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900000024

第24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2)

第一,重视民众教育。社会教育司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史上把民众教育列入官制的开始。蔡元培多年留学欧洲,发现那里的社会教育十分发达,与他们国力的增强有直接关系。同时他深为我国文盲充斥、年长失学者过多而忧虑,认为国家如此下去非常危险。主持教育部工作后,他便大力提倡社会教育,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教育司的设置,对于我国近代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初等教育多为私学(称蒙养教学),程度不齐,管理不善。民国教育部在普通教育司的章程中,强调了对于私塾的改良,提出要进行有关儿童入学的调查,要专门奖励小学老师,并要掌握专管初等教育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变更事项等,使初等教育的管理在普通教育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教育总长的地位、权限有所提高。教育部官制规定教育总长有权监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对教育的实施情况,使教育不完全从属于国家的行政机构,而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四,开始建立近代教育行政视导机构。教育部内设立了视学室,这是我国近代教育部设立视导机构的开始。1913年,民国教育部公布了《视学规程》,规定将全国分为8个视学区,每区派视学2人,视察该区的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视学分为定期、临时两种。规程还对视学人员的资格、视学的具体内容、视学的原则以及视学结果的汇报等作了规定。此后,又公布了《视学室办事细则》等法规,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视学制度。

总之,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建制,比清代末年的学部有了长足的进步,它不同于封建官制,拥有一定的教育立法权力,其设置也有近代倡导的“组织法”作为依据,因此,可以称作是近代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2.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省级教育行政机构

民国建立后,清末原有的提学使司宣告废止,各省在军政时期,一切行政均隶属于军政之下,省级教育行政也大多由省都督府兼管。各省都督府为了管理方便,在分署中设立了专管教育的教育科,管理全省教育行政事宜。学务比较发达的省区,如江苏省规定省立各学校,由都督府管辖;县立学校由民政长官管辖。京师地区则设学务局,其中设局长1人,主持局务;副局长1人,辅助局长工作。设总务、中学、小学、通俗四科,任用科长科员,分科治事。教育部曾试图划一地方教育行政制度,但没有结果。

(2)县级教育行政机构

民国初年,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十分混乱,有的县设立了学务委员会,有的仍保留着劝学所的建制,有的将劝学所并入县公署,有的设立教育公所,有的专设立县视学,如此等等。19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劝学所规程》,通令各县设立劝学所,“辅佐县知事办理县教育行政事宜,并综核各自治区教育事务”。规程规定劝学所设所长1人,劝学员2-4人,劝学所经费在地方公款项下自筹等。自此,纷乱的县级教育行政机构才大体稳定下来。

可见,这一时期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并没有像中央教育行政机构那样受到相应的重视,其教育管理的职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必然会影响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北洋政府的教育行政制度

北洋政府时期仍然沿用民国初年设立的教育部。但是,北洋政府在短短十余年间先后更换教育总长近30人次;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的频繁更迭,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管理的混乱,也严重影响了民国初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各部组织改行委员制,教育部改设为教育行政委员会。但仅实行一年多就被大学院所取代。这一时期教育行政体制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大致到上世纪20年代,我国近代的教育行政体制建成了自中央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县教育局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标志着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成。

1.省教育厅的建立

民国建立以后,各省的教育事业最初由都督兼管,使地方教育缺乏有力的领导,影响地方教育的发展。对此,教育界人士一直谋求改革。民国六年(1917年),北洋政府接受教育界的建议,以大总统令公布了《教育厅暂行条例》,规定各省设立教育厅,隶属于教育部。教育厅设教育厅长,由大总统任命,为国家简任官(即文官第二级)。其职能为“秉承省长执行全省教育行政事务,监督所属职员暨办理地方教育之各县知事”。教育厅内分科理事,根据省的大小设置教育各科,但至多不得超过3科,每科科员不得超过3人。还规定教育厅设省视学4-6人,由厅长委任,承省教育行政长官之命视察全省教育事宜。

教育厅组织结构(参见图10-4)如下:

