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在翻译国外的书籍速度实在惊人,往往我在美国刚刚看到原著不久,国内的翻译版本就已经出来了,管理方面的书籍尤为突出。《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竞争战略》、《定位》、《执行》、《第五项修炼》这些大师著作比比皆是,这和二十多年前故步自封、与世隔绝的中国相比不能不说是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喜中有忧的是不少报纸、杂志一窝蜂地吹捧大师和经典著作,好像这些东西成了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角逐、取得胜利的仙丹妙药,一时间大家都依葫芦画瓢,梦想点石成金,结果当然是失望者居多。
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在美国一直居畅销书榜首不衰,可以说是创造了管理方面书籍的奇迹。这的确是一本好书,记得当时我买到手后躺在家里的泳池旁仅用了一天半就读完了它,获益匪浅。
依葫芦画瓢丢了乌纱帽
事后偶然和我当时的顶头上司大卫·德瑞寿谈起读这本书的感受和启发,他颇有同感,我俩热烈地讨论了一会儿书中的一些精辟的见解和令人反思的案例。他突然问我:“你知道我是怎样被我们的首席执行官聘用的吗?恰恰是因为这本书!”
原来大卫在应聘欧迪办公商品策划执行副总裁一职时,与我们的前首席执行官布鲁斯·纳尔逊也谈到了这本书。布鲁斯也是《从优秀到卓越》的崇拜者,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谈话间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大卫的被聘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我到美国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听哪个人说过自己的雇用是因为一本书,我相信大卫的被雇用当然与他的经验、能力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当几个应聘者实力相当时,因为一本共同喜爱的书和主考官谈得投机而成为最后决定因素的可能性却是完全存在的!
后来的观察果然证实了大卫·德瑞寿的说法,布鲁斯·纳尔逊不仅欣赏这本书,而且把它推荐给了每个高级管理人员,还花重金请作者吉姆·柯林斯为欧迪办公做了一次录像演讲。他不但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宣传和倡导书中的观点,在公司经营的战略上几乎可以说是照本宣科,不折不扣地实践书中的观点。
说实话,布鲁斯·纳尔逊在美国算是一个另类。大部分美国公司的员工是不读商业书的,像他这样不但读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的,我还几乎没见过第二个。
可是正当布鲁斯·纳尔逊一笔一画地按照《从优秀到卓越》在描绘公司美好远景时,他却因为公司的效益没有明显起色被公司的董事会炒了鱿鱼!平心而论,布鲁斯·纳尔逊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他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和公司领导班子的建设,致力于公司优秀文化的建立和长远规划的构思,这些都无可非议。可是他忽略了管理一个美国《财富》500强的上市公司的一个残酷无情的现实——投资者的利益和华尔街的期望值,也就是说他在着眼于公司长远利益和长远规划时,忽略了公司短期内的业绩和效益。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在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短期效益之间找到平衡,在公司的长远规划和投资者的回报率之间找到最佳点,以短期内的业绩和回报支持自己的长远规划,取得投资者的支持。没有现在就没有将来,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被很多经营者所忽略。
坦率地说,如今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投资者,绝大多数都是短期利益的追逐者,短期利益的回报越好,他愿意投资的时间就越长,否则投资者往往要求换人或者雪上加霜,撤资走人。著名的惠普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2005年走马上任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只是自己前三个月业绩的记分牌。”也就是说,不管你以前对公司作过多大的贡献,也不管你对公司的远景规划有如何宏伟的构思,别人对你的评价全看前三个月的业绩,如果有一个季度的业绩不佳,别人记住的只是这不好的三个月。这话听上去非常残酷,可它又是如此地实实在在!布鲁斯·纳尔逊只是成千上万个从首席执行官宝座上跌落下来的一个而已。
莫把好书错当说明书
布鲁斯·纳尔逊下台后,欧迪办公新首席执行官斯蒂文·奥德伦立刻大刀阔斧地搞起了改革,他也同样重视公司的长远规划,事实上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公司所有的高级管理干部重新制订公司的战略远景,重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与此同时,他又带领一班人狠抓执行,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他的危机感和对短期效益的一丝不苟与布鲁斯·纳尔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一次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培训会休息时间,斯蒂文·奥德伦和几个高级管理人员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上。“您是怎样看这本书的?”一位负责供应链的副总裁问道。
“一本好书。不过我希望商务书籍的作者多少有点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商务书再好也只是一本书,不是说明书。”斯蒂文·奥德伦显然对他的前任痴迷《从优秀到卓越》有所耳闻,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拿着一本畅销商务书像使用说明书那样依葫芦画瓢是根本行不通的。
其实就是《从优秀到卓越》书中最为推崇的Circuit City,这些年的经营也是每况愈下,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它被在书中作为经营不善的反面典型Best Buy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不得不被银行收购以图重振旗鼓、东山再起(Circuit City已于2009年初宣布破产倒闭)。这年头,历史只能说明过去,因为世界变化无常,唯一不变的恰恰是永恒的变化。能适应这种变化的公司才有可能重新塑造自己,从优秀到卓越,这当然不是凭一本以历史为依据、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书所能办到的。
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当然要洋为中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当然要多读书,读好书。我本人不但爱读书,也常常向国内的企业家推荐一些好书。但是读书归读书,千万别把经营管理的书当成了使用说明书来用。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特征、文化和价值,更有行业之间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读书应该是着眼于管理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开阔眼界,读书后的反思往往是最重要的,通过反思形成的自己的新的思维才是最最宝贵的,切切不要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更忌讳饥不择食、囫囵吞枣和依葫芦画瓢。
斯蒂文·奥德伦关于不要把一本好书当作说明书来用的说法很有新意,而布鲁斯·纳尔逊恰恰是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当说明书使用的典型。同一个公司,两个首席执行官;同一本书,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泾渭分明的结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