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和行业里渐渐因为演讲出了名。美国同事也往往视我为他们中的一员,忘记了我其实还有语言方面的天生障碍,他们把我的成功演讲归于天赋。华裔的同事同行当然更知道在美国演讲的不易,他们常常刨根寻底要请教我的秘诀。其实天赋多少是有点,秘诀也摸出了一些,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演讲的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地去实践,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出众的演讲者,为赢在职场铺路架桥。
高度重视和充分准备
我把每一次演讲的机会都看做是展示个人才华和塑造个人品牌形象的机会,看做是一次毕业论文答辩和应聘一个理想工作的面试,决不敢掉以轻心。我常常为很多同事、下属甚至上司因为毫无准备而错过的与自己团队交流的绝好机会感到目瞪口呆,更是对这种漫不经心的职场错误百思不解。
虽然在北美已经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但英语毕竟不是母语,而演讲所要求对语言的掌握远远超过我们常说的语法和词汇量,它是集逻辑思维、文化、幽默、风趣和语言为一体的一种交流方式。演讲与其他交流方式不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无悔”性,写信可以几易书稿,发“衣妹儿”也可以反复斟酌,而演说却是真正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美国商界、政界为一句话说得不妥而丢官革职的不乏其人。
每次演讲前,我从一知道演讲或报告的题目就开始做准备,而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准备是构思。构思其实并不需要像作家闭门搞创作那样占用整段的时间,上班的路上、会议休息时、候机厅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构思,一有心得马上写下来。这样到演讲前几天,我不但基本上完成了资料的积累,更对要谈的主题已经“心熟能详”,做演讲前一两天用上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将讲稿的要点按照逻辑思维裁剪成形。照着稿子念报告是演讲的一大忌讳,因为这样失去了用眼睛和肢体语言与听众交流的机会,而且一定会给人照本宣科的感觉,会很快失去听众的兴趣。
讲稿要点完成后,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彩排”一下。“彩排”未必需要观众在场,我常用的方法是对着镜子大声地讲一两遍。对着镜子的好处是你可以观察自己的表情,这是抓住听众注意力、成功传递信息的要素,做好了可以达到传神的作用;反之,则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很多做演讲的人大多会想当然地认为,做演讲是个我说你听的过程,忽略了听众们同时带来了他们的眼睛,演说者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听众的关注之中。
照镜子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检查自己的形象和肢体语言。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美国民主党候选人艾尔·高在听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发言时,不断地摇头叹息表示不同意和不耐烦,屏幕形象极差,受到媒体和公众的批评。大家都知道,艾尔·高后来在那次大选中以几百票的微小差距输给了布什,与总统宝座痛失交臂。他的摇头叹息迄今仍是美国政治评论家们的笑料,我怀疑他为那个不雅的小动作付出了失去当美国总统的沉重代价。
开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英语谚语:“开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用在演讲上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在开头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时间里能不能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往往是一个演讲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瞬间。前面案例中用计时器和罗宾先生的“威胁”来开头,无疑是成功的例子。
再讲一个韩国供应商痛失百元美钞的故事。几年前,我和公司的几位同事和我的顶头上司到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和上海做环球供应商培训。不知是文化差异还是行业习惯,在亚洲开会与在北美开会有两个明显不同的地方:一是与会者的守时概念差,会议往往要在预定时间后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开始;二是大家都不喜欢坐在最前面的几排位子上,而这又往往使本来就迟到的人更难找到位子,因为后面的位子常常已经人满为患,迟到的人如果想坐到最前面空着的位子上,势必要纵穿会场引来一片注目礼,弄得挺不好意思。所以我每到一处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要求陆续入场的听众到前排就座,不过收效甚微,新加坡、香港、台北如出一辙。等到了首尔,我已经对这两个会议特点深有体会,开会的那天早上,我要求会场服务人员把灯光调得略暗一些,并在第一排的每个座位上放了一张100元的美钞,12个座位,一共1200美元。
听众开始入场了,我照常招呼入场者到前面入座,不出所料前面的三排座位根本无人问津。会议开始了,我让服务人员把灯光调亮,然后指着第一排座位上的美钞说:“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有个谚语叫‘捷足先登’,英语有个成语叫‘早起的鸟有虫吃’,我们为早到的女士和先生们准备了一份小小的奖品,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愿意领奖的,那么我只能很遗憾地将它们收回了。”我一边说,一边将美钞一一从座位上收起,还不时地举在手里晃晃。到场的韩国供应商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坐在第四排的几个先生还站立起来俯身验看美钞的真伪。
“女士们,先生们,请不要再为失去这一小小的奖品而懊恼。我们今天要培训的课题将会使你们对美国市场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我公司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从而给各位带来更多更大的商机!赚更多的钱!下面我先谈一谈……”毋庸置疑,我的出人意料的开头已经牢牢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后来,等我们一行到了上海,100美元的故事早已传到了上海。开会的那天根本没人迟到而且前面的几排位子座无虚席!
