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8200000029

第29章

在北宋宋太宗、真宗皇帝当朝的年代里,为臣两代的吕端,从一名州县地方官吏,逐步升至枢密直学士,朝中宰相和参知政事,官居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吕端这个人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才,好舍施。吕端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对,有人反对重用吕端,其理由是吕端这个人“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的决心。后来,太宗就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让吕端当了宰相。

能说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事例有以下两件事:

其一,太宗曾向吕端问过计策,说自从汉唐以来,有过封乳母为夫人的事情,要吕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回答说:以前汉唐朝代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或者是因国大,或者是因为名声好,才那样做的,都是事出有因的。可以这么说吧,法无定法,礼无定制。吕端这番话使得太宗大开心窍。

其二,吕端在相位上也就是几年的时间,他就主动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的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可是吕端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并得到了恩准。吕端不计名利地位,遇事顾全大局,处事以清廉简洁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正着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们称许过,表面上看起来有点糊糊涂涂的。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却显示了他“大事不糊涂”的本性。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也不会防范,所以他做了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字,另一参政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空头敕书,填写上了,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

生存之道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有点糊涂,其实这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他们小事糊涂,但处理大事时冷静而果断,一点也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能在平时少惹是非,才能在关键时刻掌控局势。

生存之道94

讲信用重双赢,经商巧经营

范蠡是春秋末年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后来,范蠡弃政从商。他经商积资巨万,自称“陶朱公”。

在山东一带,范蠡经商的传说很多,着名的有范蠡贩马等。范蠡在吴越生活了数十年,深知那里需要好马,而在北方收购马匹并不是难事。南北两地,马的价钱悬殊,这肯定是一个赚大钱的买卖。但问题在于,马匹的运输很困难,千里迢迢,运输费用高不说,路上盗匪极多,给这桩生意增添了无尽的风险。

经多方考察,范蠡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叫姜子盾的巨商,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早已买通了沿途强人,他的货物畅通无阻。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姜子盾所居城邑的正门。大意是:本人新组建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请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赚了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范蠡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人合作实现双赢的经典。

范蠡虽然运过马,但是他经营的最大宗商品还是粮食。在古代中国,农产品是市场的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

范蠡来到山东时,准备白手起家。他明白,又想赚钱,又不投入本钱,自己唯一的资本就是信用。只要自己的信用获得了齐国人的认可,他就可以将齐国人暂时吃不了的粮食运到燕国贩卖,再从燕国贩运当地土特产到齐国,从中谋利。

为了经营自己的诚信,范蠡开始到处借钱。开始,他只借半金,每次只借一天,渐渐地,他开始每天借一金,每次借五天,并且对于每次借给他一金的人,在原数奉还的同时,还附送一点小小的礼物作为报酬,有时候是一条鱼,有时候是一只雁。过了不久,范蠡借款的数目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借万金,一年还期,并附利息6%。

就这样,范蠡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逐渐积累自己的信用度。两年之后,范蠡了解到北方的燕国遭受旱灾,粮食当年几乎颗粒无收,于是,他以高于当时齐国市场的粮价,向齐国人借粮,借期六个月。消息散发出去后,很多齐国人甚至将家里的口粮都借给了范蠡,供他经营。范蠡就靠着这些资本,从燕、齐两地经营异地贸易,大获成功。其事迹甚至被司马迁写进史记,成为中国商人入史的第一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范蠡经商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讲信用。他在经商的同时,实际上在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诚信。

范蠡经商能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懂得经济的发展规律,并预谋在先。他针对当时以农业经济为本的实际情况,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注意观察天时气象,并用“五行”之说总结出了农业生产丰歉的一般规律,就是:“岁在金时,能够丰收;岁在水时,就有水灾之害,可能歉收;岁在木时,就可能出现饥馑;岁在火时,则要出现旱灾”,“每六年一丰收,六年一旱灾,十二年要有一次大的饥荒”。

