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800000020

第20章 什么诗歌?谁的社会?——困惑于“诗歌与社会”的讨论

1990年代以后中国诗歌公开在“个人写作”的道路上脱离读者、远离社会担当的情形显然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新世纪以后“底层写作”出现,特别是汶川地震诗歌潮流滚滚而来之时,似乎是压抑已久的“诗歌与社会”的话题便又被隆重提了出来。“地震醒了中国诗人,不再自我迷恋”,“在废墟上矗立的诗歌纪念碑”,“这一刻,诗人被震醒”……一时间,仿佛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都得到了顺利的解决。不过,静心一想,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回首中国新诗的历史,波诡云谲,究竟什么是诗歌艺术,什么是所谓的“社会”,这可不是一个简明的话题。诗歌与社会的关系,既可以是纯粹学理意义上的,也可以是纯粹现实意义上的。

先说现实中的表现。

在现代中国,“社会”这一概念常常与“时代”“政治”“现实”这些词语相互联系、相互说明,昭示着一种十分具体的现实功用目标。中国现代诗论对诗歌“社会意义”的强调经常与对“艺术追求”的阐述形成显赫的二元对立关系。左翼诗人批判自由主义诗人的主要理由就是后者缺乏“社会意义”。蒲风认为即便是徐志摩那些表现现实疾苦的诗歌也仅仅是“现实的表面及所触起的印象”。“在他所描摹的现实里,也只及于现象的表面,没有深入内在的本质。”而批评戴望舒则是在“逃避现实”,企图在“梦里找求安慰”,“充满虚无色彩”,相反,如“温流的伟大的贡献是:描写现实,表现现实,歌唱现实,而且尤重要的是针对现实而愤怒,而诋毁,而诅咒,而鼓荡歌唱。”当然,“社会”与“现实”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待具体说明的概念,在现代左翼文学家那里,通常用来填充的内涵还包括诗人“正确”的“人生态度”,因为只有这样的态度才最终保证了我们的诗人能够不停留于现实的“表面”而直抵“社会的本质”。“社会”的问题就这样与“人”的主观改造的问题联系了起来,臧克家说过:“想做一个诗人,不能够从‘诗’下手,而得先从做‘人’下手。”“革除了旧时代诗人孤芳自赏或自怜的那些洁癖和感伤,剪去‘长头发’和那些自炫的装饰”,“走到老百姓的队伍里,做一个真正的老百姓”。在任钧眼中,新月派、现代派就是由于“受到所属阶层的生活和意识的制约,都不能或不愿把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反映“社会现实”为首要目标的左翼诗歌将“艺术”趣味作为自己警惕和反对的对象,那么,它们所反对的“艺术”究竟主要指什么呢?是所谓的“形式”。臧克家提出,时代要求于诗歌的“不是漂亮的外形,而是内在的‘力’!”他“始终坚持一篇诗的好坏,在内容上的重过在形式上的。”还批评说徐志摩虽有“外形上的修饰”,却因为“装满了闲情——爱和风花雪月”,所以“不甚值得歌颂”,甚至宣称:“只要有了伟大的生活经验,给你铸成了坚实的内容,在技巧上,就是再粗一点,也可以原谅过去。”任钧也说:“如果你的肉体是健美的,那就纵然是一丝不挂的裸体也没有什么妨碍甚或因此还更显得你的健美,”“真正的美人,就是毫不装饰,也还是美丽的。”就这样,现代左翼诗论由对社会现实的强调而选择了内容/形式的二分法,以致到后来将一切艺术的努力都斥责为“形式主义”。

历史的有趣在于它的规定性不是体现在某一思想倾向上,而是体现在几乎所有的思想倾向上,包括彼此对立的倾向。例如左翼诗歌以“社会现实”意义来反对自由主义诗歌的艺术趣味,而与之同时,自由主义诗人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时,也同样以刻意的反对“介入现实”自我标榜,同一个二元对立就这样被反复强化着。李金发表示:“我绝对不能跟人家一样,以诗来写革命思想,来煽动罢工流血,我的诗是个人灵魂的记录表,我个人陶醉后引吭的高歌,我不能希望人人能了解。”路易士宣传:“诗之存在的理由,在其自身,而无关乎什么社会的需要,人生的需要。”“那些硬说是社会,人生的需要而产生了的所谓诗,如‘普罗诗’,如‘大众诗’之类,概属文学以下。”

中国现代诗学在涉及诗歌的社会意义之时,从来没有跳出过这样一种艺术/社会的二元对立方式,无论他们的具体选择如何。

难道我们只能深陷于这样的逻辑圈套吗?