教育部有关教育厅长事权的法规与咨文还规定“各省教育行政事项,自该厅长到任之日起,一律划归教育厅主管;惟关于行政事项,应由该厅长视其性质之轻重大小,分别呈明省署及本部核准,或径行处理,呈报备案”,意在使教育厅行政尽可能少受普通行政干预,具有相对的独立权限。这与欧洲近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大致接近,但在当时的中国却难以推行。因为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行政体制仍实行集权制。颁发了教育厅的设置条例后,各省公署内的教育科并未取消,只是改名为教育厅的第三科。所以,许多省的教育行政实权,仍在省公署的教育科。

2.县教育局的建立

民国初年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十分混乱。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教育界要求县教育行政保持相对的自主功能,实行专业化,从而推动了基层教育行政机构的建设。1921年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改革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案》,主张设立县教育局为全县的教育行政机构,揭开了县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1923年,教育部在民意的推动下,以大总统教育令的形式,公布了《县教育局规程》及《特别市教育局规程》,明确规定县市设立教育局为教育行政机关,教育局由局长1人、视学和事务员若干人组成。县教育局长商呈县知事主持全县教育行政事宜,并督促指导属于该县之教育事宜。

为了加强基层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性,《规程》明确规定了教育局长的资格,要求有一定的学历、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实践阅历等。其任命也有一定的程序规定:必须由县知事从有资格者中推选3人,呈请该省教育行政长官选任,然后报教育部备案。

《规程》还规定以董事会为教育局的参议机构,其职能在于参议和筹集教育经费。董事均为名誉职员。为保证董事会发挥参议作用,规定开会时教育局长可以参加,但没有表决权。这一细节,多少表现了教育管理的民主精神。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行政制度

1.大学院和学区制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深入人心,在教育上也掀起了与之相呼应的教育独立运动。教育独立运动,是针对反动的封建军阀克扣教育经费、破坏教育事业和帝国主义列强推行奴化教育而兴起的。

教育独立运动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第一,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政府应拨固定教育专款,不得移作他用。建立独立的教育会计制度等。第二,要求教育行政独立。各省须设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不得附设于政府部门,由懂教育的专业人士主持,教育总长不可随政局的变动而频繁更换;第三,要求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保持稳定,不受政治的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第四,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蔡元培是这个运动的主帅,在教育行政体制上,他力主实行法国创行的大学院制。因为辛亥革命后,教育行政机关多由官僚政客把持,任用人员不问是否具有教育管理的才能,劣绅、贪官,人尽可为,使教育行政部门充满官僚气息,腐败不堪。蔡元培对此深恶痛绝,力图改革,以克服教育行政管理上的官僚化,使之“学术化”,有教育自主权。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蔡元培等人的建议,实行大学院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

大学院由中央与地方两级教育行政机构组成,其中央的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院,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区。

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和教育行政机关,受命于国民政府。大学院设院长1人,负责全院事务,兼任国民政府委员。大学院还设立大学委员会,为最高评议机关。院长之下设有秘书处,处理本院事务。学术及教育管理机构则有教育行政处、学术与教育的各种专门委员会、学术研究机关。教育行政处是管理教育行政事务的主要机构,它分设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法令统计、图书馆、国际出版品交换、书报审查等6组。学术与教育的专门委员会分设有大学院政治教育委员会、大学院经费计划委员会、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大学院华侨教育委员会、大学院体育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研究机关设有中央研究院、国立劳动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观象台等机关。

实行大学院制,要求划分大学区。基本上是每一大学区内设国立大学1所,设校长1人,综理大学区内的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务。每区设一评议会,是审议机关;设研究院为学术研究机关,并担任“设计”事务(即规划文化与教育的发展规划),其办事机构有高教处、普教处、扩充教育处等等。

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目的是要变“教育官僚化”为“教育学术化”,但是,由于教育独立是不科学的幻想,加上大学院要推行的是“独立型”的教育行政体制,与中国几千年实行的中央集权制相悖,与当时的政体不合,在实行中,学术化未见成效,而官僚化却难以铲除。因此,大学院制实行之初就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和非议,实行年余即被取消。