范蠡总结的这个规律,也为后来历朝历代解决饥荒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

生存之道

经商可以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物品,可以积累很多钱财。经商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很好的生存之道。经商需要守信用,需要有双赢意识,需要有抗风险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灵活的头脑,懂得经营之术。

生存之道95

经商有道,富而不骄

旧时,商人们流行在自己的店铺店堂内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八个大字。

这陶朱指的是上文提到的春秋时的范蠡。吴越争霸时,范蠡为越国大将军。吴国被灭后,范蠡功成身退,经商致富,被称为陶朱公。

端木指的是子贡。子贡不但是孔子的杰出弟子,而且经商有成,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从许多意义上来说,如今的商人确实应该视子贡为榜样。子贡是中华儒商始祖,被历代商人尊崇为经商楷模,在中国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经商不让陶朱富,货殖当属子贡贤”的名联。不过,该学习的不仅是子贡的经商才能,还有他博学的知识与仁爱的品德。

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3000多位,72位贤人,其中子贡是最富有的人。由于其名赐复姓端木的缘故,端木生涯便和陶朱事业一起成为了商业的别称。子贡也被誉为商业鼻祖,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子贡是商人,但他不是向孔子学的经商,在他为孔子弟子之前,已经是商人了。《韩诗外传》与《尸子》都曾记载:“子贡,卫之商贾也。”可见子贡是商人而学儒。在孔子的眼里,子贡的长处是“语言”,而不是经商,但孔子的确与子贡讨论过关于经商的问题。

有一次,子贡与老师孔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谈得非常热烈。子贡假设道:“如果这里有一块美玉,你说我是把它放在盒子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孔子立刻回答说:“当然是卖掉它,我这里正等着人来买呢!”有美玉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个好价钱卖出去——老师也有这样的看法,子贡很高兴。后来形容商业交换的一个成语“待价而沽”,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子贡在理财经商上有着卓越的天赋。《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赚取差价。

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史书中几次提及说子贡擅长囤积居奇(大肆囤积货物,导致物价上涨的做法,是应该予以批判的),贱买贵卖,随着供需情况转手谋利。

还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哪一个强?”子贡回答:“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就能够推知十;而我听到一,只能够推知二。”孔子说:“我同意你不如他的看法。”孔子对子贡有自知之明很满意,但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颜回的道德学问大概差不多了吧,可是经常穷得有了上顿没下顿;端木赐不受天命,经商做买卖,分析行情、预测市场都在点子上,因此能发大财。”可见,孔子对与子贡的经商才能也是非常欣赏的。

子贡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孔子及其门生周游列国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堪称以文促商、以商养文的成功典范。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所有费用基本上是子贡负担提供的。可以说,没有子贡钱财上的支持,孔子周游列国是难以进行的。

子贡是文化商人,他服膺孔教,是货真价实的“儒商”。子贡之所以获得了“儒商”的称号,是因为他做生意讲究诚信。他虽做买卖,却不忘儒家学说;他家财万贯,却富而不骄、富而有仁。《吕氏春秋》记述了子贡自己出巨资赎回一批鲁国奴隶的善举,可谓千古流芳。他积极牢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坚持以诚待人、诚信交易。

《论语》中多处记载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信”一切就荡然无存,就谈不上赚钱发财了。是“言必信,行必果”使子贡立于不败之地,达到了“忆则屡中”、“义利双赢”的最高经商境界。由于他名满天下,到邻国经商,各国君主都会礼貌地会见他,说明他真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巨子。

孔门弟子大多贫穷,子贡却因经商而家累千金,十分富裕。子贡认为,商人挣钱不是最终目的,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更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经常散发家财救济窘困,连孔子也自叹不如。

子贡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经商的第一人,并且对后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在孔门弟子中无人企及。因此,子贡也被后世人尊奉为“儒商鼻祖”。

生存之道

经商有道,是指经商遵守诚信等原则,熟练运用待价而沽、贱买贵卖等经营方略。富而不骄,是指通过经商富有了,不骄横,不锱铢必计,该帮助别人时要帮助。经商有道,富而不骄,才是经商的正统。