在现代,对中国诗歌与诗学都造成很大影响的是欧美诗歌,但恰恰是欧美诗人,对“诗歌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与我们大相径庭的观念。例如英美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一代大师T艾略特(T S Eliot)关于诗歌的“社会功能”的认定就与我们通常的思维判然有别。

首先,T艾略特提出:“每当话题涉及‘功能’二字时,我们总倾向于指出应该是什么,而不是指现在和过去是什么。指出这个区别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不打算谈论诗歌诗应该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讨论这个题目的人,特别是那些本人就是诗人的人,照例在这种情况下指的是类似他们想要去写的那些诗。”这也就是说,对于诗歌“社会功能”的谈论,我们最好不要在绝对的统一的终极目标上进行,即“应该是什么”,更好的选择是讨论它实际上发生过的社会作用,即“现在和过去是什么”,这是一种非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它为其他关于诗歌的“社会性”“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的讨论留下了空间,讨论着社会功能的T艾略特甚至说:“如果过去诗歌——而我指的是整个伟大的诗歌——没有过自己的功能的话,那么这种功能在将来也未必出现。”与前面左翼诗人的决绝判断比较,这里描绘出的诗歌选择空间无疑是巨大的。那么,怎么理解诗歌的社会功能(即“现在和过去是什么”)呢?T艾略特也没有将“社会”认定为一个狭小的时代政治内涵,他说:“诗歌可以有它自觉地、明确地为自己制定的社会任务。”“例如,最早的北欧古诗歌和歌曲很有名,其中有许多纯粹用来念咒的:避邪、治病、驱魔。”“维吉尔的《农事诗》——是一部优秀的史诗,它就记载了有关农业的十分珍贵的资料。”“戏剧诗”“是直接影响一大批前来观看舞台上表演的某个虚构故事的人。”除此之外,在“那些较为明显的智能”方面,“诗注定要必须给人以享受”。将享受纳入“社会功能”加以认识,这在中国现代诗论中是不可想象的,它意味着一系列我们熟悉的二元对立方式——个人/社会、内容/形式、艺术/社会政治——的消解,T艾略特的“社会”视野宽大且又切实:“诗时刻都在执行着类似传递关于新的经验的信息,或者阐述已知经验,或者表达我们用言辞难以表达的那种感受的这样一类职能。因此诗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并磨炼我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本领。”

诗歌的社会功能不仅可以这样的丰富,而且承载这些功能的也不仅仅是说教般的“内容”,包括一切艺术“形式”的设计其实都是特殊功能的自然要求,对于完整的诗歌艺术而言,形式不仅不是外在的“壳”,而且更是一切内涵的最直接的传达方式,它本身就是“内容”。所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伊格尔顿等都认为真正承担“意识形态”的是文学(诗歌)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这是卢卡奇的著名观点。伊格尔顿进一步指出:形式的独特涵义是“体现感知社会现实的新方式以及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新关系”,“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而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内容。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历史印记明确地是文学的,而不是某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

显然,在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诗歌(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这种认知方式有着它的特殊性,需要我们放在人类文学世界的广阔殿堂上来加以重新的审视。

中国左翼诗歌传统如此严格地执行着内容/形式的二分,又如此执拗地在所谓的“内容”里灌注直接的现实功用目的,这样的“社会”追求可能更接近艾略特“不打算谈论”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强为之名”,将现代中国经常出现的谈论称为“社会的功用”,它们集中于“应该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而将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中描述诗歌的现实的实际的作用称为“社会的意义”,无论它们是否自觉“为什么服务”,都会自然呈现出某种特殊的意义,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当中,诗歌或许会偏向于某种“社会的功用”,但任何“伟大”的“功用”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确定其艺术价值,在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过程中,“功用”的最终价值必须体现为“社会的意义”。应该说,在艺术史的长河中,“功用”与“意义”各居其所,并非一定呈现出多么大分裂的景象,但是,在激烈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所控制中国左翼诗歌传统中,却出现了艺术的社会“功用”与艺术的社会“意义”彼此分裂的状态。

“社会功用”与“社会意义”的矛盾和抵牾是现代中国诗歌发展的显著特色。

到目前为止,我们记忆中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功用”主要与左翼文化有关。所有这一概念的负面声誉都来自“左”历史过程的记忆。但是,问题是为我们提出这些“功用要求”的“左”的历史已经不等于历史上的左翼文化的“左”,当两者被混为一谈时,只能起到彼此消解的作用——有价值的被无价值的逐渐消耗,无价值的渗透到有价值的当中,最后,连谈论这个问题本身都似乎变得无趣起来。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诗歌与文学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功用”呈现的是左翼知识分子的社会正义与良知,无论这些诗歌本身还有多少可以商榷的遗憾,都代表了知识分子自由精神的选择,都属于知识分子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当“责任”和“功用”成了官方文化政策的主要要求与专用术语,那么也就与知识分子的精神自由无关了。在这个时候,一些表面上充满了“社会功用”的诗歌可能恰恰走向其社会意义的反面。在另外一方面,当“社会功用”还继续被作为官方文化政策基本要求与专用术语之时,那么,一些寻求精神自由的创作活动也很可能通过刻意摆脱这种术语的姿态来脱身,在这个时候,他们会特意标示自己的某种“主体性”“自我性”或“艺术性”以达对抗之目的,但这些或多或少的努力开拓诗歌创作空间的行为本身却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意义”。比如新时期“朦胧诗”运动,尽管时人宣称认为朦胧诗的特点是“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但事实很清楚,“朦胧诗”运动就是以艺术为旗帜的充满社会启蒙意义的运动。