突出主题忍痛割爱
很多人做报告和演讲常常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不能抓住主题,或是叫做见树不见林。首先,我们应该问自己今天这个报告或演讲究竟要谈什么和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谈怎样提高销售额还是公司的下一年的目标和规划?如果我们细细分析我们要讲的每一个报告或演讲,其实不难发现我们通常都有一个主要的目的——想通过交流来完成,不管是找到提高销售额的战略战术还是得到听众对下一年的目标和规划的共识与支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成功,反之就是失败。也就是说报告人或演讲人要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到45分钟里把听众的观点从原来的立场转移到你希望他们持有的立场上,简单地说就是从A点移到B点。我为什么要强调半个小时到45分钟呢?科学研究和常识都告诉我们,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力非常有限,时间越长,注意力越难集中。你看学生上课一般是每45分钟一节,就连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电视剧一般每集也不超过45分钟。我个人作为一个听众对冗长的报告最为反感,要是遇到一个不受时间约束而且口若悬河的高层领导,那就苦不堪言了。所以作为一个演讲者,我一向注意忍痛割爱,宁缺毋滥。
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中国有句老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然这句话是贬义的,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虚伪和无原则、无立场。不过如果反其意而用之,其中还真是有很深的道理。用到演说上,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说,我演讲的主题常常是与我的职务有关的品牌的开发和货源采购,但是听众却是经常变化的。如果是对董事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做汇报,那么就要注意从战略高度去谈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为公司经营带来的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者的现状。因为他们通常从较高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且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并不太注意细节。如果是对同事们做报告,那么就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你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切忌想当然办事,以为别人都很熟悉你要谈的话题。我每年都要配合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工作到美国几所大学去做演讲,虽然演讲的主题仍然是品牌的开发和货源采购,但我的演讲却侧重介绍我这个部门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同事们在一起时是怎样工作的和我的领导风格。毋庸置疑,来听讲的学生是抱着择业目的来的,他们希望了解的是如果他选择了这个职业,他能不能学有所用,他未来的领导是什么样的领导风格。一言以蔽之,他愿意不愿意到你的公司来工作。在人才的竞争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今天,这可不是能掉以轻心的事。对供应商呢则又有所不同,他们通常关心的是他们自身的利益,说白了一句话,他们的利益你考虑到了没有?你的战略计划和政策可能对你的公司非常重要,但是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吗?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你的听众们着想,那是很难引起共鸣的,更谈不上赢得他们的支持了。难度最大的演讲应该是行业内的研讨会。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虽然同行并不一定都是冤家,但同行们对你要谈的话题非常熟悉,也是行家里手,滥竽充数是不行的,所以要强调的应是最新的业内动向和你最新的成果和业绩,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折服,树立威信,广交朋友。
充分利用视觉效果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把微软公司的Pow erPoint批得体无完肤,说这种交流方式千篇一律,味同嚼蜡,令听众大倒胃口。乍一听,作者列举的种种弊端我们每天都在所接触的演讲和报告会中感受到,微软公司的罪过好像还不小。不过比尔·盖茨要是看到这篇文章一定会大呼冤枉。平心而论,PowerPoint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它可以让演讲者借助视觉效果使演讲的效果大增。众所周知,电视是新闻媒体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传播方式,如果不是,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绝不会选用电视辩论的方式作最后决一死战的交锋;商家们也不会为短短的几十秒钟的广告一掷千金。电视的魅力在哪里?听觉效果加视觉效果!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演讲中一定要尽可能地借助视觉效果,能用Pow erPoint或录像带时,要尽量安排使用来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当然使用视觉效果,切忌完全重复甚至一字不差地将演说稿打在屏幕上,这样不但失去了视觉效果应该起到的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喧宾夺主分散了听众的注意力。因为听众一旦意识到你要说的内容都在屏幕上时,人的本能在这时候就是要一睹为快。而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不一样,读完了的人在盼望赶快显示下一页,没读完的却抱怨速度太快。要不了几分钟,演说者就失去了听众。
使用视觉效果的诀窍是,用与演讲内容相关的大幅照片和图表来论证你要表达的观点。比如说,在述职报告会的那个演讲中,当我使用鸡蛋孵化为雏鸡过程来比喻打造品牌的过程和规律时,我一边讲述鸡蛋孵化周期的渐变过程,一边在屏幕上显示一组鸡蛋和小鸡出壳的照片,既生动又形象,不但牢牢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地突出了要表达的主题,达到了“电视”效果。
使用视觉效果的另一个诀窍是画面上字要少,且要大。我的经验是一个画面上不要超过三个要点,每个要点不要超过五六个字。字要少的目的是避免前面提到的一字不差地将演说稿打在屏幕上,让观众一览无余。同时只有字少了字才有可能大。字大了不仅可以让坐在后排的观众也看得清楚而且同样空间容纳的字少可达到画龙先点睛的作用。我常常看到报告人一边展示一些密密麻麻的细节和资料,一边不好意思地因为字太小向听众道歉。明知道别人看不见,干吗要展示它们呢?