生存之道96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战国时代洛阳人。曾在魏国做官,史书记载他曾官至国相,建立了相当的政治成就。不过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始终不及他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地位。《史记》和《汉书》都说他是一位着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更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因擅长经商致富而名誉满天下,他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经商理论,为后世经商者所效法。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对其事迹有详细记载,并称白圭为“治生祖”。

关于白圭,中国民间有很多称呼,有人称他为“中国商人祖师爷”,也有人称他为“中国第一商人”。宋真宗皇帝封他为“商圣”,算是给了他一个彻底的名分,民间则称他为“人间财神”,并设神牌供奉。

白圭和范蠡都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即农业的丰收和天时有关,认为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开始的第一年是大丰收年,此后两年是衰退期,第四年干旱,再两年是小丰收,第七年又是大丰收年,此后两年又衰退,到第十年则又干旱,随之又是两年的小丰收,到下一年重新开始一个周期。

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白圭提出了一套经商致富的原则,即“治生之术”,其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策略。当时的贸易是以货易货,而白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在别人觉得多而抛售时,他就大量地吃进,等别人缺少货物需要吃进时,他就大量抛出。这样低进高出,从中取利,积累财富。

白圭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仅懂得低买高卖的经济基本规律,而且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样既简单又高明的理论。这对秦汉以后各代的设市贸易等产生了极大影响。

同类推荐
  •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人脉

    人脉

    《人脉》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一条“铁律”:20%的人掌控着80%的经济命脉;20%的人脉带来80%的价值;20%的产品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20%的患者消耗了80%的医疗资源……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20法则”,《人脉》中一令人震撼的规则同时也映射出了人脉交往的秘诀:抓住关键性的20%。
  •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己,学会生活。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热门推荐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帝拼命宠:傲娇纨绔小姐

    邪帝拼命宠:傲娇纨绔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后的绝世天才天道者。一朝穿越,来到了这个魔兽玄灵师纵横的世界,却成了从生就被人认定的不详之人,受尽欺凌辱骂……你,确定?魂师猴赛雷?分分钟让你生活不能自理!十阶魔兽贼吊?不好意思,我是神兽它娘亲!废材?草包?不详之人?什么什么?风太大听不见!她活在当下可谓风生水起,悠然自得。当然,那只是在某个不要脸的翻进她家院子,钻入她被窝求包养之前的事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甜蜜小娇妻:放肆宠

    甜蜜小娇妻:放肆宠

    安冉最喜欢的就是在清晨的阳光缓缓的照亮了客厅的时候坐在餐桌上细嚼慢咽的吃着早饭。苏子默喜欢的是看着阳光洒在安冉脸上时安冉看向他那明媚的笑容,温暖了他的心。安冉娇羞的问道:“你一直看着我干什么?”苏子默微笑的答道:“因为好看,怎么看也看不够!”
  •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丫头,留长发吧!”“哦~”她转过头来,一脸戏谑,“那待我长发及腰,你娶我可好?”“唉~丫头,怎么做什么事都喜欢做女汉子呢!但求婚这种事,你还是做一回小女人吧!”他拿出了一个淡紫色的戒指,打了个响指,顿时烟花在空中的唯美绽开,缓缓单膝下跪“丫头,待山花漫烂时,嫁我可好!”她望着手里那的钻戒,“不知这会不会断了我的桃花运……”“什么!……”而此时,自家兄妹正在仰天长啸,是谁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的,劳资要揍死他,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 魂归断桥

    魂归断桥

    守望湖畔,苦剪不断,一个等了四十六年的承诺,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我在断桥等着你归来,因为相信,你一定会回来。血染征袍,奋战沙场,满天乌云,天空飘起雪花,地上溅起血花,挥剑杀敌,敢问苍天?断桥是否下过雪...
  • 青梅没竹马

    青梅没竹马

    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玩儿。但她却爱上了他。而他却拒绝了,她很伤心,但她不会放弃。。。
  •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