2.重建教育部、教育厅和教育局

1928年12月11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法》,规定教育部负责全国学术和教育事业的行政事务,从而取消了大学院制,恢复了教育部的建制。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做有智慧的校长

    做有智慧的校长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智慧的校长展开论述,倡导校长应当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更要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内容包括:重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让学生做主人放手学生做环境控制的主人请注意,孩子在场等。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级影帝

    重生之超级影帝

    肖平穿越到平行世界!《疯狂的石头》、《致青春》、《新白娘子传奇》、《越狱》、《终结者》……无数的经典影视都出自他的手中。金鸡奖,华表奖,戛纳影帝,奥斯卡影帝,甚至诺贝尔为他专门设立了艺术终身成就奖……曾经有记者问:“肖平先生,联合国称呼您为超级影帝,影视缔造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面对无数的镁光灯,话筒,肖平微微一笑,竖起四根手指:“我只是一个演员。”PS: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读者群:598968304
  • 七个月的爱恋

    七个月的爱恋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有钱的男朋友,你会怎么做?再假如你的这个非常有钱的男朋友是个吝啬鬼,你又会怎么做?天啊,来一道雷劈死他吧。《七个月的恋爱》又名《吝啬鬼的爱情》,喜欢的朋友别忘收藏推介
  • 六字课斋卑议

    六字课斋卑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潋滟天下:妃倾五国

    潋滟天下:妃倾五国

    玄天昊提出和亲却灭了陆雨萱的国家。陆雨萱拒绝了和亲却失去了所有。陆雨萱与聂越泽完美邂逅从此誓死追随。聂越泽为了陆雨萱兵临城下只因夺回心头之爱。陆雨萱却在一夜之间变成敌国的王妃,杀父之仇、灭国之仇不得不报,陆雨萱对玄天昊没有爱只有仇恨,可是玄天昊却对她百般的容忍和疼惜,最后剩下的只是悲惨的人生,陆雨萱爱着假哲彦却因为报仇而被分开,聂越泽帮助陆雨萱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只因为爱。强强对决到底谁胜谁输不得而知,爱她入骨的玄天昊最后却惨死在毒剑之下,从此消失……只愿化作比翼鸟守护在她的身旁祝福她。只愿来世再续前缘,只愿赎罪。
  • 误惹鹿晗:boss太偏心

    误惹鹿晗:boss太偏心

    一次意外的相遇,让她见到了他---鹿晗。与之相熟的人皆说,他温润如玉,爱笑成性。还有人说,他有时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笑个半天,笑点也是极低。而对于这些话,吴涟却无法相信,如果这若如此,那为何,他一见到她,就是一副冷漠的样子?直到和他慢慢相熟,她才发现,原来那冷漠只是针对自己。难道她和他有过纠葛,那为什么她不知道?当她迫不得已与他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之间,有个误会……
  • 铁血逆天掌控轮回:长生天帝

    铁血逆天掌控轮回:长生天帝

    《修仙之艰难,何人可得长生》一个卑微的生灵,意外的融合了别人灵魂踏上了修仙之路!从此,无穷无尽的法宝、起死回生的丹药接踵而至,杀戮与机遇并存,危险与艳遇频频招手,铁血男人逆天而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终成为一代天帝,掌控万物轮回……!
  • 高中情事

    高中情事

    高中,你我都经历过。他和她的故事,不过是我们高中生活的一个缩影。我们共同的高中,共同的情事
  • 佳人来袭,男神垫后

    佳人来袭,男神垫后

    古人常道,情不能自已,便是在牵动心弦的时刻罢。亦在真·善·暖等情感的共鸣,敲打着那属于开始与结束的钟点,似真似幻······【文中一切事物纯属虚构】
  • 星蕴迷途

    星蕴迷途

    一位落魄少年,正慢慢走向强者之路,宫逸,开始了他漫漫人生路。微笑,是他让死亡降临的标志……在星蕴大陆上,一切都是那么平凡…………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