派;无形之中,在这座贫穷的城市,诞生了黑暗世界。也让一个人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王者,一个90后黑社会大佬,叶枫!
  • 杀手异界纵横

    杀手异界纵横

    他,云海大陆的天才,却因为破功而被家族抛弃。29岁屈辱而死来到地球,成为赫赫有名的杀手组织中的冥王。好景不长,当再次29岁时,他又死了,却阴差阳错回到了云海大陆,南美的蝴蝶终于开始动了……
  • 誓当帅哥

    誓当帅哥

    作者不是帅哥,所以作者花了五年时间研究如何成为帅哥?如何成为帅哥呢?答案很简单。这也是作者发现的唯一一个可行的方法。用了这个方法之后,作者的为人处世,竞技体育都有极大提高。当然这个方法只是作者觉得好,大家看了这部小说,如果觉得书中的众多帅哥确实很帅的话?那么足以证明方法绝对管用。
  • 腹黑神偷邪魔帝执手天下

    腹黑神偷邪魔帝执手天下

    她,是一代天才神偷,同时自附带各种装逼技能。他,是以捕她为乐的侦探。两个人从始至终就是八字不和,四字相冲。却又因一枚戒指而离奇穿越,还阴差阳错成了......青梅竹马,冷柒羽表示很郁闷。还有,说好的八字不合四字相冲呢?这个整天到晚缠着我不放的家伙是哪位?这个对别人摆着一副面瘫脸,对着我又是一副小受的表情的家伙到底是哪位?!说好的霸气冷酷呢?说好的距人十丈呢?!
  • 暗帝追妻:霸爱腹黑小娇妻

    暗帝追妻:霸爱腹黑小娇妻

    小时候的邂逅,两个人彼此的约定,长大后的相遇,她却不认识他。一夜缠绵,他仿佛对她上了瘾,整夜索取,然而,第二天,一早,却发生让他面瘫的脸黑如锅底的事情……六年后,她,强势回归。而且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且,我貌似不太会写简介,所以,大家不要介意!敬请期待。写的不好,别介意哦,我的处女文!
  • 永生大法

    永生大法

    一念灭千魔,一掌碎万山,一剑碎亿星,浩瀚苍宇,十方万世,唯我……永生。天地孤星泣,金瓶泪中游。妖花出幽冥,不死现世间。流传在大理民间数千年的传说——金瓶传说开始,一位是玄学天才的考古专家得到出自云南古墓里的两卷古老的羊皮卷和一块骨书,两卷羊皮卷上隐藏了一件惊天大秘密,因此引发了一段血案。十年后,考古专家的儿子木玄为报仇,跟随金瓶,踏上了中国西南一直流传而不得见的幽山,亲眼见证了幽山巨洞内的那口悬浮在半空中如人肉一般蠕动的青铜棺,自此带出了沉寂在银河系星空中那扇六百年未开启的星空之门背后的世界,那就是破碎虚空后的世界。木玄穿越在破碎虚空后的那片世界一个小城子弟身上。
  • 韩娱之baby

    韩娱之baby

    米思琪,前世作为资深宅女,至今25岁高龄,最爱看各式各样作品小说,基本上是小说就是她的精神食粮,而其本人更是作为国内排名第一小说网站白金作家,性格懒散,冷淡,被朋友称作没有感情的伪人类!在一次通宵赶稿后倒霉被入室小偷敲晕导致灵魂穿越到一个17岁韩国妹子身上,还是个孤儿,什么?她的最大愿望是当一个艺人?好吧,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就去当艺人好了,那个谁谁谁,不就是长的漂亮点吗,竟然说我猪?来我们谈谈人森。我保证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