当然,在新世纪,随着左翼文化本身的裂变,新的底层关怀再一次成为了可能。诗歌的社会意义重新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是严格说来,这个时候我们对其“意义”的认定,也依然与官方文化政策的“功用”设想并不一致,至少,底层诗歌与官方“和谐文化”建设是怎样的关系呢?在主流意形态看来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在这个时候,笼统谈论诗歌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功用”依然存在自我混淆、自我消解的可能性。

因此,我认为,在今天,要深入讨论诗歌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首先认真清理20世纪左翼文化遗产,特别是它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只有我们展开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史”的勘探,诗歌“社会意义”或者“社会功用”的合理内涵才会适时显示出来,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品质德国

    品质德国

    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 BBC 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 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热门推荐
  • 惊魂笔录

    惊魂笔录

    你喜欢听故事吗?鬼、人、灵异、等等的小故事,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其实鬼也善良,人也分善恶,一切一切的根源就只有你们慢慢来悟了......
  • 战神狂想曲

    战神狂想曲

    曾经:“战神宝座点燃了多少战士的灵魂。”曾经:“逐鹿战场中涌现了多少嗜血战神。”曾经:“荣耀战场又诞生了多少孤独的王者。”如今战神宝座满是灰尘,新的战神又由谁来做?新的战火已经点燃,让胸中的热血喷簿而出,染血的长剑直指天下!
  • tfboys命由天定

    tfboys命由天定

    这个世界没有我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命运。遇见你们是我的天命,由天主宰的命运,谁能注定。这篇文文跟其他文文不一样哦,是甜文,很少虐,男主追女主,哈哈哈!喜欢甜文滴朋友快来吧!晴晴热烈欢迎!
  • 海贼王全解

    海贼王全解

    对海贼王的全面解析
  • 机甲王者

    机甲王者

    在报考最后一所军校时,萧锋不幸被从天而降的一块石头击中,竟然穿越了,当萧锋同学回归后,萧锋同学用实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血传奇,传说!这是不一样的热血!这是热血机甲时代的开头曲,看萧锋同学如何走向巅峰!
  • TFBOYS:重案一号

    TFBOYS:重案一号

    本故事纯属虚构,仅为同人小说,因剧情需要,三只全部在大学毕业,且是警校出身。不喜勿喷。—甜甜可口,虐虐顺心!甜虐相加,你爱么?
  • 军医离奇穿越:残暴端王妃

    军医离奇穿越:残暴端王妃

    他是西元王朝骁勇善战、聪敏无双的少年将军,却在一场恶战中惨遭算计,以致身受重伤、痛失挚爱,从此变得冷漠阴骘;她是来自新时代的出色军医,在地震救援中英勇殉职,穿越到遥远的西元王朝,变成人人惧怕的残暴千金。当两个人的命运纠缠为一体,古老的氏族秘密、家国的情仇大义、爱情的冷肃凄迷,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
  • 人皇大兴

    人皇大兴

    洪荒时代,万族争霸,轮回破碎,世间万物规律混乱。人族大帝黄泉,欲重建轮回,掌握亿万生灵之生死,却被诸天世界连手击败。多年后,看人族少年能否再战诸天!
  • 祖灵传说

    祖灵传说

    螺祖却转世成了往生柳,祖灵现!怕是六界要不太平了!紫墨离这个妖冶的男人救她宠她唤她娘子。千言一直并不讨厌,但也绝谈不上爱恨的地步。可如今……从此与他便两不相欠罢莫君夜他竟然可以这样心细如尘,体贴入微,这个冰一样的高冷男子为她挽发,做她最爱吃的丹鼎炖……木易是她此生的福星,可她却伤他至深!他回首剑眉星目神采飞扬莹然有光。不颦不笑却勾魂摄魄。她敢发誓在自己这两千余年的生命里从未见过如他这般谪仙的男子。最终还是认命的闭上眼,心中闪过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即爱过优秀如墨君夜,也恨过妖冶若紫墨离,现在竟还能在死前一睹这绝世仙容,也罢,不枉此生了!
  • tf之追梦

    tf之追梦

    “同样都有梦,可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一个女孩蜷缩在黑暗的角落,眼神里充满忧伤和绝望,一滴眼泪也情不自禁掉落下来。却殊不知,一个男孩听到了她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