注意细节,切忌“大意失荆州”
前面提到过绝大多数的演讲是失败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失败的演讲常常是因为很小的细节考虑不周而导致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005年,我们部门组织了一个“返校”季节的潮流预测报告会。在美国一年一度的“返校”季节(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商业的一大季,对我们这个做办公用品的零售商来说,这是个比圣诞节更重要的销售旺季,而“返校”季节的潮流预测报告会更是经营者们决策的重要聚会。这次的潮流预测报告会我们邀请了两家公司,为公司的主要商品策划人员分析下一年的新潮流和新动向。一家是法国著名的专业时尚预测公司,另一家则是我们的全球货源代理。
那家法国公司打头炮,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业务对下一年的新潮流、新动向和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演讲人丰富的专业知识、机智幽默的风格和恰到好处的举例说明使他的报告得到了听众的高度评价。而由货源代理的总设计师米歇尔所做的同一题材的演讲则大为逊色,设计师本人不用说是非常失望,一是因为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师,自己也很清楚她的这场演示已被视为失败;二是她的老板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报告会为她捧场,同时向公司最大的客户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新服务项目,她不但没给老板争面子反倒让他挺挂不住面子。
事后,我们货源代理的总裁阿特先生特地到我的办公室里道歉并希望能听到我的点评。我和他挺熟,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了下面这段话:“其实米歇尔的讲座内容很丰富,而且主题准确,准备的例子也很生动有说服力。之所以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完全是因为在细节上的失误。”阿特先生有点疑惑不解,点了点头,催促我说下去。“首先是题材的雷同和演讲方式的雷同,颇摩时尚公司(那家法国著名的专业时尚预测公司)的理查德讲的是2005年的新潮流和新动向,用的是Pow erPoint,米歇尔讲的也是2005年的新潮流和新动向,用的也是Pow erPoint,这首先就犯了一个重复的错误。而且在她之前的理查德是专家,在顺序上也给米歇尔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因素。如果我是米歇尔,听完了理查德的讲座后,我就会当机立断地砍掉用Pow erPoint做的那部分理论的东西,这样就避免了重复。这样后部分的实例和样品举例就会和理查德的讲座相映生辉,听众不但不会觉得乏味,反倒会觉得这是第一部分的自然延续,而且这样的以实例验证的方式也符合你们作为我们全球货源代理的身份。第二,米歇尔的Pow erPoint里虽然也用了不少大幅照片,但她使用了录像的功能,这使她失去了控制每个画面的时间。这是使用Pow erPoint的一大忌讳。演讲者一定要能根据听众的情绪、兴趣和演讲所进行的速度和所受时间的限制随时调整演讲的速度和每个画面‘上映’的时间,配合主题和演讲。这很难在讲座前准确计算。像今天的讲座里,有好几个话题明明已经讲完,可是米歇尔手中的遥控器却不能在录像放映完以前换到下一个画面,所以大家都在等‘放映’结束。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短短的几秒钟,正是在这几个短短的几秒钟里,米歇尔迅速地失去了听众。”
“再就是米歇尔演讲时站在屏幕正前方面对听众,这不但挡住了一部分听众的视线,而且因为会议厅的照明全部关掉,观众能看到的米歇尔只是一个大大的黑色的写真剪影,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效果完全丧失了。而理查德就很有经验,他站在屏幕的侧面,不但不挡住听众的视野,而且借助屏幕的光线让听众可以看到他的面部表情,这样效果当然就不同了!”“真没想到您观察得这么仔细,佩服!佩服!”阿特先生一边感慨一边佩服地说。“其实倒不是我观察得比别人仔细,”我回答说,“因为经常做演讲也经常听演讲,所以我很习惯错位感受,也就是说在听演讲时常常会假设自己是演讲人,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感觉,反之亦然。时间长了对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大有帮助!其实我今天还真学到不少东西呢!”
其实要注意的细节还远不止这些。比如说,演讲人应提早到场,检查所需的设备如麦克风、音像设备等是否齐全,功能是否正常。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研讨会,因为缺一个小小的接线板,全会场几百人不得不眼巴巴地坐在位子上干等了十几分钟!全场听众如坐针毡,演讲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个场面令人难忘。提早到场的另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检查一下座位的安排是否符合要求,后排座位能否听得见你的讲话和看得清屏幕上面的字样,这些小小细节虽然不会帮助你把一个索然无味的演讲变得精彩,但忽略了它们却足以毁掉一个本该精彩的演讲。
现代君子不能“讷于言”
演讲是人生成功的一门艺术,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中国人不会演讲!这是有历史根源的,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老前辈这么一句话不要紧,这“讷于言”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了。过去中国地大物博又不必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可是如今的世界是扁平的,互联网让国界和海洋变得天涯若比邻。你不国际化也不行了,外国人早就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在中国这个国际大市场上和中国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竞争当然也包括在职场上的竞争,所以今天的君子不但要“敏于行”,而且还必须要“敏于言”,如此才能取得职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