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也都会批判狐狸的阴险狡诈,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狐狸这种借老虎之名,出自己风头的智慧又何尝不值得人学习?
在中国古代智慧语言里,有很多“借”字,“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网捕鱼”、“借刀杀人”、“借东风”,卓越的管理者要善借外力,所以从努力到借力就成为角色转换的关键内容。当然借力中,可借的东西很多,比如借势、借物、借财、借才、借人等等,其实,还有一种借,那就是借名,即借用他人的名气让自己出风头。东晋的丞相王导就曾经如此“借力”。
王导,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字茂弘,晋朝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琅玡王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的祖父王览,官至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在少年时代就很聪明,陈留高士张公曾对他的从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不凡,定是将相的才气。”长大后为司空刘蹇所知,被任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他一生最大的政绩就是拥立晋元帝建立东晋。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王导素和司马懿的曾孙、琅玡王司马睿友善。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晋怀帝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出镇建邺(后改建康,今南京)。王导相随南渡。当初渡江来到南京时,国库空虚,缺乏银钱,只有几千匹不值钱的白绢。为了渡过暂时的难关,王导自己先做了一件白绢的单衣穿在身上,又动员大臣们出门上朝也都穿上这样的衣服。上行下效,人们都争相效仿穿起了这种白绢衣服。白绢一时供不应求,价格很快上涨到每匹一金。这时王导下令将国库中的白绢全部卖掉,因此多得了几倍的银钱。
王导利用人们的崇拜名人、追求时尚的心理,解决了财政困难。如果他想凭借强硬手段强行推销卖不出去的绢布,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根本不可能让人满意。
其实,王导利用名人威望的谋略早在他的政治活动中就曾施展过。那时,晋元帝司马睿还只是琅琊王。王导觉察到天下已乱,便有意拥戴司马睿,复兴晋室。司马睿出镇建康后,吴地人并不依附,时过一个多月,仍没有人去拜望他。王导十分忧虑,便想到要借助当地的名人来提高司马睿的威望。
于是他对已有很大势力的堂兄王敦说:“琅玡王虽然仁德,但名声不大。而你在此地早已是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帮帮他。”他们约好在三月上巳节伴随司马睿去观看修禊仪式。
到了那一天,他们让司马睿乘坐轿子,威仪齐备,他们自己则和众多名臣骁将骑马扈从。江南一带的大名士纪瞻、顾荣等人,见到这种场面,非常吃惊,就相继在路上迎拜。
事后,王导又对司马睿说:“自古以来,凡能称王天下的,都虚心招揽俊杰。现在天下大乱,要成大业,当务之急便是取得民心。顾荣、贺循二人是当地名门之首,把他们吸引过来,就不愁其他人不来了。”
司马睿听了王导的话,就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顾荣、贺循。受他们的影响,吴地士人、百姓从此归附司马睿。东晋王朝终于得以建立。
成大事“三十六计”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会看得更远,而利用名人效应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名人本来就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利用名人做宣传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让名人出尽风头的同时也让自己出尽风头。这其中的效益相当明显,所以在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何不学学王导,借他人之名成自己之事,也不失为一种成事的智慧。